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比較
1、定義不同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而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相關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
2、具體內容不同
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而行政法規一般以條例、辦法、實施細則、規定等形式作成。發布行政法規需要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它的效力次於法律、高於部門規章和地方法規。
3、范圍大小不同
行政法是有關行政活動、行政機關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行政法律、行政法規、行政規章等等。行政法規是行政法的一部分。
『貳』 民法與行政法的區別
民法與行政法的區別:
1、含義不同:行政法是關於國家與國家權力專的法律,民法是屬關於市場和人的法律.
2、理念不同:民法是從市民社會中自然形成的,其理念是自由主義,其文化基礎是自由主義文化。行政法的理念是國家主義,其文化基礎是國家統治的理論。自由與統治永遠是一對矛盾。民法的價值理念之一是對抗國家力量的侵犯;行政法的價值目標之一是防止國家權力的膨脹並維護私權的合理存在。
3、功能不同:民法的功能是保護私權並對抗公權。行政法的功能是規范與限制行政權的擴張。然而,民法以人本主義為出發點張揚私權,但它又容易導致私權的泛濫。行政法是以國家本位主義為基礎,它可以保護私權行使,但是它的某些行政偏好又可能助長不適當的行政擴權。個人本位與國家本位都是社會利益兩種極端的表現,在許多情況下,很難達致對立的統一。
4、主體不同: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而行政法則是指由最高國家行政機關_國務院依法制定,修改的,有關行政管理和管理行政事項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叄』 行政法學各主要流派及其比較
行政法學者對於行政法應如何調整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的關系,如何配置雙方回當事人答的權利義務,從而形成怎樣的法的秩序等問題的主張、觀點和理論,通過較長時期的爭論和在論爭中不斷完善、發展,從而逐漸形成的行政法學的各種流派。其中主要的較有影響的流派有三個,即控權論學派、管理論學派和平穩論學派。
控權論學派主張,行政法調整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其重點是控制行政主體的權力,保護行政相對人的權益免受行政主體濫用行政職權行為的侵害,以建立和維護自由,民主和人權保障的法的秩序.
管理論學派主張,行政法調整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其重點是規范行政相對人的行為,保障行政管理的順利進行,以建立和維護有利於提高管理效率,實現管理任務的法的秩序.
平衡論學派主張,行政法調整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應盡可能"在總體上平衡行政主體與相對主的權利義務關系,兼顧公共利益和人人利益",以建立維護民主和效率有機統一和協調的法的秩序.
『肆』 比較行政法和行政法是什麼關系啊為什麼比較行政法一般是屬於人文學科而不是法律學科啊
法律分:國內部門法(民、刑、行政……)國外法(如德國民法、美國憲法……)國內訴專訟法(程序法)屬、國際法、法律史(制度史和思想史)、立法學、比較法學、法邊緣學科(法社會學、法心理學)八大類。
行政法是國內部門法范疇的,主要是圍繞我國《行政法》展開的。而比較行政法則是屬於比較法范疇的,主要是用我國先行行政法和大陸法系甚至英美法系其他先進國家的行政法制度作比較研究的。
比較行政法中也涉獵了部分國內行政法的內容,你選選是沒有壞處的,而且就我個人感覺,比較法中的橫向比較可以讓你更深地理解本國行政法。你何不趁學比較法的同時自修行政法呢?
又及:我國的行政法面臨換代,沒有必要專門修他,因為你學到的東西也是過時的。
『伍』 比較行政法的介紹
行政法學中有關基礎問題的研究,不論在我國行政法學界還是從全球范圍來看都是相對薄弱的內。這其中的原因有諸多容方面:一是行政法學作為應用學科導致了學者們對行政法運作過程中具體問題研究的重視,而疏於對理論問題的探討;二是由於行政法學在法律學科體系中的學科定位比較模糊,學者們難以建構起這個學科的深層次的理論體系。正是基於行政法學界對行政法學理論研究的相對滯後,筆者著述了《比較行政法學》一書。
『陸』 行政法和行政法規的區別
行政法是調整行政法律關系的法的總稱,行政法規是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關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責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從范圍來說,行政法規是行政法的一種。
『柒』 法德行政法比較
^_^我怎麼在造型設計中找到你的問題的啊?應該是在考試類的吧。。。改改啊。。。
『捌』 關於行政法的概念比較
所謂行政合法性原則是指行政機關的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規定了行政機關活動的許可權、手段、方式,行政活動都必須以法律為依據,法無明文規定不得為之;嚴格遵守法律的有關規定,違法者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行政合法性原則的內容:行政活動只能在法定范圍內,依照法律規定進行。行政機關不能自由地採取行動,只能在法律授權的范圍之內採取措施。法律規定了每個行政機關的組織和許可權,行政活動的方式和手段,行政機關只能依據法律規定行事,許可權以外的行為是無效的行為。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定。表現為行政行為必須證據充分;不能超越法定許可權;必須符合法定程序<DIV>
<P>所謂行政合法性原則是指行政機關的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規定了行政機關活動的許可權、手段、方式,行政活動都必須以法律為依據,法無明文規定不得為之;嚴格遵守法律的有關規定,違法者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行政合法性原則的內容:行政活動只能在法定范圍內,依照法律規定進行。行政機關不能自由地採取行動,只能在法律授權的范圍之內採取措施。法律規定了每個行政機關的組織和許可權,行政活動的方式和手段,行政機關只能依據法律規定行事,許可權以外的行為是無效的行為。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定。表現為行政行為必須證據充分;不能超越法定許可權;必須符合法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