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學習勞動法的目的

學習勞動法的目的

發布時間: 2022-01-27 13:15:19

1. 結合實際,談談大學生學習《勞動法》的積極意義.

學習了新《勞動合同法》,通過這次學習,真正的認識到了 勞動合同法的價值。
1、切實保護勞動者的合法利益 新《勞動合同法》在總則第一條中就明確規定「為了完善 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 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2、試用期有了明確的規定 新《勞動合同法》第二章第十九條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 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 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三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 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 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 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3、年紀大的勞動者也受到了勞動合同法的保護 新《勞動合同法》第四章第四十四條規定:勞動者開始依法 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 現在的社會有很多的農村年紀大的外出打工者,他們就不能 達到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待遇。因此,在他們外出打工的過 程中,就能夠得到 《勞動合同法》的保護,而不用受那些老闆 的不公正待遇。
4、明確了用人單位的責任 新《勞動合同法》第七章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 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 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 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 二倍的工資。 新的勞動合同法的施行,對我們勞動者有了一個根本的保 證,而且也對企業有了一個法律約束。相信我們在新的勞動合同 法的影響下,我們的企業與勞動者關系一定會有一個質的變化。

2. 勞動法 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農民工這一抄特殊群體發生拖欠工資發生率高,是因為僱用他們都是個人行為。在建築行業存在的層層轉包,產生了個人僱用農民工的現象。而個人沒有資質也沒有營業執照,其僱用個的行為屬於勞務,不勞動法調整。勞動法調整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關系,而建築工地的小包們僱用農民工時都是口頭約定,沒有書面的證據。等到工程結束時,農民工從小包手裡拿不到錢時,才想到勞動部門投訴,沒有書面的東西,只能說出經過,使自己的維權陷入困境。雖然農民工通過勞動部門維權沒有任何費用,但是維權時效是自己的,什麼證據都沒有,最後還是很難拿到工資的。建議外出務工人員,注意保存書面證據,如工作證或者是當時發生拖欠當時讓僱用人出具欠條,可以證明事實勞動關系或者拖欠工資的數額,在證據充足的情況下,勞動部門可以責令從源頭支付工資,就是掛靠的建築公司直接支付到務工人員手中。

3. 勞動法的真正宗旨目的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求採納

4. 《勞動法》的重要意義

1994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版》權(簡稱《勞動法》)。該法作為我國第一部全面調整勞動關系的基本法和勞動法律體系的母法,是制定和執行其他勞動法律、法規的依據。該法共13章107條。其內容包括:總則、促進就業、勞動合同與集體合同、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工資、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職業培訓、社會保險和福利、勞動爭議、監督檢查、法律責任、附則。

5. 為什麼要學習勞動法

勞動者應當懂得《勞動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老闆(企業主、企業高管)也同樣應該懂得 《勞動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
順祝好運!

6. 勞動法立法目的

我國勞動法把保護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促進經濟發展和社回會進步作為立法目的。答
我國《勞動法》第1條規定:「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根據這條規定,我國《勞動法》的立法目的包括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確立、維護和發展穩定和諧的勞動關系,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三個方面。

7. 勞動法實訓的目的和意義

中華抄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求採納

8. 《勞動合同法》的目的意義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專國勞動合同法》(簡稱《屬勞動合同法》),於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法屬於《勞動法》范疇,是專門調整勞動合同所涉及的權利義務關系以及相關程序的法律,所規定的是勞動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和勞動合同制度。通過《勞動合同法》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9. 勞動合同法的立法目的及意義

《勞動合同法》的立法目的:

《勞動合同法》第一條表明,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勞動合同法》的立法意義:

《勞動合同法》是一個意義深遠的立法標本,不僅僅在於其演示了一場極為復雜、激烈的立法博弈,它對於中國未來的社會立法,具有強烈的示範作用。

《勞動合同法》提高了勞工標准,用工成本的增加會給企業帶來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的動力,間接可能推動勞工素質的進一步提高。對於處於世界工廠核心的製造業工人而言,可以改善其工資待遇和工作條件。雖然遭遇了金融危機的打擊,但長期來看,《勞動合同法》對工人待遇與利益的促進應該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而在我國勞動力供大於求的情況下,勞動關系主體雙方中勞動者一方處於弱勢地位,因而 《勞動合同法》更加強調對勞動者的保護,同時也對保護用人單位合法權益給予了必要的關注,作出了相應的法律規范。

因此,只有正確全面地理解法律的立法宗旨,自覺增強法律意識,認真研究和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才能全面推進法律的貫徹實施。

(9)學習勞動法的目的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法》的立法背景

《勞動合同法》從立法伊始,就受到了相當的關注,全國人大第一次審議之後,2006年3月20日至4月20日,《勞動合同法》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收到191849件意見,這一數據創造了改革開放後全國人大立法史的新紀錄。

在關於《勞動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對經濟發展的意義以及勞動合同期限、勞務派遣、經濟賠償金等一系列問題上,不同立場的各方通過各自渠道發表意見,以期能在草案的修改中發揮影響力。盡管各方討論的議題有所不同,但卻最終以各種形式回歸於勞工標準的提高與否上。

經歷了各方的爭論和角力,《勞動合同法》幾易其稿最終頒布實施,和初次公布的草案相比,部分條款發生了變化。雖說立法過程中有多方的參與,但很明顯資方作為一個整體,發出了較為一致的聲音,具有通暢的利益表達渠道。因此最終頒布實施的《勞動合同法》在資方的強大壓力下,作出某些調整,也是不可避免的。

熱點內容
新民法典物業管理 發布:2025-08-26 02:26:58 瀏覽:919
劉颺法院 發布:2025-08-26 02:26:58 瀏覽:347
經濟法基礎總論 發布:2025-08-26 02:19:24 瀏覽:753
桐鄉房產律師 發布:2025-08-26 02:10:52 瀏覽:104
蔡輝司法考試 發布:2025-08-26 02:08:34 瀏覽:688
司法部牽頭的 發布:2025-08-26 02:07:57 瀏覽:387
國家法律責任的形式有 發布:2025-08-26 02:01:04 瀏覽:92
政府是立法 發布:2025-08-26 01:53:50 瀏覽:975
法律咨詢口號 發布:2025-08-26 01:49:00 瀏覽:91
黨校經濟法作業 發布:2025-08-26 01:35:37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