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的追溯有效期是多少
① 在勞動法中的所有糾紛,的追訴期的期限
一般起訴時間是2年
工傷的起訴時間是1年
如果 過了追訴期 只能 申訴
舉證一般都是誰主張 誰舉證 但是 勞動法 很多部分有明確規定 舉證責任是倒置的
換句話說 用人單位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 付舉證責任
② 國家勞動法對超時加班追訴期是怎麼規定
加班費含在工資裡面,也被看做是工資的一部分,在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有效投訴期是違法行為發生日起,兩年內。
③ 勞動糾紛追溯時效
勞動糾紛追溯時效
兩年加班工資追溯時效指的是勞動者申請仲裁之日起向前追溯的兩年時間。若出現《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後款中規定的情形,勞動者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剛好一年提出仲裁申請的,同樣由於仲裁委僅能夠要求用人單位提供其義務保存的期限為兩年的相關資料,此時離該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之日已有一年,用人單位僅保存該勞動者一年時間的相關資料,所以加班工資爭議的時效相應只存在追溯一年的依據了。
獲取相關幫助請咨詢邢台勞動糾紛律師
④ 勞動合同糾紛追訴年限是多久
勞動合同爭議在訴訟前須進行勞動仲裁程序,對勞動仲裁裁決不服才能向法院起訴。因此須區分仲裁時效期間和勞動訴訟期間。
1、仲裁時效期間
(1)一般仲裁時效: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2)仲裁時效中止:期間出現法定事由,仲裁時效會自動中止(如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中止事由消除之後,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3)仲裁時效中斷:仲裁時效期間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4)特殊情形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2、勞動爭議訴訟時效期間
(1)一般規定(適用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當事人對仲裁終局案件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2)特殊情形:仲裁終局案件,依據為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和第四十九條。
勞動者:對於仲裁終局案件裁決不服的,勞動者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用人單位:用人單位若對裁決不服,則必須先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若法院裁定撤銷,對於該撤銷裁定不滿,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綜上所述,勞動合同的仲裁時效期間一般為一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勞動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勞動訴訟時效期間為十五日,自當事人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算。
⑤ 勞動法辭退賠償追溯期限
您好,
勞動爭議仲裁的時效為一年。
⑥ 請問那條法律規定法律的追溯期為兩年
1,2年應該指訴訟時效而非什麼追訴期。所謂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請求人民法院保護自己合法民事權益的法定期限。在這一法定的期間內,如果不行使權利,其主張將不再受法律保護。
2,訴訟時效分一般訴訟時效和特殊訴訟時效。一般訴訟時效是在一般情況下普遍適用的訴訟時效。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該二年即為一般訴訟時效期間。同時,《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還規定了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的四種特殊情況:⑴身體受到傷害請求賠償的;⑵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⑶延付或拒付租金的;⑷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這四種情況適用一年的特殊訴訟時效期間,
3,除此以外,還必須提到一個與此相關的重要概念——訴訟時效的中斷。訴訟時效的中斷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進行中,因發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統歸無效,待時效中斷的事由消除後,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
4,就 所提出的問題而言,借貸糾紛適用兩年的一般訴訟時效。如果借條到期後的兩年內,權利人既沒有提起訴訟,也沒有直接向借款人催要過借款,而借款人也沒有承諾償還或者曾經償還過一部分,那麼作為出借人要求法院予以保護的權利將喪失,即 所說的失效。反之,權利人的訴訟時效中斷,訴訟時效期間將重新計算2年,且時效的中斷沒有次數限制。
5,但時過物非,為了能及時、充分保護自己的權利,避免因時間過長而導致相關的證據消失,最好還是盡快協商或者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為宜。
⑦ 勞動糾紛追訴期是多久
首先,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糾紛,那麼先申請調解委員會調解專。
其次,無法調解,屬那麼提起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最後,不服裁決,那麼上訴法院解決。
法律依據:《勞動法》
第七十九條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第八十二條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60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
第八十三條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於2008年5月1日起執行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
⑧ 勞動爭議追訴期是多久
法律分析:15天。根據《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的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天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三十條 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三條 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⑨ 社會保險追溯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這是法定的,因為《勞動監察條例》規定的溯期是2年,超過兩年的不予以支持。法定在前即合理,也合情,不可能進行無限期的法律保護,而且與民事法律中的法定保護期限是一致的。
⑩ 勞動法訴訟時效是幾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專裁的時效期間為屬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10)勞動法的追溯有效期是多少擴展閱讀: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頒布目的:為了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頒布時間及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於2007年12月29日通過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適用范圍: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