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n

勞動法n

發布時間: 2020-12-21 22:16:42

『壹』 勞動法中的n+3是什麼意思

勞動來合同法只有N+1,沒有N+3,N代表工自作滿N年給N個月工資,1代表如果用人單位沒提前30 天通知勞動者,需要格外支付一個月工資作為代通知金。

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原則:

(1)雙重價值取向:配置是否合理的標準是能否兼顧效率和公平的雙重價值取向,勞動法的任務在於,對勞動力資源的宏觀配置和微觀配置進行規范;

(2)勞動力資源宏觀配置:即社會勞動力在全社會范圍內各個用人單位之間的配置。

(1)勞動法n擴展閱讀:

勞動是公民的權利: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公民都有從事勞動的同等的權利:

(1)對公民來說意味有就業權和擇業權在內的勞動權。

(2)有權依法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職業和用工單位。

(3)有權利用國家和社會所提供的各種就業保障條件,以提高就業能力和增加就業機會。對企業來說意味著平等地錄用符合條件的職工,加強提供失業保險,就業服務,職業培訓等方面的職責。對國家來說,應當為公民實現勞動權提供必要的保障。

『貳』 勞動法補償標准n+2是什麼意思

N,是指按你的本單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個月本人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所謂+1,是指額外支付的一個月代通知金。適用於用人單位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單方面解除合同。

『叄』 勞動法補償標准n+2是什麼意思

N,是指按你的本單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個月本人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所謂+1,是內指額外支付的一個月代容通知金。適用於用人單位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單方面解除合同。

『肆』 勞動法N+1怎麼解釋

適用N+1的前提是用人單位在符合勞動合同法第40條的規定情況下解除合同,N指補償專金月數屬工資,1指一個月代通金。雖然都是月工資,兩者內涵不同。N的月工資是解除合同前過去12個月平均工資,1的月工資是解除合同前上個月月工資。基本都是誇年度的。1,無過失。N:1.5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加1個月工資的代通金。2,有過失,但不足以按勞動合同法第39條解除合同。仍應按1,處理。3,有重大過失,可以依39條解除合同,無須付經濟補償金和代通金。

『伍』 在勞動合同法關於補償方面的n+1與2n有什麼區別什麼情況下要出別對待

再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並且需要提前一個月通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下是專2n+1。

用人單位未與屬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n+1是要符合: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陸』 新勞動法說的N+1的賠償是什麼意思

N+1賠償,是指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除了正專常支付經濟補償金後,額屬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

『柒』 勞動法中的n加1的計算方法

n的定義:經濟補償金按照勞動者在該單位的已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每滿一年補償一專個工屬資,不滿半年補償半個月工資,滿半年不滿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比如工齡正好滿2年就是2個月工資,滿2年不滿2.5年就是2.5個月工資,滿2.5年不滿3年就是3個月工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時,n以勞動者2008.1.1後的該單位工齡計算,2008.1.1前的該單位工齡是不算的。

+1的定義: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沒有+1。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沒有提前30天書面通知勞動者的,有+1。

『捌』 新勞動法說的N+1賠償是什麼意思

這里的N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計算方式是最後個月的平均應發工資;所謂的+1,特指《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里3種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未提前30天書面通知勞動者時,額外支付的1個月工資。

相關法律依據:

1.《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2.《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3.《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

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玖』 勞動法怎樣才有n+2或2n+1

完全不明白您的意思,我猜測如下:
您可能想了解解除勞動合同或裁員時,用人單回位發給答被裁人員的離職補償金吧?一般按為單位服務一年就給一個月基本工資,如多給一個月工資,簡稱N+1方案,以此類推,2N+1沒聽說過。國外裁員,用N+3方案的較多。

熱點內容
工地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11 13:01:00 瀏覽:615
海格埃洛魔法學徒 發布:2025-05-11 12:57:03 瀏覽:228
經濟法對金融關系 發布:2025-05-11 12:55:59 瀏覽:215
民法總則34條見義勇為 發布:2025-05-11 12:43:33 瀏覽:828
死後司法 發布:2025-05-11 12:33:20 瀏覽:755
合同法沒有簽訂日期 發布:2025-05-11 12:26:13 瀏覽:137
經濟法消費者虛假宣傳欺詐消費者論文 發布:2025-05-11 12:25:57 瀏覽:296
遵義市法院在哪 發布:2025-05-11 12:20:59 瀏覽:58
民法意義上的人 發布:2025-05-11 12:20:58 瀏覽:838
民法典的小知識 發布:2025-05-11 12:10:02 瀏覽: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