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工傷怎麼算工資
Ⅰ 勞動法工傷工資怎麼算
工傷醫療期間,勞動者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即工傷前是多少工資,醫療期間也是多少。
第三十一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Ⅱ 勞動法員工工傷期間工資如何計算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本條例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Ⅲ 工傷期間工資怎麼算勞動法
法律分析:關於工傷期間工資的結算問題,相關法律條例明確規定,工傷職工停止工作,治療工傷期間,包括住院期間和出院後休養期間稱為停工留薪期,按遭受事故傷害前正常上班期間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具體的停工留薪期應當由職工就診的醫療機構或工傷康復機構出具的休假證明來確定。停工留薪期如果超過12個月,則需經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工傷職工停止工作,治療工傷期間,包括住院期間和出院後休養期間,稱為停工留薪期,按遭受事故傷害前正常上班期間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Ⅳ 勞動法工傷工資怎麼樣算
你好,依然屬於工傷,請向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可委託律師處理
Ⅳ 《勞動法》規定工傷工資是怎麼算
治療期間,按原工資待遇,傷殘及勞動能力鑒定出來後,按工傷條例處理
Ⅵ 勞動法規定工傷工資怎麼算
這個我在我爸爸當時受傷的時候了解過一些,當時我爸爸是在上機操作的時候傷到了手,當時就進了醫院,因為當時在讀初三,生學期我媽不讓我去那麼遠的醫院。不過好在公司買了保險還有按照情況給我爸承擔個一部分醫葯費,還有後來的補償費。那我來說一下當時了解到的相關資料
其實勞動法中對於工傷工資並沒有規定,是由《工傷保險條例》進行規定的。停工留薪期間,原工資不變,還發多少錢,還是多少錢,停工留薪期結束後,根據不同的傷殘等級以確定不同的工資。
工作人員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按照原來的工資,福利待遇也是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過一些上級的審核之後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還是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有關的工傷相關的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如果是特別嚴重,像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但是如果傷的特別嚴重,已經完成了殘疾,收到的傷害可以依法進行鑒定,一次進行進一步的工傷判定而進行補償。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