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搬廠賠償3個月
㈠ 勞動法搬廠怎麼賠償
如果合同中約定了工作地點,用人單位異地搬遷,你可以拒絕隨遷,並要求按工作年限支付補償金。
㈡ 工廠搬遷未做滿三個月的按勞動法有賠償嗎
有的,工廠搬遷造成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不滿6個月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半個月的經濟補償金。
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㈢ 勞動法搬廠怎麼賠償
1. 工廠搬也是要賠的, 看合同類型, 固定期限從08年起算; 無固定回期限從工作時間起算.
2. 勞動合同法規定, 公司提高勞答動條件或原條件不簽的話是要賠償的. 也就是說如果新工作地點是東莞, 你不同意去, 他又無法讓你在深圳工作, 就只能賠償.
3. 你是深圳的, 建議找一下當地的工會, 我之前公司的深圳廠, 關廠的時候就是市工會免費安排律師跟公司談的. 條件很好, 一線的1.5倍. 辦公室的1.3倍. 工資超過當地平均工資三倍的, 以三倍計, 按實際工作時間.再乘以上系數.
4. 合同條款變更要執行協商一致. 這是根本. 所以只要不同意, 又不能按原合同覆行, 就得賠.
5. 提醒下, 目前狀態下, 小心被公司黑了, 不要隨意簽字, 更不要在空白紙上簽字. 必須簽字時一定要緊貼最後一行簽, 以防止被添加內容
6. 大家能齊心, 就比較好辦.
7. 一定要先跟公司談, 盡量不要走法律, 一走法律就是多少錢也打得沒有了, 一是耗時, 二是耗錢.
㈣ 2014.9月入職,2020年12月搬廠,按勞動法能補償幾個月工資,是怎麼計算的
您好,按照法律規定,原則上工作一年可以算作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超過半年不內足一年容的,按照一年計算,不足半年的,按照半年計算。每月補償金的工資標准為最近12個月的平均工資。
所以按照您的情況,2014年9月至2020年9月為6年,至2020年12月,總共可以補償6.5個月的工資。
㈤ 新勞動法中關於兩年3個月的工資賠償是怎麼算的
一個沒頭沒腦的問題。
《勞動合同法》只規定了兩種補償或賠償形式,即第四十七條規定的「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和第八十七條規定的「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之所以會出現「兩年3個月工資工資賠償」(嚴格講應為經濟補償)的情況,是否與《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有關呢?!
㈥ 公司搬遷給員工的勞動法合理賠償是多少
1、對於經濟補償金的數額確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2、補償金的賠償基數按照上一年的的平均工資計算。
㈦ 公司搬遷按勞動法怎麼賠償
首先公司搬遷按勞動法應該賠償員工一年一個月的工資來計算的。
㈧ 勞動法,工廠搬遷,賠償問題。
法律分析:工作地點是勞動合同的必備的組成部分,勞動者在求職時必然會考慮到勞動地點對其生產生活的影響,若般遷地點並不對勞動者產生較大不利影響,且勞動合同中已經有所約定工作場所的適當變更,勞動者應當服從,公司在搬遷時若般遷地點較遠,則必然會增加勞動者的負擔,對勞動者生活產生重大影響,這種工作地點的變更已經嚴重影響勞動者合同目的的實現,勞動者有權拒絕到變更後的工作地點提供勞動。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也有權要求解除勞動關系,同時有權獲得經濟補償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