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對調休規定

勞動法對調休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3-27 12:07:15

① 新勞動法加班和調休是怎麼規定的

注意,新法稱之為《勞動合同法》,之前的法才叫做《勞動法》
《勞動合同法》規定了內如果出現加班容的情況,可以用支付加班費用的方式進行補償,如果勞動不要加班工資,可以與用工單位協商其他的補償方法。
新法與舊法就加班其實是沒有做硬性規定的,就是說並沒有規定一周只要做滿40個小時(計時工25小時)外,就不能(或允許)加班,在用工單位出現緊急用工情況的時候,只要徵得勞動者同意,就可以讓勞動者加班,然後補償
1.加班後,用工單位可以採用支付加班工資(平時1.5倍,法定節假日3倍)的形式來補償勞動者
2.如果勞動者不願意調休,可以與單位協商不加班,或支付加班工資
3.如果用工單位讓勞動者加班了,但是不支付加班費,不調休,或者與勞動者協商補償達不成一致的,勞動者可以向國家機構備案,申請仲裁
附:《勞動合同法》部分內容
第三十一條 用人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勞動定額標准,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

② 誰能告訴我勞動法對於調休時效性怎麼規定的

用人單位根據法律規定製定調休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其他勞動法律法規,對調休只作了原則性規定。一是全民法定節日(元旦、春節、清明、端午、中秋、國慶共11天)應當安排勞動者休假;二是休息日(周六、周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對於勞動者在休息日加班後如何調休,以及調息時間的時效,沒有做出統一規定,由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律總的原則,結合自己單位生產經營實際情況做出規定。

一般來說,休息日加班的,會安排在本周或下周內調休。因為這樣安排不會與「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規定發生沖突,也不用支付加班費。

對勞動者調休假的天數及時效,用人單位一般規定是能數個調休日,調休的時效,也規定在本年度使用。這樣安排有利於生產經營和勞動者身體健康。

附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節錄)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條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四十五條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

附2:《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節錄)

第十條 用人單位經職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職工年休假天數少於應休年休假天數,應當在本年度內對職工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按照其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其中包含用人單位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用人單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但是職工因本人原因且書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單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③ 勞動法關於調休補休的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
《勞動法》規定: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由此可見,休息日加班後,企業可以首先安排補休,在無法安排補休時,才支付不低於工資200%的加班費。換句話說,雙休日加班後,是安排補休還是支付加班費,決定權在企業,職工沒有選擇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只有平時晚上的加班和國定假日的加班,用人單位必須支付加班工資。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和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都是佔用了勞動者的休息時間,都應當嚴格加以限制,高於正常工作時間支付工資報酬即是國家採取的一種限制措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 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④ 請問勞動法調休規定

1、按勞動法相關規定,可以調休。最長期限為6個月;

2、國假日不可以調休,必須支付3倍的工資;

3、單位可以按日結算工資,但不得低於合同約定的工資待遇。

⑤ 勞動法關於調休的最新規定

調休應該根據單位的考勤制度確認實施辦法。其在具體工作中的調休不在勞動法的規定范圍之內。供參考。

⑥ 勞動法中關於加班時間算調休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七十條: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先按同等時間安排其補休,不能安排補休的應按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二)項的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法定節假日(元旦、春節、勞動節、國慶節)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按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三)項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

依據上述規定,根據工時制度的不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約定加班時間、加班工資、以及能否調休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 對標准工時制而言,因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一般每天延長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特殊原因每天延長工作時間不得超過3小時,每月延長工作時間不得超過36小時。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150%的工資報酬,該加班不能用以後安排調休處理;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用人單位有權以調休代替,不能安排調休的,應支付不低於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該加班不能用以後安排調休處理,應支付不低於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

2. 對於綜合計算工時制的用人單位而言,在綜合計算工時周期內的工作總時間超過核定的標准時間,屬於加班,且不能以調休處理,應支付不低於工資150%的工資報酬;法定節假日工作的,算加班,該加班亦不能用以後安排調休處理,應支付不低於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

3. 經批准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不受《勞動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日延長工作時間標准和月延長工作時間標準的限制。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勞動者,一般情況下,除法定節假日工作外,其他時間工作不存在加班。法定節假日工作的,按照地方法規規定。如果地方規定要支付加班工資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不能用以後安排調休處理。 日工資計算方法:日工資=月工資收入÷21.75

小時工資計算方法: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21.75×8) 節假日加班三薪(月工資收入÷21.75×300%) 公休日加班雙薪(月工資收入÷21.75×200%)

春節長假七天總加班費=月工資收入÷21.75×300%×3+月工資收入÷21.75×200%×4

(6)勞動法對調休規定擴展閱讀

公司加班調休管理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加班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其它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公司實際情況,特製定本規定。

第二章 加班的分類和程序

第二條 加班:指在規定工作時間外,因本身工作需要或主管指定事項,必須繼續工作者,稱為加班。加班分為兩種:即計劃加班和應急加班。正常工作日內因工作繁忙,需要在規定時間外繼續工作,稱為應急加班。周末或國家法定節假日繼續工作,稱為計劃加班。

第三條 員工加班應填寫《加班申請單》(附表一),經部門負責人審核同意,總經辦批准簽字後,送交人事部審核備案,方可計算為有效加班。

第三章 加班管理規定

第四條 加班人員應提前向人事部遞交《加班申請單》(遞交時間:工作日應急加班於當天17:00前;周末加班於加班前最後一個星期五的17:00前,國家法定節假日加班則於加班前一周。);特殊情況不能按時提交者,應由加班人員的部門主管電話通知人事部,在正常上班後的第一個工作日17:00前補交。

第五條 本公司人員於休假日或工作時間外因工作需要而被指派加班時,如無特殊理由不得推諉。

第六條 加班時間以0.5小時作為起點記時單位。累計4小時為0.5個工作日,累計8小時為1個工作日,累計12小時為1.5個工作日??依此類推。並以此作為調休的依據。(加班時間累計或累計後的零頭按四捨五入)。

第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規定第七條的限制: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員工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其他日常運作,必須及時搶修的;

第九條 加班調休應在當年使用完畢,未使用完按放棄處理,不累計到下一年度。 第十條 常駐公司人員的加班起止時間以打卡為准,外派人員的加班起止時間,以個人提交書面說明,部門負責人簽字確認為准。

第四章 加班補償標准

第十一條 加班補償方式是調休(國家規定法定節假日除外),當月加班補休,公司根據工作緊張程度和員工本人意願在本月或下一個季度內安排調休。

⑦ 《勞動法》中如何規定員工的加班和調休的!

一,用人單位,對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可以按排補休;

二,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或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未經勞動者同意,不可以按排補休.

引用法律;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一條"用人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勞動定額標准,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

(7)勞動法對調休規定擴展閱讀:

1、對標准工時制而言,因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一般每天延長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特殊原因每天延長工作時間不得超過3小時,每月延長工作時間不得超過36小時。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150%的工資報酬,該加班不能用以後安排調休處理;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用人單位有權以調休代替,不能安排調休的,應支付不低於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該加班不能用以後安排調休處理,應支付不低於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


2、對於綜合計算工時制的用人單位而言,在綜合計算工時周期內的工作總時間超過核定的標准時間,屬於加班,且不能以調休處理,應支付不低於工資150%的工資報酬;法定節假日工作的,算加班,該加班亦不能用以後安排調休處理,應支付不低於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


3、經批准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不受《勞動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日延長工作時間標准和月延長工作時間標準的限制。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勞動者,一般情況下,除法定節假日工作外,其他時間工作不存在加班。法定節假日工作的,按照地方法規規定。如果地方規定要支付加班工資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不能用以後安排調休處理。 日工資計算方法:日工資=月工資收入÷21.75
小時工資計算方法: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21.75×8) 節假日加班三薪(月工資收入÷21.75×300%) 公休日加班雙薪(月工資收入÷21.75×200%)

⑧ 勞動法規定雙休日能不能隨便調休

《中華來人民共和國勞動自法》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休息日上班,是允許調休的。

熱點內容
法院老賴系統 發布:2025-07-23 01:22:59 瀏覽:756
路橋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23 01:19:35 瀏覽:357
公共法律服務先進團隊 發布:2025-07-23 01:18:55 瀏覽:35
王瑢律師 發布:2025-07-23 01:07:30 瀏覽:160
立法法修改前後對照 發布:2025-07-23 01:06:06 瀏覽:713
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條例試題 發布:2025-07-23 01:05:52 瀏覽:203
惠州勞動法底薪 發布:2025-07-23 00:59:58 瀏覽:551
瓦格雷夫法官 發布:2025-07-23 00:54:01 瀏覽:904
公示催告程序法院 發布:2025-07-23 00:47:25 瀏覽:5
西南司法鑒定中心地址 發布:2025-07-23 00:43:10 瀏覽: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