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臨時工的工資
『壹』 新勞動法對臨時工的有關規定
具體規定如下:
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六十八條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第六十九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
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七十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
第七十一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七十二條非全日制用工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
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1)勞動法臨時工的工資擴展閱讀
臨時工存在的弊端
大量存在的臨時工,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諸多弊端。臨時用工不穩定,隨時有可能被解僱,勞動者權益難以維護;不上保險,出了工傷無人負責;同工不同酬、用工雙軌制,不利於社會公平公正和諧穩定。
對企業而言,僱用臨時工看似減少了用工成本,但每僱用一次臨時工,就意味著需要從頭開始培訓,無形中增加了培訓成本;加上臨時工多數都是非熟練工,難以保證工作質量,對企業長久發展顯然不利。
另一方面,臨時工容易成為相關方面推脫責任的渠道,這些事確實有可能是臨時工乾的,因為他們沒有長期意識,難以推動社會進步。
『貳』 勞動法臨時工被炒掉工資怎麼算
臨時工被開除工資結算到工作結束之日。
『叄』 臨時工的工資怎麼算,有勞動法嗎
勞動合同法出台後,已經取消了臨時工一說。
根據該法的規定,勞動合專同分為固定期限勞動屬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所謂臨時工,也可以要求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否則,用人單位就是違法行為,勞動者有權向勞動機關投訴,要求進行調解或者仲裁。
勞動者在工作期間,有權要求用人單位交納保險,發放勞動保護用品,按時發放工資和加班費。
『肆』 勞動法規定固定工跟臨時工工資有區別嗎
同工同酬。《勞動法》中並沒有區分固定工還是臨時工。
《勞動法》第四十六條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按國家、省、市的有關規定,無論什麼用工方式,只要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用人單位就要按照最低工資標准來執行。
《最低工資規定》第二條指出,本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最低工資規定》第三條規定,本規定所稱最低工資標准,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廣東省企業職工最低工資規定》第二條規定:本規定適用於我省境內各種類型的企業和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以及在上述用人單位工作並領取報酬的職員、固定工、合同工、臨時工。
《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第四條規定,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正常勞動的,用人單位確定其工資標准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第五十四條(三)規定,最低工資,是指按照前項規定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用人單位依法應當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勞動者有權向勞動保障部門舉報投訴。
《最低工資規定》第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第十一條規定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違反本規定第十二條規定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補發所欠勞動者工資,並可責令其按所欠工資的1至5倍支付勞動者賠償金。
(4)勞動法臨時工的工資擴展閱讀
《勞動法》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第四十九條 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
(一)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三)勞動生產率;
(四)就業狀況;
(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根據新《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臨時工享有與用工單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權利,也就是說單位給予臨時工的工資必須按照對待正式工的工資待遇進行。實踐中可以參考上述五方面的因素,確定臨時工的最低工資標准。
『伍』 勞動法臨時工工資發周期放規定
1、勞動法規定,正常假期是要發放全額工資的。
2、教師寒暑假是教委統一規定的,屬於正常假期,工資應該照發。五一、十一放假時間包括法定假日和單位同意放假日期,都屬於正常假期,應該正常發工資。
3、社保(養老+失業)一共是工資的26%,其中個人應該承擔8%,單位應該承擔18%。個人交納部分由單位代扣代繳。工傷險、生育險幽單位全額交納,個人不承擔。即:工資1000元,應該承擔80元(由單位代扣代繳)。
4、這類問題處理起來很簡單。如果你學校是民辦的,請到勞動局尋求支持,如果事國營的事業單位,可以到人事局討說法。處理起來很簡單。
『陸』 勞動法 臨時工
【臨時工 工齡 計算】勞動部工資局《關於臨時工被錄用為長期工後的工齡計算問題給甘肅勞動局的復函》中勞薪(1964)344號規定:臨時工最後一次在本單位當臨時工的連續工作時間,可以與被錄用為長期工以後的工作時間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臨時工 工齡】勞動部辦公廳《對〈關於臨時工等問題的請示〉的復函》勞辦發(1996)238號第一條規定:關於是否還保留「臨時工」的提法問題。《勞動法》施行後,所有用人單位與職工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各類職工在用人單位享有的權利是平等的。因此,過去意義上相對於正式工而言的臨時工名稱已經不復存在。用人單位如在臨時性崗位上用工,應當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並依法為其建立各種社會保險,使其享有有關的福利待遇。
『柒』 新勞動法有規定事業單位臨時工工資標准嗎
沒有單獨規定,參照勞動合同法規定執行,一般只要不低於最低工資標准就不違反規定。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第二條的規定,最低工資標準的適用范圍為我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包括各類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與勞動者建立了勞動合同關系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依照規定執行。而其中的勞動者,包括與上述各類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所有勞動者。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第十二條的規定,在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在剔除下列各項以後,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延長工作時間工資;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
「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主要是指:用人單位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的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費;對職工進行培訓的費用;執行國家有關勞動安全衛生規定而發給職工的費用和用品,以及企業自身規定的工作用品(如企業為了樹立自身形象而發給職工的工作著裝);發給職工的計劃生育補貼、生活困難補助費、醫療衛生費、喪葬撫恤救濟金、探親路費、洗理衛生費、冬季取暖補貼、防暑降溫費等;用人單位通過貼補伙食、住房等支付給職工的非貨幣性收入;按國家住房制度改革規定由用人單位發給職工的公積金等。
拓展資料:
《最低工資規定》 已於2003年12月30日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第7次部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最低工資標准: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最低工資規定》第十二條,在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在剔除下列各項以後,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延長工作時間工資;
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
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
實行計件工資或提成工資等工資形式的用人單位,在科學合理的勞動定額基礎上,其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相應的最低工資標准。
勞動者由於本人原因造成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未提供正常勞動的,不適用於本條規定。
《最低工資規定》 網路
『捌』 勞動法臨時工待遇
臨時工是歷史的產物,當時屬於計劃經濟,有正式工,學徒工,臨時工版等多種用工方式,權一般臨時工的工資待遇要比正式工低不少,一直到90年代前後,臨時工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現在已經沒有臨時工這一概念。如果現在說臨時工,只能說這個單位招用勞動合同期限較斷的用工方式。既然現在都沒這個概念,《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就不會有這方面的規定。
你說近幾年單位給你繳納社保,那就是合法了,還有就是同工同酬就可以了。
關於之前的問題,93年我國開始社會保險的統籌繳納管理,關於93年之前,只要你的檔案中記載,並得到勞動部門承認的工齡,那問題不大,如果工齡沒有算,影響你的退休養老金的多少,弄不好沒有符合規定的時間,連退休都不能退。93年之後如果單位沒有給你繳納社保,你可以讓單位給你補交,單位不交的話,你可以去仲裁,不過要注意仲裁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