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名詞解釋教育行政法規

名詞解釋教育行政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1-16 16:27:05

㈠ 教育行政法規一般有三種,分別是什麼

條例,辦法,規定。
參考來自書本。

㈡ 名詞解釋 什麼是教育行政法

是有關教育方面的法令,條例,規則,規章等規范性文件的總稱,也是對人們的教育行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行為規則的總和,他是有國家政權機關制度的,並以國家暴力機器為後盾而實施的,並且對人們的教育權利和義務起到保護和規范發作用。

㈢ 行政法規的名詞解釋

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關行使內行政容權力,履行行政職責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它的制定主體是國務院,一般以條例、辦法、實施細則、規定等形式組成,發布行政法規需要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它的效力僅次於憲法和法律。

(3)名詞解釋教育行政法規擴展閱讀:

法規

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由於法律關於行政權力的規定常常比較原則、抽象,因而還需要由行政機關進一步具體化。行政法規就是對法律內容具體化的一種主要形式。

規章

行政規章分為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部門規章是指國務院各組成部門以及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許可權內按照規定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地方規章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所制定的普遍適用於本地區行政管理工作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行政規章是行政管理活動的重要根據,其數量之多、適用范圍之廣、使用頻率之高均居行政法各表現形式之首。

㈣ 教育行政法規與行政規章的不同,哪些屬於法規,哪些屬於規章

行政法規 特指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事務,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低於憲法和法律,高於行政規章。 行政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委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為了管理國家行政事務所制定的法律規范性文件。簡言之,行政規章有兩個制定主體,第一是國務院的部委,第二是省級(當然包括直轄市)政府和省會城市、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效力低於行政法規。

㈤ 教育行政規章和教育行政法規的區別

㈥ 名詞解釋——教育行政法規

教育法規是有關教育方面的法令,條例,規則,規章等規范性文件的總稱,也是對人們的教育行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行為規則的總和,他是有國家政權機關制度的,並以國家暴力機器為後盾而實施的,並且對人們的教育權利和義務起到保護和規范發作用。

㈦ 教育行政法規名稱是什麼

行政法抄規是指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由於法律關於行政權力的規定常常比較原則、抽象,因而還需要由行政機關進一步具體化。行政法規就是對法律內容具體化的一種主要形式。

㈧ 教育法規名詞解釋

你可以去買教育法學這本書。名字解釋不會解釋依法執教之類的詞語的。他會考教育執法、教育法時間、空間、對人的、對事的效力。教育法律救濟,申訴制度,教師的概念教育行政責任、懲罰性責任、補救措施強制、教師聘任制度、教師基本權利等
建議你去看一下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法學》黃崴主編

㈨ 教育法規 名詞解釋

給你找了點,看用得上不。 1.依法治校是指學校以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和文件規定為依據,完善 內部各項管理制度和紀律 ,使學校管理的各個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教育法》規定,國家建立以 財政撥款 為主、其他多種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為輔的體制。

3.《義務教育法》規定,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依法保障 適齡兒童、少年 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4.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 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 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
5.根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規定,營業性歌舞廳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應當設置 未成年人禁止進入 的標志。

6.《刑法》是規范有關 犯罪 和 刑罰 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7.《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規定,學生每天學習時間(包括自習),中學不超過 8 小時,小學不超過 6 小時。

8.實施教育行政處罰的機關,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外,必須是 縣級以上 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門。

9.參加教師資格考試有作弊行為的,其考試成績作廢, 3 年內不得再次參加教師資格考試。

10.學校對校舍、體育設施、消防設施、各種儀器設備安全狀況,應當 每月 檢查一次。

11.參加繼續教育是中小學教師的 權利和義務

12.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應立足於教育和保護,從小抓起,對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及時進行 預防和矯治

13.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的 受教育權 ,不得隨意開除學生。

14.《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組織之間的 財產關系 和 人身關系 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15.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期間,行政處罰 不停止 執行。

16.《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第十四條規定,學校每學年至少舉行一次以 田徑 項目為主的全校性運動會。

17.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 , 懲罰為輔 的原則。

18.《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於 2004 年 7 月 1 日正式施行。

19.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20.權利是以 法律形式規定 並加以保障的人們所應當或可以享有的一種利益。

㈩ 名詞解釋:教育行政行為

教育行政行復為是國家有關行政機關及制其所屬工作人員在現實生活中實施教育法規的活動,是有關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按照法定職權和程序所採取的直接影響公民、社會組織或其他社會力量有關教育的權利與義務,或對其教育權利與義務的行使和履行進行監督的具體行政行為。

熱點內容
道德認定 發布:2025-09-02 07:21:43 瀏覽:433
2015快遞條例 發布:2025-09-02 07:18:11 瀏覽:184
中國行政法史上的第一 發布:2025-09-02 07:18:02 瀏覽:116
勞動合同賠償條例 發布:2025-09-02 07:16:41 瀏覽:852
新行政訴訟法第46條 發布:2025-09-02 07:11:02 瀏覽:408
中級經濟法講的比較好的老師 發布:2025-09-02 07:02:21 瀏覽:544
鄂州市法院 發布:2025-09-02 07:01:44 瀏覽:558
勞動法病假要扣工資嗎 發布:2025-09-02 06:55:53 瀏覽:755
住房公積金經辦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2 06:49:47 瀏覽:769
法官和警察工資 發布:2025-09-02 06:24:50 瀏覽: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