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調整的對象是

行政訴訟法調整的對象是

發布時間: 2022-03-02 18:19:43

1. 行政訴訟的對象是什麼急求謝謝!

行政訴訟證明對象是指需要運用行政訴訟證據證明的行政案件事實。由於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主要是針對某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這樣,凡與之相關的事實,就成為行政訴訟的證明對象,具體則包括:

(1)實體法事實,即由行政法律規范規定的與具體行政行為有關的事實,主要體現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有法律依據的事實,這是因為對於行政機關實施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某些規范性文件,法官並不一定知曉,這就要求行政機關提供相關的法律依據以證明其行為的合法性;

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具備法律規定的事實要件,如:因行政制裁引起的行政訴訟的證明對象為被制裁者的行為是否符合法定製裁要件,因否決申請的行政行為引起的行政訴訟的證明對象為申請人是否具備獲得某種許可、證件的法定條件等;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違反行政程序的事實,此乃「依法行政」的要求;
行政機關濫用職權的事實或超越職權的事實,基於這些事實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合法,對其證明後應予以撤銷。

(2)程序法事實,即與行政訴訟程序有關的事實,主要體現為:有關當事人資格的事實、有關迴避的事實、因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延誤訴訟期限的事實、違反法定程序的事實、需要採取證據保全措施的事實、其它訴訟程序事實等等。

(3)證據事實。證據本身需要查證或審查屬實,只有同時具備關聯性、真實性、合法性的證據才能成為定案證據,這一點毋庸置疑。
下面的網站有很多,希望你能找到答案!

2. 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 )

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行政關系。所謂行政關系是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行政關系以行政職權為核心,只有與行政職權的行使直接或間接發生聯系的社會關系才是行政關系。行政關系主要包括以下四類:

1. 管理與服務

行政主體在管理關系中佔主導地位;因行使行政職權而引起的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具有不平等性。這是行政關系中最主要和最基礎的一種關系。

2. 法制監督

行政法制監督關系是監督主體在對行政主體、國家公務員和其他行政執法組織、人員進行監督時發生的各種關系。

3.救濟

行政救濟關系是行政相對人認為其權益受到行政主體作出的行政行為的侵犯,向行政救濟主體申請救濟,行政救濟主體對其申請予以審查,作出向相對人提供或不提供救濟的決定而發生的各種關系。

4. 內部行政

拓展資料

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行政法是調整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進一步說,行政法是調整行政組織、職權,行使職權的方式、程序以及對行使行政職權的監督等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3. 行政法調整的對象是

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行政關系。
行政關系主要包括以下四類:
1、管理與服務,行政主體在管理關系中佔主導地位,因行使行政職權而引起的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具有不平等性。這是行政關系中最主要和最基礎的一種關系;
2、法制監督,行政法制監督關系是監督主體在對行政主體,國家公務員和其他行政執法組織,人員進行監督時發生的各種關系;
3、救濟,行政救濟關系是行政相對人認為其權益受到行政主體作出的行政行為的侵犯,向行政救濟主體申請救濟,行政救濟主體對其申請予以審查,作出向相對人提供或不提供救濟的決定而發生的各種關系;
4、內部行政。
行政關系是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行政關系以行政職權為核心,只有與行政職權的行使直接或間接發生聯系的社會關系才是行政關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七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第十一條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法律對違法行為未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為實施法律,可以補充設定行政處罰。擬補充設定行政處罰的,應當通過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意見,並向制定機關作出書面說明。行政法規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補充設定行政處罰的情況。

4. 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

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行政關系及監督行政關系。
行政關系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組織、依法代表國家並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管理權力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包括:外部行政關系和內部行政關系。
外部行政關系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組織(行政管理方)與行政相對人(行政被管理方)之間的管理被管理關系。內部行政關系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上下級之間及國家行政機關與公務員之間的領導被領導、管理被管理關系。
監督行政關系是指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依據相關法律對國家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組織及其工作人員是否遵紀守法、依法行使行政職權進行監督過程中所發生的監督被監督關系,包括: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國家司法機關的監督、國家行政機關的專門監督和層級監督、以及國家機關體系以外的組織和公民的民主監督。
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如下:
1、法律監督: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包括組織人大代表巡視)對國家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組織的執法行為進行檢查。
2、工作監督: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查批准同級人民政府的工作報告、審查批准同級政府預算和預算執行的報告、審查批准同級人民政府提出的重大事項報告等。
3、人事監督:任免同級人民政府組成人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 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
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 、 下列屬於行政法調整對象的是多選題

下列選項中屬於行政法調整對象的有( )。

A.行政法律關系

B.行政關系

C.行政訴訟法律關系

D.行政程序

正確答案

A,B,C

6. 行政程序法的調整對象是( )

答案:
C
B
B
A

7. 下列()不是行政法調整的對象

汗,剛才查了一下書。我原來的回答是錯的。
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行政關系內。行政關系包括四容類:行政管理關系,行政法制監督關系,行政救濟關系,內部行政關系。
行政關系和行政法律關系的差別在於,行政法調整的是行政關系,但由此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是行政法律關系。

行政訴訟關系是由行政訴訟法調整的,所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就是行政訴訟法律關系。

行政程序是行政行為的具體表現,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是行政程序法律關系。

熱點內容
行政法學題庫 發布:2025-08-16 14:33:07 瀏覽:759
2015勞動法加班規定的 發布:2025-08-16 14:32:29 瀏覽:636
公司開除的法律規定 發布:2025-08-16 14:30:32 瀏覽:826
庫倫旗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6 14:30:28 瀏覽:345
經租房法院受 發布:2025-08-16 14:25:55 瀏覽:530
民事訴訟法改 發布:2025-08-16 14:14:48 瀏覽:57
勞動保障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6 14:14:36 瀏覽:109
法人代表和店長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6 14:13:51 瀏覽:895
2016新合同法租賃合同 發布:2025-08-16 14:11:28 瀏覽:202
華東理工大學法律碩士非全日制 發布:2025-08-16 13:56:30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