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28條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28條

發布時間: 2022-03-04 22:42:52

❶ 關於法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規定

被告住任丘市,按照民訴法第21條一般地域管轄,原告就被告。況且你這個情況和22條沒關系。
民訴法第28條關於侵權行為規定了可以由侵權行為地人民法院管轄。
所以,應該是可以的

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8條侵權糾紛的地域管轄具體是什麼

也就是說侵權案子的管轄法院是由侵權行為發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轄。比如說被毆打致傷,請求賠償的,就被打地區法院管轄,交通事故案件賠償案件,就在事故發生地的法院管轄。

❸ 如何理解最高法院關於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第二十八條

沒啥難度啊,建議你咨詢律師
第二十八條 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內的不動產糾紛是指容因不動產的權利確認、分割、相鄰關系等引起的物權糾紛。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合同糾紛、房屋租賃合同糾紛、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政策性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按照不動產糾紛確定管轄。

不動產已登記的,以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所在地為不動產所在地;不動產未登記的,以不動產實際所在地為不動產所在地。

第三十三條 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❹ 新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八條釋義,如證據不足駁回起訴,有了證據能再起訴嗎。

可以的。
如果因證據不足而被法院判決駁回訴訟請求的,當事人並沒有因此而喪失回訴權,在取得新答的證據後仍然可以再次向法院起訴。
另外,如果是法院認為證據不足的,應該是判決駁回訴訟請求而不是駁回起訴,二者的概念是不同的。

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異議和復議的規定第25條和第28條的區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異議和復議的規定第25條和第28條在保護的人群、執行標的權屬依據、標的對象都有所不同。

1、條款保護的人群不同

第25條條款主要為案外人是否確定是權利人依法行使異議權提供了保障,第28條條款主要是針對金錢債權案件的買受人,屬於利害關系人。

2、條款判定執行標的權屬依據不同

第25條條款對執行標的權屬的判斷,原則上根據登記和佔有情況判斷。如果執行標的是不動產、有登記的動產和其他財產權,根據登記來判斷權利人;對沒有登記的動產,根據佔有情況判斷權利人,或者根據相關行政許可、當事人之間的合同等證據來判斷權利人。

第28條條款並未完全根據登記和佔有情況判斷,非因買受人自身原因未辦理過戶登記或已支付全部價款,或者已按照合同約定支付部分價款且將剩餘價款按照人民法院的要求交付執行,人民法院都應予支持,賦予符合法定條件的買受人對不動產的物權期待權以排除執行的效力。

3、執行標的對象不同

第25條條款除不動產外,還包括已登記的機動車、船舶、航空器等特定動產,銀行存款和存管在金融機構的有價證券、股權等資產都做了相關規定。第28條條款主要針對被執行人名下的不動產進行規定。

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188條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已於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其亮度體現在以下突破:
突破一: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
1.明確立案登記制。司法改革中備受關注的立案審查變為立案登記制在本次解釋中有所體現,解釋中規定:人民法院接到當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訴狀時,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且不屬於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情形的,應當登記立案;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材料,並出具註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
2.規定訴訟過程中的撤訴條件。司法解釋規定了在二審和再審程序中,原審原告申請撤回起訴,經其他當事人同意,且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許。准許撤訴的,應當一並裁定撤銷一審裁判。但原審原告撤回起訴後重復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細化反訴的構成要件。司法解釋細化了反訴的構成要件,在當事人適格問題上,反訴的當事人應當限於本訴的當事人的范圍,且當反訴與本訴的訴訟請求基於相同法律關系、訴訟請求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或者反訴與本訴的訴訟請求基於相同事實的,人民法院應當合並審理。
4.確定「一事不再理」的認定標准。
5.細化變更/增加訴訟請求的條件。司法解釋細化了當事人變更/增加訴訟請求的條件,在案件受理後,法庭辯論結束前,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並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合並審理。
6.細化規定維護當事人、案外人、第三人的合法權益。
突破二:公開庭審及裁判文書,保證司法公開
1. 限制二審、再審程序可以不開庭審理的情形。
2.提高裁判文書水平規定裁判文書查閱方式和范圍。
突破三:證據的審查與運用
1.明確舉證責任原則及規則。此次司法解釋明確了承擔舉證責任的原則,即在確認、變更或消滅之訴中,當事人應對法律關系存在、變更、消滅或者權利受到妨害的基本事實承擔舉證責任,在作出判決前,舉證不力的當事人應承擔不利的後果。
2.指引法官質證、認證及公開相關依據。此次司法解釋明確了未經當事人質證的證據,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當事人在審理前的准備階段認可的證據,經審判人員在庭審中說明後,視為質證過的證據。同時對質證對象進行了說明,即需要圍繞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以及與待證事實的關聯性進行質證。
3.電子證據的認定。此次司法解釋明確,視聽資料包括錄音資料和影像資料。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簡訊、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其特別之處在於微博、網上聊天記錄等可作「呈堂證供」。
4.專家輔助人制度。此次司法解釋對民訴法中一筆帶過的「具有專門知識的人」這一身份用了兩個條文,265字進行專項規定,主要內容涉及當事人可申請的人數為一至二名,其發言相當於當事人的陳述,雙方當事人各自申請的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可以就案件中的有關問題進行對質,並且具有專門知識的人不得參與專業問題之外的法庭審理活動。
突破四:提高審判效率
1. 完善小額訴訟和簡易程序案件規定。
2. 規定期間和送達問題。為促使當事人依法及時行使訴訟權利,保障訴訟程序順暢有序進行,司法解釋還細化了訴訟程序的期間和送達問題。
3. 增加規定審理前准備和庭前會議制度。
4. 規定實現擔保物權的特別程序。
突破五:貫徹誠實信用原則
1.制裁虛假訴訟。若第三提起撤銷之訴後,經審查,原案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進行虛假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駁回原案當事人的請求,並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處罰當事人、證人虛假作證。新司法解釋的一大亮點在於,解釋明確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當事人本人到庭,就案件有關事實接受詢問。在詢問當事人之前,可以要求其簽署保證書。而保證書應當載明據實陳述、如有虛假陳述願意接受處罰等內容。當事人應當在保證書上簽名或者捺印。
3.規定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制度。
突破六:公益訴訟制度
針對新民訴中草草帶過的「公益訴訟制度」,本次司法解釋就公益訴訟的受理、管轄等具體的操作程序予以明晰。
突破七:完善法庭紀律
近年來,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出現了個別訴訟參與人未經准許進行錄音、錄像、攝影和利用郵件、博客、微博客、微信等方式報道庭審活動現象;出現了個別訴訟參與人、旁聽人員沖擊、哄鬧法庭,在法庭上公然毆打對方當事人,辱罵法官的現象,這些問題引發了輿論關注。

❼ 輪候凍結是利好還是利空

輪候凍結是利好還是利空需要根據股價的實際走勢進行判斷的,並不絕對。 但是一般情況下,從短期來看是屬於利空的。 輪候凍結屬於金融法律相關術語,若是上市公司出現了多項違法行為的話,將會被實行輪候凍結。
輪候凍結,金融、法律方面的術語,是指對已被法院凍結的存款,其他法院也要求進行凍結,只要前一凍結一經解除,登記在先的輪候凍結即自動生效,無需等到新凍結手續辦理完畢的制度。
具體意思是:查封、扣押、凍結撤銷或者解除的,登記在先的輪候查封、扣押、股票凍結即自動轉為查封、扣押、凍結」,如果通俗一點,不妨理解為「多個債主上門,討債輪流來」。
在中國的民事訴訟法,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對應用程序的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規定幾個問題關於人民法院的執行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的執行措施,凍結和演繹的執行程序,和最高人民法院查封、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的拘留、凍結財產規定第二十八條規定:
「對人民法院已經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其他人民法院可以等待查封、扣押、凍結。查封、扣押、凍結解除後,首次登記的查封、扣押、凍結等候名單將自動生效。
其他人民法院等待查封、扣押、凍結已登記財產的,應當通知有關登記機關協助等待登記。查封、扣押、凍結的人民法院應當允許其他人民法院查閱有關文件和記錄。
如果其他人民法院等查封、扣押或者凍結未登記的財產,他們應當書面記錄,均應簽署的執行者和被執行人的人民法院進行查封、扣押或者凍結,或書面通知人民法院財產被查封,扣押或凍結。「這為在執行過程中凍結銀行存款提供了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第28條規定,凍結銀行存款應符合下列條件:
1.待凍結保證金已經被本院或者其他法院分別凍結的;
2.等待凍結的有效期以取消以前的凍結措施為基礎;
3.凍結應當將法律文書送達有義務協助辦理登記的金融機構或者其他儲蓄單位。
銀行存款的等待凍結具有等待和凍結的雙重屬性。也就是說,當賬戶余額高於一級凍結時,法院可以凍結二級中較高的部分,不足以凍結的部分適用於等待凍結功能。

❽ 民事訴訟法第28條

第二十八條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第253條的司法解釋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零六條被執行人遲延履行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利息或者遲延履行金自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五百零七條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非金錢給付義務的,無論是否已給申請執行人造成損失,都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已經造成損失的,雙倍補償申請執行人已經受到的損失;沒有造成損失的,遲延履行金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據具體案件情況決定。

(9)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28條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已於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根據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

熱點內容
勞動法調休2016 發布:2025-08-15 22:34:15 瀏覽:365
投資協議書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22:34:09 瀏覽:752
薩嘎法院 發布:2025-08-15 22:29:38 瀏覽:595
公司法表決權 發布:2025-08-15 22:20:08 瀏覽:158
借條由誰寫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5 22:14:31 瀏覽:225
華東師范大學法學排名 發布:2025-08-15 22:04:30 瀏覽:747
新鄭律師咨詢 發布:2025-08-15 21:54:22 瀏覽:44
民主法治建設與經濟建設 發布:2025-08-15 21:24:03 瀏覽:742
罵法官咒警察 發布:2025-08-15 21:05:04 瀏覽:450
什麼是交通法規 發布:2025-08-15 20:52:35 瀏覽: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