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與勞動爭議處理PPT

勞動法與勞動爭議處理PPT

發布時間: 2022-04-04 12:09:27

勞動法與勞動爭議處理這門課程的重點,難點是什麼

勞動法中有很多地方沒有明確規定存在漏洞,現實中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無法用勞動法解決。

Ⅱ 勞動法爭議怎麼處理

勞動爭議處理方法: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向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Ⅲ 勞動爭議處理原則有哪些

根據法律、法規規定,勞動爭議處理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四個:
(一)合法原則
依法處理爭議,就要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要求和權利、義務要求去解決爭議,同時要掌握好依法的順序,即:有法律依法律,沒有法律依法規,沒有法規依規章,沒有規章依政策。另外,處理勞動爭議還可以依據依法簽訂的集體合同、勞動合同,以及依法制定的企業規章。
(二)公正原則
這一原則主要應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要將勞動爭議當事人置於平等的法律地位,任何一方當事人都不得有超越另一方當事人的特權;另一方面應注意依法保護勞動關系中的弱者——勞動者,這與依法保護勞動關系雙方合法權益的宗旨是一致的,因為它們共同的基點是「依法」。
(三)及時原則
首先,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應當及時協商或及時申請調解以至申請仲裁,避免超過仲裁申請時效,喪失申請仲裁的權利。其次,勞動爭議處理機構在受理案件後,應當在法定結案期限內,盡快處理完畢,以避免「案無定日」、久拖不決的現象。其三,對處理結果,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要及時採取申請強制執行等措施,以保證案件處理結果的最終落實。
(四)著重調解勞動爭議原則。
調解既是一道專門程序,也是仲裁與審判程序中的重要方法。進行調解應注意的問題:一是必須遵守自願原則。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必須經爭議雙方當事人同意,否則調解委員會不予受理。三種勞動爭議處理機構進行調解必須是當事人真正自願和解和自願達成調解協議,不得對爭議案件強行調解,也不得採取強迫或變相強迫的方法進行調解。二是必須堅持合法、公正原則。調解是建立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通過說服教育,使當事人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達成和解協議,並不是無原則地進行。
勞動爭議是勞動關系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勞動爭議當事人,一方為勞動者,另一方為用人單位。

Ⅳ 《勞動爭議處理實務》作業

《勞動爭議處理實務》作業2一、名詞解釋1、職業培訓: 即職業教育,亦稱職業訓練、職業技術培訓或職業技能開發,它是根據現代社會職業需求以及勞動者的從業意願和條件,對要求就業和在職的勞動者所進行的旨在培養和提高其專業技術知識和職業技能的教育和訓練活動2、工作時間: 是指勞動者根據國家的法律規定,在一個晝夜或一周之內從事本職工作的時間。3、工資: 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和勞動關系雙方的約定,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員工的勞動報酬。4、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對於未成年工,世界各國勞動法規定不完全一致,在我國,未成年工一般是指年齡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勞動者。未成年工的身體發育尚未完全定型,正在向成熟時期過渡。過重的勞動、不良的工作環境、過度緊張的勞動、不適的工具等,對未成年工的身體健康都會產生影響。因此,對未成年工的勞動要進行特殊保護,使未成年勞動者能夠在參加勞動的同時,身體得到正常發育,學習得到逐步提高,安全有所保障、確保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5、醫療保險: 是為補償疾病所帶來的醫療費用的一種保險。職工因疾病、負傷、生育時,由社會或企業提供必要的醫療服務或物質幫助的社會保險。二、簡答題1、簡述工資支付規則。我國法律規定: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在實踐中,工資支付應當遵守五項規則:一是貨幣支付規則。 用人單位應當以貨幣形式支付工資,不得以實物、 有價證券等 代替貨幣支付。 如有的企業因經濟效益不好而發不出工資時,則出現酒廠以發酒、服裝廠以發衣被等實物代替發放職工工資的現象。以實物折抵職工工資,表面上看起來沒有少發、也沒有剋扣職工工資,但實質上也是違反國家法律規定的。我國《勞動法》第50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本人。」可見,企業職工的工資只能按月以貨幣的形式發給職工,而不能以實物折抵工資,這也是一項硬行規定。 二是直接支付規則, 即應當將工資支付給職工本人。 用人單位應當 將工資直接支付給勞動者本人。鼓勵和逐步推行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在銀行開立個人賬戶,通過銀行按月支付給勞動者工資。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應當向其提供一份其本人的工資支付清單。 三是定期支付規則,即工資必須在固定的日期支付。 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小時、日、周、月為周期支付工資。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計發工資的,應當在工作任務完成後即時支付勞動者工資。但用人單位應當至少每月向勞動者支付一次工資。 四是全額支付規則,即應當將職工應得的工資全部支付。 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工資應當按照規定日期足額支付,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工資支付日期遇法定休假日或者休息日的,應當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禁止非法扣除工資。即使在法定允許扣除工資的情況下,每次扣除工資額也不得超出法定限度。根據我國現行立法,用人單位可以從職工的工資中代扣的情況只限於:應由職工交納的個人所得稅;應由職工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扶養費、贍養費;法定可以從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還規定,職工違紀違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而應予賠償的,可以從職工本人工資中扣除,用人單位按照前款規定扣除勞動者工資的,扣除後的余額不得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准。五是優先支付規則,即企業破產或依法清算時,職工應得工資必須作為優先受償的債權。用人單位破產、終止或者解散的,經依法清算後的財產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優先用於支付欠付的勞動者工資和社會保險費。2、簡述屬於工傷的七種情形。①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②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③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④患職業病的;⑤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⑦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3、確定與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依據是什麼?①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②社會平均工資水平;③勞動生產率;④就業狀況;⑤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4、簡述不能認定為工傷或視同工傷的三種情形?三種情況可視為工傷①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②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③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三、案例分析題郭某1992年12月8日與某制葯廠簽訂了為期5年的勞動合同,合同自1992年12月10日起至1997年12月10日止。合同約定:任何一方提前解除合同,應支付違約金。違約金按每年500元累計計算。1995年7月28日,郭某以幫助其母工作為由向該廠提出書面辭職,並聲明按合同約定賠償廠方1000元,廠方不同意。郭某於8月30日要求該廠辦理解除合同手續,並離廠而去。18天以後,郭某回廠辦理解除合同手續時,該廠以郭某提出辭職未經批准擅自離崗曠工為由,對其作出除名決定。郭某不服,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訴。仲裁委員會受理後,經調查,上述情況屬實。 試分析: (1)該廠對郭某的除名決定是否合法?為什麼? (2)此案應如何處理? 1)該葯廠對郭某的除名決定不合法。①《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18條規定,對職工予以除名有兩個重要條件:一是職工經常無正當理由曠工;二是經批評教育無效。此案中,職工郭某沒有這方面的原因。②郭某提出與該葯廠解除勞動合同符合法律規定。《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2條對這一規定作了明確的解釋,即: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超過30日,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如果勞動者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給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可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無需徵得用人單位的同意。本案中,郭某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已提前30日用書面形式通知廠方,也表明了按照合同約定賠償違約金的態度,符合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條件。郭某依照法定程序和條件辦事,離廠不屬曠工行為,該廠不能對其按曠工予以除名。 (2)此案的處理:根據上述分析,仲裁委員會應撤銷該葯廠對郭某作出的除名決定,裁定該廠為郭某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郭某應在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時向該廠繳付違約金1000元。

熱點內容
廣西梧州法院 發布:2025-07-18 15:57:18 瀏覽:528
補償可以高於勞動法47條 發布:2025-07-18 15:50:29 瀏覽:212
民法最新行政法規 發布:2025-07-18 15:45:59 瀏覽:877
勞動法關於事業單位病假規定2015年 發布:2025-07-18 15:44:34 瀏覽:696
深圳2017新勞動法底薪 發布:2025-07-18 15:44:33 瀏覽:183
法律責任的形式有哪些 發布:2025-07-18 15:24:59 瀏覽:570
今起十部法規 發布:2025-07-18 14:57:57 瀏覽:849
2015年二建法規 發布:2025-07-18 14:56:48 瀏覽:721
臻顧法律咨詢 發布:2025-07-18 14:49:00 瀏覽:792
全國道德模範及事跡 發布:2025-07-18 14:45:03 瀏覽: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