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社區推薦代理人

民事訴訟法社區推薦代理人

發布時間: 2022-01-28 21:21:09

Ⅰ 民事訴訟哪些人可以做委託代理人

按照民訴法第58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律師:

就「律師 」的屬性而言,包括:其一,具有一定法律知識,按現行《律師法》之規定,是具有「高等院校法律本科以上學歷」之法律知識或「高等院校其他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具有法律知識」;其二,經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資格;其三,經國家司法行政部門批准,取得執業證書;其四,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並以此為職業。

因此律師是指通過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並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律師的性質就是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為職業的法律服務工作者。

在上述四項基本特徵中,前一項或一、二項為其他法律工作者,如執法工作者,司法審判工作者(法官),司法檢控工作者(檢察官)所共有;後二項為「律師」這一法律工作者所獨具。

法律服務工作者:

法律服務工作者廣義上包括法官、檢察官、公安人員、律師,但是工作范圍與准入條件不同,工作職責不同。法律工作者指的是雖未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但具有法律知識,可以從事訴訟代理業務的人員。其業務范圍非常廣泛,幾乎可以涉足現在律師事務所的全部業務范圍,但不可代理刑事案件。法律工作者,屬於司法部管理,是由司法部門頒發資格證、執業證,依據相關法律參與案件的代理、訴訟、調查等法律服務工作。

法律服務工作者不具有律師身份,不得以律師名義承攬業務,進行案件調查、代理訴訟等。在參與訴訟中依據《民事訴訟法》規定代理民事案件,幾乎可以涉足出刑事辯護外律師事務所的全部業務范圍,但執業區域范圍受法律規制,不得跨區域執業。法律服務工作者代理、辦理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可以收取費用;法律工作者因為長期的訴訟代理與咨詢服務,在訴訟中也體現了維護當事人權利的能力,社會的認可與尊重在現實中得到體現。

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1、所謂當事人的近親屬,是指與自然人之間具有特定的親近親屬關系的人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然而,我國的不同法律對近親屬范圍的規定卻不盡一致。

一是《民法通則意見》第12條規定,民法通則中規定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二是《行政訴訟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扶養、贍養關系的親屬。

三是《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第(六)項規定,「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從上面的規定可以看出,我國三部法律對近親屬的規定是不盡相同的,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最窄,行政訴訟法規定的最廣。那麼,在具體的應用中該任何確定近親屬的范圍呢?筆者認為,雖然三部法律調整的法律關系性質不同,但是作為法律,對同一法律概念的規定不同時,應該按照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進行使用。另外,民法通則中的近親屬的范圍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確定的,在其規定范圍與法律不一致時,應當按照法律的規定來適用。還有《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規定,被告人的親友可以被委託為刑事訴訟的辯護人。通常情況下認為,親友包括親屬和朋友,其范圍比近親屬要廣泛的多。而《民事訴訟法》的修改並沒有採用親友的概念,依然採用近親屬的概念。

2、當事人的工作人員當事人的工作人員,是指當事人為單位,其工作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由於用人單位的性質不同,在判斷當事人的工作人員時,也要採用不同的標准。如企業法人,其工作人員是指與企業有勞動關系的人。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即包括與事業單位有事業關系的人員,也包括與事業單位有勞動關系的人員,因此,在實踐中應注意適用不同的標准來加以判斷。

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1、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推薦的人。社區是指人民共同生活的一定區域,以固定的地理區域范圍內的社會成員以居住環境為主體,行使社會功能、創造社會規范,與行政村同一等級的行政區域。從該條規定可看出,社區可以為居住在本社區的當事人推薦訴訟代理人,即可以推薦本社區的居民或者社區工作人員擔任訴訟代理人,也可以推薦其他人員擔任訴訟代理人。當事人所在的單位同樣即可以推薦本單位的工作人員,也可推薦本單位以外的公民擔任訴訟代理人。也就是說,當事人所在的社區、單位除可以推薦本社區、本單位的人擔任訴訟代理人外,還可以推薦本社區、本單位以外的公民擔任訴訟代理人。這是應該注意的問題。

2、有關團體推薦的人。社會團體是指依法登記成立的,有章程、有名稱、有一定數量成員、有經費來源、有辦事機構、有辦公地點的非營利性組織。



(1)民事訴訟法社區推薦代理人擴展閱讀:律師-網路法律服務工作者-網路民法通則意見-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網路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公民代理民事訴訟若干問題的規定

Ⅱ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是不是必須要求社區推薦訴訟代理人

《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專人員可以被委屬托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八十八條訴訟代理人除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規定提交授權委託書外,還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向人民法院提交相關材料:

(一)律師應當提交律師執業證、律師事務所證明材料;

(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提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介紹信以及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

(三)當事人的近親屬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委託人有近親屬關系的證明材料;

(四)當事人的工作人員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當事人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證明材料;

(五)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推薦材料和當事人屬於該社區、單位的證明材料;

(六)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符合本解釋第八十七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材料。

Ⅲ 訴訟代理人推薦函如何書寫

民事訴訟代理推薦函範文:

××××人民法院:

……(寫明當事人和案由)一案中,我單位推薦×××擔任×××的委託訴訟代理人。

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代理事項和許可權:

……

推薦人(公章和簽名)

××××年××月××日


說明:

1、本樣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三項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八十七條、第八十八條制定,供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符合條件的公民擔任訴訟代理人用。

2、有關社會團體推薦公民擔任訴訟代理人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社會團體屬於依法登記設立或者依法免予登記設立的非營利性法人組織;

(2)被代理人屬於該社會團體的成員,或者當事人一方住所地位於該社會團體的活動地域;

(3)代理事務屬於該社會團體章程載明的業務范圍;

(4)被推薦的公民是該社會團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與該社會團體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工作人員。

3、專利代理人經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推薦,可以在專利糾紛案件中擔任訴訟代理人。

Ⅳ 社區推薦訴訟代理人的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八條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八十八條訴訟代理人除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規定提交授權委託書外,還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向人民法院提交相關材料:

(一)律師應當提交律師執業證、律師事務所證明材料;

(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提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介紹信以及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

(三)當事人的近親屬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委託人有近親屬關系的證明材料;

(四)當事人的工作人員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當事人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證明材料;

(五)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推薦材料和當事人屬於該社區、單位的證明材料;

(六)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符合本解釋第八十七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材料。

Ⅳ 哪些人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代理人

1、律師
根據《律師法》的規定,律師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申請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應當具備的條件是:(1)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3)在律師事務所實習滿一年;(4)品行良好。律師必須的執業申請必須向當地的司法部門提出,必須通過當地律師協會的實習考核,還需要由中國大陸律師事務所出具的同意接收的證明。
對於取得的司法考試是B類的人員,那麼在取得法律本科學位前只能在當地進行職業,取得之後可以如同A類人員那樣在全國職業。而取得C類的人員,只能在當地進行執業。
2、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根據《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的規定,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指符合本辦法規定的執業條件,經核准執業登記,領取《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在基層法律服務所中執業,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執業資格是:(1)擁護憲法,遵守法律,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2)具有高中或者中等專業以上的學歷;(3)品行良好;(4)身體健康;(5)通過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考試。全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考試,由司法部統一組織,省級司法行政機關負責承辦。
3、當事人的近親屬
從條文的表述可以看出,這里的「當事人」指的是「公民」,而不是「法人和其他組織」。根據《民通意見》的規定,「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4、當事人的工作人員;
從條文的表述可以看出,這里的「當事人」指的是法人或其他組織。那麼工作人員應當為與該法人或其他組織有勞動關系或勞務聘用關系的人員。這類人員作為民事訴訟代理人的話,應當由法人或其他組織出具想應的證據來證明其工作人員的身份,如聘用合同、社會保險的繳納、工資的發放憑證等等。
5、當事人所在社區推薦的公民
從條文的表述很難看出這里的「當事人」指的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這一項是本次新增的項目,之前從未在相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中出現過,可以說這個規定是十分模糊的。我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曾將「社區」一詞引入我國,並認為「社區是若干社會群體(家族、氏族)或社會組織(機關、團體)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個生活上相互關聯的大集體」。
一般來說,我國城市的社區可以認為是由街道、居委會組成的集體,而農村的社區一般可以認為是由鄉、鎮或村所組成的集體。但是由於缺少權威的定義,加上我國各地的實際情況會有所不同,這一項代理人的增加雖然對於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來說是一個選擇,但因缺乏實際的可操作性和准確性,實踐中很難得到統一的執行,最終還是要看法院的判斷。
6、當事人所在單位推薦的公民
從條文的表述可以看出,這里的「當事人」指的是「公民」,而其所在「單位所推薦的公民」未必就是一定是同一單位的同事,也可以是單位外的普通公民,但與「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相比,此處多了一個「單位推薦」的環節。
7、與當事人的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這條與修正前並沒有區別,主要是為了更好的維護當事人,特別是一些諸如婦女、兒童、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遭到侵害時,可以有一些相關的社會團體來推薦代理人,幫助其維權。

Ⅵ 2013年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社區 應 怎樣 推薦 公民 代理」的問題

其實,法律來規定的是可源以委託下列人員,沒有說必須委託下列人員,也就是公民代理並沒有限制。但這次修改不是很明確,讓人容易理解為只有下列人員才能成為代理人,還需等實施條例出來。法律的修改應該是進步而不是退步,公民代理未必是外行,律師代理未必是內行,經常參加訴訟,我見的外行律師也不少。刑事訴訟法對代理人規定了,親友可以為代理人,連關系人身自由的刑事案件都可以由朋友,親戚作為代理人,怎麼民事案件的代理人就嚴了,顯然,與憲法也是違背的,限制了當事人的自由。社區推薦,單位推薦,怎麼推薦,法律並沒有明確規定,只要有推薦信就可以了,目前只能這樣。估計,實施條例出來就可以了。

Ⅶ 求解釋:關於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委託代理人。

按相關抄法律規定襲,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八條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Ⅷ 民事訴訟可以委託哪些人作為代理人

除了律師和法律工作者以及近親屬代理,還可以公民代理(民事訴訟法第58條和民事訴專訟法的司法解釋第屬87條),但是公民代理有一定條件,比如和當事人是同一個社區居委會或者村委或者同一個組織或者單位(雖然沒有很具體的法律規定,但是已經有最高法的相關案例了),需要有其所在的居委會或者村委會或者組織或者單位出具推薦書,推薦你作為其公民代理代理本案案件,一般寫你具有一定法律知識什麼的,有了推薦書,那剩下就是寫授權委託書了

Ⅸ 訴訟代理人,民事訴訟,推薦人不是同一個社區,行不行啊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民事訴訟代理人,必須是當事人所在地的社區推薦的人,其他社區是不行的,法院不會同意的。

熱點內容
法院調查取證時間 發布:2025-08-25 18:45:09 瀏覽:723
環境道德的主要內容 發布:2025-08-25 18:27:38 瀏覽:523
法院會計工作 發布:2025-08-25 18:22:54 瀏覽:300
20年經濟法教材 發布:2025-08-25 18:21:24 瀏覽:746
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不能統一 發布:2025-08-25 18:11:51 瀏覽:995
中國道德狀況 發布:2025-08-25 18:11:40 瀏覽:890
法治的logo 發布:2025-08-25 18:04:58 瀏覽:19
李惠律師 發布:2025-08-25 17:58:04 瀏覽:44
化妝品生產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25 17:53:30 瀏覽:767
合同法387條 發布:2025-08-25 17:46:09 瀏覽: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