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撫養子女

民事訴訟法撫養子女

發布時間: 2022-03-01 22:33:15

A. 撫養人和法定撫養人有什麼區別

法定撫養人就是法律明確規定對孩子義務撫養的人,一般情況下是法定撫養人和撫養人是同一個人,但是因為法定扶養人因為各種客觀原因無法履行法定撫養義務的,會委託他人代為履行撫養義務,自己給予實際撫養人提供撫養費用和一定的經濟補償。

  • 法定撫養人:

一、法定撫養人是什麼意思? 法定撫養人是法律明確規定對孩子義務撫養的人。

二、法定扶養的義務:

子女的撫養費,主要包括子女生活費、 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

子女的撫養費不單是生活費,還應包括教育費、醫療費等。人民法院在判決子女撫養費時,第一是要根據當地的平均生活水平和父母雙方的實際負擔能力判決給付生活費;第二是要根據子女受教育的實際情況判決給付教育費;第三是不管離婚時子女有病與否,也應判決一方給付子女可能發生的醫療費。這樣判決可以免除直接撫養子女一方的後顧之憂,並可以減少當事人的訴訟次數以及節省人民法院的審判資源。

  • 撫養人

一、撫養人定義:

直接照料自己生活的人即是撫養人。例如父母離異後,直接照料自己生活的父或母,是自己的直接撫養人。雖然另一方也承擔撫養義務,也拿撫養費,但不是直接照料自己生活。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節錄)

第三十六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第三十七條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條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法定撫養義務人,不僅僅包括未成年人的父母及近親屬還包括收養機構的負責人。法定撫養人一般是父母和收養機構負責人。其他近親屬作為撫養人是需要一定條件的,不屬於法定撫養人。故法定撫養義務人與近親屬不重合。
撫養是針對未成年人而言的,保護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條件、環境及成長。監護是一種制度,針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其中包括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為了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利益,監護人非為被監護人利益不得處分其財產。

B. 子女撫養權的爭取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子女撫養權的爭取需要提供的證據有:
1、孩子的年齡等身份信息情況;
2、個人的經濟能力和撫養能力等物證或書證材料;
3、子女已經滿八周歲的,要提供子女的真實意願等證據。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第三款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C. 法律 關於子女撫養權

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根據這一法律規定,你們的協議已經剝奪了法律賜予子女的受撫養教育權,所以是無效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對子女撫養問題,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及有關法律規定,從有利於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妥善解決。根據上述原則,結合審判實踐,具體規定如下: 1、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2)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 2、父母雙方協議兩周歲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並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准許。 3、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3)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4、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並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5、父母雙方對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 6、在有利於保護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雙方協議輪流撫養子女的,可予准許。 7、子女撫育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 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 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8、撫育費應定期給付,有條件的可一次性給付。 9、對一方無經濟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財物折抵子女撫育費。 10、父母雙方可以協議子女隨一方生活並由撫養方負擔子女全部撫育費。但經查實,撫養方的撫養能力明顯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費用,影響子女健康成長的,不予准許。 11、撫育費的給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歲為止。 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以其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並能維持當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給付撫育費。 12、尚未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給付能力的,仍應負擔必要的撫育費: (1)喪失勞動能力或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讀的; (3)確無獨立生活能力和條件的。 13、生父與繼母或生母與繼父離婚時,對曾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繼父或繼母不同意繼續撫養的,仍應由生父母撫養。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施行前,夫或妻一方收養的子女,對方未表示反對,並與該子女形成事實收養關系的,離婚後,應由雙方負擔子女的撫育費;夫或妻一方收養的子女,對方始終反對的,離婚後,應由收養方撫養該子女。 15、離婚後,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撫育費的,應另行起訴。 16、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支持。 (1)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嚴重疾病或因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的; (2)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義務或有虐待子女行為,或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的; (3)十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願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能力的; (4)有其他正當理由需要變更的。 17、父母雙方協議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應予准許。 18、子女要求增加撫育費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或母有給付能力的,應予支持。 (1)原定撫育費數額不足以維持當地實際生活水平的; (2)因子女患病、上學,實際需要已超過原定數額的; (3)有其他正當理由應當增加的。 19、父母不得因子女變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撫育費。父或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責令恢復原姓氏。 20、在離婚訴訟期間,雙方均拒絕撫養子女的,可先行裁定暫由一方撫養。 21、對拒不履行或妨害他人履行生效判決、裁定、調解中有關子女撫養義務的當事人或者其他人,人民法院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的規定採取強制措施。(本段是我添加的:《婚姻法》第四十八條也規定:「 對拒不執行有關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D. 請問子女撫養權起訴程序

起訴子女撫養權程序:

其一,孩子若10歲以上,要徵求孩子的意見;

其次,若孩子沒有滿周歲,需要根據離婚是協議還是法院判以及距離起訴時間已經多長決定;

第三,要收集之前撫養權歸屬方未盡監護義務的證據;

第四,寫訴狀,起訴,要求變更撫養權

綜上所述,婚姻雙方在離婚後對於子女撫養權有異議的,有需要變更的請求的,應該及時向法院進行起訴撫養權。這其中需要一定條件而且需要遵循法律上的起訴子女撫養權程序。具體流程就是准備上訴所需要的材料,書寫上訴狀遞交法院,申請調解最後判決。

起訴材料

1、民事起訴書。(1個被告2份,都須原告簽字或蓋章)

2、主要證據材料目錄及復印件。(1個被告2份,)

3、原告身份證復印件1份並同時提供原件供查驗。法定(指定)代理人代為起訴的應提交本人身份證復印件及與原告關系的證明材料復印件,同時提供原件供查驗。沒有身份證的提供其他身份證明材料。

4、如委託他人訴訟,另須提交授權明確的授權委託書及受託人身份證復印件各1份,並同時提供原件供查驗。

5、如委託律師訴訟的,則另須提交授權明確的授權委託書及律師事務所接收委託的證明、函件和律師證復印件。

6、提供被告基本信息。

(4)民事訴訟法撫養子女擴展閱讀

起訴撫養權滿足的條件

如果離婚後夫妻雙方無法就變更撫養關系達成協議,只能通過訴訟途徑解決變更撫養關系糾紛。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規定:父母雙方協議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應予准許。如未達成上述協議,離婚後,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撫育費的,應另行起訴。

變更子女撫養權法定理由:

(1)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嚴重疾病或因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的;

(2)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義務或有虐待子女行為,或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的;

(3)10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願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能力的;

(4)有其他正當理由需要變更的。

起訴撫養權的前提是雙方得離婚。

1、你可以起訴離婚並要求小孩的撫養權,但最終法院會不會把孩子判決給你,要看你們雙方撫養孩子哪一方更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法院處理的總原則是:從有利於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妥善處理

2、起訴前要考慮好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的方案,很多時候雙方為了撫養孩子會在財產方面做些讓步。

E. 子女撫養權

無論是否離婚,都有撫養的義務,同樣也有探視的權力。
如果離婚,照你描述的情況,你很難得到孩子的監護權,除非你有辦法證明女方有過錯不適合監護,或者女方自願放棄監護權。

F. 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的總則

1993年11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對子女撫養問題,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及有關法律規定,從有利於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妥善解決。根據上述原則,結合審判實踐,提出如下具體意見:
1、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2)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
2、父母雙方協議兩周歲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並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准許。
3、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3)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4、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並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5、父母雙方對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
6,在有利於保護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雙方協議輪流撫養子女的,可行准許。
7、子女撫育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
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
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8、撫育費應定期給付,有條件的可一次性給付。
9、對一方無經濟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財物折抵子女撫育費。
10、父母雙方可以協議子女隨一方生活並由撫養方負擔子女全部撫育費。但經查實,撫養方的撫養能力明顯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費用,影響子女健康成長的,不予准許。
11、撫育費的給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歲為止。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以其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並能維持當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給付撫育費。
12、尚未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給付能力的,仍應負擔必要的撫育費:
(1)喪失勞動能力或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讀的;
(3)確無獨立生活能力和條件的。
13、生父與繼母或生母與繼父離婚時,對曾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繼父或繼母不同意繼續撫養的,仍應由生父母撫養。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施行前,夫或妻一方收養的子女,對方未表示反對,並與該子女形成事實收養關系的,離婚後,應由雙方負擔子女的撫育費;夫或妻一方收養的子女,對方始終反對的,離婚後,應由收養方撫養該子女。
15、離婚後,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撫育費的,應另行起訴。
16、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支持。
(1)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嚴重疾病或因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的;
(2)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義務或有虐待子女行為,或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的;
(3)十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願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能力的;
(4)有其他正當理由需要變更的。
17、父母雙方協議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應予准許。
18、子女要求增加撫育費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或母有給付能力的,應予支持。
(1)原定撫育費數額不足以維持當地實際生活水平的;
(2)因子女患病、上學,實際需要已超過原定數額的;
(3)有其他正當理由應當增加的。
19、父母不得因子女變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撫育費。父或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責令恢復原姓氏。
20、在離婚訴訟期間,雙方均拒絕撫養子女的,可先行裁定暫由一方撫養。
21、對拒不履行或妨害他人履行生效判決、裁定、調解中有關子女撫養義務的當事人或者其他人,人民法院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的規定採取強制措施。

熱點內容
行政法學題庫 發布:2025-08-16 14:33:07 瀏覽:759
2015勞動法加班規定的 發布:2025-08-16 14:32:29 瀏覽:636
公司開除的法律規定 發布:2025-08-16 14:30:32 瀏覽:826
庫倫旗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6 14:30:28 瀏覽:345
經租房法院受 發布:2025-08-16 14:25:55 瀏覽:530
民事訴訟法改 發布:2025-08-16 14:14:48 瀏覽:57
勞動保障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6 14:14:36 瀏覽:109
法人代表和店長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6 14:13:51 瀏覽:895
2016新合同法租賃合同 發布:2025-08-16 14:11:28 瀏覽:202
華東理工大學法律碩士非全日制 發布:2025-08-16 13:56:30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