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中被害人的界定

刑事訴訟法中被害人的界定

發布時間: 2022-03-27 14:54:21

㈠ 刑訴法詢問被害人的相關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詢問被害人,是指司法人員為了査清案情,依法向被害人所作的査詢和詰問。 被害人的陳述應製成筆錄,最後要經被害人閱看或向其宣讀。如有遺誤可以請求更正或補充。核'實後,被害人、詢問人和記錄人應簽名或蓋章。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四條 偵查人員詢問證人,可以在現場進行,也可以到證人所在單位、住處或者證人提出的地點進行,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通知證人到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提供證言。在現場詢問證人,應當出示工作證件,到證人所在單位、住處或者證人提出的地點詢問證人,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詢問證人應當個別進行。

第一百二十七條 詢問被害人,適用本節各條規定。

㈡ 刑事訴訟中的被害人與受害人有什麼區別

被害人是刑事訴訟過程中對收到犯罪侵害的人的一種專業稱謂,它是與被告人相對應的,在整個刑事訴訟過程中是沒有受害人這一稱呼的,只有被害人的稱呼,這在我國的刑事訴訟法中,體現的相當明顯,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第三款規定:「當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㈢ 被害人的概念和特徵是什麼

被害人指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或其他合法權益受到犯罪行為直接侵害的人。在公訴案件中,被害人是當事人之一(刑事訴訟法第82條明文規定),在一定程度上起證人的作用;如果他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就成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享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在自訴案件中,被害人為自訴人,享有當事人的地位。
被害人是合法權益遭受侵害的案件當事人,同案件的處理結果有直接的利害關系

㈣ 什麼是刑事訴訟的被害人,刑事訴訟中被害人包括單位嗎

被害人,是指正當權利或者合法權益遭受犯罪行為直接侵害並因此而參加刑事訴訟,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責任的訴訟參與人。
被害人是否包括單位,《刑事訴訟法》中未作明文規定。

㈤ 被害人與受害人的區別

一般來說,被害人制指刑事訴訟的當事人,受害人指民事訴訟的當事人。被害人是指在刑事案件中合法權益遭受犯罪行為侵害的人。廣義上的被害人,既包括刑事訴訟中的自訴案件的被害人;也包括刑事訴訟中的公訴案件的被害人。狹義上的被害人,僅指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在刑事訴訟中,被害人屬於當事人之一,居於原告人地位。受害人,是指民事案件中的「賠償權利人」。 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款:「本條所稱『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款本條所稱『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

㈥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中的被害人,是指本人,法定代理人,近親屬

自訴案中的被害人就是自訴人,自訴人也就是受害人本人。無訴訟行為能力的公民進行專訴訟活動只屬能由其監護人為法定代理人代理其進行訴訟活動。

第二百零四條 自訴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㈦ 被害人的法律規定

「被害人」是《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的刑事訴訟「當事人」之一,存在於大多數刑事案件之中。《刑事訴訟法》沒有對「被害人」做出專門的定義,但是結合其他條款,例如第一百零八條第二款「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等內容,被害人是指「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或其他合法權益受到犯罪行為侵害的人」。
在一些刑事案件中,犯罪行為給國家、集體的財產造成了損失,所以《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第二款規定:「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這意味著,在某些刑事案件中,國家、集體也可能成為「被害人」。也有一些犯罪行為並未造成實際的人身或財產等損失,這類案件的當事人中就沒有明確、具體的「被害人」,例如未造成損害後果的危害公共安全類犯罪。

㈧ 請問刑事訴訟法中被害人和自訴人的區別是什麼

被害人一般是指公訴案件只有受害人,在公訴案件中沒有自訴人。
自訴內人在自訴案件才有,容同時在自訴案件,自訴人也就是受害人本人。
公訴案件的受害人與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受害人)在權利和地位上有很大不同:
一、被害人自訴人在訴訟中享有的訴訟權利:1、申請復議權。2、申訴權,包括三種情況:一是對公安機關不立案的申訴。對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立案的,有權向人民檢察院提出,請求人民檢察院責令公安機關向檢察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其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則必須立案。二是對檢察機關不起訴決定的申訴。對人民檢察院作出的不起訴決定不服的,有權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起申訴。三是對生效判決的申訴。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的,有權提出申訴。 3、委託訴訟代理人的權利。4、自訴權。5、申請抗訴權。
二、自訴人在訴訟中享有的訴訟權利,主要有:1、向自訴人在刑事案件中,有權申請撤銷案件,2、有權就損害賠償問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3、有權申請調取證據和傳喚證人,有權申請審判員、書記員、鑒定人發問,4、有權參加法庭辯論,5、對法院的判決、裁定不服時,有權上訴和申訴。

㈨ 刑訴法中的被害人有關的法律條款有哪些

法律分析:1.第一百一十四條,對於自訴案件,被害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訴。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2.《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3.第一百九十一條,公訴人在法庭上宣讀起訴書後,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訴書指控的犯罪進行陳述,公訴人可以訊問被告人。被害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經審判長許可,可以向被告人發問。審判人員可以訊問被告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四條 對於自訴案件,被害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訴。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第一百零一條 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第一百九十一條 公訴人在法庭上宣讀起訴書後,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訴書指控的犯罪進行陳述,公訴人可以訊問被告人。被害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經審判長許可,可以向被告人發問。審判人員可以訊問被告人。

熱點內容
法院老賴系統 發布:2025-07-23 01:22:59 瀏覽:756
路橋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23 01:19:35 瀏覽:357
公共法律服務先進團隊 發布:2025-07-23 01:18:55 瀏覽:35
王瑢律師 發布:2025-07-23 01:07:30 瀏覽:160
立法法修改前後對照 發布:2025-07-23 01:06:06 瀏覽:713
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條例試題 發布:2025-07-23 01:05:52 瀏覽:203
惠州勞動法底薪 發布:2025-07-23 00:59:58 瀏覽:551
瓦格雷夫法官 發布:2025-07-23 00:54:01 瀏覽:904
公示催告程序法院 發布:2025-07-23 00:47:25 瀏覽:5
西南司法鑒定中心地址 發布:2025-07-23 00:43:10 瀏覽: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