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449條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449條

發布時間: 2022-01-26 10:33:00

❶ 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434條的內容

第四百三十三條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作出暫予監外執行決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執行機關的收監執行建議書後十五日內,作出收監執行的決定:
(一)不符合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
(二)未經批准離開所居住的市、縣,經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報告行蹤,脫離監管的;
(三)因違反監督管理規定受到治安管理處罰,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執行機關兩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保外就醫期間不按規定提交病情復查情況,經警告拒不改正的;
(六)暫予監外執行的情形消失後,刑期未滿的;
(七)保證人喪失保證條件或者因不履行義務被取消保證人資格,不能在規定期限內提出新的保證人的;
(八)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其他情形。
人民法院收監執行決定書,一經作出,立即生效。

❷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尋事滋罪第三十二條

罪來名都在刑法中規定,刑訴法源不作規定。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尋釁滋事罪】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並處罰金。

❸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規定的是對犯罪嫌疑人決定內逮捕後需要二十四容小時內進行詢問,如果發現逮捕錯誤需要釋放,並出具釋放證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於各自決定逮捕的人,公安機關對於經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須在逮捕後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扣押發還的條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扣押發還的條款為第一百四十三條,其規定了對查封、扣押的財專物、文屬件、郵件、電報或者凍結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應當在三日以內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予以退還。

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規定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

(4)刑事訴訟法解釋第449條擴展閱讀:

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案件,應當同時對偵查中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解除查封、扣押、凍結。對被不起訴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或者需要沒收其違法所得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有關主管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

法庭審理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的,可以宣布休庭,對證據進行調查核實。人民法院調查核實證據,可以進行勘驗、檢查、查封、扣押、鑒定和查詢、凍結。

❺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268條適用於告訴才處理案件嗎

對於告訴才處理的刑事案件,當事人可以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專華人屬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六十八條的規定。自訴案件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取得的證據,申請人民法院調取的,應當說明理由,並提供相關線索或者材料。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應當及時調取。

相關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六十八條自訴案件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取得的證據,申請人民法院調取的,應當說明理由,並提供相關線索或者材料。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應當及時調取。

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六條規定的內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六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回院和公安機關答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變更逮捕措施的,應當通知原批準的人民檢察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後,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並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6)刑事訴訟法解釋第449條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被採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對於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❼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365條規定是什麼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回列情形之一的,答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四)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❽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464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四百六十四條對分案起訴至同一人民法院的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可以由同一個審判組織審理;不宜由同一個審判組織審理的,可以分別由少年法庭、刑事審判庭審理。
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由不同人民法院或者不同審判組織分別審理的,有關人民法院或者審判組織應當互相了解共同犯罪被告人的審判情況,注意全案的量刑平衡。

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的規定文字內容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審判上訴或者抗訴案件的程序,除本章已有規定的以外,參照第一審程序的規定進行。

第二百四十三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的審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

(9)刑事訴訟法解釋第449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四條第二審的判決、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都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第二百四十五條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查封、扣押、凍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財物及其孳息,應當妥善保管,以供核查,並製作清單,隨案移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或者自行處理。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對違禁品或者不宜長期保存的物品,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對作為證據使用的實物應當隨案移送,對不宜移送的,應當將其清單、照片或者其他證明文件隨案移送。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應當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作出處理。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生效以後,有關機關應當根據判決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進行處理。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贓款贓物及其孳息,除依法返還被害人的以外,一律上繳國庫。司法工作人員貪污、挪用或者私自處理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處分。

熱點內容
如何理解勞動合同法第九條 發布:2025-08-28 03:44:18 瀏覽:57
因什麼配置總法律顧問 發布:2025-08-28 03:35:54 瀏覽:53
盧偉法官 發布:2025-08-28 03:28:31 瀏覽:604
扎蘭屯法律咨詢 發布:2025-08-28 02:57:50 瀏覽:994
民事訴訟法二百五十三條加倍 發布:2025-08-28 02:56:57 瀏覽:363
檔案行政法律關系 發布:2025-08-28 02:44:52 瀏覽:532
徵集職工法律援助維權案例 發布:2025-08-28 02:44:52 瀏覽:890
刑法典第六條 發布:2025-08-28 02:44:50 瀏覽:628
孫傑刑法 發布:2025-08-28 02:43:17 瀏覽:986
民法婚姻修改 發布:2025-08-28 02:42:45 瀏覽: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