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中這一條

勞動法中這一條

發布時間: 2020-12-20 06:39:25

『壹』 勞動法中哪一條有「代通知金」這一說

勞動合同抄法中沒有「待通襲知金」的直接說法,只是說額外支付一個月工資。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貳』 人力資源制度發布的流程要合法是依據《勞動合同法》哪一條的內容

這個問題,有關公司制度是否合法,就《勞動合同法》來說,主要有如下幾點:

1,制定程序的民主性
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第二款規定:「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第四款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2,規章制度的公示性

企業內部規章制度的適用對象是本企業的全體職工和本企業行政的各個組成部分,所以它必須為企業的所有成員所知悉。《勞動合同法》對此已有明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也規定,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四條的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並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依據」。
3,規章制度的內容合法性

企業在實際操作中,對於規章制度內容的設置要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合法合理:就是要符合《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的規定,這是企業規章制度能夠被法律認可的大前提。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如最低工資標准,休息休假規定,工資發放,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等;

2.具有可操作性:不具有可操作性的條款對企業來說沒有比有更好,比如很多企業規定:「員工不遵守執行領導合理指示的視為一般違紀」,何謂「合理」?各有各的說法,實際可操作性極弱。企業一旦按照此條款操作,往往引發勞動爭議。因此,規章制度的條款需要可操作性強的表述。

3.完備性:盡可能多地考慮生產經營、員工管理中可能發生的情況,避免發生情況後「無法可依」。
。。。。。還有其它更多的更詳細的點,建議學習下《勞動合同法》及《公司法》《勞動權益保障法》《工資支付條例》等。

『叄』 關於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專一年未與勞動屬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一款是指建立勞動關系在一年內。未簽訂勞動合同的罰則。
第二款是指超過一年未簽訂勞動合同的罰則。

『肆』 勞動合同法里有一條員工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可以解決勞動合同

1)規章制度中約定符合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
2)確認員工明確知曉規章制度中的條款。
3)員工行為已經違反上述的條件。

舉個例子吧,假設他經常遲到早退,首先你要證明你們員工手冊中對於遲到早退到什麼程度是可以解聘的,然後證明員工已經閱讀理解了這個員工手冊,最後用考勤記錄證明他已經違反。
企業單方面解除,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參考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其中,(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關於經濟補償金,勞動合同法約定如下: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也就是說按照第三十九條中內容解除的,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伍』 勞動合同法38條的問題

「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版單位違章指揮、強權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是指勞動者碰到這種情形的,可以當場立即解除勞動合同。這強調的是勞動者事先沒有解除勞動合同的准備,完全是碰到狀況即興提出的。

前面六條的情形一般是提前一天告知單位,說明是因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哪一項規定而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且要求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這強調的是勞動者事先有解除勞動合同的准備,只是不需要諸如提前三天或者一個月通知。

『陸』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一共有幾款

有四款,勞動合同法中的第四十一條是關於經濟性裁員的規定,也就專是指企業由於經營不屬善等經濟性原因,解僱多個勞動者的情形。

又以下情形的,且裁員人數多餘20個或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應該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並且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重要的是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才可以進行解僱:

(一)是按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企業;

(二)企業在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而滿足了以上的要求進行裁員的企業在進行裁減人員的時後,應當優先留用的勞動者如下:

(一)勞動者與企業簽訂了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二)勞動者與企業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三)勞動者的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或者是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柒』 據說新的勞動合同法中有這樣一條規定「簽約十年的合同工人不能隨便辭退」具體是怎樣的呢

這是合同合同法第十四第第一款的規定,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應當訂回立無固定答期限的合同。
具體法條如下:
第十四條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捌』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談談各位的見解

  1. 」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此種「終止」是否需要單位履行終止手續,法律並未明確規定,因此各地的實踐並不統一。所以是否終止需要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達成一致意見,並不能推定符合法定終止條件即勞動者達到退休年齡時單位不做任何終止手續而使勞動合同自動終止。

  2. 當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並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勞動合同即行終止,用人單位應當及時辦理勞動合同終止手續。如需繼續留用勞動者,雙方可以簽訂勞務協議,對勞務關系、勞務費、留用時間、勞動保護等予以明確約定。

3.《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發布單位是國務院發布文號國務院令第535號,發布日期是2008年09月18日。

熱點內容
法規行政處罰 發布:2025-05-16 21:43:50 瀏覽:306
土地增值稅在經濟法第幾章 發布:2025-05-16 21:35:42 瀏覽:910
2018行政法教材 發布:2025-05-16 21:25:13 瀏覽:296
招教教育法律責任主體 發布:2025-05-16 21:24:32 瀏覽:749
2016年實施的建築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16 21:12:30 瀏覽:473
紹興市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6 21:12:13 瀏覽:948
電視刑法 發布:2025-05-16 20:44:19 瀏覽:18
行政法構成要素 發布:2025-05-16 20:39:49 瀏覽:880
自考本科經濟法資料 發布:2025-05-16 20:39:48 瀏覽:308
我國行政法的歷史和發展現狀 發布:2025-05-16 20:28:56 瀏覽: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