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保障員工人生安全

勞動法保障員工人生安全

發布時間: 2022-04-07 01:36:35

① 中國勞動法對工人保護的相關內容

《勞動合同法》通過立法的功能強化了法律責任,加大了用人單位違法用工的成本,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1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或者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而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用人單位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或者不依法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要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2..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經濟補償標準的兩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3.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但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
4."工傷自理"條款違反《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工傷保險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因此屬於無效條款。
5.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後,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可以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6.職工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其前提必須為該"規章制度"是經過合法程序制定,並提前曾向勞動者公示或者告知,是合法、有效,對勞動者具有約束力的。
7.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8.單位因勞動合同的解除或終止需要向勞動者給予經濟補償時,其標准為: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
如果勞動者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則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12年。
"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9.解除勞動合同必須符合法定情形,不可以任意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要按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10..用人單位不按法律規定支付勞動報酬、加班工資或經濟補償金,按50%以上100%以下加付賠償金。

② 給員工提供宿舍的同時,公司是否有義務保證員工人身安全

一、所說情形,作為提供宿舍的公司,是其管理人,有義務保證員工人身安全。

二、法律依據是:

1、《勞動法》第七十六條國家發展社會福利事業,興建公共福利設施,為勞動者休息、修養和療養提供條件。用人單位應當創造條件,改善集體福利,提高勞動者的福利待遇。

2、《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 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③ 勞動法對在職員工安全的規定

第六章勞動安全衛生第五十二條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版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權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第五十三條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題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第五十四條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第五十五條從事特種作業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專門培訓並取得特種作業資格。
第五十六條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第五十七條國家建立傷亡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和處理制度。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和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對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傷亡事故和勞動者的職業病狀況,進行統計、報告和處理。

④ 勞動法對員工的保障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內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容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第十一條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建議盡快簽訂合同.切實保障自身權益

⑤ 員工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保障人生安全和裝置安全

一是把人身安全擺在首位。針對近階段暴雨強對流天氣較多等現象,公司對門店松動的招牌進行仔細檢查與加固,及時擺放「小心地滑」警示牌提醒顧客,防止發生意外傷害事件。
二是提升視頻監控安保作用。
三是高度重視用電安全。嚴格限制門店電器使用,將所有插座更換為帶觸電保護的型號,並避免雷電時操作POS機。
四是加強員工安全教育,提升員工安全防範意識。下班離店前,必須確認所有的門窗、電器關閉,開啟「110報警器」。
此外,公司還應該制訂多項應急預案,落實專人負責處理各項突發事件,以進一步確保門店安全。

⑥ 勞動保護是站在誰的立場上,強調為勞動者提供人身安全與身心健康的保障

主要是站在勞動者的立場上,保護勞動者的各種利益,包括經濟和人身安全

⑦ 勞動者是否可以向用人單位提出保障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的意見

勞動者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保障人身安全財產的意見,對於這個問題,作為用人單位,首先應該做到,員工在簽署勞動合同時,就應該有這一項保證人身安全

⑧ 勞動法主要有哪些保障員工的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復勞動法》:
第三條制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第五條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條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第七條勞動者有權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
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
第八條勞動者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
第一百零五條違反本法規定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其他法律、法規已規定處罰的,依照該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罰。

熱點內容
民法典常識 發布:2025-07-16 08:14:28 瀏覽:531
協議蓋手印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6 08:14:27 瀏覽:151
司法所人民調解總結 發布:2025-07-16 08:01:12 瀏覽:918
法律服務所地址變更事由 發布:2025-07-16 07:57:41 瀏覽:406
一切糾紛及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6 07:47:53 瀏覽:289
增值稅單位負責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6 07:41:23 瀏覽:144
偷用公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6 07:39:53 瀏覽:335
勞動用工管理主要規章制度哦 發布:2025-07-16 07:39:50 瀏覽:274
司法考試推後 發布:2025-07-16 07:32:34 瀏覽:871
小額貸款公司法 發布:2025-07-16 07:26:21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