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與仲裁法的區別
㈠ 民事訴訟與仲裁的關系
民事訴訟與仲裁的關系如下:
1.民事訴訟是保證仲裁裁決公正性必不可少回的手段答。我國仲裁法和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撤銷仲裁裁決制度和不予執行仲裁裁決制度是仲裁公正性的保障。
2.仲裁與民事訴訟在法律淵源上具有聯系性。反映了兩種程序的一致性。
3.仲裁裁決通過民事訴訟程序中的執行程序來實現。
4.仲裁程序中的財產保全和證據保全措施由法院行使。
㈡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製度
民事訴訟和仲裁製度是訴訟和仲裁的法律程序,兩者所屬部門不同,職責范圍不同。如果當事人雙方已經達成仲裁協議,另一方又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將不會受理。如果雙方協議不成無效時,法院將接受處理,裁定或審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十六條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和以其他書面方式在糾紛發生前或者糾紛發生後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仲裁協議應當具有下列內容:
(一)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項;
(三)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㈢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法的區別>簡單說,抓重點的講
民事來訴訟法是「調整民事訴訟法律關自系的規范的總稱」,仲裁法就是「調整仲裁法律關系的規范的總稱」啦!呵呵
民事訴訟是實行「兩審終審制」的,也就是說,當事人可以啟動民事糾紛解決的一審、二審,甚至,還可以對生效判決進行申訴申請再審。
而仲裁則實行「仲裁終結制」,一次仲裁則結束。
「 1、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就是說一個案件,仲裁庭只作出一次仲裁裁決,便進入執行程序,沒有第二次裁決,也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訴。
2、仲裁裁決與法院判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一經作出,當事人必須履行義務。如果一方當事人不主動履行,另一方當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㈣ 民事訴訟的本訴與仲裁法中請求的區別
民事訴訟中的本訴,是相對於反訴而言,沒有反訴,也就沒有本訴的概念。 《蕞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反訴與本訴的訴訟請求基於相同法律關系、訴訟請求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或者反訴與本訴的訴訟請求基於相同事實的,人民法院應當合並審理。」
仲裁法中的請求,與民事訴訟中的訴訟請求實質相同,只是二者審理的機關不同,適用的程序性的法律也不同,但在基本的程序和要求上大致相同。
民事訴訟中的本訴,與仲裁法中的請求,是不同層次的概念,沒有相對性。
㈤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製度屬於民法嗎
民法作為實體來法,內容包自括民法總論、物權、債與合同、知識產權、婚姻家庭繼承、人格權和侵權行為等內容。民訴和仲裁製度不屬於民法范疇,它們是程序法。
民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1)廣義民法是指所有調整民事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即它不僅包括以民法典、民法通則、民法命名的法律規范,還包括民事單行法(如《合同法》),民事特別法(如《公司法》),以及散見於憲法和其他規范性文件中的民法規范。
2)狹義上的民法是指以民法典、民法通則、民法命名的法律。我國民法通則歸入狹義民法范疇。
注意:上一條回答的後半部分是錯誤的。民事訴訟法和仲裁法絕對不包括在民法范疇內,作為程序法,它們調整的是民事訴訟法律關系,而非民事法律關系。
㈥ 經濟仲裁法與民事訴訟法的比較
1、仲裁是社會救濟,有社會中立的第三方進行裁決;而民事訴訟專是公力救濟,是有屬國家機關即國家司法機關進行裁決。
2、仲裁是一裁終局,對裁決不服不得上訴;而民事訴訟原則是兩審終審,對判決不服可以申請上訴尋求救濟;
3、仲裁並不必然依據法律進行裁決,可以依據公平正義觀念或者雙方一致選擇或者一致同意的文件進行裁決,甚至可以選擇外國的仲裁程序;而民事訴訟必須依據民事訴訟法進行審理,不得選用其他國家的法律
4、仲裁裁決可以選擇不公開,而民事訴訟法判決原則上必須公開,但是例如離婚案件等少數案件可以不予以公開
5、仲裁裁決可以約定選擇的仲裁委員會,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而民事訴訟原則上必須由被告人住所地或原告住所地等特定地域進行選擇。
㈦ 訴訟和仲裁的區別
1.兩者處理糾紛的機構不同。仲裁由當地仲裁委受理,其監督機構是中國仲裁協會訟由法院受理,監督機構是檢察院。2.一旦合同雙方約定選擇仲裁解決合同糾紛,就不能到法院再進行訴訟。3.仲裁按照自願原則,訴訟則不以另一方意志為轉移。4.受案范圍不同,仲裁只能受理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而法院則可以受理各類糾紛。5.程序不同,仲裁是一裁終局制,申請撤銷時法院一般不再從實體進行審查,如程序中有明顯錯誤時可以撤銷訟如對一審不服還可以上訴,二審不服可在二年內申請再審。6.仲裁庭審理案件通常案情不公開,裁決不公開民法院實行案件公開審理原則,但依法不應公開審理的除外。7.兩者收費不同。訴訟費用在規定情形下可以減交、緩交、免交,而仲裁費沒有相應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二條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㈧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法的關系
仲裁是一種傾向於協商的 法律解決手段。更體現了人性和諧的一面。 訴訟是根據法律的明文規定解決爭議的手段,
㈨ 仲裁法中的迴避和民訴法中的迴避有何區別民事訴訟法的
1,民訴法中的迴避和仲裁法上的迴避范圍基本是一致的,一般要求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三)與本案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仲裁的;
(四)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的。等等情況
2,民訴上的迴避申請一旦成立,應迴避人員迴避後,進行的訴訟繼續有效,而仲裁呢,由仲裁庭決定已經進行的仲裁是否繼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