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第31條

行政訴訟法第31條

發布時間: 2022-02-03 08:32:28

❶ 關於行政訴訟法律規定的說法,正確的是( )

正確答案是B,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不同,行政訴訟主要解決的是對於行政機關的行內政行為撤銷,因容此,不適用調解;行政訴訟的舉證責任是倒置的,由行政機關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是《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詳細法律規定見於《行政訴訟法》。

❷ 行政訴訟法原告舉證范圍

按現行現行法律規定,行政訴訟中,原告原告可以提供證明行政行為違法的證據。原告提供的證據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舉證責任。在起訴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請的證據。但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另外,人民法院有權要求原告提供或者補充證據。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三十七條原告可以提供證明行政行為違法的證據。原告提供的證據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舉證責任。

第三十八條在起訴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請的證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告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法定職責的;
(二)原告因正當理由不能提供證據的。
在行政賠償、補償的案件中,原告應當對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提供證據。因被告的原因導致原告無法舉證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

第三十九條人民法院有權要求當事人提供或者補充證據。

❸ 行政訴訟法與視聽資料有關的條款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三條已經規定

第三十三條證據包括:
(一)書證;
(二)物證;
(三)視聽資料;
(四)電子數據
(五)證人證言;
(六)當事人的陳述;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現場筆錄。
以上證據經法庭審查屬實,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❹ 新行政訴訟法第31條中所說的近親屬包不包括兒媳有什麼法律以據嗎

行政訴訟法沒有具體規定,

刑事訴訟法中「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12、民法通則中規定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❺ 修改的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的內容請解釋一下。

新行政訴訟法的三十八條規定的是行政訴訟中的舉證責任。
按照行政訴訟的一般舉證原則,應當是被告即行政機關負舉證責任的,即行政機關應當自證無過失。
第三十八條賦予了原告提出證據證明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有過失的權利,並且即使原告提出的證據不足以證明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有過失,也不能免除行政機關的舉證責任。
歡迎追問。

❻ 新行政訴訟法第31條中所說的近親屬包不包括兒媳

行政訴訟法抄沒有具體規定,

刑事訴訟法中「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12、民法通則中規定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❼ : 《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也可以

可以裁定。

管轄權的轉移一般有三種情況:(1)上級人民法院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版一審行政案件權。主要原因有:有管轄權的下級人民法院對它所受理的第一審行政案件,在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上確有困難的;或者在處理案件時可能有失公正或產生不良影響的;或者案情重大、復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下級人民法院審理有困難等。(2)上級人民法院把自己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移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3)下級人民法院對其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決定。下級人民法院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決定審判的案件,需經院長批准後報送。

❽ 行政訴訟中第31條第三款是什麼規定

沒有第三款,可能你的問題有誤

行政訴訟法
第三十一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內托一至二人作為容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❾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一條和九十三條都有什麼規定

根據2014年11月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修訂,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九十一條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不予立案或者駁回起訴確有錯誤的;
(二)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未經質證或者系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五)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六)原判決、裁定遺漏訴訟請求的;
(七)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八)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第九十三條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九十一條規定情形之一,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提出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九十一條規定情形之一,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並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也可以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審判監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審判程序中審判人員的違法行為,有權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

熱點內容
法律碩士交換生 發布:2025-08-23 12:02:44 瀏覽:543
產前診斷技術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3 12:02:35 瀏覽:833
稅收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發布:2025-08-23 11:51:54 瀏覽:535
法院告女兒 發布:2025-08-23 11:51:14 瀏覽:200
永州司法局局長 發布:2025-08-23 11:51:02 瀏覽:114
貴州省員額法官 發布:2025-08-23 11:50:07 瀏覽:422
勞動法全勤獎是怎麼規定的 發布:2025-08-23 11:45:16 瀏覽:157
刑事訴訟法第271 發布:2025-08-23 11:44:38 瀏覽:273
勞動合同法全日制 發布:2025-08-23 11:38:08 瀏覽:920
文化道德教育 發布:2025-08-23 11:36:36 瀏覽: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