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行政法新書發布會
Ⅰ 行政調解是調整型的行政指導嗎
應該不是,據<當代中國行政法>,二者的相似處在於都由行政主體居間調停,不同在於行政指導是行政主體依職權主動而為之,但行政調解則是依爭議雙方申請進行,需制定調解書等.另外二者在權力性\可訴性等方面皆有差別.
Ⅱ 當代中國法律體繫到底有幾個法律部門為啥有的說是7個,有的說是9個
當代中國法律體系以憲法為核心,以法律為主幹,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規范性文件在內,由七個法律部門、三個層次法律規范構成。
這幾個部門構成了我國的法律框架,憲法及相關法律:民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法。它們包括三個層次法律規范:憲法、基本法、行政規章及地方性立法。
(2)當代中國行政法新書發布會擴展閱讀:
1、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主要國家機關組織法》、《選舉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授權法》、《立法法》、《民族法》等。
2、行政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監察法》、《政府采購法》、《國家公務員臨時安排》等(一般行政法)。《食品衛生法》、《葯品管理法》、《公安管理制度》(特別行政法)。
3、民法:民法通則、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和商標法實施細則。
4、商法: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保險法、企業破產法、海商法。
5、經濟法:
(一)企業管理法:《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鄉鎮企業法》。
(二)財政法、金融稅法:《中國人民銀行法》、《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個人所得稅法》、《稅收征管法》;
(三)宏觀調控相關法律法規:預演算法、統計法、會計法、計量法。
(四)有關市場主體和市場秩序的法律:《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6、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勞動法、工會法、礦山安全法、安全生產法。
7、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法:
(一)與自然資源有關的法律: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礦產資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動物保護法。
(二)與環境保護有關的法律: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
8、刑法:刑法中有關規定的單行法律法規。
9、訴訟法:
(一)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
Ⅲ 中國的法律體系有哪些
中國的法律體系有:
一、公法、私法與社會法
公法和私法的劃分最早是由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提出的,公法是羅馬國家的法,私法是個人利益的法。
根據這一標准,民法、商法等私法都遵循當事人自治原則,確立財產所有權,保護當事人對自身利益的追求。公法,如行政法、刑法、訴訟法,是利用國家權力對社會財富分配進行宏觀調整,調整國家與公民關系的法律。
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律社會化現象的出現,形成了一種新的法律,即社會法,如社會保障法。
這是因為存在獨立的社會利益,既不是國家利益,也不是私人利益。因此,社會法被稱為介於公法和私法之間的一種法。
公法、社會法和私法在調整對象、調整方式、法律標准、價值目標等方面存在差異。
(3)當代中國行政法新書發布會擴展閱讀:
當代中國法律部門:
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通常由憲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經濟法、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法、刑法、訴訟法等部門組成。
1、憲法
憲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在當代中國法律體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整個法律體系的基礎。憲法部門最基本的規范主要體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等規范性文件中。
除了憲法,這是主要的,佔主導地位的規范性法律文件,憲法部門還包括底層下屬的組織法等法律主要國家機構、選舉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特別行政區的基本法,授權法律,法規法律,和國籍的法律。
2、行政法
行政法是規范國家行政活動中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和規范的總和。包括界定行政制度的規范、界定行政管理基本原則的規范、規范行政機關活動方式、方式和程序的規范、規范國家公務員的規范等。
我國關於一般行政法的規范性文件較少,主要有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監督法、政府采購法、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等。特別行政法包括食品衛生法、葯品管理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
3、民法
民法是規范作為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我國民法部門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主要由民法通則和民法具體法兩部分組成。
民法通則是民法部門的基本法律。單獨民法主要包括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等。此外,還有一些單獨的民事法律法規,如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和商標法實施條例。
4、商法
在明確提出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後,商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的地位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商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商業關系或商業行為的法律。
從表現形式看,我國商法包括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保險法、企業破產法、海商法等。商法是法的一個分支,但民法中規定的許多有關民事關系的概念、規則和原則也適用於商法。在這個意義上,我國實行民商合一的原則。
5、經濟法律
經濟法是調節一國經濟管理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經濟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而發展起來的,以適應國家宏觀經濟間接調控的需要的法律部門。
經濟法的法律部門的表現包括法律與企業管理有關,如法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外資企業的法律,法律對中外合作經營企業,鄉鎮企業等等。
有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個人所得稅法、稅收征管法等金融、財稅相關法律法規。與宏觀調控有關的法律法規,如預演算法、統計法、會計法、計量法等;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涉及市場主體和市場秩序的法律法規。
6、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的法律,社會保障法是調整有關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的法律。
法律部門的法律包括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相關人員參與企業管理,工作時間和勞動報酬方面的法律規范,對勞動衛生和勞動安全的法律規范,法律規范關於勞動保險和社會福利,社會保障法律,勞動爭議處理程序和法律法規,規則等。
法律部門的主要規范性文件有勞動法、社會保障法、工會法、礦山安全法、安全生產法等。
7、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
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是關於保護環境與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通常分為自然資源法和環境保護法。
自然資源法主要是指對各種自然資源的規劃、合理開發、利用、管理和保護。環境保護法是保護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
法律部門的規范性文件涉及自然資源法,包括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礦產資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環境保護方面,先後制定了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影響評價法。
8、刑法
刑法是規定罪與罰的法律。是當代中國法律體系中的一個基礎性法律部門。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刑法也是最受關注的一種法律。在刑法中,佔主導地位的刑法規范的文檔,和一些獨立的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也可以規定刑法規范的內容。
9、程序法
程序法,是涉及各種訴訟活動的法律。
從程序法的角度保證了實體法的正確實施和實體權利義務的實現。程序法法律部門的規范性文件主要有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同時。律師法、法官法、檢察官法、仲裁法、監獄法等法律一般屬於這個部門。
Ⅳ 行政法角度,中國的行政法治之路還有哪些問題亟待解決與完善
首先、我國行政法律、法規以及現行規章多為實體之規定而少程序之規定,對公民義務性規定甚至於權利性規定不少卻缺少公民權利受到侵犯後怎樣予以救濟的法律規定。由憲法到各具體法律規范,我國公民享有若干權利,但這些規定大多過於抽象,缺乏具體的法律依據。司法實踐中這些權利的救濟往往因為法律沒有具體規定而陷入真空,如受教育權被侵犯後怎樣予以救濟,我國各部教育法規都沒有明確的司法或行政救濟條文,僅規定學生有權進行申訴,但是申訴之規定也沒有明確規定受理部門及程序,根本解決不了受教育權被侵犯的現實問題。近幾年來,大量受教育權訴訟案件的發生就是最好的明證。在該領域之內,一旦WTO成員方公民按照「國民待遇」原則在我國接受教育並發生受教育權被侵犯之時,我國政府該如何應對,畢竟我國受教育權行政救濟與司法救濟之規定與WTO規則之規定差距甚大啊。同時與我國簽署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關於保障個人受教育權的規定也不一致。
其次法律、法規特別是行政規章之間沖突嚴重。「2003年10月22日的《北京晚報》刊登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法與法撞車我們該聽誰的』再一次講述了『艾滋病疑似患者申請結婚登記』使婚姻登記機關無所適從的故事。涉及到國務院頒布的《婚姻登記條例》與《婚姻法》、《母嬰保健法》、《傳染病防治法》互相之間關於結婚登記必要條件之間的沖突;同年10月9日,重慶一名在校大學生申請登記在讓重慶教委尷尬為難之時也揭示出《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與《婚姻登記條例》、《婚姻法》之間的沖突。」而涉及入世的法律法規沖突特別是行政規章的沖突早在我國的《中國加入工作組報告書》第五部分「與貿易有關的只是產權制度」第251條表A、表B,特別是表B第二部分加入時就廢止的四部部門規章,己說明我國目前的法規、規章沖突嚴重,急需清理。
Ⅳ 劉莘的科研成果
《行政訴訟法學》(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誠信政府研究》(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
《軟法與公共治理》(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法治政府與行政決策、行政立法》(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2月
《行政法治文苑》(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行政法學》(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合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3月
《當代中國行政法》(合著),中國方正出版社,2005年1月
《行政法學教程》(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2月
《行政訴訟法學教程》(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2月
《行政法學新論》(合著),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年1月
《行政法學》(合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國內法律沖突及立法對策》(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5月
《行政立法研究》(獨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5月
《行政訴訟法原理》(合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
《行政法前沿問題研究》(合著),當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3月 《政府公信力就是影響力號召力》,《法制日報》第3版,2007年6月26日
《制度性柵欄,它縱容了就業歧視》,《法制日報》第3版,2007年6月12日
《強化激勵機制才能推動公眾參與》,《法制日報》第3版,2007年5月31日
《規範文件也能監督》,《檢察日報》第6版,2007年4月30日
《全社會都來關心青少年是我們社會的希望所在》《檢察日報》第6版,2007年4月16日
《立法委託起草尚需配套制度支持》,《法制日報》第3版,2007年3月28日
《財產徵收中公共利益的確定》(與陶攀合作),《法治研究》(浙江省社科院刊物),2007年第3期
《環境保護既要行政升格又要法律升級》, 《法制日報》第3版,2007年1月30日
《功能視角下的行政訴訟類型法定化》(與李大鵬合作),「WTO與司法審查」研討會論文,2006年11月
《論行業協會調解——制度潛能與現狀分析》(與李大鵬合作),《當代中國行政法的源流——王名揚教授九十華誕賀壽文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
《禁令合理與否取決於民眾立場》,《法制日報》第3版,2006年11月7日
《現代行政法與和諧社會》(與李燕合作),《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
《輔助性原則與行政體制改革》(與張迎濤合作),《行政法學研究》,2006年第四期
《徵求民意是法治的應有之義》,《檢察日報》第六版,2006年10月16日
《社保基金的法律定位為何令人關注》,《檢察日報》第六版,2006年9月4日
《不違章都難源於行政行為不合理》,《新京報》A03版,2006年8月29日
《公共利益:物權法要擺脫的困境》,《法制日報》第三版(本報特約評論員),2006年8月29日
《政府幫銀行討債背後的角色錯位》,《法制日報》第三版(本報特約評論員),2006年8月24日
《叫停孟母堂真是依法行政嗎?》,《檢察日報》第六版,2006年8月14日
《地方政府GDP注水折射統計體制缺失》,《法制日報》第三版(本報特約評論員),2006年8月10日
《簡訊評幹部應當叫停》,《法制日報》第三版(本報特約評論員),2006年7月18日
《行政訴訟被告資格若干問題探討》(與王達合作),《法律適用》,2006年第8期
《普通債權人行政訴訟原告資格的特定情形——對「法律上利害關系」的理解》(與王達合作),《人民司法》,2006年第7期
《廉價政府還需要相應的制度建設」》,《法制日報》第6版,2006年6月7日
《暫停獻血指標彰示法治的回歸》,法制日報,2005年12月
《憲法徵收補償條款的解讀》,行政法的中國之路(論文集),2005年12月
《制定行政程序法的必要性》,人民法院報,2005年4月
《公共利益概念辨》,嶽麓法學評論,2005年5月
《論大學自治的限度》,河南社會科學,2005年
《現代行政法與行政相對人權益的保護》,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
《行政復議制度近期可能的改革》,行政法學研究,2005年
《立法:在前行中完善》,北京人大,2004年11月
《利益平衡——行政許可法的關注重點》,法學,2003年10月
《法制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法制日報,2003年7月
《誠實信用原則在行政法上的運用》,嶽麓法學評論,2003年5月
《政府信息公開研究》,政法論壇,2003年2月
《行政法上之誠信原則芻議》,行政法學研究,2002年11月
《行政不作為案件中「法定職責」的含義》,人民法院報,2002年10月
《情報公開法若干問題研究》,公法研究,2002年10月
《公證書是否可訴》,人民法院報,2002年1月
Ⅵ 當代中國法律體系是
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憲法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勞動法科教文衛法資源環境保護法刑法訴訟法軍事法
Ⅶ 求書,有關立法聽證制度方面的著作,國內外的均可(最好是國外的)
給你推薦八本,如下,希望能幫助到您。
1.聽證:中國轉型中的制度建設和公眾參與-立法建議、實踐指南、案例
李楯 編/2008年12月/知識產權出版社
法治的原則是: (1)人的基本權利是立法所不能剝奪的。 (2)一切法律上的決定均須遵循預設的程序做出,非經正當過程做出的決定是無效的。 (3)一切法律上的紛爭最終可獲獨立的和中立的...
2.立法聽證與地方治理改革
楊雪冬 編著/2004年04月/中央編譯出版社
本書聚焦立法聽證的法律依據,立法聽證中的利益表達和公民參與、立法聽證的技術安排、立法聽證規、當代中國立法聽證面臨的挑戰困境,以及國外的立法聽證等關鍵問題,以全新的視角透視了立法聽證在當代...
3.行政聽證制度研究
章劍生 著/2010年01月/浙江大學出版社
《行政聽證制度研究》在對行政聽證制度理論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透過比較法的視野對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行政聽證制度進行了比較分析;然後結合中國法規范,分析了行政立法、行政處罰、行政許可和政府定...
4.聽證制度:透明決策與公共治理
彭宗超,薛瀾,闞珂 著/2004年05月/清華大學出版社
該書將聽證制度與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相結合,突出了聽證制度的政治意義,運用對比研究,闡述精闢、透徹,富有說服力。適合各級黨政機關的人士參考閱讀,同時也適用於大專院校公共管理等相關專業的教師..
5.中國公共聽證研究
李春燕著/2009年04月/法律出版社
五年前,我將「公眾參與與行政法」作為給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生講課的論題,當時,不少博士生有點「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課後,他們恍然大悟:公眾參與是現代行政法與傳統行政法的重要區別所在,也是現...
6.行政法史論叢(上海政法學院學術文庫——行政法學叢書)
關保英 主編/2008年01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行政法史論叢》是「上海市重點學科(行政法)」階段性理論成果,也是重點學科所凝練的學科方向的具體落實。行政法史是研究行政法制度和思想等相關范疇發生和發展規律的學科,其既是行政法學的重要組...
7.當代中國行政法(上、下卷)
應松年 主編/2005年01月/中國方正出版社
本書系綜合性、系統性兼具研究性的教科書,其目的不僅在於向讀者介紹和傳授關於行政法的一般知識和基本理論,而且努力匯集和反映20年來中國行政法的發展脈絡和最新研究成果。基於此,編著工作伊始我們...
8.立法效益研究 以當代中國立法為視角
汪全勝 著/2003年08月/中國法制
汪全勝,男,1968年生,安微桐城人,法學博士,安微省高等學校科帶頭人,淮北煤炭師范學院政法系副教授,系副主任。1952年安微師范大學政系畢業,獲法學學士學位;1995年安微師范大學經濟法政學院畢業...
Ⅷ 楊海坤的主要著作
《中國行政法基本理論研究》
1、《行政法學》,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出版
2、《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主編,法律出版社1992年6月版
3、《中國行政法基本理論》,獨著,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4、《行政法學教程》,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5、《行政訴訟法學》,獨立編著,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4年2月版
6、《市場經濟、民主政府和法治政府》,個人論文集,中國人事出版社1997年7月版
7、《中國行政程序法典化》,合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8月版
8、《中國行政法基礎理論》,主編,中國人事出版社2000年5月版
9、《新編行政訴訟法學》,合著,中國人事出版社2001年8月版
10、《跨入21世紀的中國憲法學》,主編,中國人事出版社2000年5月版
11、《跨入新世紀的中國憲法學》,上、下冊,主編,中國人事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12、《憲法學基本論》,主編,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年8月版
13、《憲法基本權利新論》,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版
14、《行政法學基本論》,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版
15、《中國行政法基本理論研究》,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16、《當代中國行政法》,參加撰寫,方正出版社2004年12月7月版
Ⅸ 譚宗澤的學術成果
一、學術論文
論行政復議制度建設的若干理論問題,1989年,《法學雜志》二期。(與王連昌教授合作)
國家賠償的若干問題分析,1995年,《現代法學》三期,
行政違法研究,1996年,南京大學《法學評論》,四期,
《公務員法之公務員保障制度研究》,2002年7月,台灣,《海峽兩岸行政法研討會論文集》
《行政訴訟目的新論》,2010,《現代法學》,四期,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政府信息公開的理論基礎——多學科視角的探討》,2010年,江海學刊第四期。
《行政主體理論的重構——行政法與WTO規制的雙重視角》,2007年,南京社會科學第三期,
《簡論刑事賠償程序的完善》,2007年,《人民檢察》第九期。
《國家教育考試機構法律地位研究》,2009年,《現代法學》第二期。
《形式、實質與整合:服務行政階段論——以德國模式為路徑》,2009年,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期,
《限權政府的破產與中國行政法的未來》,2008年,《行政法學研究》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轉載
《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立法需求分析》,2009年,南京社會科學第3期,
《反思與超越:中國語境下的行政抵抗權研究》,2010年,《行政法學研究》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轉載
《行政不作為的認定與相對人權利保障》,2008年,《中國法學》(英文版)
二、著作、教材
《當代中國行政法》,1988年,重慶出版社,(撰稿人)
《行政法學》,199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撰稿人)
《行政訴訟法學》,1994年,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參編,司法部統編規劃教材,已再版三次)
《行政處罰法》,1996年,重慶大學出版社(撰稿人)
《行政處罰的理論與實踐》,1997年,廣西民族出版社,(撰稿人)
《行政訴訟法學》,1998年,重慶大學出版社,(副主編)
《行政訴訟法學》,2000年,檢察出版社,(副主編)
《行政訴訟法》,2001年,法制出版社,(副主編)
《新編行政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研究》,重慶出版社(二人合著)
《行政法學》,2002年,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副主編,司法部統編規劃教材,此前已再版三次
另外,在教學改革方面,本校《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2002年經過驗收成為四川省、重慶市重點示範課程,2009年成為重慶市精品課程,憲法行政法學科成為重慶市重點特色學科。行政法教研室試辦的由譚宗澤、王學輝兩位教授實施的「雙人互動式教學法」獲得重慶市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並入圍全國優秀教學成果評審目錄。
行政法學(西南政法大學成人教育系列規劃教材)/譚宗澤 孫寧華,2005-8-1版
《行政訴訟結構研究-以相對人權益保障為中心》。2009年,法律出版社。
三、課題(參加或主持)
1.可持續發展與行政法研究
2、《重慶市天然氣汽車安全管理規定》(試擬稿)
3、《行政聽證與陳述管理辦法》(試擬稿)
4、重慶市交通綜合行政執法體制研究
5、行政問責制研究
6、行政執法理念與方式創新之探索
7、《行政聽證與陳述制度研究》
8、《行政救濟制度研究》
9.《重慶市實施國家賠償法辦法》的修訂研究
10.《社會管理創新的行政法實施研究》(2012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