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中的勞務派
1. 勞動法中的勞務派遣是不是太黑了
1、就目前的用工體制,現行法律在實踐中很難處理,而且這種狀況主要都是涉及到一些大中型國有企業,法律的天平是一邊倒的。不過你可以到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交一份勞動仲裁申請試試看。2、同工不同酬不光是違法還是人為製造社會不公,將員工分成三六九等,這種「按身份分配」違背按勞取酬原則,構成對一部分勞動者的歧視,侵犯了他們獲取勞動報酬的權益,損傷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3、同時,同工不同酬還容易讓高薪員工產生優越感、失去進取心。這些道理,用人單位並非不明白,他們之所以置國家法律於不顧,一方面是受經濟利益驅使,同工不同酬可以大大減少薪酬開支,降低用工成本;另一方面則在於掌控社會資源的既得利益者不願放棄既得利益,不肯讓體制外的人分享體制內的好處,用工雙軌製成了維護一部分人既得利益、剝奪另一部分人正當利益的工具。 4、從這個角度看,同工不同酬現象的存在,根本原因在於用工體制轉軌不到位。實現同工同酬,必須深化用工制度改革,打破少數人的既得利益,從體制上消除員工的身份差別。
2. 關於勞動合同法和勞務派遣法
你好,參見我空間中的勞動爭議專欄中勞務派遣的解釋,已經較為詳細。
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可以在空間留言。
補充:
一般法院對於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的聘用人員的勞動爭議,立案較為困難。在勞動合同法出台後,會要求勞動者有仲裁機關不予受理或者作出仲裁裁定後才會立案。
因此,第一考慮到勞動局要求處理,第二申請勞動仲裁。
另:如果勞動期滿,對方解除合同是合理的。
勞務派遣工在用人單位工作一年以上,如果企業覺得這個人勝任工作,就必須得跟勞動者簽定正式勞動合同,而不再用勞動派遣這種形式。=====》出處哪裡?權威人士?勞動合同法?勞務派遣合同也是正式的勞動合同,只不過勞動關系不是與用人單位建立,而是與派遣單位建立。不知樓主想表達什麼意思。
另:勞動期滿,除非符合必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情形,單位是可以不續簽合同的。
同工同酬是勞動合同法的一個原則,在理論上當然沒問題,實踐中的貫徹相當困難。勞動部和最高法也未出台具體的細則來貫徹此原則。目前,只能是一個宣示權利的口號。確實,意識不到自己的權利是一種悲哀,意識到自己權利受到了侵犯而無法保護,是更大的悲哀。
樓主應該誤解了吧。具體參見我博客里勞動爭議一欄中關於勞務派遣的文章,已經解讀的較為詳細。
不存在派遣工工作一年以上必須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規定哦。
3. 新勞動法勞務派遣
有,你可以去你工作的當地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投訴、舉報,根據新勞動合同法,你享受所有職工正當的待遇,並且是同工同酬~
4. 關於《勞動法》中勞務派遣
關鍵是用工單位告知你的工資是多少?這個是要求用工單位告訴你本人的。
至於,用工單位信派遣公司支付的數額有時候是不是包含了派遣單位的傭金、管理費之類的……
但是,若用工單位明確告知你的工資是7500,則派遣單位是無權扣除的。而且,派遣單位無權訂立無加班費的條款,訂立了也是無效條款。它只可以訂立無加班條款,若是這樣,則用工單位就是違約讓你們加班了,用工單位既要支付你們加班費,還要支付給派遣單位違約金。那個7500是要比照用工單位相同崗位的待遇的,要同工同酬的。所以只要那邊同樣崗位、相似資歷的人的工資是7500,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瞎說也沒用!
你放心,派遣單位都不敢說合同的事!你最好逗他們給你個表明與你沒有勞動合同或勞動關系的書面東西!有了這個東西,你就是與用工單位有勞動關系了,因為你就是在它那裡上班的,沒合同更好,事實勞動關系否認不掉的,你就揀個雙倍工資的大便宜。找用工單位算賬更靠譜!就怕派遣單位非認定你們之間才有勞動關系……所以別怕它不認!
5. 勞動合同法對勞務派遣是如何規定的
一、勞務派遣的定義
勞務派遣(1)又稱人力派遣、人才租賃、勞動派遣、勞動力租賃、雇員租賃,是指由勞務派遣機構與派遣勞工訂立勞動合同,把勞動者派向其他用工單位,再由其用工單位向派遣機構支付一筆服務費用的一種用工形式。勞動力給付的事實發生於派遣勞工與要派企業(實際用工單位)之間,要派企業向勞務派遣機構支付服務費,勞務派遣機構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
二、勞動合同法對勞務派遣的規定
(一)勞務派遣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
勞務派遣單位對勞動者有以下應盡的義務(2):
1.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2.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
3.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
4.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將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告知被派遣勞動者;
5.勞務派遣單位不得剋扣用工單位按照勞務派遣協議支付給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6.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不得向被派遣勞動者收取費用。
(二)用工單位對被派遣勞動者的義務
用工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3):
1.執行國家勞動標准,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
2.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
3.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
4.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
5.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
用工單位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
三、被派遣勞動者享有的權利
被派遣勞動者享有的權利有以下幾個方面:(4)
1.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2.勞務派遣單位跨地區派遣勞動者的,被派遣勞動者享有的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按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的標准執行;
3.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4.被派遣勞動者有權在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工單位依法參加或者組織工會,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四、對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的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5)第92條規定,未經許可,擅自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對勞務派遣單位,吊銷其勞務派遣業務經營許可證。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引用資料
勞務派遣.網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5章第2條規定.中國人大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5章第2條第62項規定.中國人大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5章第2條規定.中國人大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7章第92條規定.中國人大網
6. 新勞動合同法中所說的勞務派遣是否包括外包
抄新勞動合同法中所說的勞襲務派遣不包括外包。
新修訂的《勞動合同法》將正式實施。新政最大的亮點,就是明確規定了「臨時工」享有與用工單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權利,並賦予人社部門依法開展經營勞務派遣業務行政許可的權利。
大事在實際執行的時候,責任分攤主要是看用人單位與用工單位雙方的勞務派遣協議是如何約定的。其中可以約定派遣人員數量、期限、勞動報酬和社保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及違法協議的責任。
7. 勞動合同法中關於「勞務派遣」的問題
你們單位不是勞務派遣單位
根據你的描述,你們的單位的性質屬於勞務中介,即專在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屬之間充當橋梁的角色,而在勞務派遣中,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後,將勞動者派遣到用工單位去工作,用工單位不和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勞動的
8. 勞動法 勞務派遣
勞務派遣又稱人力派遣、人才租賃、勞動派遣、勞動力租賃、雇員租賃,是指由勞務派遣機構與派遣勞工訂立勞動合同,把勞動者派向其他用工單位,再由其用工單位向派遣機構支付一筆服務費用的一種用工形式。勞動力給付的事實發生於派遣勞工與要派企業(實際用工單位)之間,要派企業向勞務派遣機構支付服務費,勞務派遣機構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
法律關系
一、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
(一)相關的幾個概念
1、勞動關系的概念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運用勞動能力實現勞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社會關系。表現形式有兩種:直接實現勞動過程,間接實現勞動過程。
2、勞務關系的概念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平等主體之間就勞務事項進行等價交換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經濟關系。
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的聯系與區別當勞務關系的平等主體是兩個,而且一方是用人單位,另一方是自然人時,它的情形與勞動關系很相近,從現象上看都是一方提供勞動力,另一方支付勞動報酬,因此兩者很容易混淆。還有一種派遣勞務人員或借用人員的情形,致使兩個單位之間的勞務關系與派出或借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緊密地交叉在一起。這是它們相聯系的一面。
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的區別主要有五點:
1.主體不同;
2.關系不同;
3.勞動主體的待遇不同;
4.適用的法律不同;
5.合同的法定形式不同。
二、勞務派遣中的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
(一)勞務派遣中有哪些法律關系
1.勞務輸出單位與勞務輸入單位是勞務派遣關系。
2.勞務輸出單位與勞動者是勞動關系。
3.勞動者與勞務輸入單位是勞務服務關系。
(二)勞務派遣中的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的聯系
1.這種三角法律關系的基礎是勞務派遣關系。
2.這種三角法律關系的支柱是勞動者與勞務輸出單位的勞動關系和與勞務輸入單位的勞務服務關系。
9. 關於《勞動合同法》中勞務派遣的問題
A與B是勞動關系,而A與C是合同關系。勞動合同法規范的是勞動關系,因此A與B必須簽專訂兩年以上的勞動合同,而屬A與C可以簽訂任何期限的合同,因為勞務派遣公司可以將任何人員派往用工單位,不受限制。
.C單位與B沒有勞動關系,因此不需要支付B的經濟補償金,C的經濟補償金由A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