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主體

勞動法主體

發布時間: 2020-12-20 06:27:40

❶ 關於勞動法裡面的用工主體的疑問

你好!
上面的說法是正確的,你跟的挖掘機老闆,沒有營業執照等不能作為用工的主體,你和老闆之間不是勞動糾紛,是一般的僱傭關系。

❷ 簡述勞動法主體承擔法律責任的條件

勞動法主體承擔法律責任條件就是應該持有依法辦理的工商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並具有法人資格和依法建立的企業制度供參考。

❸ 請問勞動法適用的主體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

❹ 勞動法主體是什麼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

❺ 什麼是勞動主體資格

勞動主體,是指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即參加勞動法律關系,享受勞動權利和承擔勞動義務的當事人,包括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勞動主體的資格分為兩種:
一、用人單位主體的資格:
用人單位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所謂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民事主體據以獨立參加民事法律關系,以自己的民事法律行為取得民事權利或承擔民事義務的法律資格)。
第一,財產條件:具備一定的歸自己支配的生產資料,並通過工商登記確定;
第二,技術條件:《勞動法》第53條規定:「勞動安全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第三,組織條件:用人單位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必須符合四個條件: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財產和經費,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二、 勞動者的主體資格:
勞動者應具有相應的勞動能力:
第一,年齡標准。須年滿16周歲,文藝、體育等特殊行業單位要招用未滿16周歲的運動員、文藝工作者等的必須報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勞動法》第15條也明確規定:「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第二,體力標准。
首先,建立勞動關系前身體健康,包括三個方面的限制:(1)疾病的限制。各種崗位的職工都不得患有本崗位所禁忌或不宜的特定疾病;(2)殘疾人只能從事與其殘疾狀況相適應的職業;(3)女職工、未成年工禁忌勞動范圍的規定。
其次,建立勞動關系後要確定是否喪失健康條件。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勞動者可能會因工或因病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導致勞動法律關系的變更或解除。是否喪失勞動能力由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
第三,智力標准。包括兩個方面:(1)文化條件。國有企業招用工人必須「具備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私營企業「不得招用在校學生」;(2)職業資格。職業資格證書是國家對申請人專業(工種)學識、技術能力的認可,是求職、任職、獨立開業和單位錄用的重要依據。
第四,行為自由標准。所謂行為自由是指公民是否具有人身自由。

❻ 用人單位作為勞動法的適格主體有無范圍

《勞動合同法》第二來條規定:中自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因此,中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是勞動合同法的自然適格主體;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主要與勞動者建立了勞動關系的,也可以成為勞動合同法的適格主體。

❼ 簡述勞動法上承擔責任的主體

您好,可以參看法學教材參考答案。

❽ 勞動法的主體和客體以及主要內容是什麼

勞動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分別為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內容與客體。

(一)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

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依據勞動法律的規定,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勞動法律關系的參與者,包括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和與之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即僱主與雇員。依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工會是團體勞動法律關系的形式主體。

勞動者成為勞動法律關系主體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具有勞動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所謂勞動權利能力是勞動法律關系主體依法享有勞動權利和承擔勞動義務的資格;行為能力是勞動法律關系主體能以自己的行為依法行使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使勞動法律關系建立、變更和消滅的資格。依據人的年齡、健康、智力和行為自由等事實要素,法律通常將自然人分為完全勞動行為能力人、限制勞動行為能力人和無勞動行為能力人。完全勞動行為能力人是指身體健康,有完全行為自由,l8周歲以上的男性勞動者。限制勞動行為能力人同樣依據前述四個要素劃分,之所以限制勞動行為能力是為保護特定群體的特殊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的目的而不是歧視,更不是違反勞動平等的原則。限制勞動行為能力人主要包括:16~18周歲的未成年人(禁止從事特別繁重的體力勞動的工種、崗位的工作等);女性勞動者(在女職工禁忌勞動的工種或崗位被視為無勞動行為能力;在特定的生理時期,不得安排從事某些特定的生產作業);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只能從事與其勞動能力相適應的職業);某些特定的疾病患者(不得從事特定的職業或崗位、工種的工作);部分被依法限制行為自由的人(因違反某些特定規則,被依法限制執業資格的人等)。無勞動行為能力人主要是指16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經過有權的機關批准,文娛、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可以招用的未成年人除外),以及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等。

各類用人單位包括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國家機關、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成為勞動法律關系主體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具備用工權利能力和用工行為能力。所謂用工權利能力是指用人單位依法享有用工權利和承擔用工義務的資格;所謂用工行為能力是指用人單位依法能以自己的行為行使用工權利和承擔用工義務的資格。包括能夠提供給勞動者進行勞動的物質、技術和組織條件,其他符合國家法定最低標准以上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支付勞動報酬,繳納社會保險並能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用人單位作為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資格一般依存於它的民事主體資格,即必須有自己的名稱、住所、財產和組織機構。用人單位的用工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通常依據一定的法律程序由其職能部門代理行使。

❾ 勞動合同法的主體適用范圍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版勞動者建立勞權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❿ 勞動法的主體是什麼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

熱點內容
法規行政處罰 發布:2025-05-16 21:43:50 瀏覽:306
土地增值稅在經濟法第幾章 發布:2025-05-16 21:35:42 瀏覽:910
2018行政法教材 發布:2025-05-16 21:25:13 瀏覽:296
招教教育法律責任主體 發布:2025-05-16 21:24:32 瀏覽:749
2016年實施的建築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16 21:12:30 瀏覽:473
紹興市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6 21:12:13 瀏覽:948
電視刑法 發布:2025-05-16 20:44:19 瀏覽:18
行政法構成要素 發布:2025-05-16 20:39:49 瀏覽:880
自考本科經濟法資料 發布:2025-05-16 20:39:48 瀏覽:308
我國行政法的歷史和發展現狀 發布:2025-05-16 20:28:56 瀏覽: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