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工件報廢賠償
Ⅰ 勞動法中關於報廢產品價值賠償比例
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能否得到經濟補償,要看勞動者通過何種方式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下列情況下,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無需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1由勞動者提出動議,和用人單位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2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3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告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二.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要依法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 1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2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的; 4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5由於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導致勞動合同無效,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這些違法行為包括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Ⅱ 勞動法規定工件做廢了扣多少
幹活做報廢是很正常的事,如果精度高,難度大,合格率很低,反之合格專率就高。
美國屬的太空梭升空後還爆炸了呢,查出問題後,是某個員工或某個責任人能賠的起的嗎。
如果事先規定好合格率,而你沒有這個把握。你可以不做這個工件。如果事先沒有規定,那就不是你的責任。除非你是故意的。
Ⅲ 關於勞動法工人做廢工件最高賠償多少我是一名普通車工,把工件不小心做廢了,價值兩萬,老闆要我全賠,
不可能全賠,廠里出大頭,一般工人20%~35%
Ⅳ 勞動法中關於工人工作失誤導致產品報廢怎麼賠償
《工資來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因自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Ⅳ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報廢賠付的標准
1、如果是由於你的故意而給公司造成了嚴重損失,公司可以向法院起訴你,這就版沒有權一定的標准,公司可以要求你按成本賠償;
2、如果是因你的失誤而給公司造成嚴重損失,那公司可以依據內部管理規定扣除你的獎金等,但發給你的工資最低不能低於當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
我就是勞動仲裁員!
Ⅵ 勞動法中給廠里做報廢工件要怎麼賠
這要看你們合同的約定,但是你實際發放的工資不能低於當地的最低生活水平
Ⅶ 在廠里做產品報廢了3000隻。拫據勞動法怎麼賠償
在勞動合同中有相關約定的,按照約定執行;沒有約定的雙方版協商解決。
根據權《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Ⅷ 勞動法在生產產品報廢%多少之內不能處罰
勞動法沒有規定,行業標准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行業標准沒有規定的,按照用人版單位的規定辦理權。用人單位規定的標准,應當是絕大多數人都能夠辦到的。
《勞動法》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法釋〔2001〕14號
第十九條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四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並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Ⅸ 員工把產品做報廢了,勞動合同法裡面應該怎麼賠
如果不是故意行為就不用賠償,扣的應該屬於獎金,不管怎麼扣你的月工資必須是保證在當地最低標准工資以上
Ⅹ 工作失誤造成加工的零件報廢,勞動法規定如何處罰.
摘要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