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追加第三人
Ⅰ 行政訴訟法官以原告不提交第三人起訴狀和證據副本拒絕立案或強迫原告追加第三人是否違反法定程序
違反訴訟程序可以到檢察院去告法官啟動法律監督程序
Ⅱ 行政訴訟中如何追加第三人
法律分析:追加第三人的操作流程:
1、申請人在合理期限內向法院遞交書面申請並提供相應證據;
2、法院審查,必要時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判定申請人提供的證據證明案件是否有必要追加;
3、法院判定有必要追加第三人的,會以筆錄的形式告知原告、被告,書面通知被追加的第三人參加訴訟;
4、法院將起訴狀、答辯狀、追加申請等應訴手續送達被追加的第三人;
5、法院判定沒有必要追加第三人的,會裁定駁回申請人的申請,不予追加,該裁定法律沒有賦予當事人上訴權。
法律依據:《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三十四條 第三款 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Ⅲ 追加第三人的法律規定是什麼什麼人可以成為第三人
一、追加第三人的法律規定
訴訟中追加第三人,必須由申請人向法院遞交追加第三人的書面申請,申請應當符合形式要件且材料齊全,申請中應列明被追加的第三人的基本情況、說明追加理由,並提供相應的證據材料。同時,要在合理的期限內提出追加第三人申請。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同被訴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但沒有提起訴訟,或者同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人民法院判決第三人承擔義務或者減損第三人權益的,第三人有權依法提起上訴。
二、民事訴訟追加第三人的情況有哪些?
債權人以次債務人為被告向人民法院年起代位權訴訟,未將債務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債務人為第三人。
債權人轉讓合同權利後,債務人與受讓人之間因履行合同發生糾紛訴至人民法院,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權利提出抗辯的,可以將債權人列為第三人。
經債權人同意,債務人轉移合同義務後,受讓人與債權人之間因履行合同發生糾紛訴至人民法院,受讓人就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權利提出抗辯的,可以將債務人列為第三人。
合同當事人一方經對方同意將其在合同中的權利義務一並轉讓給受讓人,對方與受讓人因履行合同發生糾紛訴至人民法院,對方就合同權利義務提出抗辯的,可以將出讓人列為第三人。
Ⅳ 2015年的行政訴訟法為什麼要增加第三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當事人不要誤讀法律,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
第二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是共同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限內未作出復議決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起訴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起訴復議機關不作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
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所作的行政行為,委託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行政機關被撤銷或者職權變更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Ⅳ 行政訴訟中原告如何追加被告
法律分析:原告所起訴的被告不適格,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原告變更被告;原告不同意變更的,裁定駁回起訴。
應當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參加訴訟。
行政機關的同一具體行政行為涉及兩個以上利害關系人,其中一部分利害關系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沒有起訴的其他利害關系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二十九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同被訴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但沒有提起訴訟,或者同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人民法院判決第三人承擔義務或者減損第三人權益的,第三人有權依法提起上訴。
Ⅵ 法官讓作為行政訴訟原告的我追加存在利害關系的企業為第3人,拒絕後讓我再提交另一份證據材料給第三人
若證人是法律明文規定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或者是必要共同訴訟人之類法院有權利依職權將其列為第三人
Ⅶ 行政訴訟原告在收到法庭傳票後,原告能否提出申請追加第三人依據行政訴訟法第27條。
可以提,但是採納與否由法院決定。
Ⅷ 行政訴訟法官強迫原告追加第三人立案後以原告不提交第三人起訴狀和證據副本拒絕收證據是否違反法定程序
首先可以找法院紀委反應,如果不好用就向當地政府政法委或者紀委反應。
Ⅸ 行政訴訟中原告申請追加第三人
<行政訴訟法>第二復十七條 同提起制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最高院的<解釋>中第二十三條 原告所起訴的被告不適格,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原告變更被告;原告不同意變更的,裁定駁回起訴。
應當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參加訴訟。
第二十四條 行政機關的同一具體行政行為涉及兩個以上利害關系人,其中一部分利害關系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沒有起訴的其他利害關系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但是,實踐中法院多列第三人沒有錯誤,而如果少列了應當參加訴訟的第三人,就會發還重審,所以你提的問題還很少遇到.相關的法律也沒有具體規定.一般都會允許其參加訴訟.原告起訴時如果認為需要有第三人的話,就可以直接在起訴狀上列上第三人,法院不會依職權去掉的.
如果出現你所說的情況,我感覺原告應當提交書面申請,或者第三人提出申請,法院如果不允許,應當下書面決定,該決定應當可以復議.但沒有法律規定.這種情況也極為少見.
Ⅹ 行政訴訟法明確規定利害第三人參加訴訟是自行申請或由法院通知參加,憑什麼要求原告追加第三人
行政訴訟案件,利害第三人參加訴訟應當是自行申請或由法院通知參加,法院要求原告追加第三專人沒有依據屬。應當法院通知第三人參加訴訟活動。
《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同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