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入職員工工資怎麼算

勞動法入職員工工資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2-01-10 23:11:25

❶ 員工工作了四天,在勞動法上,有明確規定工資應如何計算嗎

勞動法沒有明確規定,但原勞動部發(2008)3號文件-《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中有明確規定,月計薪天數為(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如果是月薪結賬的話,每日工資是按照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計算的,實際工作多少天,就按照日工資*實際工作日計算。

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8〕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

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513號)的規定,全體公民的節日假期由原來的10天增設為11天。據此,職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和工資折算辦法分別調整。

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日工資和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2000年3月17日勞動保障部發布的《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0]8號)同時廢止。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二零零八年一月三日

(1)勞動法入職員工工資怎麼算擴展閱讀:

我國《勞動法》關於延長員工勞動時間和工資的規定: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❷ 月中入職的員工如何計算工資

入職不滿一個月的,按實際工作時間計算工資。

即:

1、如果實施計件工資的,按實際工作量計算工資。

2、如果實施計時工資的,計算方法為:月工資標准/21.75天*實際工作天數。

二、工資演算法

1、單純的正演算法

當月出勤天數是包括了員工入職、在職時含的法定節假日。要是用單純的正演算法,你會發現如果這個月是23天,這個員工是新入職的,而且也真的工作滿了一個月,可能公司要付的工資會超過一個月的工資。雖然看起來公司有點吃虧,但肯定可以接受,在操作上也是可行的。

2、單純的反演算法

比如說這個月有23天,員工只入職了1天,缺勤22天,如果用反演算法就會出現員工工資為負的尷尬局面。在實際操作當中,有兩種解決方法:一種是直接給員工默認出勤為零,不給他算工資,也不讓他倒找錢;

另一種是,一旦出現入職時間是1天或者2天的情況,就按照正演算法來算。所以說,可能就不是單純的反演算法了,它在條件適當的時候,會引用正演算法。

單位拖欠工資是一個常見的問題,勞動者可以通過下面的方法解決:

1、到勞動行政部門舉報(通常是勞動管理監察大隊)。

2、也可以直接申請仲裁(仲裁費用200-300元,如果你勝了全部由公司負擔)。

3、如果對仲裁結果不滿意可以在拿到仲裁書後15天之內到法院起訴。

4、根據國家規定在仲裁或訴訟的時候,你可以要求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於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❸ 國家勞動法新員工入職績效工資怎麼算

勞動法規對新員工入職績效工資分配辦法沒有具體作出規定,只是規定了試用期員工正常勞動工資收入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新員工績效工資分配的具體辦法屬於用人單位自主權。
附:法律依據
《勞動法》
第四十六條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七條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第四十八條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條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按勞動法規定,對企業工資分配只是規定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實行最低工資保護。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❹ 勞動法規定的新員工入職不滿1個月工資怎麼算

工資按實際出勤日計算
日工資=月工資/21.75
試用期工資不低於勞動合同工資80%,並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
《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條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❺ 新員工第一個月入職未滿一個月工資應該怎麼計算

新員工第1個月入職未滿一個月,只要他按照規定上滿天數的話,他的工資就應該按照他的月薪的平均數來計算,也就是每天多少錢,他上了多少天的班,乘一下就可以得出他這個月能夠拿多少錢。

❻ 勞動法新員工14號入職如何開支

勞社部發[2008]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

根據《全回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答國務院令第513號)的規定,全體公民的節日假期由原來的10天增設為11天。據此,職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和工資折算辦法分別調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二、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三、2000年3月17日勞動保障部發布的《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0]8號)同時廢止。

熱點內容
變態女子刑法 發布:2025-09-07 00:54:00 瀏覽:856
如何完善鐵路客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07 00:34:29 瀏覽:80
法治宣傳欄圖片 發布:2025-09-07 00:22:14 瀏覽:479
人大法律碩士調劑 發布:2025-09-07 00:22:14 瀏覽:954
西南政法大學在職法律碩士復試 發布:2025-09-07 00:12:43 瀏覽:846
工會法實施條例 發布:2025-09-07 00:06:51 瀏覽:502
中華民共和國勞動法 發布:2025-09-06 23:50:50 瀏覽:846
國家公布條例 發布:2025-09-06 23:50:14 瀏覽:627
2014年勞動法病假工資規定 發布:2025-09-06 23:49:24 瀏覽:597
中國旅遊業宏觀政策法規 發布:2025-09-06 23:34:42 瀏覽: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