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公司不讓請病假
1. 病假不讓請怎麼辦
關於病假問題,勞動法有著嚴格的剛性規定。首先,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治療的員工享有法定的病休權利,該權利的行使無須單位批准,用人單位關於員工病假未獲批准以曠工論處類的規章制度因而是無效的。當然,基於單位享有的勞動用工管理權和對於員工上崗出勤的知情權,員工應履行必要的病假手續以告知單位安排代崗人員,同時注意保存醫療證明和門診記錄單等證據。另外,在員工病休期限方面,《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明確了給出了醫療期的概念,單位不得解除法定醫療期間的勞動合同。該規章以社會工齡和單位工齡為標准給予了員工3-24個月的醫療期。這就意味著,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哪怕是上班僅一天的員工,也享有3個月的醫療期,單位關於員工一個月病假不得超過10天類的規定是違法的。再者,醫療期間的待遇,《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則給出了醫療期間的最低待遇,即企業支付給醫療期內員工的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不能低於最低工資的80%,單位關於病假超過3個月一律扣發全部工資的規定同樣因違法而無效。
2.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請病假的手續
1、勞動法並沒有規定病假需要提供什麼類的證明文件,一般以正規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就可以的。
2、病假期間,用人單位應支付病假工資的。《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59、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勞動法常識:病假的相關待遇
1、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2、除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勞動者在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應自動延續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期滿為止。
3、請長病假的職工在醫療期滿後,能從事原工作的,可以繼續履行勞動合同;醫療期滿後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辦理因病或非因工負傷退休退職手續,享受相應的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並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和醫療補助費。
4、勞動法第四十八條中的「最低工資」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履行了正常勞動義務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單位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最低工資不包括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單位支付的伙食補貼,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和勞動條件下的津貼,國家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社會保險福利。
5、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症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五十,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百。
拓展資料:網頁鏈接
3. 員工請病假,公司不批怎麼辦
勞動者生病用人單位無權不批准。
勞動者享受健康權,這是基本的人權,勞動者生病請病假,用人單位有權根據管理制度要求履行請假手續。
但是,如果勞動者確實需要治療的,用人單位無權拒絕。
(3)勞動法公司不讓請病假擴展閱讀:
病假,是指勞動者本人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企業應該根據勞動者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
給予一定的醫療假期。病假期勞動者可照常拿工資,對於病假工資,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的80%。
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時。
企業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也就是患病或非因工負傷職工的病假假期。
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
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4. 公司不給員工請假,違反勞動法嗎
法律分析: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如果員工請假是合理的,例如請病假、家裡有事請事假等的,公司不給假是違反勞動法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5. 工廠病假不批違反勞動法嗎
不合法。如果員工是真的生病,並且可以提供醫院的相關證明,公司不應該不批員工的病假。根據勞動合同法,員工有休病假的權利。
6. 電話請病假,領導不批准,是不是違法了勞動法
電話請病假,,領導不批准,沒有違反勞動法。員工需履行病假手續,如符合法律規定,是可以享受病假待遇的。
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治療的員工享有法定的病休權利,該權利的行使無須單位批准,用人單位關於員工病假未獲批准以曠工論處類的規章制度因而是無效的。因企業有知情權和管理權,員工應履行必要的病假手續,要有醫院開具的《病假證明書》,證明書要由主治醫生簽名並加蓋醫院公章才能有效;另外還需要有《請假條》,說明請假原因、請假時間,並做好工作交接安排工作。
勞動部勞部發[2014]15印發《實施〈勞動法〉中有關勞動合同問題的解答》的通知規定:企業中長期病休、放長假和提前退養的職工(註:固定工),仍是企業職工,與用人單位保持著勞動關系,按照《勞動法》關於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的規定,長期病休期間仍需憑病假建議書辦理續假手續。單位勞動鑒定委員會(小組)或勞動人事部門,應定期對長期病休職工進行復查,復查間隔期限不應超過3個月。一般長期病假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三)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病假超過規定醫療期的,需重新評定崗位級別,醫療期後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
病假期間員工工資的發放標准:連續醫療期間在6個月以內者本企業工齡不滿2年者,為本人工資60%;已滿2年不滿4年者,為本人工資70%;已滿4年不滿6年者,為本人工資80%;已滿6年不滿8年者,為本人工資90%;已滿8年及8年以上者,為本人工資100%。連續醫療期間超過6個月時,根據勞動保險條例第十三條乙款的規定,病傷假期工資停發,改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按月付給疾病或非因工負傷救濟費,其標准如下:本企業工齡不滿1年者,為本人工資40%;已滿1年未滿3年者,為本人工資50%;3年及3年以上者,為本人工資60%。
7. 公司不批請假,勞動法如何規定
新勞動法請假制度有什麼生活中有些突發的事情發生,我們不能避免,那就需要向公司請假了。下面是整理的關於新勞動法請假制度的知識,希望能幫助到工作的朋友。(一)病假證明必須由公司指定的正規醫院開據;
(二)員工拿回公司的病假憑證必須包括:1、二級以上指定醫院醫生的病情診斷書;2、二級以上指定醫院醫生的病假建議書。(三)如果公司發現病假證明不合格將視為事假扣除該員工當天相應的工資及全勤獎;如有造假行為且情節嚴重者公司將予以開除;
(四)員工病假每月審核期間為本月18日至下月17日:
1、每月請病假不能超過1天2、每月累計病假1≤2,扣除全勤獎100元3、每月累計病假2,扣除全勤獎200元其餘工資嚴格按照公司人事部《員工守則》《員工手冊》中第2.5款關於病假工資規定的扣除比率執行(詳細規定見公司《員工守則》《員工手冊》)。操作規則:員工必須在休假後一周內將休假單遞交行政人員登記,如果超過一周(指從休假回來當天開始計算)仍未交假單的公司一律按事假處理從當月工資中扣除。二、事假(每月計算時間段:本月18日至下月17日)
(一)任何請事假的員工在本月將沒有全勤獎金;
(二)經公司批准員工可以休不帶薪事假,但一年至多不可超過十個工作日;超過5天的事假必須提前一周提出;
(三)如果員工事假超過公司規定最大期限以至於影響到公司正常工作公司將視其自動離職。
(四)薪金扣除公式為(基本工資補貼)÷21.75×事假天數三、年假:公司將給予員工年假以使他們在工作之餘獲得充分的休息時間,公司鼓勵大家充分利用自己的年假進行休息。享受帶薪年假條件如下:(一)所有公司員工在服務期滿一年後均可享有12個工作日的年假,服務年限每增加一年,年假可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一個工作日,年假最多不超過20個工作日,試用期內員工無權享受年假。
(二)在服務的第一年,員工可享受的年假應根據該年的僱用時間按比例計算:工作日數÷365天×12天
(三)員工僱用終止時,未休年假應根據該年的僱用期限按比例計算平均工資:月基本工資÷21.75×剩餘年假天數休年假必須提前申請
(一)請假≤1的申請,必須提前1個工作日提出;
(二)請假少於連續五天的申請,必須提前3個工作日提出;
(三)請假連續五天的申請,必須提前一周提出;
(四)請假超過連續十個工作日的申請,必須提前兩周提出。
8. 新勞動法中對請病假的規定有哪些
請病假的規定主要在《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中,即職工有三個月醫療期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來算;有六個月醫療期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來算等。
【法律依據】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四條
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十九條
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