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安全的行政法規
1. 我國已制定和頒布的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規主要有哪些
行政法規指的是國務院發布的各類法規,就是國務院令,現行已經發布的涉及安全生產方面的行政法規有:
國務院令-第296號《煤礦安全監察條例》
國務院令-第302號《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
國務院令-第352號《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
國務院令-第393號《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國務院令-第397號《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
國務院令-第445號《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
國務院令-第446號《國務院關於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
國務院令-第455號《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
國務院令-第493號《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國務院令-第549號《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國務院令-第582號(修正後的令號)《工傷保險條例》
國務院令-第591號《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國務院令-第599號《電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條例》
國務院令-第619號《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 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主要內抄容包括:《安全生產襲法》應用、安全生產行政法規應用、安全生產部門規章應用、《礦產資源法》和《煤炭法》應用、《礦山安全法》應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應用、《煤礦安全監察條例》和《職業病防治法》應用、《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和《工傷保險條例》應用、《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應用。
本書將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和與礦山企業密切相關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內容緊密結合,以工學深度融合、任務驅動、行動導向為工作思路,提煉出礦山企業典型的事故案例,以這些案例的分析作為工作任務和載體,並圍繞這些工作任務和載體來介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及其應用,體現了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教育特色,強調學與做的統一,注重實務。本書取材新穎,內容豐富全面,能夠給讀者的學習和工作帶來真正有效的幫助。本書既是高職安全技術管理專業的骨幹課程教材,也是對煤礦安全技術管理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人員等有實用價值的學慣用書。
3. 根據國家安全法的規定什麼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涉及國家安全的行政法規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涉及國家安全的行政法規,規定有關行政措施,發布版有關決定和命令;權實施國家安全法律法規和政策;依照法律規定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范圍內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行使憲法法律規定的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授予的涉及國家安全的其他職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宣布戰爭狀態,發布動員令,行使憲法規定的涉及國家安全的其他職權。
(3)制定安全的行政法規擴展閱讀
國家健全統一歸口、反應靈敏、准確高效、運轉順暢的情報信息收集、研判和使用制度,建立情報信息工作協調機制,實現情報信息的及時收集、准確研判、有效使用和共享。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有關軍事機關根據職責分工,依法搜集涉及國家安全的情報信息。
國家機關各部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對於獲取的涉及國家安全的有關信息應當及時上報。開展情報信息工作,應當充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加強對情報信息的鑒別、篩選、綜合和研判分析。情報信息的報送應當及時、准確、客觀,不得遲報、漏報、瞞報和謊報。
4. 安全生產行政法規由哪個部門頒布實施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是由人大頒布的法律效力最高的安全生產法規;
2、《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等具體的安全管理條例由國務院頒布;
3、其他行政部門以及地方政府頒發的行政規定由各部門制定,但不可以與以上法律和條例沖突。
5. 行政法規有哪些
行政法規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2、《國務院關於鼓勵華僑和香港澳門同胞投資的規定》;
3、《全國地質資料匯交管理辦法》;
4、《全國地質資料匯交管理辦法》;
5、《全國地質資料匯交管理辦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關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責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
第三條
制定行政法規,應當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符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遵循立法法確定的立法原則。第六條
行政法規應當備而不繁,邏輯嚴密,條文明確、具體,用語准確、簡潔,具有可操作性。
行政法規根據內容需要,可以分章、節、條、款、項、目。章、節、條的序號用中文數字依次表述,款不編序號,項的序號用中文數字加括弧依次表述,目的序號用阿拉伯數字依次表述。
6. 哪些事項應當制定安全生產標准
某制葯廠成立之初,依照法律規定應當制定本廠的安全生產標准。因某制葯廠是剛剛成立的公司,其負責人對某些安全生產的事項並不熟悉,所以在制定標準的時候請教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怎樣答復制葯廠的提問呢?哪些事項應當制定安全生產標准呢?
《安全生產行業標准管理規定》第六條規定:「下列事項應當制定相應的安全生產標准:(一)勞動防護用品和礦山安全儀器儀表的品種、規格、質量、等級及勞動防護用品的設計、生產、檢驗、包裝、儲存、運輸、使用的安全要求;(二)為實施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而規定的有關技術術語、符號、代號、代碼、文件格式、制圖方法等通用技術語言和安全技術要求;(三)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檢測、檢驗、廢棄等方面的安全技術要求;(四)工礦商貿安全生產規程;(五)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條件;(六)應急救援的規則、規程、標准等技術規范;(七)安全評價、評估、培訓考核的標准、通則、導則、規則等技術規范;(八)安全中介機構的服務規范與規則、標准;(九)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和煤礦安全監察工作的有關技術要求;(十)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安全技術要求。」所以相關部門應當向制葯廠解釋此法律的相關規定,以便於某制葯廠能盡快制定安全生產標准,確保安全生產。
《安全生產行業標准管理規定》
第六條下列事項應當制定相應的安全生產標准:(一)勞動防護用品和礦山安全儀器儀表的品種、規格、質量、等級及勞動防護用品的設計、生產、檢驗、包裝、儲存、運輸、使用的安全要求;(二)為實施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而規定的有關技術術語、符號、代號、代碼、文件格式、制圖方法等通用技術語言和安全技術要求;(三)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檢測、檢驗、廢棄等方面的安全技術要求;……
(九)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和煤礦安全監察工作的有關技術要求;(十)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安全技術要求。
第七條第一款安全生產標準的名稱應當符合國家標準的有關要求。
生產經營單位應及時結合自身的需要以及相關法律的規定製定企業自身的安全生產標准,為企業安全生產打好基礎。確保企業安全計劃的執行,確保單位職工的安全,確保生產單位的安全。
7. 安全生產法屬於行政法規嗎
法律分析:安全生產法屬於國家的法律。不是行政法規。法律是國家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它可劃分為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規由國務院發布,包括有立法權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地方政府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一百一十三條 本法規定的生產安全一般事故、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別重大事故的劃分標准由國務院規定。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根據各自的職責分工,制定相關行業、領域重大事故隱患的判定標准。
8. 安全生產的重要行政法規中的五項規定有哪些
具體如下:
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企業生產中安全工作的幾項規定》
一、 關於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企業單位的各級領導人員在管理生產的同時,必須負責管理安全工作,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勞動保護的法規和制度,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的時候,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
(二)企業單位中的生產、技術、設計、供銷、運輸、財務等各有關專職機構,都應該在各自業務范圍內,對實現安全生產的要求負責。
(三)企業單位都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加強勞動保護工作機構或專職人員的工作。勞動保護工作機構或專職人員的職責是:協助領導上組織推動生產中的安全工作,貫徹執行勞動保護的法令、制度;匯總和審查安全技術措施計劃,並且督促有關部門切實按期執行;
組織和協助有關部門制訂或修訂安全生產制度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對這些制度、規程的貫徹執行進行監督檢查;經常進行現場檢查,協助解決問題,遇有特別緊急的不安全情況時,有權指令先行停止生產,並且立即報告領導上研究處理;
總結和推廣安全生產的先進經驗;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指導生產小組安全員工作;督促有關部門按規定及時分發和合理使用個人防護用品、保健食品和清涼飲料;參加審查新建、改建、大修工程的設計計劃,並且參加工程驗收和試運轉工作;
參加傷亡事故的調查和處理,進行傷亡事故的統計、分析和報告,協助有關部門提出防止事故的措施,並且督促他們按期實現;組織有關部門研究執行防止職業中毒和職業病的措施;督促有關部門做好勞逸結合和女工保護工作。
(四)企業單位各生產小組都應該設有不脫產的安全員。小組安全員在生產小組長的領導和勞動保護幹部的指導下,首先應當在安全生產方面以身作則,起模範帶頭作用,並協助小組長做好下列工作:經常對本組工人進行安全生產教育;督促他們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各種安全生產制度;
正確地使用個人防護用品;檢查和維護本組的安全設備;發現生產中有不安全情況的時候,及時報告;參加事故的分析和研究,協助領導上實現防止事故的措施。
(五)企業單位的職工應該自覺地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進行違章作業,並且要隨時制止他人違章作業,積極參加安全生產的各種活動,主動提出改進安全工作的意見,愛護和正確使用機器設備、工具及個人防護用品。
(8)制定安全的行政法規擴展閱讀
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企業生產中安全工作的幾項規定》
關於傷亡事故的調查和處理
(一)企業單位應該嚴肅、認真地貫徹執行國務院發布的《工人職員傷亡事故報告規程》。 事故發生以後, 企業領導人應該立即負責組織職工進行調查和分析, 認真地從生產、技術、設備、管理制度等方面找出事故發生的原因;查明責任,確定改進措施,並且指定專人,限期貫徹執行。
(二)對於違反政策法規和規章制度或工作不負責任而造成事故的,應該根據情節的輕重和損失的大小,給以不同的處分,直至送交司法機關處理。
(三)時刻警惕一切敵對分子的破壞活動,發現有關政治性破壞活動時,應立即報告公安機關,並積極協助調查處理。對於那些思想麻痹、玩忽職守的有關人員,應該根據具體情況,給以應得的處分。
(四)企業的領導人對本企業所發生的事故,應該定期進行全面分析,找出事故發生的規律,訂出防範辦法,認真貫徹執行,以減少和防止事故。對於在防範事故上表現好的職工,給以適當的表揚或物質鼓勵。
各產業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本規定的精神,結合本產業的具體情況,擬定實施細則發布施行。各企業單位應該根據本規定的精神和主管部門發布的實施細則,制定本企業必要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9. 安全生產法是屬於行政法規的范疇嗎
不是的,它屬於基本法的范疇。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而安全生產法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