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賈
⑴ 勞動法案例問題(1)仲裁委會如何裁決 (2)為何單位要讓賈某提出解除勞動合同
仲裁委員會會根據勞動抄者提供的用人單位脅迫勞動者證據裁決,勞動者提供的證據能證明用人單位脅迫勞動者的被仲裁庭採納的,會裁決解除勞動合同無效,不能證明不被採納的,會裁定勞動者主動辭職,用人單位無須支付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要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申請就是不想支付經濟補償金解除勞動者合同。
⑵ 勞動法合同的全部條例是什麼
新勞動法實施細則一、總則1、《勞動合同法》第二條中的「等組織」不僅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還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基金會等其他依法登記注冊成立的單位。
⑶ 某單位賈某主要負責合同簽訂、業務經辦等事項,按照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下列賈某不能兼任的崗位是
根據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不相容職務相分離,記賬人員不能從事業務經辦,就是這樣,選B
⑷ 勞動法喪假中直系親屬指哪些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法律明確賦予了勞動者帶薪休喪假的權利。
目前國家還沒有對非國營企業職工休婚喪假作出具體規定。員工休喪假的具體操作可參考原國家勞動總局、財政部《關於國營企業職工請婚喪假和路程假問題的通知》之法律規定:
一、職工本人結婚或職工的直系親屬(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由本單位行政領導批准,酌情給予一至三天的婚喪假。
二、職工結婚時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職工在外地的直系親屬死亡時需要職工本人去外地料理喪事的,都可以根據路程遠近,另給予路程假。
三、在批準的婚喪假和路程假期間,職工的工資照發,途中的車船費等,全部由職工自理。
根據《關於職工的岳父母或公婆死亡後可給予請喪假問題的通知》規定,職工的岳父母或公婆死亡後,需要職工料理喪事的,由本單位行政領導批准,可酌情給予一至三天的喪假。
另外,國家規定喪假不計入年休假假期。員工可以享受帶薪的喪假。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規律,沒人能控制。職工在遇到家人過世的時候,用人單位應該給予職工的喪假,並且保障職工在喪假期間相應的福利待遇。
⑸ 我想找一些關於勞動法或勞動合同法的資料
http://www.mswk.cn/Soft/15/266/200708/33209.asp
新版《勞動合同法》解讀 收藏到和訊網摘
編者按:2007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二載修改,四度審議。」——勞動合同法,這部承載著中國億萬勞動者期盼的法律,在許多地方突破了以往的勞動法律制度,令世界矚目。勞動合同法關乎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勞動者的切身權益,本報刊登對新法的解讀文章,以期幫助大家了解和領會。
在以往的實踐中,用人單位用工往往喜歡一年一簽勞動合同。原因主要是,先前的法律規定勞動合同到期終止的,企業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因此,一年一簽勞動合同,可以規避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金的風險。但是,這一做法在新法實施後將不再好使。
首先,《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除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揮Φ畢蚶投�咧Ц毒�貌鉤ソ稹U餼鴕饢蹲牛�投�賢�諑�螅�萌說ノ徊揮肜投�噝�├投�賢�蛘哂肜投�噝�├投�賢�碧峁┑奶跫�仍�投�賢�級ǖ慕系停�賈呂投�卟輝感�├投�賢�模�萌說ノ恍枰�Ц毒�貌鉤ソ稹U庖還娑ㄊ估投�賢�狡謚罩褂肜投�賢�獬�謚Ц毒�貌鉤ソ鶘系那�鵯饔詰��R虼耍�荒暌磺├投�賢�撓攀撇輝倜饗浴?
其次,《勞動合同法》第14條規定,連續續簽兩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後,再次續簽勞動合同的,如果勞動者提出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必須同意。這就意味著如果企業選擇一年一簽勞動合同,那麼兩年後,企業只有兩種選擇,要麼選擇不續簽合同,支付經濟補償金後,與勞動者分道揚鑣;要麼選擇續簽勞動合同。選擇分道揚鑣,可能會使自己培養的員工流失,等於為他人做嫁衣;選擇續簽,可能面臨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風險。
由此可見,選擇一年一簽勞動合同,對企業來說是極不利的。新法實施後,企業應注意勞動合同期限的合理搭配。
同時,今後企業用工不能再不簽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將面臨許多懲罰措施。如果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1個月但不滿1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資。如果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1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一旦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沒有法律規定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用人單位無法辭退勞動者,否則,違法辭退要支付2倍的經濟補償金。由此可見,新法實施後用人單位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將面臨更大的法律風險。因此,用人單位必須轉變以前的觀念,牢固樹立起「用人就要簽訂書面合同」的觀念。
http://www.southcn.com/job/careercenter/laborlaw/200609070136.htm
http://bbs.qq.com/cgi-bin/bbs/show/content?groupid=10469&messageid=43525
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07-07/19/content_39281067.htm
參考資料:http://www.chinahrd.net/_sk/jt_page.asp?articleid=131002
⑹ 勞動法,具體案例分析
【案例】
a先生在深圳市羅湖區的一家汽車維修服務公司從事油漆噴塗的工作,早在2000年就入職這家公司,a先生與公司簽訂的多份勞動合同中均確認:噴塗崗位工作可能產生空氣污染等職業危害,並約定,從事噴塗崗位作業員工入職、離職必須體檢,離職不體檢者不予辦理離職手續;雙方簽訂的最後一期勞動合同的期限是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2009年11月30日,公司書面通知張先生,勞動合同到期後不再續簽。實際上,只差2個多月的時間,a先生在公司的連續工齡就滿10年了,但是,公司既不想與張先生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不願意支付其工齡補償,a先生要求公司做離職前的職業健康檢查,但被公司拒絕了。a先生遂委託本律師,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申請,要求公司支付違法終止勞動合同的賠償金165000元。
深圳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依法裁決:公司屬於汽車維修行業,af先生在公司從事噴漆工作,具有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可能,雙方在勞動合同中也確認a先生所從事的工作具有產生空氣污染職業危害的可能,並對防止相關職業病危害方面作出了約定。公司未為張先生進行離職前職業健康檢查,而終止了其與張先生之間的勞動合同,該行為違法。張先生請求公司支付違法終止勞動合同的賠償金,本院予以支持,即公司應支付張先生違法終止勞動合同賠償金165000元。
公司對勞動仲裁委 的裁決書不服,向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不予支付賠償金,其理由為:張先生在工作期間,公司已為其做過體檢,未發現有任何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公司是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終止雙方的勞動合同關系的,而並非依據四十條和四十一條規定的解除合同的行為。經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審理,依法判決認定,公司終止與張先生之間勞動合同的行為違法,應支付張先生違法終止勞動合同賠償金165000元。
【律師評點】
這是本律師代理的一起真實的案件,通過這個案例,相信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勞動合同法》中違法終止勞動合同法律責任的內涵。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五條規定:「勞動合同期滿,有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
第四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實際上,《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的就是用人單位不得違法終止勞動合同的條款,其中明確援引了第四十二條的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六種情形,顯然,這六種情形也必然就是不得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情況。第四十五條規定之所以沒有重復羅列上述六種情形,我認為是立法者從立法技術的角度考慮,援引之前亦應列明的條款,使得法律條文不會過於重復和繁瑣。
《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五條和《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條的立法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接觸職業危害作業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用人單位違法終止勞動合同,必然要受到嚴厲的制裁,付出嚴重的代價。
⑺ 中國勞動法哪一條對拖欠農民工工資有明確指出
勞動合同法 30條
⑻ 勞動法題目,急求
首先確認,小賈來是否已經是完全民事行源為能力人,如果不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還不能適用《勞動法》調整。
其次,公司已經不知去向,只能向公安機關保安,並告知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用人單位欠薪逃脫的事實,並備案。以便日後追償
⑼ 法律題(勞動法)
(1)「甲公司與王某何時建立了勞動關系,為什麼?」:勞動關系從2006年11月2日建立版,因為: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權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2)「公司能否解除與王某的勞動合同,為什麼?」:不能。因為根據《勞動法》的規定(此問也最好不做。當時應適用勞動法,但現在只能適用勞動合同法了)的規定:不能勝任工作,應先調整工作崗位,仍然不能適應調整後的工作的,才可以協商解除合同。(3)「王某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與公司達成的和解協議,為什麼」?:不能,因為這份和解協議不具有強制執行效力。(4)「人民法院應如何處理王某提起的訴訟?」:應當受理。因為雖然勞動爭議仲裁前置,但仲裁委不予受理,法院應查明是否超過仲裁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