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爭議仲裁法

勞動法爭議仲裁法

發布時間: 2022-03-04 10:48:05

『壹』 勞動法 勞動合同法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該員工可以獲得以下補償:
1、相當於11個月左右的雙倍工資。(因為未簽訂勞動內合同)
2、3個月左容右的經濟補償金。
3、1個月左右的代通金。
4、如果該員工嚴重違反了公司依合法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那麼,以上第2、3項則不用補償。
5、補繳員工11個月左右的社會保險。

『貳』 仲裁法與勞動法的矛盾

拜託,發表評論前至少應先明白一些基本的規則才可以。

簡單一點說明:
1、作為全國人大通過的法律,新法對舊法進行調整,又不是不可以,自相矛盾的說法,除非是一個部門同時通過了兩個法律而這兩個法律互相沖突才可以算,否則一般情況下就是存在先後。
2、仲裁法不是解決勞動仲裁的,勞動爭議仲裁適用的是「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47條規定:「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但是,對於勞動者來說,上述一裁終局的情況是不適用的,對裁決不服勞動者是可以起訴的。

『叄』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解決的爭議有哪些

當事人應當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協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七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調解原則適用於仲裁和訴訟程序。
第七十九條
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八十三條
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肆』 勞動法仲裁

仲裁委不支持,法院執行雙倍工資!

『伍』 勞動法 仲裁

【勞動爭議 仲裁時效】《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陸』 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關系

這個問題有點大,也有一些爭議。只能簡單說下。
《勞動專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屬及與勞動關系密切相聯系的其他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勞動合同法》對《勞動法》中的勞動合同這一章節進行了重新的詳細的規定。《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屬於普通法和特別法的關系,對於《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都有規定的,適用《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合同法》沒有規定而《勞動法》有規定的,則適用《勞動法》的相關規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勞動法》規定的勞動仲裁的詳細規定及延伸,立法目的是為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調解仲裁法是對違反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行為通過仲裁途徑進行具體規制的法律。

『柒』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仲裁程序作了那些規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勞動者作了相應的保護性規定,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申請勞動爭議的時效延長。現行勞動爭議案件的申請時效是《勞動法》規定的,立法時的目的是希望受到侵害的勞動者權益得到盡快的維護,所以規定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要提出仲裁申請,超過這一時效當事人即被視作放棄權利。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針對這種情況,把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規定為一年,為勞動者維護權益確定了足夠的時間。

2.合理確定了勞動關系雙方的舉證責任。《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明確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3.勞動者可以依據調解協議書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因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事項達成調解協議,用人單位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勞動者可以持調解協議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

詳細請登錄律 伴或律師咨詢貼吧 http://tieba..com/p/4323534677詳問律師或查找。

『捌』 關於《勞動合同法》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一些問題

給單位郵寄要求回去上班的快遞或掛號信

因用人單位願意不給你安排工作的,可以要求支付期間的工資!

『玖』 勞動法爭議怎麼處理

勞動爭議處理方法: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向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熱點內容
醫保法治有獎 發布:2025-08-15 23:29:12 瀏覽:930
復旦大學法學院博士 發布:2025-08-15 23:28:20 瀏覽:163
法律援助條例規定法律援助事項作出 發布:2025-08-15 23:27:05 瀏覽:244
合同法建設未驗收使用 發布:2025-08-15 23:26:48 瀏覽:225
非道德測試 發布:2025-08-15 23:16:49 瀏覽:13
勞動法調休2016 發布:2025-08-15 22:34:15 瀏覽:365
投資協議書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22:34:09 瀏覽:752
薩嘎法院 發布:2025-08-15 22:29:38 瀏覽:595
公司法表決權 發布:2025-08-15 22:20:08 瀏覽:158
借條由誰寫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5 22:14:31 瀏覽: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