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視頻

勞動法視頻

發布時間: 2020-12-21 06:22:58

㈠ 國家勞動法怎麼規定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規定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規定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如果加班領導賴掉,可以去勞動監察大隊進行投訴,有糾紛的也可以去勞動仲裁部門提出投訴。

(1)勞動法視頻擴展閱讀:

案例:國慶7天全加班涉嫌違反勞動法

今年國慶的放假安排是9月29日至30日上兩天班,10月1日至7日連休7天。其中10月1日、10月2日、10月3日為法定節假日。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指出,按照《北京市工資支付規定》(2003年北京市政府142令)第14條和第44條的有關規定。

本市用人單位在10月1日、2日、3日期間安排勞動者加班,就應當按照不低於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300%支付加班工資;10月4日、5日、6日、7日期間安排勞動者加班,應當安排其同等時間的補休,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而對於「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如何確定,市人力社保局強調有三個原則:首先應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工資標准確定;其次是勞動合同沒有約定的,按照集體合同約定的加班工資基數以及休假期間工資標准確定。

最後是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均未約定的,按照勞動者本人正常勞動應得的工資確定。依照上述原則確定的加班工資基數不得低於本市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

此外,企業在對勞動者月工資折算為日工資時,應當按照我國《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中規定的月計薪天數21.75天進行折算。

舉例來說,職工張某的月工資標准為5000元,如果單位安排該他在10月1日至3日期間加班1天,那他的加班工資就應該為:5000(元)÷21.75(天)×300%×1(天)=690(元),3天如全部加班,加班工資將達到2070元。

如果單位安排他在10月4日至7日加班1天且不能補休,他的加班工資應為:5000(元)÷21.75(天)×200%×1(天)=460(元),如果這4天全部加班,加班工資將達到1840元。

這樣算來,如果一個職工在國慶這7天一直加班,一天不休的話,可以拿到的加班費相當於17天的工資。而如果想達到日2000元的加班工資,如果是在前3天,那員工的月工資標准要達到1.45萬元以上;如果是後4天,月工資標准要達到21750元以上才行。

但是,對於7天全部加班的做法,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現行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

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7天全部加班,涉嫌違反勞動法。

㈡ 請給我一份詳細的勞動法

勞動法?還是勞動類的法律法規?勞動法的可操作性一般,很多問題不能僅僅看勞動法就有用的。我給你一個網址,這里對常用的勞動法類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都有鏈接,非常實用。

但是,法律和法學是兩個概念,你看了全部的勞動法的法條並不代表你了解和會適用勞動法了,這是一個專業學習數年甚至十數年才能解決的法理問題,幾百個法條不代表法律你都知道了。

勞動法類
http://www.jincao.com/fa/law12.htm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年7月5日頒布

2.失業保險條例 1999年1月22日頒布

3.失業保險金申領發放辦法 2000年頒布

4.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 1992年4月3日頒布

5.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1996年8月29日頒布

6.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 2000年10月31日頒布

7.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1999年頒布

8.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01年10月27日頒布

9.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1992年4月3日頒布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全文) 2002年頒布

11.企業職工獎懲條例 1982年頒布

12.禁止使用童工規定

13.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的規定 1996年頒布

14.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公約 1994年10月22日頒布

15.關於印發《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規定》的通知 1994年頒布

16.國有企業職工待業保險規定 1993年4月12日頒布

17.關於頒發《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的通知 1994年頒布

18.關於印發《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通知 1994年12月3日頒布

19.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 1953年01月26日頒布

20.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 1993年6月11日頒布

21.關於〈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 1994年頒布

22.工傷保險條例 2003年4月16日頒布

23.爆炸危險場所安全規定

24.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 2003年5月19日頒布

25.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1994年頒布

26.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規定 1996年頒布

27.國營企業辭退違紀職工暫行規定 1996年頒布

28.女職工禁忌勞動范圍的規定

29.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 1988年6月28日頒布

30.企業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管理規定

31.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 2001年4月21日頒布

32.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 1990年3月22日頒布

33.工傷與職業病鑒定標准

34.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GB 15603-1995 )

35.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暫行條例 1982年頒布

36.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察規定 1996年頒布

37.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

38.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管理規則 1994年頒布

39.工傷認定辦法 2003年9月18日頒布

40.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范圍規定 2003年9月18日頒布

41.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 2003年9月18日頒布

42.小企業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實施指南 2003年9月30日頒布

43.生產力促進中心管理辦法 2003年12月15日頒布

44.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 2004年1月13日頒布

45.集體合同規定 2003年12月30日頒布

46.最低工資規定 2003年12月30日頒布

47.電力安全生產監管辦法 2004年3月9日頒布

48.商務部關於印發《外派勞務培訓管理辦法》的通知 2004年2月16日頒布

49.清潔生產審核暫行辦法 2004年8月16日頒布

50.安全評價機構管理規定 2004年10月20日頒布

51.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2004年11月1日頒布

52.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 2004年12月28日頒布

53.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 2005年1月10日頒布

54.水土保持重點工程農民投勞管理暫行規定 2004年12月29日頒布

55.國有煤礦瓦斯治理安全監察規定 2005年1月6日頒布

56.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 2005年7月27日頒布

57.安全評價人員資格登記管理規則 2005年8月31日頒布

58.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 2005年9月14日頒布

59.煤礦安全培訓監督檢查辦法(試行) 2005年9月26日頒布

60.煤礦隱患排查和整頓關閉實施辦法(試行) 2005年9月26日頒布

61.煤礦重大安全生產隱患認定辦法(試行) 2005年9月26日頒布

62.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 2005年8月27日頒布

63.重大事故隱患管理規定

64.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草案) 2005年8月27日頒布

65.《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02年6月29日頒布

66.女職工保健工作暫行規定

67.外商投資企業勞動管理規定 1994年8月11日頒布

68.國家體育總局機關治喪工作管理規定 2006年6月28日頒布

69.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2005年1月1日頒布

70.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辦法 2006年9月2日頒布

71.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產許可實施辦法 2006年8月31日頒布

72.民用爆炸物品銷售許可實施辦法 2006年8月31日頒布

73.民用爆炸物品生產許可實施辦法 2006年8月31日頒布

74.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 2006年8月31日頒布

75.安全生產標准制修訂工作細則 2006年10月20日頒布

76.優化失業保險經辦業務流程指南 2006年9月11日頒布

77.聯合收割機及駕駛人安全監理規定 2006年11月2日頒布

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

1.關於正確處理勞動糾紛維護企業合法權益若干問題的指導性意見(二)--最新勞動法司法解釋有關內容闡釋 2001年頒布

2.關於印發《農業部關於做好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服務工作的意見》的通知 2002年11月29日頒布

3.關於學習和貫徹《民辦教育促進法》的通知 2003年1月23日頒布

4.關於《對台勞務人員登輪作業證》等證件工本費收費標准及有關問題的通知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1年4月16日頒布

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對經勞動爭議仲裁裁決的糾紛准予撤訴或駁回起訴後勞動爭議仲裁裁決從何時起生效的解釋 2000年4月4日頒布

7.關於切實做好《社會保險稽核辦法》實施工作的通知 2003年3月11日頒布

8.關於印發《安全評價通則》的通知 2003年3月31日頒布

9.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 1991年6月15日頒布

10.勞動部關於發布《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 1994年12月1日頒布

1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工傷認定法律適用的請示的答復 2001年6月15日頒布

12.勞動部辦公廳關於司機工傷認定問題的復函 1996年12月30日頒布

13.勞動部關於印發《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 1995年08月04日頒布

14.關於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指導意見 2003年5月26日頒布

15.關於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 2003年5月25日頒布

16.勞動保障部關於非全日制用工若干問題的意見 2003年5月30日頒布

17.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的通知 2003年6月12日頒布

18.關於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協議管理的通知 2003年05月14日頒布

19.關於印發《安全預評價導則》的通知 2003年5月21日頒布

20.關於加強對城市低保金發放情況監督管理的緊急通知 2003年6月24日頒布

21.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 2003年6月22日頒布

2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關於積極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意見》的通知 2003年6月19日頒布

23.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城鎮從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3年7月3日頒布

24.關於妥善處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出中心再就業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3年9月25日頒布

25.關於落實勞動就業服務企業中的加工型企業和街道社區具有加工性質的小型企業實體再就業稅收政策具體實施意見的通知 2003年8月29日頒布

26.關於切實解決建築業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通知 2003年9月30日頒布

27.關於開展鄉鎮企業、農村個體工商戶職業病危害專項這個整治工作的通知 2003年8月28日頒布

28.關於勞動能力鑒定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3年9月26日頒布

29.關於修改《對外勞務合作備用金暫行辦法》的決定 2003年8月21日頒布

30.關於補充調整《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實施意見部分內容的通知 2003年10月30日頒布

31.關於調整《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安全評價導則(試行)》附錄A部分內容的通知2003年10月30日頒布

32.關於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調整意見的通知 2003年10月23日頒布

33.民政部 人事部 勞動部關於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因戰因公傷殘軍人享受所在單位因公(工)傷殘人員的保險福利待遇的通知 1991年3月25日頒布

34.關於認真做好當前農村養老保險工作的通知 2003年11月10日頒布

35.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工傷保險條例》宣傳提綱的通知 2003年11月13日頒布

36.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於加強冬季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的通知 2003年11月7日頒布

37.人力搬運安全

38.關於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切實解決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問題的通知》的實施意見 2004年1月3日 頒布

39.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的決定 2004年1月9日頒布

40.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妥善解決國有企業辦中小學退休教師待遇問題的通知 2004年1月20日頒布

41.衛生部關於加強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 2004年2月17日頒布

42.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整頓統一著裝的通知 2003年12月19日頒布

43.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 2004年2月17日頒布

44.國防科工委關於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的若干意見 2004年02月13日頒布

45.關於推進鄉鎮煤礦安全質量標准化建設的意見 2004年2月27日頒布

46.關於組織開展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情況調查制定還款計劃的通知 2004年3月10日頒布

47.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2004—2007年) 2004年2月16日頒布

48.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扶持家禽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2004年2月13日頒布

49.建設部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的意見 2004年3月17日頒布

50.商務部關於做好維護國內產業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 2004年5月8日頒布

51.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4年6月1日頒布

52.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切實做好當前煙花爆竹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2004年6月24日頒布

53.關於調查煤炭生產安全費用提取和使用情況的通知 2004年10月19日頒布

54.關於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 2004年10月21日頒布

55.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建立勞動力調查制度的通知 2004年9月27日頒布

56.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完善煤礦安全監察體制的意見 2004年11月4日頒布

57.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關於立即開展煤礦安全生產大檢查的緊急通知 2004年12月24日頒布

58.關於加強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 2004年11月26日頒布

59.關於做好清欠工作維護農民利益的緊急通知 2004年12月22日頒布

60.關於做好「兩節」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4年12月24日頒布

61.關於認真做好元旦春節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4年12月26日頒布

62.關於加強非煤礦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5年2月23日頒布

63.關於開展煤礦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 2005年2月21日頒布

64.關於實施《勞動保障監察體例》若干規定 2004年12月31日頒布

65.關於認真配合做好安全生產法執法檢查有關工作的通知 2005年5月9日頒布

66.國務院關於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5年6月7日頒布

67.關於進一步做好預防機械傷害事故加強安全監督執法工作的通知 2005年8月19日頒布

68.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堅決整頓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和非法煤礦的緊急通知 2005年8月24日頒布

69.國務院關於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 2005年8月18日頒布

70.國務院關於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 2005年9月3日頒布

71.關於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草案)》徵求意見的通知 2006年3月20日頒布

72.關於換發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證件的通知 2006年3月10日頒布

73.關於印發《國家職業資格全國統一鑒定工作規程(試行)》的通知 2006年1月4日頒布

74.保險營銷員管理規定 2006年4月6日頒布

7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勞動保障部關於做好被征地農民就業培訓和社會保障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2006年4月10日頒布

76.關於實施農村保險營銷員資格授予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6年4月7日頒布

77.關於加強安全評價機構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6年6月7日頒布

78.關於加強高壓油氣田井控管理和防硫化氫中毒工作的意見 2006年5月31日頒布

79.關於加強國有重點煤礦安全基礎管理的指導意見 2006年6月7日頒布

80.關於加強煤礦安全監控系統裝備聯網和維護使用工作的指導意見 2006年6月5日頒布

81.關於加強探險旅遊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6年6月18日頒布

82.關於進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機制落實建設系統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制的通知 2006年6月9日頒布

83.關於進一步做好旅遊保險工作的意見 2006年6月18日頒布

84.關於明確《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6年6月7日頒布

85.關於切實加強暑期旅遊安全工作的通知 2006年6月18日頒布

86.實施農民工「平安計劃」加快推進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工作 2006年6月18日頒布

87.《2006年建設系統汛期安全生產與綜合防災工作要點》 2006年6月20日頒布

88.《生產安全重特大事故和重大未遂傷亡事故信息處置辦法(試行)》 2006年6月20日頒布

89.關於全力做好"五一"黃金周後期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 2006年5月4日頒布

90.關於調整煤礦井下艱苦崗位津貼有關工作的通知

91.關於推動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有關問題的意見 2006年8月14日頒布

9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2006年8月14日頒布

93.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司事故跟蹤、督導工作實施意見 2006年9月20日頒布

94.關於修改〈煤礦安全規程〉第六十八條和第一百五十八條的決定 2006年10月25日頒布

95.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 2006年10月13日頒布

96.關於做好2006年企業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工作的通知 2006年11月09日頒布

㈢ 誰可以推薦一個學實用的勞動合同法的視頻網站啊,最主要的是解決勞動糾紛的,因為本人是從事人力資源的

1、目前沒有你說的這種視頻網站,你可以在一般視頻網站上搜搜看,可能會有一些回律師講座答的視頻或片段;
2、人力資源招聘的網站你自己網路一下,還是蠻多的,但是專門的視頻網站應該也沒有;
3、如果你想學習《勞動合同法》、《勞動法》、《社會保險法》以及相關的法規和司法解釋的話,推薦您以下幾種學習方式:一是在視頻網站上搜具體的法律,比如《勞動合同法》,能找到不少相關的解釋;二是買一本人力資源方面的書,裡面會通俗易懂地介紹勞動相關法律法規;三是直接看法條,不懂的話就再找一本法條解析;最好,可以結交一些律師朋友,跟他們交流可以省你很多時間和精力。
當然了,您作為人力資源方面的專業人士,對法律有一定了解即可,不必對自己要求太多,呵呵。
我是一個字一個字打的,希望能選為最佳答案啊。

㈣ 勞動法里有規定看視頻就扣員工一個月工資么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內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容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
如果沒有達到這條的規定,就等著被告吧……

㈤ 新勞動法 突然被辭退了怎麼辦呢

用人單位突然辭退,屬於勞動合同法中的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可以按《勞動合同法》要求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二倍經濟補償金的賠償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5)勞動法視頻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二十五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㈥ 勞動法是什麼

相信~這樣的狀況到處都有

可以勞動仲裁,賠償肯定有的,而且是免費的。不過工作大概是要丟了

利弊只能自己選擇

㈦ 哪裡能找到一些關於勞動法與勞動關系的案例及相關視頻

請登錄中國勞動網查找

㈧ 勞動法是什麼 有這規定嗎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總稱。這些法律條文規管工會、僱主及雇員的關系,並保障各方面的權利及義務。我國的勞動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於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最新立法為2008年的《勞動合同法》,需配合使用)

其內容主要包括:
勞動者的主要權利和義務;勞動就業方針政策及錄用職工的規定;勞動合同的訂立、變更與解除程序的規定;集體合同的簽訂與執行辦法;工作時間與休息時間制度;勞動報酬制度;勞動衛生和安全技術規程等。
以上內容,在有些國家是以各種單行法規的形式出現的,在有些國家是以勞動法典的形式頒布的。勞動法是整個法律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獨立的法律部門。

㈨ 勞動法風暴視頻觀後感

要寫觀後感,首先要「會看」電影。也許有人會發笑:只要眼不瞎耳不聾,誰不內會看電影?可是為什麼許多人容看完影片留不下印象呢?更不必說寫出感想了。因此,老師在此提醒各位同學在看電影時要「投入」,要讓自己沉浸在影片所營造的情感世界裡,與主人公同悲歡、共休戚。同時,還要並用眼、耳、腦各種感官,留意細節。
所謂細節,就是影片畫面中對表現對象的局部或細微的變化進行精要細致的描繪。細節包括人物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道具的運用,色彩的調度,聲音的變化等。典型的細節對展現人物性格、設置懸念、推動情節發展都起著積極作用。觀眾觀看影片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視聽享受的過程,既是視覺美感逐漸積累的過程,也是情感刺激不斷深化的過程。只有聚「睛」會神,我們在觀看時獲得的感受才能愈豐富、強烈,對影片內涵的理解也就愈深刻、透徹,寫觀後感就更有基礎。

熱點內容
海格埃洛魔法學徒 發布:2025-05-11 12:57:03 瀏覽:228
經濟法對金融關系 發布:2025-05-11 12:55:59 瀏覽:215
民法總則34條見義勇為 發布:2025-05-11 12:43:33 瀏覽:828
死後司法 發布:2025-05-11 12:33:20 瀏覽:755
合同法沒有簽訂日期 發布:2025-05-11 12:26:13 瀏覽:137
經濟法消費者虛假宣傳欺詐消費者論文 發布:2025-05-11 12:25:57 瀏覽:296
遵義市法院在哪 發布:2025-05-11 12:20:59 瀏覽:58
民法意義上的人 發布:2025-05-11 12:20:58 瀏覽:838
民法典的小知識 發布:2025-05-11 12:10:02 瀏覽:36
靈活工作制勞動法 發布:2025-05-11 11:47:09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