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院判決模版

行政法院判決模版

發布時間: 2022-03-28 11:29:32

A. 法院判決書上為什麼經辦人寫行政的人

因為法院是國家行政機關。法官們都是行政人,所以說他必須得寫行政人。

B. 行政法院判決被告錯誤怎麼辦

行政訴訟被告錯誤需要進行變更為正確的被告後才能進行審理和判決。被告錯誤變更的規定是:原告所起訴的被告不適格,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原告變更被告;原告不同意變更的,裁定駁回起訴。應當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參加訴訟,但行政復議機關作共同被告的除外。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第二十六條
原告所起訴的被告不適格,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原告變更被告;原告不同意變更的,裁定駁回起訴。
應當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參加訴訟,但行政復議機關作共同被告的除外。
第二十八條
人民法院追加共同訴訟的當事人時,應當通知其他當事人。應當追加的原告,已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可不予追加;既不願意參加訴訟,又不放棄實體權利的,應追加為第三人,其不參加訴訟,不能阻礙人民法院對案件的審理和裁判。

C. 人民法院對第一審行政案件可以作出什麼樣的判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內同情況,分容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
(二)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1、主要證據不足的;
2、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3、違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職權的;
5、檻用職權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四)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

D. 對於行政訴訟,法院可以做出的判決結果

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1)具體行內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容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

(2)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主要證據不足的;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違反法定程序的;超越職權的;濫用職權的。

(3)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4)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

E. 人民法院如何判決行政訴訟案件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54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判決維持。人民法院經審理後認為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為認定的事實清楚,提供的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處理程序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的,應當判決維持被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

.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應當判決撤銷該具體行政行為,具體行政行為部分違法,則判決撤銷違法部分,維持正確部分。

.判決被告在一定期間履行法定職責。這主要是指:

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不予答復的,人民法院可判決其頒發許可證和執照。如某個體戶要開一家副食品店,現條件具備,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頒發營業執照,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拒絕頒發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對這類案件,法院經審理後,應判決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一定期限內,發給該個體戶營業執照。

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如公安機關接到被拐騙兒童的家長的報告後,明確表示拒絕,或者遲遲沒有採取措施,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立即在一定時間內履行。

.判決變更具體行政行為。判決變更具體行政行為是指人民法院以判決的方式改變具體行政行為的內容。人民法院判決變更具體行政行為,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必須是行政處罰,而不是其他的具體行政行為;必須是顯失公正的行政處罰。顯失公正,是指行政機關給予違法行為人的行政處罰與過錯極不相稱,畸輕或畸重。如甲、乙、丙進行輸贏額不超過1元的賭博,被公安機關查獲,分別給予行政拘留15天,罰款2000元的處罰。這種處罰就顯失公正,對此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變更。

F. 法院行政裁定書

法院開具的行政裁定書,屬於訴訟法律文書的一種,它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我國行政訴訟法規定的程序,在審理行政案件過程中,為解決有關訴訟的程序問題而依法作出的書面處理決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71條規定,裁定適用於下列范圍:起訴不予受理;駁回起訴;訴期期間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或者駁回停止執行的申請;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准許或者不準許撤訴;中止或者終結訴訟;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中止或者終結執行;其他需要裁定的事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接到起訴狀,經審查,應當在七日內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宣告判決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或者被告改變其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原告同意並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依法改判;(三)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由於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也可以查清事實後改判。當事人對重審案件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

G. 法院判決書樣本

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模板:
____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____)____民再____號

抗訴機關:____人民檢察院。

申訴人(一審、二審訴訟地位):____,____。____

被申訴人(一審、二審訴訟地位):____,____。____

二審上訴人/二審被上訴人/第三人(一審訴訟地位):____,____。___。(以上寫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加人的姓名或者名稱等基本信息)

申訴人____因與被申訴人___及___(寫明原審其他當事人訴訟地位、姓名或名稱)____(寫明案由)一案,不服本院(____)____號民事判決/民事裁定,向____人民檢察院申訴。____人民檢察院作出____號民事抗訴書,向____人民法院提出抗訴。____人民法院作出(____)____號民事裁定,指令本院再審本案。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了本案。____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____出庭。申訴人____、被申訴人____(寫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加人的訴訟地位和姓名或者名稱)到庭參加訴訟。(未開庭的,寫明: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____人民檢察院抗訴認為,____(概括寫明人民檢察院的抗訴理由)。

____稱,____(寫明再審過程中申訴人的再審請求、事實和理由)。

____辯稱,____(概述被申訴人的答辯意見)。

____述稱,____(概述原審其他當事人的意見)。

____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____(寫明一審原告的訴訟請求)。一審法院認定事實:____。一審法院判決:____(寫明一審判決主文)。

____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請求:____(寫明上訴請求)。二審法院認定事實:____(概述二審認定事實)。

二審法院認為,____(概述二審判決理由)。二審法院判決:____(寫明二審判決主文)。

圍繞當事人的再審請求,本院對有爭議的證據和事實認定如下:

____(寫明再審法院採信證據、認定事實的意見和理由,對一審、二審法院認定相關的事實進行評判)。

本院再審認為,____(寫明爭議焦點,根據再審認定的案件事實和相關法律,對再審請求進行分析評判,說明理由)。

綜上所述,____(對當事人的再審請求是否成立進行總結評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____項、____(寫明法律文件名稱及其條款項序號)規定,判決如下:

一、____;

二、____。(以上分項寫明判決結果)

____(寫明訴訟費用的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_____

審判員_____

審判員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院印)

書記員_____

【說明】
本判決書樣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制定。供因人民檢察院抗訴,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再審,受指令的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後作出實體處理用。

(7)行政法院判決模版擴展閱讀:

判決書,法律術語,是指法院根據判決寫成的文書。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種應用寫作文體,包括民事判決書、刑事判決書、行政判決書和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新規:法院生效的判決書從2014年1月1日起在互聯網全面公布,除涉及國家機密、個人隱私、未成年犯罪以及不宜「曬」的4類判決書外,公眾均可隨時查閱。

按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文書格式的要求,此判決書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組成。

首部

⒈標題

分兩行書寫,第一行寫法院名稱,第二行寫文書種類,即「民事判決書」。

⒉編號

在標題右下方寫編號,表述為「[年度]×民初字第××號」。如系經濟糾紛案件,案件性質代字為「經」字。

⒊訴訟參加人及其基本情況

①原告:如系公民提起訴訟的,應寫明其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業和住址等。如系法人提起訴訟的,應寫明單位的全稱和所在地址;然後另起一行寫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職務。在訴訟過程中,被告提起反訴的,在判決書中還應表明各自當事人在反訴中的稱謂,如「原告」、「被告」。當事人有訴訟代理人的,應寫明是何種訴訟代理人,應具體寫明其稱謂:系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或是委託代理人,然後寫明其姓名等基本情況。②被告:除稱謂為被告以外,其他基本情況寫法同原告相同。③第三人:寫明其姓名或名稱等基本情況。

⒋案件由來和審理經過

應表述為:「……一案,本院於×年×月×日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到庭參加訴訟。本案已審理終結。」

正文

事實部分首先寫明當事人的請求和爭議的事實與理由,然後另起一行寫明法院認定的事實和證據。

當事人雙方爭議的事實、理由及各自訴訟請求。即原告具體要求解決什麼爭議的問題,如何解決及其事實和理由;被告對原告訴訟請求所持的態度,陳述的主要事實和理由,以表明雙方起訴或答辯各自所持的態度或依據。

網路-判決書

H. 行政訴訟法院如何作出判決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1)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2)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消或者部分撤消,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主要證據不足的;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違反法定程序的;超越職權的;濫用職權的。(3)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八十條 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和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

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人民法院。

I. 行政訴訟法院作出判決怎麼寫

行政訴訟,法院作出判決的情形有:行政行為有錯誤的,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被告在一定期限內履行;被告依法負有給付義務的,判決被告履行給付義務;行政行為正確無誤的,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九條
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請被告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給付義務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第七十條
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一)主要證據不足的;
(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職權的;
(五)濫用職權的;
(六)明顯不當的。
第七十二條
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查明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被告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第七十三條
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查明被告依法負有給付義務的,判決被告履行給付義務。

熱點內容
央視法治頻道鏡子2 發布:2025-07-22 10:08:29 瀏覽:682
旅遊法規旅遊消費者權益條例 發布:2025-07-22 10:08:29 瀏覽:682
法院雙打 發布:2025-07-22 10:07:52 瀏覽:774
電大的法學論文題目 發布:2025-07-22 10:02:42 瀏覽:489
民法通則八十八條 發布:2025-07-22 10:01:19 瀏覽:534
社區矯正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22 09:38:21 瀏覽:974
法律援助會會 發布:2025-07-22 09:36:53 瀏覽:440
南平中級法院 發布:2025-07-22 09:32:26 瀏覽:486
如何做好法官助理工作 發布:2025-07-22 09:24:19 瀏覽:501
刑事訴訟法230 發布:2025-07-22 09:21:17 瀏覽: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