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法制勞動法

法制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0-12-21 22:13:28

❶ 當保安,為什麼有的企業不把勞動法當一回事,法制意識淡薄

為什麼有的企業不把勞動法當一回事?因為員工不主動爭取自己的權益,縱容了這些專違法企業。
你想想屬,企業不守法,那員工們還待在那兒幹嘛?心甘情願被壓榨嗎?如果大家都不去這些企業工作,或者積極投訴舉報,這樣的企業還能存在下去嗎?它根本就招不到員工!
所以,與其說是企業法制意識淡薄,還不如說是員工法制意識淡薄。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什麼好處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砸中大家,一切都是要靠自己爭取的。
只有勞動者自己愛護自已,企業才會愛護勞動者。勞動者自己都無所謂,任人壓榨,那企業主當然不賺白不賺了,他們又怎麼會嫌錢多燙手呢?

❷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規定,勞動者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1、平等就業的權利

《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凡具有勞動能力的公民,都有平等就業的權利,即勞動者擁有勞動就業權。勞動就業權是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獲得參加社會勞動的切實保證按勞取酬的權利。公民的勞動就業權是公民享有其他各項權利的基礎。如果公民的勞動就業權不能實現,其他一切權利也就推動了基礎。

2、選擇職業的權利

《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有權根據自己的意願、自身的素質、能力、志趣和愛好,以及市場信息等選擇適合自己才能、愛好的職業,即勞動者擁有自由選擇職業的權利。選擇職業的權利有利於勞動者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既是勞動者勞動權利的體現,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標志。

3、取得勞動薪酬的權利

《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有權依照勞動合同及國家有關法律取得勞動薪酬。獲取勞動薪酬的權利是勞動者持續行使勞動權不可少的物質保證。

4、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

《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有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這是對勞動者在勞動中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以及享受勞動權利的最直接的保護。

5、享有休息的權利

《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為此,國家規定了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並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設施。

6、享有社會保險的福利的權利

為了給勞動者患疾病時和年老時提供保障,我國《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享有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即勞動者享有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在內的勞動保險和福利。社會保險和福利是勞動力再生產的一種客觀需要。

7、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

《勞動法》第三條規定,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是勞動者實現勞動權的基礎條件,因為勞動者要實現自己的勞動權,必須擁有一定的職業技能,而要獲得這些職業技能,就必須獲得專門的職業培訓。

8、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

《勞動法》第三條規定,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時,勞動者享有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即勞動者享有依法向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仲裁委員會和法院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的權利。


(2)法制勞動法擴展閱讀

條文說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本條中的「勞動報酬」是指,勞動者從用人單位得到的全部工資收入。

本條中「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是指勞動者依法享有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參加職工民主管理權利,參加社會義務勞動的權利,參加勞動競賽的權利,提出合理化建議的權利,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革新、發明創造的權利。

是指依法解除勞動者合同的權利,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拒絕執行的權利,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得出批評、檢舉和控告的權利,對違反勞動法的行為進行監督的權利等。

❸ 我國《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員工可依法享有哪些權利

《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版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權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❹ 法制案例

李某於2007年3月20日從安徽農村來京打工,經老鄉介紹進入某私營食品加工廠工作,在餅干車間任操作工。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只是口頭約定李某每月的工資為520元,加工廠提供免費集體宿舍,如發生其他費用加工廠概不負責。2007年4月5日,由於技術不熟練,李某在操作機器時不慎被壓斷右手食指,為接斷指先後花去醫葯費5000多元,其中,由私營老闆墊支3000元,老鄉們幫助籌集了2000元。在醫院療傷期間,有病友告訴李某根據《勞動法》的規定,李某可以要求食品加工廠老闆支付醫葯費和營養補助費,如果老闆不支付的話,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出院後李某找到老闆,要求老闆報銷老鄉們幫助籌集的2000元醫葯費並支付營養費,但老闆不同意支付,並說,當初我們說好了發生其他費用加工廠概不負責,況且你才幹了幾天活就出事了,我們之間並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你只是個農民,根本不能適用《勞動法》,我已經好心幫助你墊支了部分醫葯費,你應該盡快還錢走人。無奈之下,李某到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試分析:
1、此案是否適用《勞動法》的規定?
2、老闆提出的不適用《勞動法》的理由是否成立?為什麼?
3、雙方的口頭約定是否有效?此案應如何處理?

解答意見:
1、此案適用《勞動法》的規定。
2、老闆提出的不適用《勞動法》的理由不成立。
因為本案中的李某具備勞動法律關系主體的資格,雖然沒有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是與用人單位已建立事實勞動關系,應當適用《勞動法》的規定;
3、因為雙方口頭約定的內容部分有效:
(1)「加工廠提供免費集體宿舍」此項有效;因為不違反法律規定,而且符合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
(2)「李某每月的工資為520元」此項無效,因為2007年度北京最低月工資標准為640元。雙方口頭約定的工資標准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所以此約定無效。
(3)「發生其他費用加工廠概不負責」此項無效。因為根據勞動法規的規定,勞動者發生工傷,應當按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如果患病或非因工負傷,也可以根據規定享受醫療保險待遇。用人單位未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給勞動者造成損失的,應當按規定作出賠償。
4、個人認為此案可作如下處理:
(1)李某與企業建立事實勞動關系,所以企業應當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企業應當在李某受傷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工傷認定,李某也可以傷害發生日起一年內申請工傷認定。如認定為工傷,則李某因治療工傷發生的醫療費用和住院期間的伙食費用由企業承擔(因為企業未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
註:因為李某的情形符合國家「在工作時間內,在工作場所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傷害」的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
(2)企業與李某應當補簽書面勞動合同,若李某不願意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解除,企業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和當地的規定,向李某支付工傷保險待遇(傷殘補助金、工傷醫療補助金,傷殘就業補助金);若企業不願意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解除,企業除應當支付上述待遇之外,還應當按照《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勞部發〔1994〕481號)的規定,支付李某一個月工資(640元)經濟補償金。
(3)李某受傷治療期間視為正常出勤,而且企業按照不低於最低工資水平的標准支付李某的工資。
以上意見供你參考,若有疑問,請給我留言。

❺ 「國務院法制辦負責人就《勞動法》答記者問」怎麼用英文翻譯

國務院法制辦負責人就《勞動法》答記者問。

英文翻譯:The head of the Legislative Affairs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answered a reporter's question on the labor law.

重點詞彙釋義:專

國務院:the Sate Council;the State Department;State Department

法制屬:legality;legal institutions;legal system

負責人:leading official;person in charge;responsible person;the man at the wheel

勞動法:labor code;labour law

答記者問:answer to reporters' request

❻ 如何遵循勞動法,使管理走上法制化軌道,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這個有兩個大前提,企業的老闆、股東,他們肯拿出部分收益來完善這個體系,其次有第三方的監管機構介入,否則就是烏托邦。
只能說,在遵循國家、地方的法律、法規、條例的情況下,切合企業自身制定一套制度。

❼ 勞動法作為法治中國里程碑

1994年7月5日頒布的《勞動法》是新中國建立以來第一部以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為宗旨,全面規范調整勞動關系的基本法律,在我國勞動法治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勞動法》頒布20年來的實踐證明,這部法律對於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就業制度、社會保障體系和勞動關系協調機制,保護廣大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勞動法》頒布20年來,我國又先後頒布實施了《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社會保險法》以及一系列配套法規,初步構建了比較完整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法律體系框架。20年來,我國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就業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就業質量逐步提高;我國建立了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培訓體系,全面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技能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社會保險制度建設快速發展,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待遇水平穩步提高,初步形成了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安全網」;勞動合同制度普遍實行,集體合同制度穩步推進,由政府、工會和企業組織構成的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逐步健全,促進了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建立健全農民工工作協調機制,推動農民工轉移就業規模持續擴大,職業技能不斷提高,工資收入大幅增加,參加社會保險人數較快增長,勞動保障權益維護顯著加強,享受基本公共服務范圍逐步擴大。通過建立健全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仲裁機構和勞動監察機構,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理勞動爭議,及時查處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的行為,有效維護了廣大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❽ 什麼的頒布標志著中國勞動法制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頒布標志著中國勞動法制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4年7月5日經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

供參考。

❾ 新中國成立後勞動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中國的勞動立法,出現於20世紀初期。中華民國時期,北洋政府農商部於1923年3 月29日公布了《暫行工廠規則》,內容包括最低的受雇年齡、工作時間與休息時間、對童工和女工工作的限制,以及工資福利、補習教育等規定。國民黨政府則沿襲清末《民法草案》的做法,把勞動關系作為僱傭關系載入1929~1931年的民法中;1929年10月頒布的《工會法》,實際上是限制與剝奪工人民主自由的法律。
為了維護工人利益,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1922年發動了大規模的勞動立法運動,並提出《勞動法大綱》19條等等。這一代表工人利益的《勞動法大綱》並未得到當時政府的確認。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根據地,才產生了真正代表職工利益的勞動立法。1931年11月7日,中華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勞動法》。抗日戰爭時期,各邊區政府也曾公布過許多勞動法令,如晉冀魯豫邊區1941年11月1日就曾公布過《晉冀魯豫邊區勞工保護暫行條例》。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1948年8月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通過了《關於中國職工運動當前任務的決議》,對解放區的勞動問題提出了全面的、相當詳盡的建議,對調整勞動關系提出了基本原則。各個解放區的人民政府,也曾先後頒布過不少勞動法規。這一切,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勞動立法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同年,勞動部公布《關於勞動爭議解決程序的規定》,1951年2月,政務院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1953年1月經修正後重新公布),1952年8月,政務院發布《關於勞動就業問題的決定》。1954年7月,政務院公布《國營企業內部勞動規則綱要》,1956年6月,國務院公布《關於工資改革的決定》,1956年國務院公布《工廠安全衛生規程》、《建築安裝工程安全技術規程》和《工人職員傷亡事故報告規程》。
在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階段,中國的勞動立法有了進展。1958年,國務院公布了《關於工人、職員退休處理的暫行規定》等4項重要規定。1966~1976年,勞動立法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1978年5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原則上批准了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同年5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實行獎勵和計件工資制度的通知》。
1982年2月,國務院發布了《礦山安全條例》、《礦山安全監察條例》、《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暫行條例》等3項法律文件。1982年4月,國務院發布了《企業職工獎懲條例》。1986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國營企業招用工人暫行規定》、《國營企業辭退違紀職工暫行規定》和《國營企業職工待業保險暫行規定》。1986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布了《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條例》。1987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國營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暫行規定》,同年勞動部發出了《關於禁止招用童工的通知》。1988年7月,國務院頒布了《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
1992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1992年11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1993年7月,國務院頒布了《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1994年2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這些勞動法規在調整勞動關系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1956年,中國曾起草《勞動法》,由於歷史原因,中途夭折。1979年第二次起草《勞動法》,1983年7月曾由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草案》,但因很多問題難以妥善解決,未提交全國人大審議。90年代初期第三次起草《勞動法》,1994年7月5日經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頒布標志中國勞動法制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勞動法》共13章107條,包括總則;就業促進;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工資;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職業培訓;社會保險和福利;勞動爭議;監督檢查;法律責任;附則。《勞動法》是中國的基本法,為勞動法制建設奠定了基礎。

❿ 怎麼巧記勞動法因為要法制競賽了,背著個的!

新勞動合同法順口溜
二零零八年,一月一,這部法律要實施;

完善制度好管理,民專主集中要屬告知;

要用工,雙方談,收取財物要處罰;

簽合同,應協商,書面形式來確定;

必備條款有九項,培訓保密福利待遇另約定。

試用期,有新規,今後不可再濫用;

違約金,有兩條,培訓競業才能用;

想逃避,不簽訂,一月以後付雙薪;

一年後,仍未簽,自動視為無固定;

無固定期變化大,符合條件職工提出就簽訂。

履行合同按約定,足額發薪講誠信;

如有拖欠或剋扣,依法申請支付令;

違章指揮危害大,可以舉報和批評;

法人換了無影響,合並分立仍履行;

變更合同要協商,雙方簽字書面形式做證明。

解除合同莫隨意,雙方依法來辦理;

個人解除是七項,單位解除有九種;

裁減人員有條件,特殊保護記心間;

經濟補償有七類,三種終止也在內;

解除終止按規定,違反法律雙倍賠償來彌補。

熱點內容
司考刑法韓友誼 發布:2025-05-11 13:07:54 瀏覽:149
工地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11 13:01:00 瀏覽:615
海格埃洛魔法學徒 發布:2025-05-11 12:57:03 瀏覽:228
經濟法對金融關系 發布:2025-05-11 12:55:59 瀏覽:215
民法總則34條見義勇為 發布:2025-05-11 12:43:33 瀏覽:828
死後司法 發布:2025-05-11 12:33:20 瀏覽:755
合同法沒有簽訂日期 發布:2025-05-11 12:26:13 瀏覽:137
經濟法消費者虛假宣傳欺詐消費者論文 發布:2025-05-11 12:25:57 瀏覽:296
遵義市法院在哪 發布:2025-05-11 12:20:59 瀏覽:58
民法意義上的人 發布:2025-05-11 12:20:58 瀏覽: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