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合法扣押物品的行政法行為性質

合法扣押物品的行政法行為性質

發布時間: 2022-03-02 19:24:31

Ⅰ 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對哪些物品可以扣押,哪些物品不得扣押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八十九條中規定,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對與案件有關的需要作為證據的物品,可以扣押;對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佔有的財產,不得扣押,應當予以登記。對與案件無關的物品,不得扣押。根據上述規定,可以從三個方面掌握公安機關扣押物品的范圍:一是,扣押的范圍是與案件有關的需要作為證據的物品,包括由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佔有的或者在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發生的場所發現的任何實物,如贓物、工具、文件等。這些物品,只要與案件有關聯,在辦理治安案件中需要作為證據使用的,公安機關都有權予以扣押。二是,對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佔有的財產,不得扣押,應當予以登記。賦予公安機關在辦理治安案件時扣押物品的權力,主要目的是為了保全證據,防止證據被隱匿或者毀損等情況發生。但對於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佔有的財產,一般不會發生隱匿、毀損的情況,只要予以登記註明,保證在辦理治安案件時可以隨時進行查驗,就沒有必要進行扣押。扣押物品勢必影響物品佔有人對物品的使用權等權益,不進行扣押,有利於對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權益的保護。三是,對與案件無關的物品,不得扣押。公安機關扣押物品時,不得隨意擴大扣押的范圍。與案件無關的物品,不可能在辦理治安案件中作為證據使用,因此不得扣押。

Ⅱ 行政機關收繳非法物品是行政沒收嗎

可以分成下面倆種情況進行討論:
執行罰,是指義務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義務,由行政機關迫使義務人繳納強制金以促使其履行義務的強制行政制度。執行罰主要適用於當事人不履行不作為義務、不可由他人替代的義務,例如特定物的給付義務或者與人身有關的義務等。執行罰不同於行政處罰中的罰款。雖然它們都是使當事人向行政機關交納金錢,但是兩者的目的、功能和法律後果不同。行政罰款是對過去已經發生的行政違法行為的制裁和懲罰,執行罰是促使當事人履行應當履行尚未履行的行政法義務的手段。
行政徵收是指行政機關或者法定授權的組織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無償收取一定財物的行政行為。行政徵收須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負有行政法上的繳納義務為前提,其實質是國家以強制方式無償取得管理相對人一定財產所有權。
行政執行是指行政機關及行政人員依法實施行政決策,以達到預期行政目標和社會目標的全部活動。
財產罰 :是指使被處罰人的財產權利和利益受到損害的行政處罰。形式:主要表現為沒收其不合法佔有的財物和金錢,或使其繳納一定數額的金錢,即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和罰款。按照這個標准,以上沒收違法所得和沒收非法財物屬於財產罰。

Ⅲ 行政法上的扣押與罰款是一個性質嗎

扣押與罰款不是一個性質。

扣押是行政強制措施的一種,具體規定在《行政強製法回》和某些特別行政法中答,而罰款是行政處罰的一種,具體規定在《行政處罰法》中和某些特別行政法中。

二者的具體區別在於:

第一,扣押作為行政強制措施具有臨時性、期限性,扣押終究要解除的,如城管執法中將違法佔道行為人的三輪車扣押,這個最長時間是30天,而罰款作為行政處罰具有終局性。

第二,扣押的目的具有預防性,是為防止違法行為人繼續違法行為或防止轉移財產或逃跑或避免最終的行政處罰難以執行等而臨時限制行為人的財產或證件,如上述扣押三輪車是為防止行為人繼續違法行為;交警發現酒駕後而扣押司機的駕駛證,是為最終行政處罰(吊銷或暫扣駕駛證)能夠順利執行,而罰款具有制裁性,是對違法行為人最終的一種處罰。

第三,扣押在很多時候會自然轉為罰款的執行,二者是有緊密聯系的。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過程中扣押行為人財產,往往成為後期對行為人行政處罰(罰款)執行的來源。即將扣押的財產拍賣、變賣以抵繳罰款。

綜上所述,扣押和罰款是兩種不同性質的行政行為。但二者的共同點是都是具體行政行為,都是可訴的。

Ⅳ 漁政部門扣押的物品一年多不歸還也沒下文合法嗎

1、 法律是否定性「公民在全民所有水域零星採集野生水產品」是禁止的違法行為?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實施細則2015》第四章、第18條:
娛樂性游釣、和尚未養殖管理的灘塗手工零星採集水產品的,不必申請《漁業捕撈許可證》 。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政法》,禁止「炸魚、毒魚、電魚」破壞漁業資源方法的捕撈行為。
法律沒有定性「網魚」是禁止的違法的行為。
相反,因為「網具手工零星採集,不會破壞漁業資源」,惠州市政府《2017年關於在東江西枝江惠城中心區水域設置嚴管區域的通告》,及全國各地的公安機關,均將「垂釣」和「網魚」 明確列為同一性質行為(見附件)。在非禁漁期、非嚴管區,不屬於禁止的「違法行為」之列。

根據國家法治一個基本原則:法無禁止即可為,法無授權不可為。
即,凡是法律、法規、規章沒有禁止的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允許做,且不受法律、法規、規章的制裁。

2、 適用法律是否正確?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對「船隻」作出明確的定義和分類:
第十章56條:本條下列用語含義:
「船 舶」,系指各類機動、非機動船舶,以及其他水上移動裝置。
但船舶上裝備的救生艇筏,和長度小於5米的艇筏除外。
「漁業船舶」,系指從事漁業生產的船舶,以及屬於水產系統為漁業生產服務的船舶。
「公務船舶」,系指用於政府行政管理目的的船舶。
「三無船舶」:系指
1、無船名、船號
2、無船舶證書(漁業船舶檢驗證、船舶登記證、漁業捕撈許可證)
3、無船籍港
《 漁業捕撈許可證 》
定義:《漁業捕撈許可證》是國家批准從事捕撈作業生產的證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捕撈許可證規定》第四章第24條規定:
申請《漁業捕撈許可證》應當提供以下資料:
1、漁業捕撈許可證申請書;
2、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個人戶籍證明復印件;
3、漁業船舶檢驗證書原件,和復印件;
4、漁業船舶登記(國籍)證書原件,和復印件;
5、漁具和捕撈方法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說明材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明確規定:五米以下「艇筏」,不屬於「船舶」,無資格、也無須辦理「船舶」級別以上相關證件,不屬「三無船隻」之列。也無法申請、具備「漁業船舶」級別才有的《漁業捕撈許可證》。
3、 漁政是否法律授權,具有強制執行(扣押)權?
《行政強製法》第十三條 行政強制執行由法律設定。
一般強制執行權只有公安部門有,其他行政執法單位的具體行政行為需要強制執行,
要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4、 扣押程序是否正確?
《行政強製法》及《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明確了扣押程序:
對扣押的物品,應當會同被扣押物品、文件的持有人,查點清楚,當場開列《扣押清單》一式二份,寫明依據的法規條例,被扣押物品或文件的名稱、規格、數量、特徵,由辦案人員和被扣押物品、文件的持有人或者見證人簽名後,並加蓋公章,一份交給被扣押物品、文件的持有人,一份附卷備查。

5、 扣押期限是否合法?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明確了扣押期限:
第90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警察扣押物品,應當在扣押後12小時向所屬公安機關辦案部門或負責人報告。」
對扣押的物品,公安機關應當在30日內作出處理決定。
逾期不作出處理決定的,公安機關應當退還當事人。
情況復雜的,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扣押延長,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天。

Ⅳ 行政處罰中沒收的財物如何處置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中規定了行政處罰沒收的財物處理方式,要根據財物的不同性質,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第一百六十二條規定:

公安機關對收繳和追繳的財物,經原決定機關負責人批准,按照下列規定分別處理:

(一) 屬於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的合法財物,應當及時返還;

(二) 沒有被侵害人的,登記造冊,按照規定上繳國庫或者依法變賣或者拍賣後,將所得款項上繳國庫;

(三)違禁品、沒有價值的物品,或者價值輕微,無法變賣或者拍賣的物品,統一登記造冊後予以銷毀;

(四)對無法變賣或者拍賣的危險物品,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主管部門組織銷毀或者交有關廠家回收。

(5)合法扣押物品的行政法行為性質擴展閱讀

根據《行政強製法》第六十二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行政機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擴大查封、扣押、凍結范圍的;

(二)使用或者損毀查封、扣押場所、設施或者財物的;

(三)在查封、扣押法定期間不作出處理決定或者未依法及時解除查封、扣押的;

(四)在凍結存款、匯款法定期間不作出處理決定或者未依法及時解除凍結的。

Ⅵ 如何理解和適用沒收、扣押、收繳等執法手段的相關規定 詳細

"沒收、扣押、收繳"等執法手段的相關規定 "沒收、扣押"等措施,是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經常用到的執法手段。

2004 年1 月1 日施行的(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以下簡稱《程序規定))中,新增加了一種"收繳"措施。在具體辦案過程中,如何合法地使用這些手段,對公安民警依法辦案和依法行政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1、沒收的概念:沒收是國家機關對違法行為人的財物強制無償收繳的一種處罰。 沒收有行政法和刑法上的區別:刑法上的沒收是由司法機關依照刑法規定,對觸犯刑律的犯罪分子所給予的一種刑罰處罰;

而行政法上的沒收,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據行政管理法律和法規將違法行為人的非法所得、實施違法行為的工具和設施、違禁物品等強制無償收歸國有或封存、銷毀的一種行政處罰措施。

1996 年10 月1 日施行的《行政處罰法》第八條明確規定:"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屬於行政處罰的種類之一。

2、對《程序規定》中"沒收"概念的理解和適用。 2004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程序規定》,

通篇十五章205 條,卻沒有用單獨的章節和條文對公安機關常用的行政處罰措施和行政強制措施進一步予以明確,這給民警在理解和適用"沒收、收繳、扣押"等措施時帶來一定的難度。

《程序規定》第一條就開宗明義地指出該規定的制定依據就是《行政處罰法》及其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

《程序規定》第177 條的規定與《行政處罰法》第53 條的規定相一致,在此就不再贅述。對於沒收措施的性質和對象,(行政處罰法》第8 條已經做出明確規定。

即"沒收"的性質是一種行政處罰措施,它與《刑法》中的"沒收財產"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也有別於其他的行政強制措施。

《行政處罰法》規定,沒收的對象只能是"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

因此,我們在運用《程序規定》中的沒收措施時,

就應該嚴格遵守《行政處罰法》對沒收對象的規定,只能對違反公安行政法律法規的違法行為人的"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進行沒收。

這里的違法所得是指違反國家法律規定,採用非法手段或不正當方法所獲得的收人和利益;

(6)合法扣押物品的行政法行為性質擴展閱讀:

第四十八條 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八條的規定作出罰款決定後,當事人向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確有困難,經當事人提出,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第四十九條 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罰款的,必須向當事人出具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不出具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的,當事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

第五十條 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收繳罰款之日起二日內,交至行政機關;在水上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內交至行政機關;行政機關應當在二日內將罰款繳付指定的銀行。

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

(二)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

(三)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和行政機關批准,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第五十三條 除依法應當予以銷毀的物品外,依法沒收的非法財物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公開拍賣或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或者沒收非法財物拍賣的款項,必須全部上繳國庫,任何行政機關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變相私分;

財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返還罰款、沒收的違法所得或者返還沒收非法財物的拍賣款項。

第五十四條 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對行政處罰的監督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行政處罰的監督檢查。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有權申訴或者檢舉;行政機關應當認真審查,發現行政處罰有錯誤的,應當主動改正。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Ⅶ 行政法上扣押扣留區別

扣押:形容對事物的封閉狀態,拘禁或扣留。如:被警察扣押的人。
扣留:用強制手段把人或財物留住不放。如:扣留一個有犯罪嫌疑的人。
也就是說扣押比扣留行為上更具法律強制性。
扣留(封存)與扣押(查封),都是行政執法機關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違法行為嫌疑人的財物所採取的一種行政強制措施。

Ⅷ 行政方執行強制措施後對被強制扣押的物品有安全監管的義務嗎

當然有這種義務。否則,損壞或被盜有賠償責任的。

Ⅸ 行政法問題,交警拖車的行為屬於什麼性質或方式的行為,該行為合法還是違法

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三條 對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機動車停放、臨時停專車規定的屬,可以指出違法行為,並予以口頭警告,令其立即駛離。 機動車駕駛人不在現場或者雖在現場但拒絕立即駛離,妨礙其他車輛、行人通行的,處20元以上200以下罰款,並可以將該機動車拖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地點停放。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拖車不得向當事人收取費用,並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停放地點。

去接受處理吧。

Ⅹ 如何理解和適用沒收、扣押、收繳等執法手段的相關規定 詳細�0�3

"沒收、扣押、收繳"等執法手段的相關規定 "沒收、扣押"等措施,是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經常用到的執法手段。

2004 年1 月1 日施行的(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以下簡稱《程序規定))中,新增加了一種"收繳"措施。在具體辦案過程中,如何合法地使用這些手段,對公安民警依法辦案和依法行政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1、沒收的概念:沒收是國家機關對違法行為人的財物強制無償收繳的一種處罰。 沒收有行政法和刑法上的區別:刑法上的沒收是由司法機關依照刑法規定,對觸犯刑律的犯罪分子所給予的一種刑罰處罰;

而行政法上的沒收,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據行政管理法律和法規將違法行為人的非法所得、實施違法行為的工具和設施、違禁物品等強制無償收歸國有或封存、銷毀的一種行政處罰措施。

1996 年10 月1 日施行的《行政處罰法》第八條明確規定:"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屬於行政處罰的種類之一。

2、對《程序規定》中"沒收"概念的理解和適用。 2004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程序規定》,

通篇十五章205 條,卻沒有用單獨的章節和條文對公安機關常用的行政處罰措施和行政強制措施進一步予以明確,這給民警在理解和適用"沒收、收繳、扣押"等措施時帶來一定的難度。

《程序規定》第一條就開宗明義地指出該規定的制定依據就是《行政處罰法》及其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

《程序規定》第177 條的規定與《行政處罰法》第53 條的規定相一致,在此就不再贅述。對於沒收措施的性質和對象,(行政處罰法》第8 條已經做出明確規定。

即"沒收"的性質是一種行政處罰措施,它與《刑法》中的"沒收財產"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也有別於其他的行政強制措施。

《行政處罰法》規定,沒收的對象只能是"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

因此,我們在運用《程序規定》中的沒收措施時,

就應該嚴格遵守《行政處罰法》對沒收對象的規定,只能對違反公安行政法律法規的違法行為人的"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進行沒收。

這里的違法所得是指違反國家法律規定,採用非法手段或不正當方法所獲得的收人和利益;

(10)合法扣押物品的行政法行為性質擴展閱讀:

第四十八條 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八條的規定作出罰款決定後,當事人向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確有困難,經當事人提出,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第四十九條 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罰款的,必須向當事人出具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不出具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的,當事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

第五十條 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收繳罰款之日起二日內,交至行政機關;在水上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內交至行政機關;行政機關應當在二日內將罰款繳付指定的銀行。

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

(二)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

(三)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和行政機關批准,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第五十三條 除依法應當予以銷毀的物品外,依法沒收的非法財物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公開拍賣或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或者沒收非法財物拍賣的款項,必須全部上繳國庫,任何行政機關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變相私分;

財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返還罰款、沒收的違法所得或者返還沒收非法財物的拍賣款項。

第五十四條 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對行政處罰的監督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行政處罰的監督檢查。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有權申訴或者檢舉;行政機關應當認真審查,發現行政處罰有錯誤的,應當主動改正。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熱點內容
行政法學題庫 發布:2025-08-16 14:33:07 瀏覽:759
2015勞動法加班規定的 發布:2025-08-16 14:32:29 瀏覽:636
公司開除的法律規定 發布:2025-08-16 14:30:32 瀏覽:826
庫倫旗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6 14:30:28 瀏覽:345
經租房法院受 發布:2025-08-16 14:25:55 瀏覽:530
民事訴訟法改 發布:2025-08-16 14:14:48 瀏覽:57
勞動保障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6 14:14:36 瀏覽:109
法人代表和店長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6 14:13:51 瀏覽:895
2016新合同法租賃合同 發布:2025-08-16 14:11:28 瀏覽:202
華東理工大學法律碩士非全日制 發布:2025-08-16 13:56:30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