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考勤扣款計算方法
1. 勞動法遲到扣工資的規定
勞動法遲到扣工資規定:用人單位可以通過考勤卡或其他證據作為員工遲到違紀事實基本依據,對其遲到造成的經濟損失有權按照合同約定扣除相應的工資作為處罰,扣除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2. 缺勤扣工資按照什麼方法計算
法律分析: 當事人由於請事假,應扣除的工資是月工資除以21.75,乘以本月缺勤天數(扣減法);而本月應得工資是,月工資收入除以21.75,乘以本月出勤天數(累加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第四十九條 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
(一)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三)勞動生產率;
(四)就業狀況;
(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3. 勞動法請假扣工資的計算方法
法律分析:一般來說,請病假是不會扣工資的。在國家規定的醫療期內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不低於本人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60%支付員工病傷假期工資,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也就是說,請病假按基本工資計算,用人單位可以在標准工資的60%至100%之間確定員工病假期間的工資標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4. 勞動法 上班遲到怎麼扣錢的
勞動法並沒有授權用人單位對勞動者進行處罰。所以,勞動者不論有什麼違規行為,用人單位都無權作出罰款的決定,更不能剋扣工資。
對於勞動者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用人單位可以採取警告等措施預防其再犯,另外,如果勞動者經常遲到,可以視為對勞動合同的嚴重違反,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4)勞動法考勤扣款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各國勞動法的表現形式不同,但大都包括以下基本內容:勞動就業法,勞動合同法,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制度,
勞動報酬,勞動安全與衛生的程,女工與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制度,勞動紀律與獎懲制度,社會保險與勞動保險制度,職工培訓制度,工會和職工參加民主管理制度,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以及對執行勞動法的監督和檢査制度等。
勞動法最早屬於民法的范圍,十九世紀以來,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勞動法在各國的法律體系中日益佔有重要的地位,並逐漸脫離民法而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1802年,英國議會通過了世界上第一部勞動法——《學徒健康與道德法》,禁止紡織廠使用9歲以下的學徒,並規定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12小時,同時禁止做夜班。
十月革命後,1918年蘇維聲政府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社會主義勞動法典,並於1922年頒布了新的《蘇維埃勞動法典》。
早在1931年11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蘇維埃工農兵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通過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勞動法》。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先後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合同》、《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國營企業辭退違紀職工暫行條例》等一系列勞動法規。
5. 勞動法有否規定請假一天扣工資的數額怎麼計算
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回休時間計算答;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6. 勞動法對考勤的計算日期如何規定的
因為企業類型、形式、規模等等各不相同,企業內部對考勤規定的計算日期回也會有所差別,立法機關在答全國並沒有作統一的解釋,而是由企業內部規章來規定。若有侵害職工利益的或者在此問題上與職工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根據企業類型、規模等情況,對企業規章中的規定進行合理認定。當事人若不服,可以繼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7. 誰知道新的勞動法對扣工資是怎麼規定的
勞動法中是沒有企業對員工罰款的相關規定的。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中版有相應的規定。
第十六條因權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8. 勞動法缺勤怎麼扣錢
法律分析:沒有明確規定關於不可抗力的遲到能否扣工資的規定。事假,按規定,事假一天扣工資數額=月薪÷21.75。21.75為勞動法規定的月計薪天數。病假,按規定,病假一天扣工資數額=月薪÷21.75X40%,其中40%為最大扣款比例,一般公司扣款比例低於40%,且部分公司設有一定天數的帶薪病假。且勞動法規定,扣款後當日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年假及其他。國家規定的帶薪休假,婚假,喪假及其他合法假期公司不可扣職工工資。對於公司不按照勞動法規定,胡亂扣取員工工資的,員工可向當地勞動部門提起勞動仲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9. 日工資按照勞動法規定的月工資除以月計薪天數21.75的話,那麼一天的考勤扣款怎麼計算
遲到了扣一天的工資,當天的工作白做了,這個既不合法也不合理。
10. 缺勤扣款工資計算
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513號)和《關於員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83號)的相關規定,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由此可見,月計薪天數法律明確規定一律為21.75天。 月工資收入由於國家相關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因此,其是加班工資爭議頗多的一個環節,實踐中「月工資收入」的確定應把握以下幾點: (1)如果勞動合同有明確約定工資數額的,按不低於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標准確定「月工資收入」。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確定的標准高於勞動合同約定標準的,按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標准確定「月工資收入」。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均未約定的,可由用人單位與員工代表通過集體協商確定「月工資收入」,協商結果應簽訂工資集體協議。應當注意的是,如果勞動合同的工資項目分為「基本工資」、「崗位工資」、「職務工資」等,應當以各項工資的總和作為基數計發加班費,不能以「基本工資」、「崗位工資」或「職務工資」單獨一項作為計算基數。 (2)如果勞動合同沒有明確約定工資數額,或者合同約定不明確時,原則上「月工資收入」以員工實際月工資為標准。如果有具體的地方法規,遵照相應的地方法規執行。例如,上海市就出台了《上海市企業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其中第十一條明確規定「月工資收入」可以按照「在正常情況下的本人月實得工資的70%」確定。應當注意一點,雖然說,原則上以實際工資收入作為「月工資收入」計算加班費基數,但是,未在工資條中體現的補貼及津貼,可以不計入「月工資收入」。 (3)實行計件工資的,應當以法定時間內的計件單價為加班費的計算基數。 例如,小李在勞動合同中約定月收入為900元/月,因此,應該以900元作為其「月工資收入」,其加班工資基數=900÷21.75=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