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不當得利是哪條

民事訴訟法不當得利是哪條

發布時間: 2022-03-02 18:06:32

Ⅰ 不當得利法院管轄權如何確認

不當得利案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應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轄,只有對涉及不動產的案件才由不動產所在地的法院管轄。它與一般的民事案件管轄地的確定是相同的。其一般情況下都是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Ⅱ 不當得利的起訴條件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不當得利是行為人沒有法律依據而取得財產造成了他人損失。這種情況下,受損失的人可以要求對方返還應不當得利取得的財產。
對於不當得利的起訴條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這種案件的起訴條件和一般案件的起訴是沒有區別的。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要起訴的話要滿足以下幾點。要有適合的原告,要有明確的被告,要明確的訴訟請求,也要有證據。

Ⅲ 什麼得利是不當得利不當得利糾紛案件是如何判定的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依據而有損於他人而取得利益,在此行為之中,取得利益的人稱受益人,遭受損害的人稱受害人

一、不當得利行為判定

不當得利是屬於法律事實還是行為?觀點不一,有的認為不當得利屬於法律事實,因為不當得利是一種法律事實,是債的發生根據。不當得利引起的債完全是基於法律上的規定,而不是基於當事人的意思,其他的則認為不當得利之債的發生僅以存在不當得利為根據,不當得利事實屬於事件。

小編認為不當得利是屬於民事法律事實中的事件,如何判斷事件與行為,是依據是否與當事人的意志有關。不當得利債的產生不是基於當事人的意思,而是基於法律的規定,所以它不是民事法律事實中的行為。受益人返還不當得利是屬於民事法律中的事實行為,因為這是當事人(受損人)有意思的行為表現,而受損人所享有請求返還不當得利是與當事人意思無關,並且能夠到起民事法律後果的客觀現象,屬於民事法律事實中的事件。

二、不當得利糾紛處理

1、協商

如果發生不當得利行為,本著和平的原則,如果案件涉及的金額不大,案情不復雜。雙方當事人可以自己協商,如果能協商一致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2、調解

發生不當得利糾紛可以申請調解,調解之後,如果能達成協議,簽訂調解書,雙方遵照調解書執行。

3、訴訟

不當得利糾紛可以通過法院上訴解決,訴訟時效是三年。案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應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轄,只有對涉及不動產的案件才由不動產所在地的法院管轄。它與一般的民事案件管轄地的確定是相同的,因此其一般情況下都是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不當得利債的產生不是基於當事人的意思,而是基於法律的規定,所以它不是民事法律事實中的行為,發生糾紛後,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調解或者起訴到人民法院解決。

Ⅳ 起訴不當得利的條件

1、民法通則92條,【不當得利指】沒有合法的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2、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起訴條件,【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2】有明確的被告。【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4】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3、上述意見供參考

Ⅳ 不當得利糾紛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不當得利糾紛,是指因沒有合法根據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損失的事實產生的糾紛。1、協商如果發生不當得利行為,本著和平的原則,如果案件涉及的金額不大,案情不復雜。雙方當事人可以自己協商,如果能協商一致是最好的解決辦法。2、調解發生不當得利糾紛可以申請調解,調解之後,如果能達成協議,簽訂調解書,雙方遵照調解書執行。3、訴訟不當得利糾紛可以通過法院上訴解決,訴訟時效是三年。案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應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轄,只有對涉及不動產的案件才由不動產所在地的法院管轄。它與一般的民事案件管轄地的確定是相同的,因此其一般情況下都是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八十五條 得利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為履行道德義務進行的給付;(二)債務到期之前的清償;(三)明知無給付義務而進行的債務清償。

Ⅵ 不當得利,有哪些具體的法律條文

《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二條,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該條規定明確了不當得利人負有向利益受損人返還義務、利益受損人享有向不當得利人請求返還不當得利的權利的法律效果,也明確了「得利人得利沒有法律根據」、「對方當事人利益受損失」、「得利人取得的利益與對方當事人的利益損失之間有因果聯系」三項基本構成要件。

Ⅶ 不當得利訴訟管轄是什麼

不當得利指沒有合法根據,或事後喪失了合法根據而被確認為是因致他人遭受損失而獲得的利益。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給受損失的人。比如售貨時多收貨款,拾得遺失物據為己有等。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應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轄,只有對涉及不動產的案件才由不動產所在地的法院管轄。它與一般的民事案件管轄地的確定是相同的。其一般情況下都是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Ⅷ 不當得利起訴,不當得利起訴應該怎麼起訴

一.訴訟時效期限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自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民事權利被侵害之日起算。該規定當然適用於不當得利之訴。

二.不當得利法院管轄
不當得利案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應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轄,只有對涉及不動產的案件才由不動產所在地的法院管轄。它與一般的民事案件管轄地的確定是相同的。其一般情況下都是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三.不當得利訴訟條件
不當得利的成立需要具備特定的條件。一般情形下,需要具備以下四個條件,不當得利才能成立:
1、一方受利益。
具體是指一方當事人因一定的事實結果而使其得到一定的財產利益。財產利益包括財產的積極增加和消極增加。
2、他方受損失。
這里所謂的損失,是指因一定的事實結果使財產利益總額減少,既包括積極損失,也包括消極損失。
3、一方受利益與他方受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
這種因果關系具體是指他方的損失是因一方受益造成的,一方受益是他方受損的原因,受益與受損二者之間有變動的關聯性。
4、沒有合法依據。
這是不當得利構成的實質條件。不是直接根據法律或者根據民事法律行為取得利益的,其取得利益就是沒有合法根據的,也就是沒有法律上的原因,該得利即為不正當的。
四.不當得利訴訟流程
具體訴訟流程:
1、撰寫民事起訴狀,收集相關證據材料,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立案窗口立案;
2、案件被受理後,法院會給你一份繳費通知書,按照指示向指定銀行繳納一定比例訴訟費用,再將銀行給你的繳費單據拿到法院換票;
3、等待法院通知開庭,一般會給原被告發開庭傳票的;
4、按照傳票指示的時間、地點出庭參加訴訟;
5、開完庭等待判決結果,如對結果不服,自收到判決結果之日起向中級人民法院上訴。

Ⅸ 不當得利需要什麼證據

法律分析:證明不當得利所需要的證據包括法律規定的:當事人的陳述;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人證言等,以上證據並不意味著都必須具有才能提起訴訟,只要證據能夠證明主要事實即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證據包括:(一)當事人的陳述;(二)書證;(三)物證;(四)視聽資料;(五)電子數據;(六)證人證言;(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熱點內容
行政法學題庫 發布:2025-08-16 14:33:07 瀏覽:759
2015勞動法加班規定的 發布:2025-08-16 14:32:29 瀏覽:636
公司開除的法律規定 發布:2025-08-16 14:30:32 瀏覽:826
庫倫旗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6 14:30:28 瀏覽:345
經租房法院受 發布:2025-08-16 14:25:55 瀏覽:530
民事訴訟法改 發布:2025-08-16 14:14:48 瀏覽:57
勞動保障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6 14:14:36 瀏覽:109
法人代表和店長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6 14:13:51 瀏覽:895
2016新合同法租賃合同 發布:2025-08-16 14:11:28 瀏覽:202
華東理工大學法律碩士非全日制 發布:2025-08-16 13:56:30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