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對慢性病的保護

勞動法對慢性病的保護

發布時間: 2020-12-20 05:33:46

❶ 勞動法規定慢性病怎樣賠償

1、如果這些疾病與 工作有關系,是由於工作引起的,你才有可能向公司提出賠償;
2、如果跟工作沒有關系,是自己身體機能引起的,公司是沒有賠償的義務的。

勞動法 慢性病 合同

必須是在規定的醫療期內,單位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這個就要看自己了。。。
具體可以去勞動仲裁院(委),多數地區是掛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簡稱人社局),就是原人事局與勞動局合並的

❸ 公司要和我解除合同,我是慢性病該得到多少補償

如果你和用抄人單位簽訂襲了二年的勞動合同,而用人單位要以你有病為由,和你解除勞動合同,其行為是違法的,你完全可以拒絕,並向勞動部門投訴,要求繼續由用人單位履行合同。

如果你了同意離職,因用人單位過錯,你可以得到雙倍的工資補償,即本人三個月的工資補償。

法律鏈接:《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❹ 勞動法中規定哪些疾病為重大疾病

勞動法中重大疾病可參照以下規定:

2007年4月3日起開始實施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中規定:疾病范圍應當包括本規范內的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終末期腎病(或稱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1 惡性腫瘤——不包括部分早期惡性腫瘤
2 急性心肌梗塞
3 腦中風後遺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礙
4 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須異體移植手術
5 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須開胸手術
6 終末期腎病(或稱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須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手術
7 多個肢體缺失——完全性斷離
8 急性或亞急性重症肝炎
9 良性腦腫瘤——須開顱手術或放射治療
10 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償期——不包括酗酒或葯物濫用所致
11 腦炎後遺症或腦膜炎後遺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礙
12 深度昏迷——不包括酗酒或葯物濫用所致
13 雙耳失聰——永久不可逆
14 雙目失明——永久不可逆
15 癱瘓——永久完全
16 心臟瓣膜手術——須開胸手術
17 嚴重阿爾茨海默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
18 嚴重腦損傷——永久性的功能障礙
19 嚴重帕金森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
20 嚴重Ⅲ度燒傷——至少達體表面積的20%
21 嚴重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有心力衰竭表現
22 嚴重運動神經元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
23 語言能力喪失——完全喪失且經積極治療至少12個月
24 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25 主動脈手術——須開胸或開腹手術

❺ 慢性病臨時工被國企辭退勞動法有什麼規定

自勞動法實施,沒有臨時工,都是勞動合同制職工,只要符合法定條件,均可以辭退。勞動合同履行期間,用人單位解除合同份以下三種情形:

一、勞動者有法定過錯,用人單位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解除合同,沒有補償。造成用人單位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主張賠償部分損失。

二、勞動者沒有法定過錯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
勞動者沒有法定過錯,用人單位可以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和第四十二條規定解除合同,但應當按勞動者本單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經濟補償金,滿半年不滿一年的按一年支付,不滿半年的按半年支付。
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按勞動者解除合同前12個月平均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各種補貼和津貼、加班工資、獎金和特殊情形下支付的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倍的按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倍計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

三、違法解除合同,應當支付賠償金
用人單位解除合同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經濟補償金的二倍支付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下列人員:
(一)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二)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三)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第四十一條 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❻ 違反勞動法慢性病人也可以被開除嗎

正常休病假如在醫療期內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如醫療期內勞動合同到期,則內合同必須延至醫療期滿。容(一定要計算準確自己的醫療期)
若單位違反勞動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你可以去勞動局投訴,或是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是要求經濟補償,勞動局都會協助你解決相關事宜的。不能主動辭職,主動辭職就什麼都沒有了,要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❼ 勞動法所說的重病是指哪些病呢

勞動法中未規定重大疾病的種類,所以參考國家規定的重大疾病:
(一)惡性腫瘤
(二)回急性答心肌梗塞
(三)腦中風後遺症
(四)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
(五)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六)終末期腎病(或稱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七)多個肢體缺失
(八)急性或亞急性重症肝炎
(九)良性腦腫瘤
(十)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償期
(十一)腦炎後遺症或腦膜炎後遺症
(十二)深度昏迷
(十三)雙耳失聰
(十四)雙目失明
(十五)癱瘓
(十六)心臟瓣膜手術
(十七)嚴重阿爾茨海默病
(十八)嚴重腦損傷
(十九)嚴重帕金森病
(二十)嚴重Ⅲ度燒傷
(二十一)嚴重原發性肺動脈高壓
(二十二)嚴重運動神經元病
(二十三)語言能力喪失
(二十四)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二十五)主動脈手術
(二十六)多發性硬化症
(二十七)經輸血導致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二十八)植物人
(二十九)系統性紅斑狼瘡
(三十)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
(三十一)原發性心肌病

❽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患有慢性病有何規定,教師患有哮喘是有那些規定

患有慢性病,需要治療,法律規定,職工在醫療期內,單位不得按提前30天通知或經濟性版裁員方式解除權勞動合同。但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合同。


法條鏈接:《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 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 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❾ 勞動法規定員工腰椎盤突出慢性病病假給多長時間

《企抄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三條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❿ 勞動法規定慢性病怎樣賠償

1、在社區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的一般病種,一般人員支付比例為60%,城市困難人員支付比例為70%。

2、在社區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的特大病種,一般人員支付比例為80%,城市困難人員支付比例為90%;

3、在二級及以上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的一般病種,一般人員支付比例為50%,城市困難人員支付比例為60%。

4、在二級及以上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的特大病種,一般人員支付比例為70%,城市困難人員支付比例為80%。

5、另外,慢性病的醫療保險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額分別為:一般病種為2000元,特大病種為10萬元。


(10)勞動法對慢性病的保護擴展閱讀:

一、慢性病補助病種范圍:⑴高血壓病 ⑵慢性肺原性心臟病⑶冠心病⑷糖尿病⑸類風濕關節炎 ⑹系統性紅斑狼瘡⑺再生障礙性貧血⑻慢性肝炎、肝硬化 ⑼股骨頭壞死 ⑽尿毒症 ⑾惡性腫瘤 ⑿白血病 ⒀器官移植⒁活動性肺結核⒂精神疾病

二、慢性病補助對象確定程序:

1、提交的材料。病人一年內在二級(高血壓病和糖尿病在一級)及以上醫院的就診病歷(或住院病歷),診斷證明,相關輔助檢查報告單(原始單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卡。

2、查體單位。病人無有關病情證明材料的或不能提供有效病情證明的,須到我市指定的醫療機構進行查體。定點查體單位: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

3、確定程序。由參合人提出申請,各鎮(街道辦)合作醫療辦公室按照《慢性病種范圍及慢性病種確認標准》對慢性病人進行初步篩選,分類匯總後提交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經審核後確定慢性病補償補助對象,發放慢性病醫療卡。

4、確定為慢性病補償補助對象的人員須提交近期正面免冠1寸照片1張、身份證復印件1份、合作醫療卡原件,用於辦理慢性病醫療卡。

熱點內容
土地增值稅在經濟法第幾章 發布:2025-05-16 21:35:42 瀏覽:910
2018行政法教材 發布:2025-05-16 21:25:13 瀏覽:296
招教教育法律責任主體 發布:2025-05-16 21:24:32 瀏覽:749
2016年實施的建築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16 21:12:30 瀏覽:473
紹興市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6 21:12:13 瀏覽:948
電視刑法 發布:2025-05-16 20:44:19 瀏覽:18
行政法構成要素 發布:2025-05-16 20:39:49 瀏覽:880
自考本科經濟法資料 發布:2025-05-16 20:39:48 瀏覽:308
我國行政法的歷史和發展現狀 發布:2025-05-16 20:28:56 瀏覽:959
法院糾正違法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5-16 20:27:25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