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違反衛生行政法規

違反衛生行政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1-25 06:55:44

㈠ 違反《食品衛生法》,可給予以下哪些行政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八條的規定,行政處罰有以下7種:
1.警告。
2.罰款。
3.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4.責令停產停業。
5.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
6.行政拘留。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㈡ 違反食品衛生法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違反食品衛生法是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
根據《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和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一)經營被包裝材料、容器、運輸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二)生產經營無標簽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三)食品生產者采購、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四)食品生產經營者在食品中添加葯品。
第八十七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一)未對采購的食品原料和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行檢驗;
(二)未建立並遵守查驗記錄制度、出廠檢驗記錄制度;
(三)制定食品安全企業標准未依照本法規定備案;
(四)未按規定要求貯存、銷售食品或者清理庫存食品;
(五)進貨時未查驗許可證和相關證明文件;
(六)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標簽、說明書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
(七)安排患有本法第三十四條所列疾病的人員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第八十八條違反本法規定,事故單位在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後未進行處置、報告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毀滅有關證據的,責令停產停業,並處2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由原發證部門吊銷許可證。
第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本法第85條的規定給予處罰:
(一)進口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食品;
(二)進口尚無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食品,或者首次進口食品添加劑新品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未經過安全性評估;
(三)出口商未遵守本法的規定出口食品。
違反本法規定,進口商未建立並遵守食品進口和銷售記錄制度的,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九十條違反本法規定,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櫃台出租者、展銷會的舉辦者允許未取得許可的食品經營者進入市場銷售食品,或者未履行檢查、報告等義務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處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責令停業,由原發證部門吊銷許可證。
第九十一條違反本法規定,未按照要求進行食品運輸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並處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部門吊銷許可證。
第九十二條被吊銷食品生產、流通或者餐飲服務許可證的單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自處罰決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內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
食品生產經營者聘用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的人員從事管理工作的,由原發證部門吊銷許可證。
第九十三條違反本法規定,食品檢驗機構、食品檢驗人員出具虛假檢驗報告的,由授予其資質的主管部門或者機構撤銷該檢驗機構的檢驗資格;依法對檢驗機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食品檢驗人員給予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
違反本法規定,受到刑事處罰或者開除處分的食品檢驗機構人員,自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處分決定作出之日起十年內不得從事食品檢驗工作。食品檢驗機構聘用不得從事食品檢驗工作的人員的,由授予其資質的主管部門或者機構撤銷該檢驗機構的檢驗資格。
第九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在廣告中對食品質量作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規定給予處罰。

違反本法規定,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或者承擔食品檢驗職責的機構、食品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以廣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費者推薦食品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記大過、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
第九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中未履行職責,本行政區域出現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記大過、降級、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
違反本法規定,縣級以上衛生行政、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不履行本法規定的職責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記大過或者降級的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其主要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
第九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第九十七條違反本法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同時支付時,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第九十八條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章
第九十九條本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預包裝食品,指預先定量包裝或者製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
食品添加劑,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
用於食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指包裝、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用的紙、竹、木、金屬、搪瓷、陶瓷、塑料、橡膠、天然纖維、化學纖維、玻璃等製品和直接接觸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的塗料。
用於食品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指在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生產、流通、使用過程中直接接觸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的機械、管道、傳送帶、容器、用具、餐具等。

用於食品的洗滌劑、消毒劑,指直接用於洗滌或者消毒食品、餐飲具以及直接接觸食品的工具、設備或者食品包裝材料和容器的物質。
保質期,指預包裝食品在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進入人體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後出現的急性、亞急性疾病。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於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第一百條食品生產經營者在本法施行前已經取得相應許可證的,該許可證繼續有效。
第一百零一條乳品、轉基因食品、生豬屠宰、酒類和食鹽的食品安全管理,適用本法;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零二條鐵路運營中食品安全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依照本法制定。
軍隊專用食品和自供食品的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由中央軍事委員會依照本法制定。
第一百零三條國務院根據實際需要,可以對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製作出調整。
第一百零四條本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同時廢止。

㈢ 違反《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第四章

則抄

第十四條
凡有下列行為之襲一的單位或者個人,衛生防疫機構可以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警告、罰款、停業整頓、吊銷「衛生許可證」的行政處罰:

(一)衛生質量不符合國家衛生標准和要求,而繼續營業的;

(二)未獲得「健康合格證」,而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

(三)拒絕衛生監督的;

(四)未取得「衛生許可證」,擅自營業的。

罰款一律上交國庫。

第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造成嚴重危害公民健康的事故或中毒事故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對受害人賠償損失。

違反本條例致人殘疾或者死亡,構成犯罪的,應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
對罰款、停業整頓及吊銷「衛生許可證」的行政處罰不服的,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天內,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但對公共場所衛生質量控制的決定應立即執行。對處罰的決定不履行又逾期不起訴的,由衛生防疫機構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第十七條
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機構和衛生監督員必須盡職盡責,依法辦事。對玩忽職守,濫用職權,收取賄賂的,由上級主管部門給予直接責任人員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㈣ 違反《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有那些

第四章 罰 則

第十四條 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單位或者個人,衛生防疫機構可以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警告、罰款、停業整頓、吊銷「衛生許可證」的行政處罰:

(一)衛生質量不符合國家衛生標准和要求,而繼續營業的;

(二)未獲得「健康合格證」,而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

(三)拒絕衛生監督的;

(四)未取得「衛生許可證」,擅自營業的。

罰款一律上交國庫。

第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造成嚴重危害公民健康的事故或中毒事故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對受害人賠償損失。

違反本條例致人殘疾或者死亡,構成犯罪的,應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 對罰款、停業整頓及吊銷「衛生許可證」的行政處罰不服的,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天內,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但對公共場所衛生質量控制的決定應立即執行。對處罰的決定不履行又逾期不起訴的,由衛生防疫機構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第十七條 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機構和衛生監督員必須盡職盡責,依法辦事。對玩忽職守,濫用職權,收取賄賂的,由上級主管部門給予直接責任人員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㈤ 西寧違反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有什麼

這是老的。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 (1987年4月1日國務院發布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衛生管理 第三章 衛生監督 第四章 罰則 第五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創造良好的公共場所衛生條件,預防疾病,保障人體健康,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下列公共場所: (一)賓館、飯館、旅店、招待所、車馬店、咖啡館、酒吧、茶座; (二)公共浴室、理發店、美容店; (三)影劇院、錄像廳(室)、游藝廳(室)、舞廳、音樂廳; (四)體育場(館)、游泳場(館)、公園; (五)展覽館、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 (六)商場(店)、書店; (七)候診室、候車(機、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第三條 公共場所的下列項目應符合國家衛生標准和要求: (一)空氣、微小氣候(濕度、溫度、風速); (二)水質; (三)採光、照明; (四)噪音; (五)顧客用具和衛生設施。 公共場所的衛生標准和要求,由衛生部負責制定。 第四條 國家對公共場所以及新建、改建、擴建的公共場所的選址和設計實行「衛生許可證」制度。 「衛生許可證」由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簽發。 第二章衛生管理 第五條 公共場所的主管部門應當建立衛生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或者兼職衛生管理人員,對所屬經 營單位(包括個體經營者,下同)的衛生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並提供必要的條件。 第六條 經營單位應當負責經營的公共場所的衛生管理,建立衛生責任制度,對本單位的從業人員 進行衛生知識的培訓和考核工作。 第七條 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持有「健康合格證」方能從事本職工作。患有痢疾、傷 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期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公共衛生的疾病 的,治癒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第八條 經營單位須取得「衛生許可證」後,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辦理營業執照。 在本條例實施前已開業的,須經衛生防疫機構驗收合格後,補發「衛生許可證」、「衛生 許可證」兩年復核一次。 第九條 公共場所因不符合衛生標准和要求造成危害健康事故的,經營單位應妥善處理,並及時報 告衛生防疫機構。 第三章衛生監督 第十條 各級衛生防疫機構,負責管轄范圍內的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工作。民航、鐵路、交通、廠( 場)礦衛生防疫機構對管轄范圍內的公共場所,施行衛生監督,並接受當地衛生防疫機構 的業務指導。 第十一條 衛生防疫機構根據需要設立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交給的任務。公共 場所衛生監督員由同級人民政府發給證書。民航、鐵路、交通、工礦企業衛生防疫機構 和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由其上級主管部門發給證書。 第十二條 衛生防疫機構對公共場所的衛生監督職責; (一)對公共場所進行衛生監測和衛生技術指導; (二)監督從業人員健康檢查,指導有關部門對從業人員進行衛生知識的教育和培訓; (三)對新建、擴建、改建的公共場所的選址和設計進行衛生審查,並參加竣工驗收。 第十三條 衛生監督員有權對公共場所進行現場檢查,索取有關資料,經營單位不得拒絕或隱瞞。 衛生監督員對所提供的技術資料有保密的責任。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在執行任務時,應 佩戴證章、出示證件。 第四章罰則 第十四條 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單位或者個人,衛生防疫機構可以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警告、罰款、 停業整頓、吊銷「衛生許可證」的行政處罰: (一)衛生質量不符合國家衛生標准和要求,而繼續營業的; (二)未獲得「健康合格證」,而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 (三)拒絕衛生監督的; (四)未取得「衛生許可證」,擅自營業的。罰款一律上交國庫。 第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造成嚴重危害公民健康的事故或者中毒事故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對 受害人賠償損失。違反本條例致人殘疾或者死亡,構成犯罪的,應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 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 對罰款、停業整頓及吊銷「衛生許可證」的行政處罰不服的,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 五天內,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但對公共場所衛生質量控制的決定應立即執行。對 處罰的決定不履行又逾期不起訴的,由衛生防疫機構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第十七條 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機構和衛生監督員必須盡職盡責,依法辦事。對玩忽職守,濫用職權, 收取賄賂的,由上級主管部門給予直接責任人員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 法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第五章附則 第十八條 本條例的實施細則由衛生部負責制定。 第十九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新的還在徵求意見 為了進一步增強立法的透明度,提高立法質量,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將《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及衛生部就徵求意見稿所作說明全文公布,徵求社會各界意見,以便進一步研究、修改後報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 徵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07年7月22日。意見稿明確:國家將對五類公共場所實行衛生行政許可管理計程車內禁止吸煙;禁止重復使用一次性用品,計程車內禁止吸煙;公共場所經營者須採取8項措施保障衛生安全;暴發傳染病公共場所經營者須及時採取防控措施防止擴散。 您對此法律草案有何意見或建議,請您進入以下留言。

刑法中有十多種違反衛生行政法的行為

有十多種違反衛生行政法律的行為,在刑法中明確為犯罪。
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傳染病菌種、毒種擴散罪(內含2個罪名);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非法採集、供應血液、製作、供應血液製品罪(內含4個罪名);採集、供應血液、製作、供應血液製品事故罪(內含4個罪名);妨害動植物防疫、檢疫罪(內涵2個罪名);食品監管瀆職罪;傳染病防治失職罪等。

附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節選)
第三百三十條【妨害傳染病防治罪】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類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供水單位供應的飲用水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的;
(二)拒絕按照衛生防疫機構提出的衛生要求,對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污水、污物、糞便進行消毒處理的;
(三)准許或者縱容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從事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禁止從事的易使該傳染病擴散的工作的;
(四)拒絕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的。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甲類傳染病的范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
第三百三十一條【傳染病菌種、毒種擴散罪】從事實驗、保藏、攜帶、運輸傳染病菌種、毒種的人員,違反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造成傳染病菌種、毒種擴散,後果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三百三十二條【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違反國境衛生檢疫規定,引起檢疫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三百三十四條【非法採集、供應血液、製作、供應血液製品罪;採集、供應血液、製作、供應血液製品事故罪】非法採集、供應血液或者製作、供應血液製品,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經國家主管部門批准採集、供應血液或者製作、供應血液製品的部門,不依照規定進行檢測或者違背其他操作規定,造成危害他人身體健康後果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三百三十七條【妨害動植物防疫、檢疫罪】違反有關動植物防疫、檢疫的國家規定,引起重大動植物疫情的,或者有引起重大動植物疫情危險,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四百零八條【環境監管失職罪;食品監管瀆職罪】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導致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造成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四百零九條【傳染病防治失職罪】從事傳染病防治的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導致傳染病傳播或者流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四百零八條負有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導致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㈦ 醫師在執業活動中違反衛生行政規章制度或者技術操作規范,造成嚴重後果的責令暫停執業活動,暫停期限為

答案:B.半年至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第三十七條 醫師在執業活動中,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或者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衛生行政規章制度或者技術操作規范,造成嚴重後果的。

(二)由於不負責任延誤急危患者的搶救和診治,造成嚴重後果的。

(三)造成醫療責任事故的。

(四)未經親自診查、調查,簽署診斷、治療、流行病學等證明文件或者有關出生、死亡等證明文件的。

(五)隱匿、偽造或者擅自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的。

(六)使用未經批准使用的葯品、消毒葯劑和醫療器械的。

(七)不按照規定使用麻醉葯品、醫療用毒性葯品、精神葯品和放射性葯品的。

(八)未經患者或者其家屬同意,對患者進行實驗性臨床醫療的。

(九)泄露患者隱私,造成嚴重後果的。

(十)利用職務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財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十一)發生自然災害、傳染病流行、突發重大傷亡事故以及其他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的緊急情況時,不服從衛生行政部門調遣的。

(十二)發生醫療事故或者發現傳染病疫情,患者涉嫌傷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規定報告的。

(十三)使用假學歷騙取考試得來的醫師證的。

(7)違反衛生行政法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第三十三條 醫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給予表彰或

者獎勵:

(一)在執業活動中,醫德高尚,事跡突出的;

(二)對醫學專業技術有重大突破,作出顯著貢獻的;

(三)遇有自然災害、傳染病流行、突發重大傷亡事故及其他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的

緊急情況時,救死扶傷、搶救診療表現突出的;

(四)長期在邊遠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條件艱苦的基層單位努力工作的;

(五)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應當予以表彰或者獎勵的其他情形的。

㈧ 對違反衛生法律法規實行行政處罰的機關是

法律分析:本程序所指行政處罰,是指縣級以上衛生行政機關依據衛生法律、法規、規章,對應受制裁的違法行為,作出的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以及衛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縣級以上 衛生行政部門 機關對違反衛生法律、法規、規章的單位或個人進行行政處罰,適用本程序。 衛生法律、法規授予衛生行政處罰職權的衛生機構行使衛生行政處罰權的,依照本程序執行。 衛生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規章正確,堅持先 調查取證 後裁決、合法、適當、公正、公開和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衛生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對衛生行政處罰的監督制度。 上級衛生行政機關對下級衛生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進行監督,衛生行政機關內部法制機構對本機關實施行政處罰進行監督。

法律依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等六部法律的決定》 四、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作出修改(一)將第八條第二款中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修改為「醫療保障」。(二)將第六十八條第二款中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民政」修改為「醫療保障」。將第三款中的「民政」修改為「醫療保障」。

㈨ 刑法上的非法行醫罪和行政法規的非法行醫行為的區別

2008年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關於審理非法行醫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就這一司法解釋起草的背景和主要內容,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指出:要嚴格區分刑法意義上的非法行醫罪和行政法規的非法行醫行為。
1、對於違反執業醫師法的規定,超過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從事診療活動的,目前不宜作為刑事犯罪處理。
2、對取得醫師資格但尚未進行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的人從事診療活動,可以進行行政處罰,不宜一律按照非法行醫罪處理。
3、單位不能成為非法行醫罪的主體。
4、鄉村醫生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但根據有關規定,經縣級衛生行政管理部門注冊後,在鄉村醫療機構從事一般醫療服務的,不能按照非法行醫處理。

㈩ 什麼叫衛生行政規章制度

衛生行政規章制度,是指衛生行政機關制定的規章及以規章為基礎建立的制度。

熱點內容
標准化立法的宗旨是什麼 發布:2025-08-28 12:37:48 瀏覽:986
2018婚姻法解釋二24條 發布:2025-08-28 12:30:22 瀏覽:160
法律服務隊伍建設問題及建議 發布:2025-08-28 12:28:28 瀏覽:303
商丘律師事務所電話 發布:2025-08-28 12:27:50 瀏覽:295
法官用槍 發布:2025-08-28 12:16:05 瀏覽:601
征拆法規 發布:2025-08-28 12:13:33 瀏覽:7
廣場舞行政法 發布:2025-08-28 12:13:27 瀏覽:520
八大進化法規 發布:2025-08-28 12:07:23 瀏覽:859
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b 發布:2025-08-28 12:01:39 瀏覽:774
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最根本的保證 發布:2025-08-28 11:51:49 瀏覽: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