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工資是什麼崗位
『壹』 稅前補發工資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稅前補發是指扣稅以前的應補發工資,稅後補發是指扣繳個人所得稅後的補發工資。補發的就是上個月應該給你發的結果沒有發,到這個月就是補發了。記得以前上班的時候,調整了基本工資了,但是單位發工資沒有調整,幾個月之後就來了一次補發,把之前應該發的給補上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貳』 國家財政支付工資的崗位有哪些
國家財政支付工資的崗位有:
一、政府公務員:如法官、書記員、警衛行政及內勤人員;
二、文職人員:教師、編輯、教授、科研人員、國企管理者;
三、機關、事業單位外勤人員,醫生等
四、清潔工、護林員、野生動植物保護人員。
財政發工資的單位有:國家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人民團體。
財政工資統發是按照國家工資制度規定的項目和標准,由財政部門統一發放機關事業單位的個人經費,實現收入透明化。將目前分散發放的津貼
、補貼等工資性支出全部納入財政統一發放范圍,這有利於從根本上解決單位擅自擴大補助范圍,提高發
放標准,亂發各種津貼、補貼等隱形收入的問題,從而解決長期存在的不同部門和單位機關事業人員收入苦樂不均的現象。
(2)行政法工資是什麼崗位擴展閱讀:
財政統發按照兩個部門的確認的工資與執行時間執行,沒有權利改動與增加或是減少。全國同級別的行政事業單位的職工名義上的工資是一樣,實際的工資相差多。現行的工資管理制度影響了地方合理安排財政資金,工資統發只是出納,組織部與人事部的工資審批和管理是會計,弱化了財政的分配與監督管理的職能。
財政統發工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機關事業單位幹部職工的工資發放鬆散管理的方式,調動了職工工作的積極性,促進了社會安定與政治的穩定,避免了單位的吃空額的現象。同時也大大地節約了財政資金,保證了財政集中財力辦大事。
工資進行財政統發,避免了擠占、挪用工資的不良現象,可以控制財政供養人員的大量增長,有效地調動地方的理財,發展各地經濟,讓支出結構得到調整與優化,確保了重點支出的積極性。
『叄』 基本工資和崗位工資的區別是什麼
基本工資和崗位工資的區別:基本工資是用人單位根據與勞動者建立的勞動關系而支付給勞動者的基礎性工資,一般基礎標准上的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是基本工資;而崗位工作是根據勞動者所處的具體崗位而支付的工資。
【法律依據】
《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三條
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
工資總額的計算應以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全部勞動報酬為根據。
第四條
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
(一)計時工資;
(二)計件工資;
(三)獎金;
(四)津貼和補貼;
(五)加班加點工資;
(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第二條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肆』 基本工資和崗位工資有什麼區別
基本工資是你在所簽署公司的最低收入,崗位工資是根據崗位不同而不同,是可調性收入,但都是工資的一部分,都是要繳納稅金和做為基數繳納社保和公積金的。
『伍』 通常我們把算工資的這個工作崗位的職位名稱叫什麼
算工資的部門一般有財務部門和財務部門。 至於崗位就要看所在的部門,你說的算工資是崗位下得具體工作。
『陸』 什麼叫崗位津貼
崗位津貼是指對特殊條件下工作的勞動者的額外勞動消耗和額外生活費用支出的補償形式。勞動條件和崗位的不同,勞動者在相同時間內所付出的體力和腦力往往是不同的,支出的生活費用也有差別,工資等級制度不能完全反映這些差別。
崗位津貼可以對那些在特別繁重、艱苦、有損健康等條件下從事勞動的勞動者的額外勞動消耗和額外生活費用支出進行補償,保證勞動者的身體健康,保證勞動力的正常再生產。根據生產性質和勞動條件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津貼項目。
(6)行政法工資是什麼崗位擴展閱讀
津貼同其它工資形式相比,有以下幾個特點:
1.津貼是一種補償性的勞動報酬,是對勞動者在特殊的環境和條件下超常勞動消耗和額外支出的一種補償。
2.大多數津貼所體現的主要不是勞動本身,即勞動數量和質量的差別,而是勞動所處的環境和條件的差別,主要功能是調節工種、行業、地區之間在這方面的工資關系。
3.津貼具有單一性的特點,往往是一事一貼。多數津貼是根據某一特定條件,為了某一特定要求而制定的,這與工資制度綜合多種條件與因素的情況是不同的。這就要求在確定津貼的條件、范圍、對象時,界限必須十分明確。
4.津貼具有較大的靈活性,隨著工作環境、條件的變化而變化。而不象標准工資那樣,一經確定,在較長一段時間內難以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