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庭辯論詞

行政法庭辯論詞

發布時間: 2022-02-16 10:59:54

㈠ 行政訴訟庭審的七個環節是什麼

1.開庭前准備階段。准備事項主要有:

(1)召開合議庭准備會議。

(2)傳喚、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

(3)公告。

2.出庭情況審查階段。審查的內容是:

(1)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

(2)由書記員宣布法庭紀律。

(3)書記員宣布:請訴訟參加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入席;請審判長、審判員(陪審員)入席。向審判長報告訴訟參與人到庭情況,說明法庭准備工作就緒,請審判長正式宣布開庭。

(4)審判長宣布開庭。

(5)宣布案由、告知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和義務。審判長宣布開庭後法庭辯論終結前,當事人可以提出迴避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法定期限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駁回迴避申請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迴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對申請人的復議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3日內作出復議決定,並通知復議申請人。

3.法庭調查階段。法庭調查的內容是:

(1)原告宣讀起訴狀,被告宣讀答辯狀。

(2)當事人陳述和詢問當事人。

(3)詢問證人、審查證人證言材料。

(4)詢問鑒定人、勘驗人,審查鑒定結論、勘驗筆錄。

(5)審查書證、物證及視聽資料。當事人在法庭上有權提出新的證據,還可以要求重新鑒定、調查或者勘驗,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如果合議庭認為案件事實已經查清,審判長即可宣布法庭調查結束,進入辯論階段。

4.法庭辯論階段。法庭辯論的順序是:先由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再由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然後雙方相互辯論。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應在原被告發言後再發言。法庭辯論由審判長主持。當審判長認為應該查明的事實已辯論清楚,即可宣布結束辯論。審判長在按順序征詢原、被告的最後的意見後,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

5.合議庭評議階段。在評議時,合議庭成員可以平等地表明自己對案件的處理意見。合議庭成員意見不一致時,適用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按多數意見作出裁決。評議過程製成評議筆錄,評議中不同意見必須如實記入筆錄,由合議庭全體成員簽名。

6.公開宣判階段。行政案件無論是否公開審理,都應當公開宣判。能夠當庭宣判的,由審判長在休庭結束,恢復開庭後當庭宣判,並在一定期日內向當事人發送判決書。不能當庭宣判需要報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的案件,應當定期宣判。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當事人判決書。在宣讀裁決後,應告知當事人發送判決書(裁定書或者行政賠償調解書)的時間及提起上訴的有關事項。

7.閉庭。由審判長宣布閉庭。

㈡ 法院行政庭主要負責什麼工作

法院行政庭的主要工作包括:

1、負責編制本院各項經費的預、決算,財務報表等工作;

2、負責本院的財務和各項經費的監督、管理工作;

3、負責本院辦公設備、設施的采購、建設和保管、維修工作;

4、負責車輛、計算機網路設備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

5、負責公務、會務具體生活安排工作;

6、負責幹警食堂的管理工作;

7、負責法院物業管理、衛生管理。

8、開展調查研究,研究日常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總結工作經驗,提高工作水平,做好司法行政科的信息、宣傳、調研工作;

9、完成本院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10、依法審理本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訴訟案件,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

11、依法審查、受理和執行非訴行政執行案件。負責接受行政案件的法律咨詢,積極宣傳法律、法規,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2)行政法庭辯論詞擴展閱讀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民事案件,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開庭審理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庭審准備

庭審准備是人民法院在正式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之前,為保證案件審理的順利進行而進行的各項准備工作。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庭審准備的內容包括:

1、傳喚當事人,通知其他訴訟參與人出庭參加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將傳票送達當事人,將出庭通知書送達其他訴訟參與人,傳票和通知書應當寫明案由、開庭的時間和地點,以確保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為參加庭審做好准備。

2、對公開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公告當事人的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公告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張貼,巡迴審理的可以在案發地或其他相關的地點張貼。其目的是加強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對人民法院審判活動的了解和監督,確保案件審理的公正和效益。

3、查明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正式開庭審理之前,由書記員查明原告、被告、第三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等是否到庭,並向審判長報告。同時宣布法庭紀律,告知全體訴訟參與人和旁聽人員必須遵守。

(二)法庭調查

法庭調查的主要任務是:審判人員在法庭上全面調查案件事實,審查和核實各種證據,為正確認定案件事實和適用法律奠定基礎。依照民事訴訟法和最高法院《民訴證據若干規定》,法庭調查主要包括兩個內容:

一是當事人陳述。

二是出示證據和質證。

1、當事人陳述 首先由原告口頭陳述其訴訟請求及其所依據的事實、理由,然後由被告陳述案件事實及其所持的不同意見。被告提出反訴的,應陳述反訴的訴訟請求及其所依據的事實、理由。有訴訟第三人的,先由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陳述訴訟請求及其所依據的事實、理由,再由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針對原、被告的陳述提出承認或者否認的答辯意見。當事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由訴訟代理人陳述或答辯,也可以在當事人陳述或答辯完後,再由訴訟代理人補充。

2、出示證據和質證 當事人陳述結束後,必須將案件的有關證據在法庭上展示,並由當事人進行質證。但是,當事人在證據交換過程中認可並記錄在卷的證據,經審判人員在庭審中說明後,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不必在法庭上質證。 質證是我國民事訴訟證據制度的重要內容,也是民事訴訟開庭審理階段的重要環節。

民事訴訟的主要特性:

1、公權性:與調解、仲裁這些訴訟外的解決民事糾紛的方式相比,民事訴訟有如下特徵:民事訴訟是以司法方式解決平等主體之間的糾紛,是由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解決民事爭議。

它既不同於群眾自治組織性質的人民調解委員會以調解方式解決糾紛,也不同於由民間性質的仲裁委員會以仲裁方式解決糾紛。

2、強制性:強制性是公權力的重要屬性。民事訴訟的強制性既表現在案件的受理上,又反映在裁判的執行上。

調解、仲裁均建立在當事人自願的基礎上,只要有一方不願意選擇上述方式解決爭議,調解、仲裁就無從進行,民事訴訟則不同,只要原告起訴符合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無論被告是否願意,訴訟均會發生。

3、程序性:民事訴訟是依照法定程序進行的訴訟活動,無論是法院還是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都需要按照民事訴訟法設定的程序實施訴訟行為,違反訴訟程序常常會引起一定的法律後果。

4、特定性:民事訴訟的對象具有特定性。它解決的爭議是有關民事權利義務的爭議。不是民事主體之間民事權益發生爭議,不能納入民事訴訟程序處理,如倫理上的沖突、政治上爭議、宗教上的爭議或者科學上的爭議等不能成為民事訴訟調整的對象。

5、自由性:民事訴訟反應民事主體權益之爭,民事主體不論在實體上還是在程序上,都有依法處分其權利的自由。民事訴訟中的原告有權依法處分其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被告也有權處分其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審判庭

㈢ 行政訴訟庭審流程

首先要做的是開庭前的一些准備工作,書記員要查明到法庭訴訟人和出庭人的身份等等,並且維持好法庭的秩序。如果在審判的過程中,一方當事人沒有到場的話,庭長就可以宣布審判終止或者是延遲審判。
法律分析
行政訴訟庭審流程1.開庭前的准備階段。准備事項主要有:(1)召開合議庭准備會議。(2)傳喚、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3)公告。2.出庭情況審查階段。審查的內容是:(1)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2)由書記員宣布法庭紀律。(3)書記員宣布:請訴訟參加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入席;請審判長、審判員(陪審員)入席。向審判長報告訴訟參與人到庭情況,說明法庭准備工作就緒,請審判長正式宣布開庭。(4)審判長宣布開庭。(5)宣布案由、告知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和義務。審判長宣布開庭後法庭辯論終結前,當事人可以提出迴避申請。3.法庭調查的階段。法庭調查的內容是:(1)原告宣讀起訴狀,被告宣讀答辯狀。(2)當事人陳述和詢問當事人。(3)詢問證人、審查證人證言材料。(4)詢問鑒定人、勘驗人,審查鑒定結論、勘驗筆錄。(5)審查書證、物證及視聽資料。4.法庭辯論階段。法庭辯論的順序是:先由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再由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然後雙方相互辯論。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應在原被告發言後再發言。5.合議庭評議階段。在評議時,合議庭成員可以平等地表明自己對案件的處理意見。合議庭成員意見不一致時,適用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按多數意見作出裁決。評議過程製成評議筆錄,評議中不同意見必須如實記入筆錄,由合議庭全體成員簽名。6.公開宣判階段。行政案件無論是否公開審理,都應當公開宣判。能夠當庭宣判的,由審判長在休庭結束,恢復開庭後當庭宣判,並在一定期日內向當事人發送判決書。7.閉庭。由審判長宣布閉庭。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並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㈣ 法庭最後陳述詞.(求救)

在法院案件審理的時候,被告人是有最後陳述的機會,如在最後陳述說得好的話,對於案件的審判結果是會轉變的,有可能會從敗訴到勝訴的轉變。

1.被告人最後陳述怎麼說?

最後陳述權是刑事被告人在庭審中所享有的一項重要的訴訟權利。其理論基礎主要在於立法對刑事被告人弱勢地位的特別關注以及對言詞原則的體現。最後陳述程序的設置,有助於法官更好地發現案件真實,同時還凸顯了對被告人人格的尊重,又可以對旁聽民眾有一種特殊的教育功能。在性質上最後陳述權主要是辯護權,此外還體現為一種情感宣洩權。

2.最後陳述權-理論基礎-被告最後陳述權

在刑事審判的過程中,訴訟機制的正常運行離不開控方與辯方在力量對比上的相對均衡,在中國刑事訴訟機制轉型的今天尤應如此。因為,力量相對平衡是形成對抗的前提所在。不過,為大家所達成共識的是,代表國家參與訴訟的檢察官和被告人一方在參與訴訟的能力上存在著先天的嚴重不平等。有人就曾形象地將刑事訴訟描述成是檢察官代表強大的國家向弱小的被告人發動的一場戰爭。控方掌握著國家強制力,可以實施各種強制措施,而被告人似乎僅是被強制的對象。因此,各國不得不在立法上紛紛採取方略以平衡控辯雙方的訴訟地位,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略便是賦予被告人一系列特殊的程序保障或特權,以使其在參與能力和訴訟地位方面逐步接近或趕上他的檢察官「對手」,使控辯雙方能夠形成對抗之勢。被告人被賦予的特權可以分為兩類——實體上的權利和程序上的權利,前者譬如對無罪推定和疑罪從無原則的規定,後者譬如一些國家對被告人沉默權的規定。可以認為,被告人在庭審中被賦予最後陳述權也是這種特權在程序上的一個體現。這一點在與民事訴訟的對比中也可得到驗證:民事訴訟中兩造的天生平等註定了民事被告人不能享有特殊的最後陳述權。

另外,被告人最後陳述權的行使必須以當庭口頭陳述為唯一的形式,任何書面等其他形式都不能替代口頭陳述。因此,最後陳述權又被認為是言詞原則的當然體現。所謂言詞原則,是指法庭審理案件必須以言詞陳述的方式即口語形式進行。公開的直接言詞審理取代秘密的間接的書面審理,是訴訟制度走向現代文明的一個重大發展。除法律有特別規定者外,凡是未經當庭以言詞方式調查的證據材料,不得作為裁判的依據。因此,書面辯護詞等任何書面材料的提交不能成為剝奪或限制被告人最後陳述權的理由。可見,作為現代審判原則之一的言詞原則也是被告人最後陳述權的一個理論基礎。

3最後陳述權-功能-法庭審判的最後陳述權

其一,作為法庭審理過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被告人的最後陳述有助於法官發現案件真實。在具體的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往往是最了解案情者,因此其陳述對案件的審理有著舉足輕重的價值。而被告人的最後陳述,又常常能夠最集中、最明顯地表現出被告人的主觀個性特點。通過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被告人的最後陳述較之其以前的各種陳述,往往有新的內容。因此,被告人的最後陳述對於法官作出正確的判決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如果在被告人的最後陳述中發現了新的證據或者其他新的情況,法官應當進一步採取措施而不是徑行休庭。最高人民法院在其所作的司法解釋中就規定:「被告人在最後陳述中提出了新的事實、證據,合議庭認為可能影響正確裁判的,應當恢復法庭調查;如果被告人提出新的辯解理由,合議庭認為確有必要的,可以恢復法庭辯論。」

其二,最後陳述程序可以突顯對被告人人格尊嚴的尊重。如果說前述一方面是出於能夠准確地懲罰犯罪的考慮的話,那麼這里可以認為是出於保障被告人人權的考慮。隨著法治進程的不斷推進,人們對程序的關注也日漸強烈,過去那種程序法是實體法的附庸的觀點已經不再是學術界甚或實務界的主流觀點。人們意識到程序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並且這種價值又是多元的。其中程序能夠體現當事人做人之尊嚴的價值引起了充分注意。「訴訟法規定的程序保障體制強調了當事人的人格尊嚴和法律關系主體地位,體現了公正、民主和法制的觀念,使訴訟具有理性活動的形象。」不管被告人的最後陳述對最終的裁判結果有無實質的影響,最後陳述程序還是可以讓被告人內心壓抑已久的情感得到一定的釋放。雖然被告人的主體地位已得到確立,但誰也不能否認在刑事訴訟程序中被告人是處於一種比較尷尬的境地,這種境地難免會對其心理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因此,為被告人設置一個釋放情感的平台並非毫無必要。當然,在最後陳述中被告人並非可以毫無邊際、言無不盡,還是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對此下文將作專門論述。

其三,被告人的最後陳述還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即以個案的形式向旁聽民眾宣示法律以及勸誡民眾切勿違法犯罪。本來,教育功能應當說是整個庭審乃至整個刑事訴訟的一個功能。但是,被告人最後陳述往往會帶有更為濃烈更為直接的教育色彩。被告人會從自己的切身體驗出發,情感豐富地向人們展示其內心感受,具有一種「最後的臨別贈言」的性質。有一些陳述可能與認定案件事實毫無關系,所以在其他程序中可能並無機會做出。而各國立法對被告人最後陳述的限制一般都是「與本案有關」或者「不離題」,這類陳述雖說與認定事實無關,但應當說是還是「與本案有關」的,也是「不離題」的。況且這類陳述還會關繫到量刑時所考慮的認罪態度問題。最後陳述較之於其他庭審的過程可能更會打動旁聽民眾,體現出勸誡教育的功能。當然,法官也不能因於此而將被告人的最後陳述向這方面引導,畢竟最後陳述是被告人的權利,它還承擔著體現被告人做人尊嚴的功能。

最後陳述權-性質定位審判從最本質的角度上來講,應當說被告人之最後陳述權是屬於辯護權的范疇。所謂辯護權,是指法律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針對指控內容進行辯解、反駁,以維護其合法權益的權利,簡單地說就是對控告進行辯護的權利。一般認為,辯護權具有三個特性:專屬性、防禦性和絕對性。最後陳述權也是具有上述三個方面的性質。最後陳述權的專屬性意味著它是專屬於刑事被告人的一項權利,即使有律師代為發言,也是不能限制被告人還是可以進行最後陳述。如《德國刑事訴訟法典》第258條第(二)項和第(三)項便規定:「(二)由被告人作最後陳述。(三)即使有辯護人為他作了發言,對被告人仍然應當詢問他是否有為自己辯解的陳述。」在防禦性方面,最後陳述權就體現得更為明顯。它本來就是立法為了平衡控方和被告人的訴訟能力而多為被告人附設的一道防線,在形式上又體現為被告人作為防禦一方的最後一道防線。最後陳述權的絕對性應當體現為只要一個公民受到了刑事公訴和刑事審判,而不管其犯罪性質、嚴重程度如何,他都應享有最後陳述權。我們不能以罪輕為理由認為沒有最後陳述的必要,從而限制剝奪被告人的最後陳述權。如《義大利刑事訴訟法典》在第523條規定「最後陳述的進行」時便提出:「……5、在任何情況下,如果被告人和辯護人要求最後發言,應當得到允許,否則導致行為無效。」

辯護權是被告人的一項基本權利,貫穿於整個訴訟過程之中,它有著極為豐富的內容。同一般意義上的辯護權相比,最後陳述權有著獨特之處:一是最後陳述的主體僅是被告人,具有不可替代性,不能由辯護人代為行使,這顯然有別於其他的辯護權;二是在最後陳述中,並不存在如其他辯護權中控辯雙方直接意義上的對抗,在這一階段中,只有被告人一人進行陳述,不存在控方的辯駁,其意見可得以充分提出。

另外,最後陳述權又不完全是一種辯護權。最後陳述權有一個功能是突顯被告人的尊嚴感,釋放被告人的內心情感。而辯護權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首先要體現為一種對抗。有些情況下被告人的最後陳述並不具有對抗性,僅僅是一些抒情性質的發揮,最後陳述權會體現為一種情感宣洩權。最後陳述權的這種性質也是由被告人的受國家追訴的特殊地位所決定的,這種地位意味著被告人在刑事訴訟中要比其他任何人承受更多的心理壓力。當然,被告人情感的釋放也並不是漫無邊際,應當是與案件有關的。

㈤ 行政質證、辯論、陳述有什麼區別

1,行政質證: 是指在行政訴訟庭審過程中,當事人對證據的真實性、關聯專性、合法性進行對質屬、核實,從而形成證據證明力的活動。
2,辯論: 指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就案件事實和爭議的問題,提出各方的主張及其證據,互相進行辯駁,以維護各方合法權益和主張的訴訟制度。辯論是開庭審理的必經程序。
3,陳述: 是指訴訟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在法庭審理中描述案情事實、證據理由以及提供法律根據。

㈥ 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有權進行( )A、質證B、論證C、辯解D、辯論

質證,辯論。

質證是指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及第三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對當事人及第三人提出的證據就其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以及證明力的有無、大小予以說明和質辯的活動或過程。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2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當事人有權進行辯論。」並且在第一審普通程序中,將開庭審理作為重心,除附條件的特殊情況外,一般都要公開審理。審判過程中,專門規定了一個階段稱之為「法庭辯論」。

而該法第50條規定的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中,就有「進行辯論」的權利。由此可見,這里的辯論,專指「法庭辯論」。是雙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在法庭上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6)行政法庭辯論詞擴展閱讀

質證制度的意義在於,通過質證程序使審理更加公開、法院能夠正確地認定證據、保障當事人的程序權利。《證據規定》第47條規定: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質證。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質證不同於訴訟中的對質。對質,是指在庭審中,雙方當事人各自申請的具有專門知識的人相互之間就其對案件事實中專門問題的認識所進行的說明和質辯。對質與質證的相同點在於:兩者都是在雙方之間展開的行為。

其行為都表現為對某一對象的說明和質辯;兩者都涉及案件的事實。不同的是,質證是在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第三人之間進行,而對質則是在案外的具有專門知識的人之間進行的;對質的目的是便於法院通過比較獲得對專門問題的正確認識,而質證的目的在於法院正確認定證據。

㈦ 行政訴訟庭審的七個環節

行政訴訟庭審的七個環節分別是:

  1. 開庭前准備階段。

准備事項主要有:

(1)召開合議庭准備會議。

(2)傳喚、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

(3)公告。

2.出庭情況審查階段。

3.法庭調查階段。

當事人在法庭上有權提出新的證據,還可以要求重新鑒定、調查或者勘驗,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如果合議庭認為案件事實已經查清,審判長即可宣布法庭調查結束,進入辯論階段。

4.法庭辯論階段。

5.合議庭評議階段。

6.公開宣判階段。行政案件無論是否公開審理,都應當公開宣判。

7.閉庭。由審判長宣布閉庭。

拓展資料:

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使國家行政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所實施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並做出裁判,從而解決行政爭議的制度。

它對保障一個國家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確保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合法權利免受行政權力的侵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有:

1.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審判原則

2.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3.對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原則

4.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

5.使用民族語文文字進行訴訟的原則

6.辯論原則

7.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原則

8.人民檢察院實行法律監督原則

㈧ 求行政模擬法庭劇本

一、庭審准備
二、開庭准備
書記員宣讀法庭規則:現在宣布法庭紀律:
(1)法庭內要保持肅靜,不得喧嘩,禁止吸煙;
(2)開庭時不得隨便走動,不準進入審判區,非經審判員許可不得發言、提問。如帝聽人員對法庭活動有意見,可在閉庭後以書面形式向法院提出。
(3)非經法院許可不準錄音、錄像、攝影;
(4)對違反法庭紀律失,由審判長、值庭人員、司法警察勸告制止,不聽勸阻的,視其情況輕重給予訓誡,責令退出法庭,沒收膠卷、錄音機,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三、宣布開庭
審:現在查明原告的要素,原告 劉佳麗 委託李航為其訴訟代理人,出庭參加的訴訟,代理人的許可權為委託代理。
被告的要素,被告曾澤飛委託郭雨、叢歡為其訴訟代理人,出庭參加的訴訟,代理人的許可權為委託代理。
第三人的要素,第三人郝欣欣、牡丹
審1:原告,你對被告及第三人出庭及出庭應訴的訴訟代理人的資格是否有異議?如有異議,請說明理由。
原:沒有
審2:被告,你對原告及第三人出庭及出庭應訴的訴訟代理人的資格是否有異議?如有異議,請說明理由。
被:沒有
審:第三人,你對原告及第三人出庭及出庭應訴的訴訟代理人的資格是否有異議?如有異議,請說明理由。
第三人:沒有
審:經審查,上述訴訟代理人的身份與代理許可權與庭審前辦理的委託手續一致,當事人之間未提出異議,出庭資格有效,准許原告劉佳麗訴訟代理人李航出庭參加訴訟。准許被告王韜訴訟代理人郭雨出庭應訴,准許第三人 從歡出庭參加訴訟。
審: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法院行政審判庭今天在這里依法公開審理原告劉佳麗不服被告鐵道部春運票價上浮一案。
審:現在開庭。
審:現在宣布合議庭組成人員:本案由本院審判員曾澤飛擔任審判長,審判員 、 組成合議庭,書記員馬艷擔任法庭紀錄。
審:本合議庭主持法庭審判,當事人必須遵守法庭秩序。如有不同意見,可於庭審之後向本院提出書面意見。
審:本院收到原告的起訴狀後,在法定期限內予以立案,並向原告發送了受理案件通知書,預交案件受理費通知書、開庭傳票、向被告發送了應訴通知書、起訴狀副本、開庭傳票。
審:因為原告的起訴和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與有直接利害關系,本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決定通知其作為本案第三人參加訴訟,並向其發送了參加訴訟通知書、起訴狀副本、開庭傳票。
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當事人有申請迴避的權力,所謂申請迴避就是當事人認為審理本案的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其它關系,可能影響案件的公正審理,有權申請上述人員不參加本案的訴訟活動。
審:原告,你是否申請迴避?
原:不申請
審:被告,你是否申請迴避?
被:不申請
審:第三人,你是否申請迴避?
第三人:不申請
審1:現在宣布當事人的其它訴訟權利、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有以下各項權利:
(一)原告在法律規定范圍內可以變更訴訟請求,經法庭准許,可以撤訴。
(二)被告可以承認、反駁原告的訴訟請求。
(三)被告對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
(四)當事人有權委託人進行辯論,在法定期限內對判決、裁定可以提出上訴,申請執行。
(五)經法庭許可當事人可以查閱、復制本案的庭審材料和法律文書。
審2:原、被告在訴訟期間除依法享有上述權利外,還必須遵守以下各項義務:
(一)經法院兩次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對原告視為申請撤訴;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二)原、被告要實事求是地向法院提供、補充證據,提供偽證的,要負法律責任,訴訟期間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證人收集證據。
(三)提供證據要提供原件,提供原件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影印件、照片、復制本、節錄本。
(四)原、被告在法庭上進行辯論不許做人身指責,不許吵鬧,要求發言須經過法庭許可。
(五)原、被告必須執行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收、裁定書、調解書,拒絕執行而對方造成損失的,應負責賠償,直至承擔刑事責任。以上義務要求當事人自覺執行,是否聽清了?
原:聽清了
被:聽清了
審:現在進行法庭調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訴訟案件,應對被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
審:現在請原告明確自己的起訴請求事項及所需的事實根據,可以宣讀起訴狀。
審:現在請被告宣讀答辯狀。
審:請第三人明確自己的訴訟主張及事實根據。
被:北京鐵路局以被訴行為沒有強制力、是抽象行政行為,且劉佳麗不具有原告資格、沒有訴權等為由,請求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審:根據原告的起訴,被告的答辯的事實和理由,請原、被告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審:原告,你是什麼時間購買的火車票的?
原:2001年1月17日買了一張從石家莊到磁縣的車票。1月22日又買了一張從石家莊到邯鄲的車票。
審:你是什麼時間申請行政復議的?
原:是2001年1月18日。
審:被告,《通知》主要是針對什麼人的?
被:北京鐵路局
審:《通知》有沒有規定執行期限?
被:有,是春運期間。
審:請被告宣讀或出示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檔。
被告請求出示《關於部分旅客列車實行政府指導價有關問題的批復》(計價格〖2000〗1960號)並巡場展示。 審:現在進行法庭質證。(應對被、原、第三人出示的證據進行質證) 審:原告,你對《關於報批部分旅客列車政府指導價實施方案的函》是否承認其真實? 原:我承認其真實性。 審:你對《關於部分旅客列車實行政府指導價有關問題的批復》是否承認其真實? 原:承認。 審:你對《關於2001年春運期間部分旅客列車實行票價上浮的通知》是否承認其真實? 原:我承認。
審:被告,原告的火車票是否真實?
被:真實。
審:第三人,原告的火車票是否真實?
第三人:真實。
審:法庭調查結束。現在進行法庭辯論。首先,請原告發表辯論意見。
原代理1:首先,火車票價不是市場調節價,而是政府定價,被申請人沒有權利上浮票價;

其次,依照《價格法》第18條的規定,火車票價是重要的公用事業價格和重要的公益服務價格,屬於政府定價的范圍。依據《鐵路法》第20條的規定,火車票價應當按照規定經國務院批准。未經國務院批准,被申請人擅自上浮票價是違法的;

再次,依據《價格法》第23條的規定,制定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公益性服務價格、公用事業價格等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應當建立聽證制度,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主持,徵求消費者、經營者和有關方面的意見,論證其必要性、可行性。而被申請人沒有依法舉行聽證會。
綜上所訴,原告認為,被告及第三人的行為不僅侵犯了我及廣大旅客的合法權益,而且缺乏法律依據,內容失當,程序違法。
審:請被告發表辯論意見。
被代理1:1)國家計委已報請國務院同意,才下發了批復;
2)鐵道部按《價格法》第22條的規定,作了調查研究和論證工作,聽取了社會各界和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
所以,《通知》的內容、程序合法,不存在違法行為。
審:請第三人發表意見。 第三人:申請人沒有提供在春運期間乘坐北京鐵路局票價上浮列車的證據。完畢。 審:現在可以進行互相辯論。
被代理1:我們對原告的訴訟資格產生異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4條規定:「行政機關同一具體行政行為涉及兩個以上利害關系人,其中一部分利害關系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沒有起訴的其它利害關系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如果原告就鐵道部春運客票漲價行為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法院需要通知幾千萬乘坐漲價列車的旅客參加訴訟,不合情理和法理。
原代理1:原告在購買火車票的時,就與鐵道部及第三人產生了直接的利害關系。《通知》允許三個鐵路局屬下的列車在春運期間上浮,就可能損害乘坐這三個鐵路局屬下列車的旅客的利益,在法律上就乘坐這些價格上浮列車的旅客如果對鐵道部的《通知》不服,就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所以我的當事人具有原告資格。
原代理2:正如被告委託代理人所言,需要成千上萬個第三人參加訴訟,那麼我想今天的法庭只能在內蒙古大草原上召開了,法律並不是硬性的死規定,適當的變通才更能體現法理和情理。
被代理1:旅客從鐵路運輸企業購買車票,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他與鐵路運輸企業之間是一種民事法律關系。若鐵路運輸企業是非壟斷性企業,具有定價權,那麼,旅客購買價格上浮的車票,是自己的選擇,因此而發生的糾紛是一種民事糾紛,通過民事訴訟予以解決。
原1:今天所討論的是關於鐵道部指示標價上漲這一行政行為,民事訴訟是明顯不合這一前提的,況且,我想,原告資格的是否存在是毋庸置疑的,我的當事人符合一切的原告構成要件,因為 鐵道部的《通知》影響到所有可能乘坐被允許價格上浮的列車的人的利益。同時我的當事人在購買了被允許價格上浮的列車車票,實際支付了比價格上浮前多的票價時,他的實際利益造成了損害。也就是說,我的當事人實際成為旅客時,鐵道部的《通知》對他的利益產生了直接的影響,換言之,他與鐵道部的《通知》之間產生了直接的法律上的利害關系。
被代理2:我想請對方委託代理人注意另外一點,我的當事人制定的《通知》是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其對象是廣大旅客,而旅客又是不確定的,其行為屬於抽象的行政行為。
原代理2:我們認為,鐵道部《通知》所針對的對象是鐵路局。這一點,從鐵道部《通知》的抬頭和行文中,都可以看得很明確,即鐵道部《通知》是發給各鐵路局的,而不是發給廣大旅客的。鐵道部所發出的是通知而非通告。被告的行為是具體行政行為。
原代理1:同時,鐵道部《通知》中的事項也是非常明確的,即2000年春運期間部分旅客列車價格上浮。其行為具有「對象的特定性」。
被代理1:原告委託代理人剛才說我們《通知》的對象是鐵路局,那麼請問原告委託代理人,與你們產生利害關系的是鐵路局。那麼坐在我面前的應該是鐵路局。
被代理2:1)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所謂抽象行政行為,其特點是針對不特定對象、能反復適用的行為。鐵道部的《通知》,不針對特定的對象,具有普遍約束力,能夠反復適用,屬於抽象行政行為。劉佳麗提出的請求不符合《行政復議法》第六條的規定。(2)鐵道部的《通知》並不是針對某一個特定的旅客作出的,而是針對所有的乘坐列車的不特定的旅客作出的,對不同的乘坐漲價列車的旅客都予以適用。所以該{通知}屬於抽象行政行為。
原代理2:(1)鐵道部的《通知》直接發生了執行效力,即導致了客票漲價的行為後果;(2)鐵道部的《通知》只適用於2001年春節前後特定時期;(3)鐵道部的《通知》通過鐵路局就得到了實施,沒有中間環節;(4)鐵道部明確規定了客票上浮的范圍、時間和幅度。我們認為這是明顯的具體行政行為表現。
被代理1:我方認為,這些並不能證明【通知】屬於具體行政行為,最高人民法院的新的司法解釋將抽象行政行為界定為「行政機關針對不特定對象發布的能反復適用的行政規范性檔」。可見,抽象行政行為的基本特徵是,「對象的不特定性」、「反復適用性」、「規范性」。
而該【通知】明顯符合以上特徵,請合議庭予以採納
原代理1:被告在審定程序上是不合法的,我認為鐵道部沒有舉行聽證會而價格上浮在程序上是違法的。被申請人決定票價上浮方案沒有依法實行聽證會制度,其漲價沒有必要性,並且被告未提供此次票價上浮舉行價格聽證會的有關文件、資料及事實根據。因此,被告通知2001年春運期間部分旅客列車實行票價上浮在程序上是違法的。」

被代理2:我們在這次漲價過程中的做法是符合《價格法》第23條的規定的。[22]
第一,對於鐵路運價調整是否屬於聽證范圍,《價格法》沒有作出明確規定。
第二,建立聽證會制度在我國是一個新事物,涉及問題十分復雜。因此,《價格法》第32條規定的是應當建立聽證會制度,而不是應當召開聽證會。
第三,為了既體現依法治國精神,又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貫徹落實《鐵路法》、《價格法》的具體規定,國家計委和鐵道部組織召開了具有聽證會作用的論證會,聽取運輸企業和一定程度上代表消費者利益的地方物價部門的意見。另外,鐵道部還組織各鐵路局廣泛開展客流調查,聽取廣大旅客對春運票價上浮的意見和要求。綜上所述我們的程序是絕對合法的。

原代理2:被告認為鐵路運輸旅客列車票價並不屬於《價格法》所規定的公用事業價格、公益性服務價格、自然壟斷經營的商品價格,因此不屬於應當舉行聽證會的范圍。按照鐵道部的看法,《價格法》因為沒有明確規定鐵路運輸旅客列車票價的定價屬於應當舉行聽證會的范圍,因而不屬於應當舉行聽證會的范圍。被告的這一說法是不正確的。對一個法律規范含義的理解,應當側重於對其內涵的認識,只要是「制定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公用事業價格、公益性服務價格、自然壟斷經營的商品價格等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都應當屬於舉行聽證會的范圍。鐵路運輸旅客列車票價涉及幾千萬旅客的經濟利益,其社會影響可以說巨大。同時,《價格法》中還有「等」字的表述,也是鐵路運輸旅客列車票價應當舉行聽證會的法律根據。

原代理1: 「聽證會」,就具有特定的含義和特定的形式。[23]國家計委和鐵道部在一定范圍內由一定范圍的人參加的「論證會」,與聽證會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首先,舉行聽證會是一項法律義務,而論證會則不是法律所明確規定的徵求意見的形式;其次,在聽證會的形式上,政府的價格主管部門主持下,申請改變價格的企業為一方,消費者與其它利害關系人為另一方,雙方各持己見,進行申辯和爭論;再其次,在聽證會的程序和雙方程式性權利上,與論證會都有所不同;最後,經過聽證會的,政府價格部門在確定價格時,應當以聽證會的筆錄為依據。可見,國家計委、鐵道部進行的論證會,在形式和內容上都不屬於聽證會。
國家計委在沒有舉行聽證會的情況下,即批准了鐵道部關於2001年春運期間部分旅客列車漲價的請示,是違反法定程序的。因此,國家計委的批准行為在這個意義說,也是無效的。當然,沒有舉行聽證會,並不是鐵道部的過錯,因為鐵道部並沒有舉行聽證會的法定職責。

原代理2:總之,鐵道部的《通知》不是人民法院的審查對象。人民法院所能夠進行審查的,只是《通知》在作出的程序上是否合法。鐵道部的《通知》應當由國務院批准之後,才具有法律效力,而國務院沒有進行批准,因而,鐵道部的《通知》是無效的;同時,鐵道部的《通知》應當在國家計委舉行聽證會後,才能由國務院批准,而國家計委並沒有舉行聽證會,因而也由於違反法定程序而違法。鐵道部在舉行聽證會和批准漲價上均沒有過錯,但《通知》是以鐵道部的名義下發的,該《通知》的效力取決於是否舉行了聽證會和是否經過了國務院批准。鐵道部的通知在沒有獲得國務院批准和舉行聽證會的情況下,即予以下發並執行,因此,鐵道部的《通知》違反了法律程序。
審:法庭辯論結束。
審:原告陳述最後意見
原:鐵道部及北京鐵路局的行為程序違法,且其屬於具體行政行為,原告請求法院依法公正判決。
審 : 被告陳述最後意見
被:鐵道部的行為合法。
審:第三人陳述最後意見第三人:北京鐵路局的行為合法。

㈨ 行政訴訟模擬法庭劇本

書記員:下面請原告及其委託代理人,被告及其委託代理人入庭.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解釋》第97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23條第1款之規定,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到庭情況。
原告王楠是否到庭?
原 告:到庭
書記員:原告訴訟代理人是否到庭?
原 代:到庭
書記員:原告證人是否到庭?
原 代:到庭
書記員:被告法定代表人是否到庭
被 告:到庭
書記員:被告訴訟代理人是否到庭?
被 代:到庭
書記員:被告證人是否到庭
被 代:到庭
書記員:請注意,下面宣讀法庭規則,訴訟參與人及旁聽人員應當遵守法庭規則。
〈1〉未經法庭允許,任何人不得擅自錄音、錄像。
〈2〉與本案無關人員不得隨意走動,不得進入審判區。
〈3〉不準吸煙,不準隨地吐痰。
〈4〉不準鼓掌,不準喧嘩。
〈5〉不準發言,不準提問。
〈6〉攜帶手機、尋呼機者需關機。
〈7〉不得從事其他妨礙審判的行為。
凡違反上述法庭規則者將給予口頭警告、訓誡、逐出法庭,嚴重擾亂法庭秩序者,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宣讀完畢。全體起立,請審判長、審判員入庭。
[合議庭入庭]
書記員:報告審判長,原、被告及其代理人、證人均已到庭,法庭准備工作就緒,可以開庭。
審判長:全體請坐
審判長:王楠訴江北市人事局對其「不予錄用」行政決定不服一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現有江北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審理。本案審判長:王雙喜;審判員:徐凌飛,劉燕,依法組成合議庭,馮玉紅擔任本案書記員。
審判長:(敲法槌)現在開庭
審判長:根據法律規定,現在核對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身份
原告,你的姓名?
原 告:王楠
審判長:年齡?
原 告:24歲
審判長:民族?
原 告:漢族
審判長:籍貫?
原 告:遠東省江北市
審判長:住址?
原 告:江北市咸安區解放路20號
審判長:原告代理人宣讀授權委託書
原 代:(宣讀)
審判長:被告?
被 告:江北市人事局
審判長:法定代表人?
被 告:劉鐵
審判長:住所地?
被 告:江北市東山區中華路11號
審判長:被告代理人宣讀授權委託書
被 代:(宣讀)
審判長:原告,對被告方出庭人員有無異議?
原 告:沒有
審判長:被告,對原告方出庭人員有無異議?
被 告:沒有
審判長:經審查,雙方當事人出庭人員身份均符合法律規定,可以參加本訴訟根據法律規定,當事人享有以下訴訟權利: 委託代理人進行訴訟的權利 提出迴避申請的權利 收集提供證據的權利 進行辯論的權利 提起上訴的權利 查閱有關資料的權利 審判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雙方當事人可以申請承辦本案的審判員、書記員、鑒定人員或其他人員迴避。
原告,是否申請迴避?
原 告:不申請
審判長:被告,你是否申請迴避?
被 告:不申請
審判長:根據法律規定,當事人負有以下義務:
1.依法行使訴訟權利
2.遵守訴訟秩序
3.履行發生法律效率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
審判長:原告,是否聽清楚?
原 告:聽清楚了
審判長:被告,是否聽清楚?
被 告:聽清楚了
[法庭調查階段]
審判長:下面進行法庭調查。雙方當事人應圍繞本案爭議的主要事實和進行陳述,提供證據應客觀、真實,如有偽證,將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審判長:下面由原告宣讀起訴狀
原 代:(宣讀)
審判長:原告,你還有要補充的嗎?
原 告:沒有
審判長:下面由被告宣讀答辯狀
被 告:(宣讀)
審判長:被告,你還有要補充的嗎?
被 告:沒有
審判長:(合議)經法庭調查,合議庭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主要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 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律依據是否充分,程序是否合法;(二)體檢標準是否應與職位相符;(三)被告的行為是否侵犯原告的平等權利和政治權利審判長:原告,對以上爭議焦點你是否同意,
原 告:同意
審判長:是否還有補充
原 告:沒有
審判長:被告,對以上爭議焦點你是否同意
被 告:同意
審判長:是否還有補充
被 告:沒有
[被告舉證階段]
審判長:下面進入舉證階段,首先由被告方舉證,在此期間,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對被告所舉證據進行質疑、盤問,在詢問被告方證人時要注意語言文明、得體,不得對其進行人身攻擊和侮辱。被告,就你行政決定的主要事實和依據出示證據
被 代:向法庭出示第一份證據,由遠東省人事廳、衛生廳共同制定的《遠東省國家公務員體檢實施細則(試行)》一份,用於證明江北市人事局招錄國家公務員工作是嚴格依據這一規范性文件做出的。
審判長:請法警將證據遞交原告
請法警將證據提交本庭(給審判員傳閱)
原告,對此證據有無異議?
原 代:沒有
審判長:被告,還有無證據向本庭出示?
被 代:向法庭出示第二份證據,江北市第一人民醫院出具的原告的體檢結論一份,用於證明其2003年8月20日的體檢結論為不合格。
審判長:請法警將證據遞交原告
請法警將證據提交本庭(給審判員傳閱)
原告,對此證據有無異議?
原 代:沒有
審判長:被告,還有無證據向本庭出示?
被 代:向法庭出示第三份證據,解放軍863醫院出具的原告的復檢結論一份,用於證明其2003年8月25日的復檢結論為不合格。
審判長:請法警將證據遞交原告
請法警將證據提交本庭(給審判員傳閱)
原告,對此證據有無異議?
原 代:沒有
審判長:被告,還有無證據向本庭出示?
被 代:請法庭准許證人江北市第一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李晶出庭作證。
審判長:傳證人李晶到庭(告訴證人可以坐下)
審判員:證人,你的姓名?
證 人:李晶
審判員:民族?
證 人:漢族
審判員:工作單位?
證 人:江北市第一人民醫院
審判員:住址?
證 人:江北市幸福小區51號
審判員:李晶,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實事求是,對所知事實如實陳述,如有偽證,要承擔法律責任,你聽清楚了嗎?
證 人:聽清楚了
審判員:證人,在保證書上簽字
證 人:(簽字)
審判員:證人,請你把原告在你院做體檢的情況描述一下
證 人:我看了她前面幾項檢查都合格,接下來我給她做了肝功能檢測,也正常,我又給她做了乙肝五項檢測,她的一四五項呈陽性。
審判員:被告有無要詢問證人的?
被 代:有。
審判員:可以詢問
被 代:證人,你可記得,原告在你院進行乙型肝炎五項檢測是什麼時候?
證 人:2003年8月20日
被 代:檢測結果是什麼?
證 人:在乙型肝炎五項檢測中第一四五項呈陽性,即醫學上所稱的小三陽
被 代:你能否解釋一下什麼是小三陽?
證 人:所謂小三陽就是指乙肝五項檢測中表面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呈陽性,它的病毒復制較慢,有傳染性。
被 代:你院綜合原告的各項體檢結果做出的體檢結論是什麼?
證 人:不合格
被 代:這結論是根據什麼做出的?
證 人:是依據《遠東省國家公務員錄用體檢標准》和我院的體檢結果做出的。
被 代:詢問完畢。
審判員:原告有無要詢問證人的?
原 代:有。
審判員:可以詢問
原 代:證人,你的職稱是什麼?
證 人:副主任醫師
原 代:你從事這一工作有多長時間?
證 人:10年
原 代:2003年8月20日我當事人在你院所做的體檢結論是什麼?
證 人:體檢不合格
原 代:作為醫療機構,你們有什麼資格做出這種不合格的結論呢?
證 人:我院是依據江北市人事局的委託。
原 代:詢問完畢。
審判員:證人,休庭後到書記員處看筆錄,有錯誤可以補正,無錯誤簽名蓋章予以確認。
證人李晶,你可以退庭了
審判長:被告,還有無證據向本庭出示?
被 代:請法庭准許證人解放軍863醫院傳染病科主任醫師、遠東省乙型肝炎治協會副會長邊霞出庭做證。
審判長:傳證人邊霞到庭(告訴證人可以坐下)
審判員:證人,你的姓名?
證 人:邊霞
審判員:民族
證 人:蒙古族
審判員:工作單位
證 人:解放軍863醫院
審判員:住址
證 人:江北市新城區海洋路101號
審判員: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實事求是,對所知事實如實陳述,如作偽證,要承擔法律責任,你聽清楚了嗎?
證 人:聽清楚了
審判員:證人在保證書上簽字
審判員:被告方,有要詢問證人的嗎?
被 代:有。
審判員:可以詢問
被 代:證人,能否告訴法庭你院的級別?
證 人:國家三甲醫院
被 代:作為公務員招錄體檢復檢的指定醫院你院對原告王楠作出的復檢結論是什麼?
證 人:體檢不合格
被 代:詢問完畢。
審判員:原告方,有要詢問證人的嗎?
原 代:有。
審判員:可以詢問
原 代:證人,你的職稱是什麼?
證 人:傳染病科主任醫師
原 代:你從事這一工作有多長時間?
證 人:15年
原 代:2003年8月25日我當事人在你院所做乙型肝炎五項檢測結果是什麼?
證 人:在兩對半檢測中她的一五兩項呈陽性。
原 代:能否說一下一五陽與小三陽的區別?
證 人:在乙型肝炎五項檢測指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兩對半檢測中,小三陽表現為表面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一四五三項均呈陽性,一五陽是表面抗原,核心抗體一五兩項呈陽性。小三陽是急性乙肝病毒感染趨向恢復,病毒復制較慢,傳染性相對較小;一五陽是新近感染乙肝病毒或向慢性化發展,是乙肝病毒的慢性攜帶者。
原 代:一五陽是否具有傳染性?
證 人:一五陽由於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其可排出病毒成為傳染源,因此我們認為它具有傳染性。
原 代:我的詢問完畢
審判員:證人,休庭後到書記員處看筆錄,有錯誤可以補正,無錯誤簽字蓋章,予以確認。
證人邊霞你可以退庭了。
審判長:被告還有無證據向本庭出示?
被 代:沒有
審判長:下面由原告進行舉證,在此期間,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對原告所舉證據進行質疑,盤問,在詢問原告方證人時要注意語言文明,得體,不得對其進行人身攻擊和侮辱。原告有無證據向本庭出示?
原 代:有.請求法庭准許出示第一份證據我當事人於2003年5月30日江北市人事局組織的公務員招錄考試筆試,面試成績單各一份用以證明我當事人在此次公務員招錄考試中綜合成績排名第一。
審判長:請法警將證據遞交被告
請法警將證據提交本庭(給審判員傳閱)
被告,對此證據有無異議?
被 代:沒有
審判長:原告還有無證據向本庭出示?
原 代:請求法庭准許出示第二份證據《遠東省人事廳行政復議決定書》行復字(第03023號)一份用以證明我當事人對江北市人事局行政決定不服,提起過行政復議。
審判長:被告,是否收到過該行政復議決定書?
被 代:收到過。
審判長:請法警將證據提交本庭(給審判員傳閱)
被告,對此證據有無異議?
被 代:沒有異議。
審判長:原告,還有無證據向本庭出示?
原 代:有.請法庭允許出示第三份證據遠東省人民醫院傳染病科主任醫師姚波出具的我當事人於2003年9月10日在該院所做乙型肝炎五項檢測結果一份用以證明我當事人的檢測結果為「一五陽」屬於乙肝病毒攜帶者。
審判長:請法警將證據遞交被告
請法警將證據提交本庭(給審判員傳閱)
被告,對此證據有無異議?
被 代:沒有
審判長:原告還有無證據向本庭出示?
原? 告:有請法庭允許證人遠東省人民醫院傳染病科主任醫師姚波出庭作證,用以證明我當事人於2003年9月10日在該院所做乙型肝炎五項檢測結果為「一五陽」。
審判長:傳證人姚波到庭。證人你可以坐下。
審判員:證人,你的姓名?
證 人:姚波
審判員:民族?
證 人:漢族
審判員:工作單位?
證 人:遠東省人民醫院
審判員:住址?
證 人:遠東省人民醫院家屬樓15樓807室
審判員:姚波,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實事求是,對所知事實如實陳述,如有偽證,要承擔法律責任,你聽清楚了嗎?
證 人:聽清楚了
審判員:證人,在保證書上簽字
證 人:(簽字)
審判員:原告有無要詢問證人的?
原 代:有。
審判員:可以詢問
原 代:有。證人,你的職稱是什麼?
證 人:傳染病科主任醫師。
原 代:你從事這一工作有多長時間?
證 人:16年
原 代:2003年9月10日我當事人在你院所作的乙型肝炎五項檢測的結果是什麼?
證 人:乙型肝炎五項檢測中,表面抗原和核心抗體呈陽性,也就是「一五陽」,肝功正常,B超檢查正常,沒有肝炎症狀及體征。
原 代:一五陽與小三陽有什麼區別?
證 人:小三陽是乙肝五項檢測中一,四,五項呈陽性,即表面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呈陽性,而一五陽是表面抗原,核心抗體呈陽性。小三陽的傳染性很小,而一五陽確切的說不具有傳染性。
原 代:這么說,一五陽是不具有任何傳染性的,對嗎?
證 人:是的。不具有傳染性。
原 代:詢問完畢。
審判員:被告有無要詢問證人的?
被 代:有。
審判員:可以詢問
被 代:證人,你與原告以前是否認識?
證 人:不認識。
被 代:你是否記得原告是何時到你院做何種檢測的?
證 人:她是2003年9月10日去我院所做的乙型肝炎五項檢測,即通常所說的兩對半檢測。
被 代:你確定在你院檢測的人就是本案的原告王楠嗎?
證 人:是的,我確定就是她
被 代:你怎麼會記得這么清楚?
證 人:因為那天早上下了雨,我比平時去的晚了些,而且那天就她一個人在那等候檢查,我們在檢查之前聊了幾句,所以記得清楚。
被 代:好,我的詢問完畢。
審判員:證人,休庭後到書記員處看筆錄,有錯誤可以補正,無錯誤簽名蓋章予以確認。
證人姚波,你可以退庭了
審判長:原告還有無證據向本庭出示?
原 代:有。請法庭允許出示第五份證據美國斯坦福大學亞洲肝病中心所做的研究報告一份用以證明乙肝病毒攜帶者不具有任何傳染性。
審判長:請法警將證據遞交被告
請法警將證據提交本庭(給審判員傳閱)
被告,對此證據有無異議?
被 代:有異議!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結果只屬外國學術組織的學術觀點,不足以作為證據向法庭提交。
審判長:本庭會考慮你的意見。原告還有無證據向本庭出示?
原 代:沒有
審判長:經徵求合議庭成員的意見,對通過當庭質證的下列當事人所舉之證,證人證言等證據的法律效力進行確認:

被告方的證據有:
(1)遠東省人事廳,衛生廳共同制定的《遠東省國家公務員體檢實施細則(試行)》一份
(2)江北市第一人民醫院出具的體檢結論書一份
(3)解放軍863醫院出具的體檢結論書一份
(4)證人李晶,邊霞的證言。
原告方的證據有:
(1)公務員考試筆試,面試成績單各一份
(2)行政復議決定書一份
(3)遠東省人民醫院出具的體檢結論書一份
(4)證人姚波的證言
(5)美國斯坦福大學亞洲肝病中心研究報告一份
以上證據,具有合法性,客觀性,關聯性,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其證明效力本庭均予以認定。
[法庭辯論階段]
審判長:下面進行法庭辯論,雙方當事人及代理人應就本案的主要事實、證據以及做出具體
行政行為的依據展開辯論,不在枝節問題上或與本案無關的問題上糾纏,辯論應當
實事求是,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不得責罵或進行人身攻擊。
首先由原告方發表代理意見
原 代:(代理詞)
審判長:由被告發表代理意見
被 代:(代理詞)
審判長:下面進行自由辯論,原告方先發言。
原 代: 我們認為,作為醫療機構,醫院沒有權利對一個人做出不符合公務員體檢標準的結論,它只能就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做出醫學檢查,不能做出具有強制性的結論。
被 代:我們認為普通醫院的確是無權對一個人是否符合公務員體檢標准做出結論,但江北市第一人民醫院及解放軍863醫院是經我當事人江北市人事局根據《遠東省國家公務員錄用體檢實施細則(試行)》所指定的對報考公務員的考生進行體檢的綜合性醫院,其是有權對考生做出體檢結論的。
原 代:經檢查,我當事人為「一五陽」,屬於乙肝病毒攜帶者。《遠東省國家公務員體檢標准》中非常明確地列出了屬於「乙肝兩對半檢查不合格」的七種情況,包括大小三陽在內,其中並不包括一五陽的情況,被告對此如何解釋?
被 代:請原告律師明確,我當事人江北市人事局是行政機關,而非醫療機構。我當事人只根據指定醫院做出的體檢結論做出行政行為,不考慮其他因素。
原 代:但是被告江北市人事局並沒有提出哪部法律,法規,規章的哪一條款規定乙肝病毒攜帶者不能被錄用為公務員。
被 代:《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定》第十四條第六款和《遠東省國家公務員體檢標准》第十六條第五款中都明確規定報考國家公務員必須身體健康這一條件。原告律師能否指出哪部法律,法規中規定了乙肝病毒攜帶者屬於身體健康,能夠擔任國家公務員?
原 代:我國《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規定,乙肝病毒攜帶者不應按現症肝炎病人處理,除不能獻血及從事直接接觸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學習。我當事人報考的是江北縣委辦公室經濟管理職位,並不屬於上述規定的除外情況,而《遠定省國家公務員體檢實施細則(試行)》違反了上述規定,不具有參照性。
被 代:《遠定省國家公務員體檢實施細則(試行)》是遠東省人事廳,衛生廳根據《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定》所制定的,是遠東省依法對錄用國家公務員時所適用 的,其充分考慮到國家公務員工作性質的特殊性及社會公共利益,才對乙肝病毒攜帶者做出必要的限制,這與《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並不沖突,屬合法有效的規范性文件,其效力應得到承認。
原 代:我們認為身體健康的含義,就是必須具備正常履行職責所需的身體條件,只要醫學證明其身體條件能夠保證履行職責就可以錄用。因此,非健康因素不應該成為我當事人被拒絕錄用的理由,就錄用公務員來說是必要的,但是,如果這種條件超出了工作性質的需要,就會構成歧視。江北市人事局的做法實際上違背了憲法關於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規定,嚴重侵犯了我當事人的平等權利。
被 代:對原告律師所提出的身體健康的含義,我們認為純屬個人觀點,毫無依據。因為在《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定》中也只原則性要求公務員必須身體健康,並未做出具體規定。其次,原告方將不錄取乙肝患者為公務員視為乙肝歧視侵犯其平等權利,這種觀點本身就存在問題。首先,憲法上規定的平等權利並不是絕對的,憲法上確保的是機會均等的權利,要獲得相應職位還得符合相應的法律,法規所規定的標准和資格要求。我當事人江北市人事局作為組織招考機關並沒有限制原告參加公務員考試和進行體檢,而是嚴格按照《遠東省國家公務員錄用體檢實施細則(試行)》的規定做出「不予錄用」的決定,這並不構成對原告的歧視和侵犯其平等權。
原 代:根據美國斯坦福大學亞洲肝病研究中心的報告表明,乙肝病毒攜帶者在醫學上已經被視為健康的人,如果不是歧視為什麼要拒錄乙肝患者為公務員呢?公民通過擔任公務員的職務,參與國家經濟,社會事務的管理,行使《憲法》上的政治權利,被告的拒錄行為,不是連憲法所確認和保護的公民的政治權利也剝奪了嗎?
被 代:我們認為 首先那是美國的研究結果,我國醫療權威組織未曾公布這樣的結論,我當事人依據的是我省的規范性文件和指定醫院做出的體檢結論,而不是國外某個學術機構的學術觀點。其次,我當事人的行政行為並不存在剝奪原告政治權利的情況,剛才我方在代理詞中已經闡述了平等權的含義,報考公務員參與國家管理僅是公民實現其政治權利的途徑之一,且考慮到公務員接觸人員多,范圍廣等情況,對錄取國家公務員提出較高要求也是必要的,這是我當事人江北市人事局人事選擇權的體現。 審判長:原告,有無新的觀點?
原 代:沒有
審判長:被告,有無新的觀點?
被 代:沒有
審判長:原告,還有無補充證據向本庭出示?
原 代:沒有
審判長:被告,還有無補充證據向本庭出示?
被 代:沒有
審判長:原告方作最後陳述
原告:審判長,審判員:如果說被告依據初檢結論「小三陽」做出「不予錄用」的行政決定我認為是可以諒解的。但是,被告在復檢醫院出具「一五陽」即乙肝病毒攜帶者的體檢結論之後,依然無視相關法律規定,做出「不予錄用」的行政決定,是對我的惡意歧視!懇請法庭維護全中國1.2億多乙肝患者的平等就業權和違法參與國家政治,經濟管理的憲法權利。依法做出公正判決,判決被告的行政決定違法。還法律,法規的本來面目!
審判長:被告方作最後陳述
被告:審判長,審判員:我局招錄公務員工作歷來貫徹的是在法律范圍內「任人為賢」的方針,原告王楠的確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才,但面對其「不合格」,的體檢結論,為了正確使用法律、法規,為了更好的實現政府職能,已達到服務社會,造福人民的目的。考慮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本局不得不依法對原告王楠做出「不予錄用」的行政決定,請求法院給與依法判決。
審判長:經法庭調查,雙方當事人爭議集中於被告的行政決定是否合法,並從三個方面展開辯駁:(一)法律依據是否充分,程序是否合法(二)體檢標準是否應與職位相符(三)被告的行為是否侵犯了原告的平等權利和政治權利
原告方認為:《遠東省國家公務員錄用實施細則(試行)》與國家規定不符,其筆試,面試成績合格,體檢標准符合《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定》,應被錄用為國家公務員,被告不予錄用的行為屬違法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平等就業權利和政治權利
被告方認為:《遠東省國家公務員錄用實施細則(試行)》是根據《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定》制定的,原告的體檢結論不合格,根據《遠東省國家公務員錄用實施細則(試行)》不應錄用,其行為屬合法的行政行為,沒有侵犯原告的平等就業權利和政治權利
審判長:下面合議庭進行合議,待合議後,對本案進行當庭宣判。休庭後,當事人及訴訟參與人到書記員處查閱庭審筆錄,並簽名。如有遺漏差錯,有權申請補正。
休庭!(敲法槌)
書記員:全體起立,請審判長、審判員退庭。
書記員:休庭結束,現在復庭。全體起立,請合議庭組成人員入庭。
審判長:本案經合議庭認真評議,本庭認為本案事實已經清楚,是非責任已經明確,下面進行宣判 (宣讀判決書)
審判長:(宣讀完畢)原告,是否上訴?
原? 告:不上訴
審判長:被告,是否上訴?
被? 告:不上訴
審判長:閉庭!(敲法槌)

㈩ 行政訴訟庭審時法庭沒有進行主持法庭辯論是違法的嗎

開庭審理程序是指在人民法院合議庭主持下,依法定程序對當事人之間的行政爭議案件進行審理,查明案件事實,適用相應的法律規范,並最終作出裁判的活動。在我國開庭審理有公開審理和不公開審理兩種方式,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法律另有規定...

熱點內容
蒙城法院抗疫 發布:2025-08-20 11:24:07 瀏覽:177
合同法中關於欺詐的認定 發布:2025-08-20 11:22:28 瀏覽:536
汶上律師姓名電話 發布:2025-08-20 11:22:22 瀏覽:347
周欣月法官 發布:2025-08-20 11:22:20 瀏覽:624
法律援助開局工作 發布:2025-08-20 11:14:34 瀏覽:809
道德風險產生的原因 發布:2025-08-20 10:38:09 瀏覽:288
2018北京勞動法婚假正文 發布:2025-08-20 10:33:17 瀏覽:123
2015武漢大學在職法律碩士雙證 發布:2025-08-20 10:21:36 瀏覽:115
直銷監管條例 發布:2025-08-20 10:20:46 瀏覽:2
2019中級經濟法答案9月8日 發布:2025-08-20 10:20:45 瀏覽: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