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法條分析
1. 勞動法案列分析
原告於2007年9月起在被告處擔任模鉗教研室實習指導老師工作,正常工作日內每天從事實習教學工作6小時,原、被告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07.9月勞動合同法未實施,沒有2倍工資。但08.1.1勞動合同法實施後一個月內應該及時簽訂,否則2倍工資。但至今已過時效,不支持】
被告未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單位違法,員工可申請補繳,或以此為由辭職,申請經濟補償。】
2007年10月至2010年2月,被告按月發放工資,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被告每兩周發放工資,原告月平均工資1300元。原告寒暑假期間休息,被告未發放寒暑假期間工資。【雙方已經建立事實勞動關系,且超過1年,認定建立的是無固定期限勞動關系】
2011年6月,原告以被告未為其繳納保險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原告向邵陽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1、被告支付原告經濟補償金5200元;【經濟補償金支持】2、被告支付原告失業保險待遇損失6468元【支持】;3、被告支付原告寒暑假期間工資11700元【未上班,工資可以不支付,但生活費得支付】;4、原告與被告已形成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被告應支付雙倍工資。【已形成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對的。被告應支付雙倍工資的不支持,因為已經過了1年時效】
2. 勞動法案例分析
1、適用
2、不適用,勞動者身份和勞動關系的建立,只與勞動者的勞動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有關,與戶口無關,根據勞部發確認勞動關系的文件,李某顯然屬於勞動關系范疇
3、口頭約定無效,應當根據勞動法及配套規定,企業承擔70%-90%醫療責任,營養費不屬於勞動法處理范圍。由於系明確的工作場合負傷,直接辦法是申請工傷認定,確定傷殘等級,走工傷路線,就此要求工傷待遇
3. 勞動法案例分析~
我是上海市勞動局得工作人員,回答你得問題:
1、首先你得合同是到08年5月31日到期的,那麼如果沒有特別情況,到期後單位可以不續簽,但是這時候你有孩子了,那麼女職工在「三期內」,即孕期,產期,哺乳期內是不能隨意解除勞動合同的,除非你嚴重違反單位規章制度,營私舞弊等等。
2、那麼也就是說到08年5月31日,合同到期需要自動順延,然後到你孩子一周歲,即哺乳期滿為止合同方可終止。也就是起碼要到09年5月2日才能結束勞動關系。
3、這一年裡面,你可以向單位請哺乳假,如果單位願意,那麼就按月支付你工資(百分之80來計算),如果不願意,你可以請受乳假,每天可以多休息一個小時,也就是有的單位是讓員工晚來一個小時或者早走一個小時。
4、其他就沒有了,如果單位一定要和你結束關系,那麼你又要恢復關系,那麼你只能去仲裁告單位了。而且我認為計算你這一年還是留在單位,那麼哺乳期滿了,單位同樣可以和你結束關系,不要你的。所以我認為接受2萬元也是不錯的選擇。
PS:因為專業,所以信賴!
4. 勞動法案例分析
1、高某與肉食加工公司之間是勞動關系,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
2、不合法,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第四十二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3、不合同法,高某得病後,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用人單位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因此應該支付工資及醫療費。
5. 勞動法,具體案例分析
【案例】
a先生在深圳市羅湖區的一家汽車維修服務公司從事油漆噴塗的工作,早在2000年就入職這家公司,a先生與公司簽訂的多份勞動合同中均確認:噴塗崗位工作可能產生空氣污染等職業危害,並約定,從事噴塗崗位作業員工入職、離職必須體檢,離職不體檢者不予辦理離職手續;雙方簽訂的最後一期勞動合同的期限是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2009年11月30日,公司書面通知張先生,勞動合同到期後不再續簽。實際上,只差2個多月的時間,a先生在公司的連續工齡就滿10年了,但是,公司既不想與張先生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不願意支付其工齡補償,a先生要求公司做離職前的職業健康檢查,但被公司拒絕了。a先生遂委託本律師,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申請,要求公司支付違法終止勞動合同的賠償金165000元。
深圳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依法裁決:公司屬於汽車維修行業,af先生在公司從事噴漆工作,具有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可能,雙方在勞動合同中也確認a先生所從事的工作具有產生空氣污染職業危害的可能,並對防止相關職業病危害方面作出了約定。公司未為張先生進行離職前職業健康檢查,而終止了其與張先生之間的勞動合同,該行為違法。張先生請求公司支付違法終止勞動合同的賠償金,本院予以支持,即公司應支付張先生違法終止勞動合同賠償金165000元。
公司對勞動仲裁委 的裁決書不服,向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不予支付賠償金,其理由為:張先生在工作期間,公司已為其做過體檢,未發現有任何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公司是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終止雙方的勞動合同關系的,而並非依據四十條和四十一條規定的解除合同的行為。經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審理,依法判決認定,公司終止與張先生之間勞動合同的行為違法,應支付張先生違法終止勞動合同賠償金165000元。
【律師評點】
這是本律師代理的一起真實的案件,通過這個案例,相信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勞動合同法》中違法終止勞動合同法律責任的內涵。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五條規定:「勞動合同期滿,有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
第四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實際上,《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的就是用人單位不得違法終止勞動合同的條款,其中明確援引了第四十二條的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六種情形,顯然,這六種情形也必然就是不得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情況。第四十五條規定之所以沒有重復羅列上述六種情形,我認為是立法者從立法技術的角度考慮,援引之前亦應列明的條款,使得法律條文不會過於重復和繁瑣。
《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五條和《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條的立法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接觸職業危害作業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用人單位違法終止勞動合同,必然要受到嚴厲的制裁,付出嚴重的代價。
6. 勞動法 案例 解答 要求有結論,分析,法條~謝謝你!
用人單位應當與員工約定工資及其支付周期、支付日等內容並按約定向員專工支付工資。工資支付屬周期是指工資的計發時段,即多長時間發放一次工資。實行年、月、周薪制的勞動者,其工資支付周期分別為一年、一月、一周。一個員工的工資可能有多個支付周期,如月工資的工資支付周期為一個月,季度獎、年終獎的工資支付周期則為一個季度和一年。
再按照你說的 根據合同法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根據你合同里的:「第一二個月可能不能按時發工資,但是年終一定會全部發放不拖欠」這樣的不定性合約,其實是和勞動法沖突的,按照以國家法律為標准,這里合同約定側重的還是月結工資的形式發放,而承諾年終一定發放是公司的,這里和合同法第三十條相悖了,所以你可以通過仲裁機構請求仲裁。
嘿嘿 那謝謝你咯
7. 勞動法的案例分析
《勞動法》第六十四條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第六十五條用人單位應當對未成年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8. 勞動法案件分析
我是上海市勞動局的工作人員,回答你的問題:
1、首先既然是政府關閉,那麼讓你回家是否給你規定數額的經濟補償?
2、不知道你是那個城市,如果之前工作期間繳納過社會保險,那麼可以去勞動部門申請領取失業金,按照你的年齡一般可以領取到60歲,然後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
3、如果他們沒有為你繳納社保,那麼就去勞動局告他們,不過如果是政府底下的,一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如果真的沒有為你繳納,那麼就算你去告也沒有用,因為政府控制,也可以說是黑暗。
4、如果沒有社保,那麼你就去民政部門看看是否能夠按照當地標准領取補貼。
5、所以,建議你去當地勞動部門去咨詢一下,因為各地政策不一。
PS:因為專業,所以信賴!
9. 最新勞動法案例分析
第一 【案例】小李托親戚找朋友好不容易進了一家公司,當時沒有簽合同,進去後乾的活很雜,工作崗位不固定,每個月領的工資也不一樣。一年後,他多次與公司協商簽訂勞動合同,想把工作崗位、內容、工資等各方面固定下來,可公司總是以「我們需要的就是一個能幹雜活的人」,「公司效益不固定工資也不能固定」,「如果不想干就另謀高就」等各種理由予以推託。結果,他幹了一年多,合同也沒簽成。後來公司換了個老闆,一上任就把他辭退了。
【解析】《勞動法》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但未規定法律責任方面的保障條款。為此,《勞動合同法》在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因此,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小李的要求是合法合理的,而公司辭退他是違法的,因為公司實際上與他已經訂立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般情況下勞動者跳槽無須支付違約金
第二 【案例】小劉是某建築公司的農民工,與建築公司簽訂了為期10年的合同,合同雖然僅幾十條,卻規定了10多項違約金條款,有一項是如果小劉跳槽,需一次性支付10萬元違約金。工作半年後,小劉發現了另一家建築公司招人,開出的條件和待遇都比現在的單位好很多。他想跳槽,但面對巨額違約金,又陷入了深深的苦惱之中。
【解析】《勞動法》對於勞動合同違約金的問題基本上沒有涉及,而是交給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解決。為防止勞動者跳槽,不少用人單位都規定了高額違約金。為此,《勞動合同法》對違約金進行了規范,規定只有在兩種情況下,用人單位才可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第一種情況是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後,如果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第二種情況是用人單位與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了競業限制條款後,如果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由此可見,除上述兩種情況外,其餘一切情況包括勞動者跳槽都不再需要向用人單位支付高額違約金了。不過,勞動者跳槽仍需支付一定代價,因為《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法律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此,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該建築公司約定的高額跳槽違約金是無效的,小劉只要在賠償對該公司造成的損失後就可跳槽去另一家建築公司。
派遣服務時意外受傷,兩家單位負連帶責任
第三 【案例】蘇阿姨是某家政公司的員工,受公司指派到某私營企業做保潔服務。在擦窗戶玻璃時,她一不小心從辦公室的窗檯上跌倒在地板上,導致手部骨折。該企業老闆及時將她送到醫院治療,但拒絕支付醫療費。蘇阿姨找家政公司要醫療費,不料公司老闆卻說:「你是為那家企業打掃衛生時受的傷,可以找他們索賠。」而該企業老闆卻認為自己已經支付了保潔費,且已及時將蘇阿姨送到了醫院,「可以說是仁至義盡了」。兩單位對於醫療費互相踢皮球,都表示不予支付。
【解析】在《勞動合同法》頒布以前,這種情況是這樣處理的,根據《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規定:「企業法人對他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蘇阿姨是受家政公司的指派從事保潔工作的,是為家政公司履行義務。她受傷也是在為家政公司履行義務過程中發生的,因此責任應由家政公司來承擔。
但是《勞動合同法》對此有了新規定,第九十二條規定,在勞務派遣單位派遣過程中,如果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因此,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蘇阿姨的醫療費既可以向家政公司要,也可以向私營企業要,兩家單位都有賠付的義務。
10. 新勞動法解析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從第二個月起支付你雙倍工資,補交社保,支付經濟補償(法律規定詳見《勞動合同法》第82、38、46條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6、27條)。關鍵一點就是證據,需要你和用人單位有勞動關系的證據。至於工作了多少時間,可以用「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在仲裁或訴訟時由用人單位出具,因為每個人到一個地方工作都應該填寫入職表。這樣也就證明了你的工作時間,發工資你也要簽字,工資發放表也應由用人單位出具,這就證明了你每月的收入狀況。
「舉證責任倒置」在勞動法領域廣泛存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6、39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3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條,《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2條均有這方面的規定。工資支付憑證、社保記錄、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考勤記錄等均可要求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如果你想全面維護你的合法權益,建議你看一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你才能知道用人單位到底在那些方面侵犯了你的權益,會使你一生受益。
如果用人單位侵犯了你的合法權益,注意收集證據。如果將來仲裁或訴訟,這很重要。
一般只能支持11個月的雙倍工資,除非你能證明建立勞動關系一年後,你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而用人單位仍不簽訂勞動合同的,才會繼續支持雙倍工資。
網上搜索「勞動仲裁申請書」,找個情況接近的,依葫蘆畫瓢。然後去申請勞動仲裁,主張雙倍工資,社保,經濟補償。
解除勞動合同時的工資支付時間詳見《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經濟補償金支付時間詳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如果不按時支付,可以要求按《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3、10條規定加付補償金。
如果你認真看一下我以上回答中書名號《》中所涉及的內容,你才能充分理解我回答的意思。網上搜索這些內容都能找到全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