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令用於發布法律法律和行政法規
Ⅰ 行政命令與法律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區別
行政命令與法律屬於不同的概念,因此,需要對兩只進行區別。行政命令與法律之間有3點不同,相關介紹具體如下:
一、兩者的實質不同:
1、行政命令的實質:行政主體依法要求相對人進行一定的作為或不作為的意思表示。
2、法律的實質: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
二、兩者的分類不同:
1、行政命令的分類:包括要求相對人進行一定作為的命令,如命令納稅、命令外國人出境。另一類是要求相對人履行一定的不作為的命令,稱作為禁(止)令,如因修建馬路禁止通行,禁止攜帶危險品的旅客上車等。
2、法律的分類:法律可以劃分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三、兩者的理解不同:
1、行政命令的理解:從實質上理解,行政命令是行政主體的一種強制性行為,只存在於行政處理行為之中,與行政監察、行政決定和行政強制執行相聯系,並且相互銜接。
2、法律的理解:法的本質就是統治階級實現階級統治的工具。具體地說,它是指國家按照統治階級的利益制定或認可,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Ⅱ 行政命令與法律的異同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依法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適用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規定。經濟特區法規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經濟特區適用經濟特區法規的規定。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
Ⅲ 「行政命令」是法律行為還是法律事件為什麼
行政命令是法律行為。
1、法律行為與法律事件之間的區別主要在於是否是法律關系主回體以意思表示的方式作出答的行為,即是否代表了主體的意志。法律行為是主體有意識的行為,而法律事件只是客觀上發生的能影響法律關系的狀態的客觀事件,不具有主體的主觀意識性。
2、行政命令如果相對於民事法律關系來說,可以認定為一個法律事件。因為行政命令對於民事主體來說是一個不帶民事主體的意思表示的公共行為,所以可以認定為法律事件。
Ⅳ 用於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發布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公文文種是哪些命令、條例、規定、決定、辦法 是嗎急需高手
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發布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公文文種種類:
一、公告、通告與通知
公告是「適用於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法定事項」的行政公文。通告是「適用於公布社會有關方面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的行政公文。通知是「適用於批轉下級機關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的行政公文。公告,根據其作用可以劃分為重要事項公告、法定事項公告;通告,根據其作用可以劃分為制約性通告、知照性通告;通知,根據其作用可以劃分為發布性通知、轉發性通知、指示性通知、知照性通知和任免性通知。由此可見,公告、通告和知照性通知均具有「告知事項」的功能。
二、命令、決定與通報
命令是「適用於依照有關法律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嘉獎有關單位及人員」的行政公文。決定是「適用於對重要事項或者重大行動做出安排,獎懲有關單位及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的行政公文。通報是「適用於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或者情況」的行政公文。由此可見,命令中的嘉獎令、決定中的獎勵決定和通報中的表彰通報均具有「表彰先進」的功能。
三、命令與通知
命令是「適用於依照有關法律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嘉獎有關單位及人員」的行政公文。通知是「適用於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需要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的行政公文。命令,根據其作用可以劃分為公布令、行政令、嘉獎令和任免令;通知,根據其作用可以劃分為發布性通知、轉發性通知、指示性通知、知照性通知和任免性通知。由此可見,命令和通知均具有「發布規章和人事任免」的功能。
四、決定、通知與意見
決定是「適用於對重要事項或者重大行動做出安排,獎懲有關單位和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的行政公文。通知是「適用於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需要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的行政公文。意見是「適用於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的行政公文。決定,根據其作用可劃分為政策性決定、部署性決定、獎懲性決定和變更撤銷性決定;通知,根據其作用可劃分為發布性通知、轉發性通知、指示性通知、知照性通知和任免性通知;意見,根據其作用可劃分為下行的指導性意見、上行的建議性意見和平行的協商性意見。由此可見,決定、通知和指導性意見都屬下行文,均有「向下級布置工作」的功能。
五、函與意見
函是「適用於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請求批准和答復審批事項」的行政公文。意見是「適用於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的行政公文。函,根據其作用可劃分為商洽函、詢問答復函和求批審批函;意見,根據其作用可劃分為下行的指導性意見、上行的建議性意見和平行的協商性意見。由此可見,商洽函和協商性意見大多屬於平行文,均有「向平級和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協商工作」的功能。
六、報告、請示與意見
報告是「適用於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答復上級機關的詢問」的行政公文。請示是「適用於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准」的行政公文。意見是「適用於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的行政公文。報告,根據其內容性質可劃分為工作報告、情況報告、答復報告和報送報告;請示,根據其作用可劃分為請求批示性請示、請求批准性請示;意見,根據其作用可劃分為下行的指導性意見、上行的建議性意見和平行的協商性意見。由此可見,報告、請示和建議性意見都屬上行文,均具有「向上級反映工作」的功能。
七、函與請示
函是「適用於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請求批准和答復審批事項」的行政公文。請示是「適用於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准」的行政公文。函,根據其作用可以劃分為商洽函、詢問答復函和求批審批函;請示,根據其作用可以劃分為請求批示性請示和請求批准性請示。由此可見,函和請示均具有「請求批准」的功能。
八、批復、復函、通知與報告
批復是「適用於答復下級機關的請示事項」的行政公文。函是「適用於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請求批准和答復審批事項」的行政公文。函從行文往來上可劃分為發函和復函。通知是「適用於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的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需要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的行政公文。報告是「適用於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答復上級機關的詢問」的行政公文。由此可見,批復、復函、通知和報告均具有「回復事項』的功能。
Ⅳ 國務院令 類似的法律叫部門規章還是什麼
以國務院令德形式發布的法律性文件一般有兩類:國務院自行制訂的行政法規;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制訂的受權立法。
Ⅵ 行政令由哪部分構成
行為令合法要件包括:行為令的主體合法、行為令應當符合行政主體的許可權范圍、行為令的內容應當合法、適當以及行為令應當符合法定程序。1、行為令的主體應當合法:行為令的主體合法是行為令合法有效的主體要件。主體合法是指實施行為令的組織必須具有行政主體資格,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承擔法律責任;2、行為令應當在行政主體的許可權范圍內:
許可權合法是指行政主體必須在法定的職權范圍內實施行為,這是行為令合法有效的許可權方面的要件;3、行為令內容應當合法與適當:行為令的內容應當合法、適當是行為令合法有效的內容要件。行為令的內容合法是指行為所涉及到的權利、義務以及對這些權利、義務的影響或處理,均應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所謂行為令內容適當是指行為令的內容要明確、適當,而且應當公正、合理。
Ⅶ 國務院令是否可視為法律
國務院令不能視為法律。
國務院令和法律在「 外表 」上看,其形式似乎雷同,事實上,兩者並非同類文件,兩者之間在效力等級上也有著本質的區別。
【一】法律的地位和效力
法律是國家的最高司法文件,只有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立法通過後,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具有最高的權威性,並通過國家的強制力保障實施,任何人都無權抗拒法律的效力,任何人都不得凌駕於法律之上。其中包括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同時還有上限法和下限法的區分,下限法不得違背上限法。任何法令法規政策不能有悖法律規定。
【二】國務院令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簽發的行政法令、授權有關部門發布的國務院行政命令或下發的行政操作性文件。是一種具有行政性命令的指令,其中包括部門性法規、全國性條例、行政性規章,以及為了更好執行法律而發布的法律執行細則,等等。發布國務院令的依據是國家法律。
Ⅷ ( )用於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發布行政法規和規章。
命令(令)用於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發布行政法規和規章。
命令(令)是國家行專政機關及其領導人發布的屬指揮性和強制性的公文。它適用於依照有關法律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嘉獎有關單位及人員,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命令必須嚴肅審慎,不能濫用,錯用。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規定: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國務院總理、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可以發布命令。
Ⅸ 行政命令是法律文件嗎能舉個例子嗎,它和行政法規有什麼區別
行政命令不是法律文件,是行政主體依法要求相對人必須怎麼做或者不準做什麼回的意思。行政命令具有強答制力。如命令納稅、命令某一路段禁止通行等。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二者之間的區別是,行政法規是行政命令的依據,行政命令是各級政府或部門將行政法規在具體管理活動中的運用實施和落實。
Ⅹ 「行政命令」是法律行為還是法律事件
1.法律事件 是法律規范規定的、不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引起法律關系形成、變更或消版滅的客觀事實。法律事權件可以分為社會事件和自然事件兩種。 如自然災害、人的自然出生和死亡等。 (參見,網路)
2.法律行為是指具有法律意義和屬性,能夠引起一定法律後果的行為。 (同上)
(我覺得是,法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