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康菲漏油事件與民事訴訟法

康菲漏油事件與民事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2-02-26 06:57:44

Ⅰ 康菲石油漏油事件最終是怎麼處理的,賠錢了沒有,賠了多少

淡定淡定,康非漏油事件和墨西哥有很大的區別
1 康菲控股49%,雖然是作業方應該負全責,但在平台上實際工作的都是中海油服和其他服務公司的人員,康菲只是有監督,中海油控股51%,如果嚴查,中海油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2 渤海污染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大家都知道渤海基本屬於內海,想循環一次都要10年時間,渤海在康菲之前實際上已經污染的很嚴重,我們給康菲服務的時候已經親眼所見,漏油亂排現象很普遍,說不好聽的,這點漏油不及去年前年的漏油事故,這里我就不說了,新聞根本沒報。
3 渤海193區塊是塊很好的區塊,油藏淺,出油多,當年中國的2B專家竟然沒探到有那麼大儲量,所以才賣給了瀕臨破產的康菲,結果。。。。康菲現在富的流油,中海油為了面子去年也弄了什麼3000萬方得什麼成就,結果弄了個3000萬噸,多了近7成,康菲近幾年的瘋狂開采也是多處漏油的原因。
4 你想想地下都被打成篩子了,還堵個屁啊!!要我看,不要堵了,等康菲合同到期了,把他趕走了,國家再慢慢弄把,畢竟油還是咱們的,污染?對中國來說,那都不叫事!!

Ⅱ 蓬萊19-3油田的漏油事件

微博透露,渤海灣油田漏油的消息,「渤海油田有兩個油井發生漏油事故已經兩天了,希望能控制,不要污染」。
漏油時間可能是在2011年6月10號左右,據說是2號平台在注水的時候壓力過大把地層擠破了。造成原油外泄,有可能當時沒有能及時發現。該油田所有的鑽修井指令和數據由康菲石油負責擬定,中海油服油田生產事業部負責具體操作。操作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康菲的鑽井監督的指令操作。因此不排除作業設計/程序本身就有缺陷的可能。 2011年8月22日,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承認,在蓬萊19-3油田C平台北側15米范圍內發現10處海底油污滲漏點。
中國海監船隻和飛機在2011年8月19日巡航監視發現油田海域有3處油膜覆蓋區域,油膜長度從5公里到10公里不等,寬度50米到100米,分布的海域范圍達1.35平方公里。
發生溢油事故的蓬萊19-3油田B、C平台已經停產,B平台附近已經安放了集油罩,C平台附近還有數艘船隻正在進行油污清理工作。海面仍有肉眼可見的少量油膜覆蓋,海面偶爾會冒出油花,彷彿海面上一個個「傷疤」。
2011年8月22日,事故聯合調查組組長、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一行乘坐海監船隻到蓬萊19-3油田B、C平台附近海域進行現場察看,並在船上召開了三場調查座談會,分別聽取了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農業部漁業局關於生態損害評估、漁業資源評估等情況匯報。
2013年2月16日從國家海洋局獲悉,經過排液泄壓、維護治理等一系列整改措施,蓬萊19-3油田已恢復正常狀態,具備正常作業的條件,國家海洋局同意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逐步實施恢復生產相關作業。

Ⅲ 2011年6月中海油與美國康菲公司合作的渤海油田發生漏油事故,致使漁民損失慘重,沿海岸灘養殖的扇貝、海

A、近年來,世界各地多有漏油事件發生,對自然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應當合理的利用自然資源,最大限度的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故A說法錯誤;
B、由題干中信息渤海油田發生漏油事故,致使漁民損失慘重,沿海岸灘養殖的扇貝、海參、魚蝦大量死亡,可知此事件已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所以B說法正確;
C、由於石油通過沸點不同可分離出汽油、柴油、煤油等,所以說石油是一種由多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故C說法正確;
D、煤、石油、天然氣是三大化石燃料,故D說法正確.
故選A.

Ⅳ 在公益訴訟時,同一侵權行為的受害人可否提起一般民事訴訟,要求損害賠償

可以,公益與私益,二者並行不悖。公益訴訟代表人不得代替直接受害人行使環境侵權損害賠償權;直接受害人提起的具有公益因素的環境私益訴訟屬於環境公益訴訟的范疇,同時,出於維護真正重要的環境公共利益的需要,公益訴訟代表人在獲得直接受害人起訴通知或法院關於直接受害人提起訴訟的通知的情況下,可與直接受害人作為共同原告提起訴訟。


一、在公益訴訟代表人提起訴訟後,直接受害人能否起訴?

可以。在我國環境公益訴訟的具體運作中,公益訴訟代表人在提起環境公益訴訟時,僅能提起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恢復環境)之訴,在此情況下,直接受害人仍可以通過起訴向法院主張自己的環境侵害賠償請求權。

具體到「康菲漏油事件」,由於受到損害的眾多漁民的利益,從本質上來講仍是私益,作為公益訴訟代表人的海洋局在提起環境公益訴訟時,僅能提起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生態環境)之訴,並不能代替眾多受害漁民提起環境侵害損害賠償之訴。在此情況下,眾多受害漁民仍可通過起訴來實現自身的權利。

二、在直接受害人提起訴訟後,公益訴訟代表人能否起訴?

在直接受害人提起訴訟後,公益訴訟代表人能否起訴,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在直接受害人僅提出損害賠償之訴(即僅為了保護私益而起訴)時,公益訴訟代表人為維護環境公益仍可就要求環境侵權者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恢復環境等提起訴訟。在此情況下,公益訴權與直接受害人的民事訴權獨立並存。

第二,在承認直接受害人可以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情況下,若直接受害人提起具有公益因素的私益訴訟(即直接受害人除要求賠償自身的損失,還要求污染者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恢復環境等),即環境受害人之訴或自利利他型環境公益訴訟時,則原則上公益訴訟代表人無須另行提起訴訟。

Ⅳ 根據下面文字的內容,簡要概括渤海灣漏油事件的經過。不超過25個字。搜狐財經訊 國家海洋局2011年7

6月4日和1 7日先後接到報告,17天後方控制。(意對即可)

Ⅵ 康菲漏油事件概述

蓬萊19-3油田,位於山東半島北部的渤海中,距山東省龍口市僅48海里。該油田由中海油和美國康菲石油公司合作開發,作業方為康菲中國,是國內建成的最大海上油氣田。6月,該油田B、C平台分別發生溢油事故。康菲石油對於事故原因及處理方式,頗多偽飾,由於通曉中國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相關部門沒有嚴厲而有效的處理措施,康菲石油至今仍未見積極處理此事。

Ⅶ 求康菲漏油事件全經過

康菲漏油事件始末

19-3倆平台相繼漏油

6月4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到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菲)報告,稱蓬萊19-3油田B平台東北方向海面發現不明來源少量油膜。

6月8日,康菲再次報告,在B平台東北方向附近的一條天然斷層發現海底滲油。

6月12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確認溢油源自蓬萊19-3油田。

6月17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到「中國海監22」船報告:蓬萊19-3油田C平台附近海域發現大量溢油。隨後康菲報告,C平台在鑽井作業期間發現油氣氣泡出現在海面,C平台C20井在鑽井作業中發生小型井涌事故。該平台距B平台附近的海底滲油地點約兩英里。康菲表示其通過打水泥塞,滲油在48小時內得到成功的控制。

康菲其後給予漏油事故原因的解釋是:在其進行注水作業時,對油藏層施壓激活了天然斷層,導致原油從斷層裂縫中溢出來。

責令停產 限期清污

7月5日,國家海洋局召開媒體通報會,向社會公布渤海灣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相關情況。除發生事故的作業平台附近偶有少量油膜出現以外,海面已無明顯漂油,840平方公裏海水惡化成劣四類。

7月6日,康菲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渤海灣油田漏油事件進行說明。中海油作為合作方出席了本次會議。據康菲公司介紹,海底滲漏點已被全部堵住。

7月13日,國家海洋局指示康菲公司暫停B平台和C平台的生產作業。康菲表示,停產將導致康菲公司暫時減產每天約17,000 桶原油。根據國家海洋局的指令,這次停產將持續至滲油的風險完全排除後。

8月5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下發通知,要求康菲公司針對B平台的減壓和棄井計劃,制定專門的溢油應急處置預案報分局備案;同時要求康菲公司制定減壓和棄井措施不力情況下徹底封堵溢油源的應對方案。

同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要求康菲8月31日前完成所有的封堵工作,並提交第三方對封堵效果的評估鑒定報告。

8月8,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再次向康菲公司下發通知,進一步要求確保8月31日前完成油污清理作業並提交第三方最終評估報告。

終於道歉 承諾負責

8月16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發布公告,面向全社會公開選聘一家法律服務機構為主、多家法律服務機構為輔的法律服務團隊代理渤海溢油索賠案。

8月19日,康菲石油首次發布公告表示道歉,並將承擔相應責任。

8月19日,國家海洋局在蓬萊19-3油田海域發現3處油膜覆蓋區域,油膜長度從5公里到10公里不等,寬度約50米到100米,分布的海域范圍達1.35平方公里,總體呈現銀灰色和彩虹色、局部呈蘭/棕色。C平台附近海底油污清理現場海水環境受到石油類污染,石油類濃度較前幾日有所升高。

8月20日,康菲公司向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承認在C平台西北側發現9處海底油污滲漏點。

8月20日24時,渤海溢油索賠律師團隊公開選聘報名截止時,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共收到全國各地49家律師事務所的報名材料。

8月24日,綜合衛星、海監飛機、海監船舶監測信息顯示,蓬萊19-3油田監測海域表層海水石油類濃度較高。高值區主要位於C平台海底油污清理現場,平均濃度超第一類海水水質標准。

8月24日,康菲石油公司就渤海灣漏油事件在北京召開媒體發布會。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司徒瑞在發布會上向公眾道歉,表示將對溢油事件負責。他同時表示,康菲公司尚未收到任何有關賠償的要求,如果收到要求,將「給予考慮」。

同日,司徒瑞還表示蓬萊19-3油田溢油原已被永久封堵,這一說法隨即遭到廣泛質疑。

油污未清 索賠開始

8月25日下午,國家海洋局在京召開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處置情況視頻通報會議。國家海洋局局長劉錫貴明確提出「兩個徹底」和「兩個切實」——徹底排查溢油風險點、徹底封堵溢油源;切實依法維護漁業漁民的合法權益、切實依法維護國家海洋生態環境利益。

8月25日,康菲公司承認蓬萊19-3油田C平台附近海床又發現新的油污(含油基泥漿)滲漏點,C平台附近先後共發現滲漏點16個。

8月26日,國家海洋局發出通知,再次催促康菲全面實現國家海洋局「兩個徹底」的要求。

8月29日,康菲發表公告說,已在C平台周邊海底清理出礦物油油基泥漿399立方米,或6月17日泄漏之礦物油油基泥漿總量的99%以上。

8月31日,據央視報道,目前蓬萊19-3油田附近海域依舊有油花。據《經濟參考報》透露,海監部門現場調查顯示,日前16個新溢油點的產生,與康菲公司在渤海灣5個鑽井平台的繼續作業有關。若有關部門已獲得充分證據,有可能責令康菲公司的蓬萊19-3油田7個鑽井平台全面停止作業。

8月31日,據經濟觀察網報道,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在49家報名的律師事務所中,已初步選定了4家作為國家海洋局的法律服務團隊,對康菲的索賠訴訟即將展開。

9月2日,康菲公司收到了中國國家海洋局的「三停」的指令。即,在整個蓬萊19-3油田停止回注、停止鑽井、停止油氣生產作業。康菲中國介紹說,此次在渤海灣停止作業的231口井中,包括180口生產井和51口注水井。

9月6日,康菲宣布將設立一項關於蓬萊19-3油田事件的基金。9月18日,康菲又宣布要為專門處理渤海灣的環境問題設立第二項基金。「第一項基金是賠償基金,第二項基金是環境基金。」

12月16日,康菲石油公司有關人士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表示,該公司對蓬萊19-3號油田鑽井平台周圍的水質進行了檢測,還在海岸沿線進行了調查研究,基本沒有證據顯示渤海灣蓬萊19-3號油田今年6月份發生的漏油事故對環境產生了影響。

2012年1月25日,美國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農業部、中海油總公司同時發布,康菲將出資10億元,用於解決河北省、遼寧省部分區縣養殖生物和渤海天然漁業資源損害賠償和補償問題。

Ⅷ 誰能告訴我渤海灣漏油事件怎麼處理的 為什麼又沒有動靜了啊 現在快進入10月了 為什麼還沒有出來處理方案啊

對相關監管部門來說,除了督促和譴責,還可進一步調查蓬萊油田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履行「三同時」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根據《海洋環境保護法》第九十條,有關部門也可以克服所謂「核算方法不明確」的不足,盡早匡算生態損失,代表國家提出生態損害賠償;或者,協助漁民搜集受損證據,要求肇事者承擔無過錯民事責任;在刑法修正案(八)新鮮出爐的背景下,還可以考慮適用「污染環境罪」,向司法機關移送相關犯罪嫌疑人……把現有法律用好用足,有助於執法部門擺脫執法不嚴的詬病,維護國家機關的應有權威。

作為蓬萊油田的最大股東,中海油雖然不是「肇事方」,卻也無法完全置身事外。一方面,就漏油事故本身而言,中海油確應「強化監管職能」,以其專業能力盡到對康菲公司的約束、制衡之責,進而維護本國利益;另一方面,透過一起起安全事故,中海油也應反思其發展目標與監管技術能力的匹配,反思其「國際招標、引進外資」的開采模式,更好地承擔央企的重要使命,特別是在國際合作中更好發揮作用。

Ⅸ 康菲公司事件

在國家海洋局7月5日下午通報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蓬萊19-3油田漏油事件之前,媒體紛紛猜測此次漏油事件的發生時間,在蓬萊19-3油田漏油事件被網路披露後半個月內,媒體力圖從多方「證實」並進行報道,但多方求證未果,此次溢油的准確時間、事故原因、溢油規模、分布面積和影響范圍始終是迷霧一團,一些憤怒的網友和媒體將矛頭指向了中海油。

蓬萊19-3是中國建成的最大海上油氣田,由中海油和美國康菲石油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康菲中國石油合作開發,作業方為康菲中國。

6月21日某網路微博最早爆出此次滲油事故,稱「渤海油田有兩個油井發生漏油事故已經兩天了,希望能控制,不要污染」,引起網友和媒體的關注。但事故發生的半個月後,多家媒體聯系中海油集團沒有獲得回復,一些網友指責中海油掩蓋漏油信息,缺乏社會責任。甚至有媒體「列舉了」中海油2007年以來的「瞞報」的漏油事件。

時隔半個月後,7月3日,中海油投資者關系部確認,該油田的滲漏在上個月的上旬就已出現,目前事故已基本處置完畢,整個泄漏污染海面只有200平方米。中海油「語焉不詳」的回應沒有給公眾滿意的答復,並把民眾和媒體對整個事件的關注推向高潮。

有網友認為,海上油田發生滲漏不是企業可以「內部消化」的私事,而是一起可能危及海洋生態環境、影響公共利益的公共事件。中海油沒有權力「隱匿」事故達半個月之久,甚至是在國家海洋局公布監測結果,媒體公開報道「倒逼」之下,才勉為其難地披露一些有限信息。這樣一味「捂」「堵」下去的結果,可能錯失最佳的補救時間,剝奪公眾的知情權,從而加劇對公共利益的傷害。再則,此舉也是對廣大投資者的不負責任,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之規定,中海油有及時主動披露重大事件的義務。

7月5日下午有70多家境內外媒體、90多名記者參加了國家海洋局媒體通報會,國家海洋局15位官員集體亮相回答記者提問。

國家海洋局通報顯示,此次發生泄露為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蓬萊19-3油田B平台和C平台,首次發現時間分別為6月4日和6月17日。截至7月4日,本次溢油污染主要集中在蓬萊19-3油田周邊海域和西北部海域,其中劣四類海水面積為840平方公里,單日溢油最大分布面積158平方公里。

國家海洋局已基本完成了溢油影響范圍、溢油對海水水質、沉積物影響評價工作。B平台採取減壓措施後,溢油於6月19日得到基本控制;C平台採取水泥封井措施後,溢油於6月21日得到基本控制。

國家海洋局證實,根據相關法律,康菲公司對此次漏油事件承擔全部責任,中海油對此事件不負責任。事已至此,該事件或可平息。但蓬萊漏油事件引發媒體和公眾對央企社會責任的集體拷問卻值得思索。

中海油的漏油事件,不單單是事關企業利益的私事,更是事關公眾安全的大事。面對這類和公共利益相關的事件,信息公開是企業和相關部門必須做的第一步。因為這已屬於「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重要信息,需要企業乃至相關職能部門主動公開,主動介入,主動發布。

Ⅹ 渤海灣漏油事件原因

2011年6月期間中海油渤海灣一油田發生漏油事故,這是中海油與美國康菲公司的合作項目。康菲公司負責宣傳的人士表示,康菲是作業方。

熱點內容
中級經濟法課件講義 發布:2025-08-18 10:32:36 瀏覽:197
刑法修正案七逃稅罪 發布:2025-08-18 10:29:15 瀏覽:462
勞動法這本書 發布:2025-08-18 10:12:41 瀏覽:751
霍州市司法巷 發布:2025-08-18 10:10:44 瀏覽:397
依法治國青年使命 發布:2025-08-18 10:10:03 瀏覽:223
夢見請律師 發布:2025-08-18 10:08:01 瀏覽:641
行政訴訟法全文最新2018 發布:2025-08-18 09:50:14 瀏覽:727
香港立法會選舉押後一年 發布:2025-08-18 09:45:14 瀏覽:343
勞動法法定請假制度 發布:2025-08-18 09:43:19 瀏覽:948
劉婷婷新泰法院 發布:2025-08-18 09:40:59 瀏覽: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