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經濟裁員有補償金嗎

勞動法經濟裁員有補償金嗎

發布時間: 2022-02-06 11:45:06

① 新勞動法經濟補償金

員工一方提出離職,公司也同意的沒有經濟補償金的。
如果按新出台的勞動合同法,員工可以得到經濟補償金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1、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勞動者一方提出解除的;
2、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勞動者一方提出解除的;
3、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一方提出解除的;4、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勞動者一方提出解除的;
5、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勞動者一方提出解除的;
6、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勞動者一方提出解除的;
7、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勞動者一方提出解除的;
8、用人單位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9、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10、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11、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12、用人單位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而裁員的;
13、勞動合同期滿的(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
14、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而導致勞動合同終止的;
15、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而導致勞動合同終止的;
16、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的其他情況。

② 公司裁員怎樣按勞動法算補償金

公司提前一個月通知了你 你在公司呆了半年以上不滿一年 按一年算 公司補償給你一個月工資

③ 經濟裁員 勞動法補償標准

僅供參考

經濟性裁員,是指用人單位一次性辭退部分勞動者,以此作為改善生產經營狀況的一種手段,其目的是保護自己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和生存能力,度過暫時的難關。那麼經濟性裁員補償標準是怎麼樣的?下面一起來看看~

《勞動法》第27條規定「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後,可以裁減人員」。這一條是我國勞動法的新規定,也稱經濟裁員。

一、經濟性裁員主要范圍是什麼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二、企業裁員的經濟補償規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規定:「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三、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

勞動部《關於(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5條規定:依據《勞動法》第27條和勞動部《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規定》(勞部發[19943447號)第4條的規定,用人單位確需裁減人員,應按下列程序進行:

(1)提前30日向工會或全體職_[說明情況,並提供有關生產經營狀況的資料;

(2)提出裁減人員方案,內容包括:被裁減人員名單,裁減時同及實施步驟,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和集體合同約定的被裁減人員的經濟補償辦法;

(3)將裁減人員方案徵求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並對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

(4)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減人員方案以及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並聽取勞動行政部門的意見;

(5)由用人單位正式公布裁減人員方案,與被裁減人員辦理解除勞動合阿手續,按照有關規定向被裁減人員本人支付經濟補償金,出具裁減人員證明書。

如果不具備裁員條件,在裁員程序中將會被工會或者全體職工及勞動行政部門駁回;如果具備了裁員條件而不符合裁員的程序。勞動者可以通過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或申請勞動仲裁的方式使裁員決定被撤銷,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④ 經濟性裁員職工是否可以獲得補償法律依據

用人單位經濟性裁員,職工可以獲得經濟補償,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27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27條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後,可以裁減人員。
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
因經濟性裁員對職工的經濟補償如何計算?勞動部文件《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對此有明確的規定:第九條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按被裁減人員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的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第十一條 本辦法中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合同前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
用人單位依據本辦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九條解除勞動合同時,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低於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標准支付。」

⑤ 勞動法對裁員補償的標準是怎樣規定的

法律分析:勞動法裁員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是,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熱點內容
一個道德敗壞 發布:2025-08-22 18:42:28 瀏覽:364
道德建設月手抄報 發布:2025-08-22 18:40:10 瀏覽:51
合同法考試題目 發布:2025-08-22 18:39:32 瀏覽:741
中國海洋大學法律碩士非法學學費 發布:2025-08-22 18:32:42 瀏覽:763
民事訴訟法課程隨堂測試潘劍鋒主編 發布:2025-08-22 18:18:59 瀏覽:693
司法廳六舉措 發布:2025-08-22 18:16:17 瀏覽:174
警察行政法律關系 發布:2025-08-22 18:16:14 瀏覽:618
網路游戲管理法規 發布:2025-08-22 18:12:22 瀏覽:6
雙休加班勞動法 發布:2025-08-22 18:10:58 瀏覽:536
道德來批判 發布:2025-08-22 18:10:45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