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職員工勞動法
⑴ 非正式員工 勞動法的被解僱,公司要補償多少損失給員工
1、按勞動合同法第三是八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公司應當支內付經濟補償容金,每工作1年1個月工資,不滿1年按1年計算。
2、公司無故解僱你沒有合法理由,依據第八十七條的規定,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3、上述兩條只能認定1條,不能重復索取。
4、如果公司沒有與你簽訂勞動合同,還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⑵ 兼職和全職的勞動法有什麼區別
兼職是指非全日制勞動關系,與全日制勞動關系主要區別如下:
一、非全日制可以不版訂立書面權勞動合同;全日制必須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二、非全日制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全日制一般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每周不超過40小時。
三、非全日制不得約定試用期;全日制可以約定試用期。
四、非全日制工資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全日制月工資標准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五、非全日制工資支付周期最長不超過半個月;全日制支付周期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六、非全日制用人單位可以只是繳納工傷保險費;全日制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繳存住房公積金。
七、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全日制勞動者和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必須符合同等條件和程序,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具有法定過錯情形下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在勞動者沒有法定過錯情形下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合同需要支付賠償金。
⑶ 勞動法中關於非正式員工自動轉為正式員工勞動法規是否支持
在勞動法中沒有正式員工和非正式員工一說,也不知道你所說的是什麼個概念。現版在都是簽訂勞動合同,按權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辦理就可以了。
只要是和用人單位符合構成勞動關系的特徵,不管簽不簽勞動合同都是屬於用人單位的職工,都是用人單位的正式員工。
⑷ 單位倒閉屬於非員工本人意願,符合勞動法規定么
符合規定的,企業倒閉,針對員工這一塊,是需要一定的賠償金的,至於賠多少,這個看公司規定了。
⑸ 順豐的非全職員工多久才轉成全日制
摘要 你好,我是無崖子生活達人,很高興為你解答!試用期一般是1-3個月,您可以看看勞動合同上是否寫明或者當初面試時候雙方的約定,下文是勞動法中關於試用期的相關規定供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⑹ 員工在非工作時間做與公司業務無關的副業是否違反勞動法
斜杠青年一波接一波,出來為了掙錢無可厚非。
員工能否從事副業,是否違法?專
首先勞屬動合同法不禁止勞動者從事副業,但是否允許主要應當由你所在的用人單位規定,這也是勞動合同法授予用人單位的用工自主權。
公司沒有權利規定員工朋友圈的內容,首先微信朋友圈是員工私有,其次微信屬於私人所有,企業無權干涉,只能以大義來壓迫剝削員工而已。至於規定朋友圈內容,只有是公司提供的工作手機工作微信才可以。
望採納。
⑺ 全職人員能否簽訂非全日制勞動合同
如果他已經和其他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你們就不能和他簽訂任何勞動合同,因為他不屬於可以訂立勞動合同的合法主體,你們只能存在勞務關系。
⑻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員工在非工作時間內造成公司損失 責任承擔問題
給公司造成損失就應該負責任,這跟工作時間沒關系,直接或者間接的導致公司損失,按照回損失嚴重程度計算答還有就是按照公司規定給予相應的處罰。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⑼ 不是公司內的員工可以告公司違反勞動法的行為嗎
非本公司員工,不具備訴訟主體資格,不能以任何理由訴訟。但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部門「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