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刑事訴訟法期末小抄
Ⅰ 對現行《刑事訴訟法》的評價
1.修改刑事訴訟法的制定宗旨。現行刑事訴訟法第一條對刑事訴訟法制定宗旨的規定是:「為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考慮到「人民」在我國是一個政治范疇,在外延上不包括嚴重的刑事犯罪分子,而刑事訴訟法要保護的是包括涉嫌嚴重犯罪的嫌疑人、被告人等一切人的基本權利。同時考慮到司法公正和訴訟效率是刑事訴訟的基本價值目標,《建議稿》將刑事訴訟法的制定宗旨修改為「為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障人權,實現司法公正,提高訴訟效率,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2.進一步完善程序法定原則。現行刑事訴訟法第三條第二款關於程序法定原則的表述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根據法治國家的授權原則,並特別考慮到對違反法定程序的行為進行程序性制裁是程序法定原則的重要內容,《建議稿》將程序法定原則獨立作為一條,並分兩款作如下表述:「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不得超越本法和其他法律所規定的許可權。」「對違反法定程序的訴訟行為,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應當根據違法的輕重程度及結果情況,決定違法行為是否有效。」 3.將人民法院統一定罪原則改造為無罪推定原則。現行刑事訴訟法第十二條規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這並非嚴格意義上的無罪推定原則。基於無罪推定原則是現代刑事訴訟之基石,《建議稿》第十條第一款根據國際社會的通行表述,將無罪推定原則表述為:「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生效裁判確定有罪之前,任何人應當被推定為無罪。」此外,為了保證無罪推定原則所派生的罪疑作有利於被追訴人處理的精神在實踐中能得到真正的貫徹和落實,該條第二款還規定:「不能認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無罪的,按無罪處理;不能認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重或罪輕的,按罪輕處理。」 4.增加規定比例原則。比例原則是現代公法一項非常重要的原則,被譽為公法的「帝王條款」。在刑事訴訟中,比例原則的確立對於合理劃分國家權力與公民個人權利的界限,防範國家權力濫用,保護公民個人權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Ⅱ 電大 簡述人民檢察院對刑事訴訟法案件實行法律監督體現哪些方面
刑事訴訟法第8條規定「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在刑事訴訟活動中,有權對公安機關的立案偵查、法院的審判和執行機關的執行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監督。這種監督貫穿於刑事訴訟活動的始終。
立案監督。
刑事立案監督的任務是確保依法立案,防止和糾正有案不立和違法立案。在立案階段,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有權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後應當立案。對於不應當立案而違法立案的情形,人民檢察院也依法對公安機關進行監督。
2.審查批捕過程中的監督。
(1)對偵查活動的監督。人民檢察院在審查批准逮捕工作中,如果發現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有違法情況,應當通知公安機關予以糾正,公安機關應當將糾正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
(2)對提請批捕的監督。人民檢察院辦理審查逮捕案件,發現應當逮捕而公安機關未提請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應當建議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如果公安機關不提請批准逮捕的理由不能成立的,人民檢察院也可以直接作出逮捕決定,送達公安機關執行。
3.審查起訴階段的監督。
(1)對偵查活動的監督。人民檢察院在審查起訴過程中,應當對偵查活動是否合法進行審查。刑事訴訟法第55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接到報案、控告、舉報或者發現偵查人員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的,應當進行調查核實。對於確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應當提出糾正意見;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且,人民檢察院根據需要可以派員參加公安機關對於重大案件的討論和其他偵查活動,發現違法行為,應當及時通知糾正。
(2)對移送起訴的監督。人民檢察院在辦理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中,發現遺漏依法應當移送審查起訴同案犯罪嫌疑人的,應當建議公安機關補充移送審查起訴;對於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人民檢察院也可以直接提起公訴。
4.審判階段的監督。
(1)對法庭審理活動的監督。在審判階段,人民檢察院在代表國家提起公訴的同時,監督法庭審理活動。人民檢察院發現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糾正意見。
(2)對一審裁判的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3)對生效裁判的監督。對於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人民檢察院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4)對死刑復核程序的監督。在復核死刑案件過程中,最高人民檢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見。最高人民法院應當將死刑復核結果通報最高人民檢察院。
(5)對特別程序的監督。包括違法所得的沒收程序和強制醫療程序等。
5.執行階段的監督。
(1)死刑執行的臨場監督。人民法院在交付執行死刑前,應當通治同級人民檢察院派員臨場監督。
(2)對監外抽行的監督。監獄、看守所提出暫予監外執行的書面意見的,應當將書面意見的副本抄送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可以向決定或者批准機關提出書面意見。決定或者批准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應當將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抄送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認為暫予監外執行不當的,應當自接到通知之日起1個月以內將書面意見送交決定或者批准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決定或者批准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接到人民檢察院的書面意見後,應當立即對該決定進行重新核查。
(3)對減刑、假釋的監督。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的罪犯,在執行期間確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現,應當依法予以減刑、假釋的時候,由執行機關提出建議書,報請人民法院審核裁定,並將建議書副本抄送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意見。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減刑、假釋的裁定不當,有權在收到裁定書副本後20日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糾正意見。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糾正意見後1個月內重新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作出最終裁定。
(4)對執行機關執行刑罰的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監督。如果發現有違法的情況,應當通知執行機關糾正。
Ⅲ 湖南省人事考試院公布今年省考違紀情況,省考違紀會有什麼後果
2021年湖南省公務員招錄筆試有14.2萬人參加考試,其中有73名考生存在一般違紀情況,另有10名考生(5對)答卷經檢測認定為雷同卷。83名作弊考生已被作出考試成績無效處罰。
73名考生存在一般違紀違規行為,具體為考試結束後繼續答題、將試卷帶出考場等行為。這些行為的發生,監考人員負有絕對的瀆職責任。
集體作弊,群體作案,惡劣事情。
關於這次事件,你怎麼看?
Ⅳ 電大刑事訴訟法小炒
還用小抄啊?都是拿別人試卷抄的,看你能耐了
Ⅳ 甲市A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姚某犯搶奪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判決宣告後
這是2017年電大《刑事訴訟法學》期末考試中的一道試題。
完整題目:
甲市A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姚某犯搶奪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判決宣告後,甲市人民檢察院認為該判決定性錯誤,姚某犯了搶劫罪,遂直接向甲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書,提出抗訴。
被告人姚某未上訴。甲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裁定撒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理。甲市A區人民法院再審判決姚某犯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
請回答:
1、甲市人民檢察院的抗訴是否合法?理由是什麼?
2、對甲市A區人民法院再審判決,被告人姚某是否可以上訴?理由是什麼?
(5)電大刑事訴訟法期末小抄擴展閱讀
答案:
一、甲市人民檢察院的抗訴是否合法?理由是什麼?答:本案中,甲市人民檢察院將抗訴書直接提交到甲市中級人民法院是錯誤的。
《刑事訴訟法》第185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第--審判決、裁定的抗訴,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書,並且將抗訴書抄送上-級人民檢察院。
本案正確的方式應該是甲市人民檢察院通過甲市A區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書,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2、對甲市A區人民法院再審判決,被告人姚某是否可以上訴?理由是什麼?
答:對甲市A區人民法院再審判決,被告人姚某可以上訴。
《刑事訴訟法》第192條規定,原審人民法院對於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對於重新審判後的判決可以上訴、抗訴。
Ⅵ 中央電大法律文書(專科)答案
××市公安局
起訴意見書
×公訴字[2001] 20號
犯罪嫌疑人孫××,男,28歲,漢族,小學文化,××省××市人,住××省××市××路××號。
違法犯罪經歷:孫××1989年3月因盜竊罪被判刑1年。於2001年9月13日涉嫌故意殺人被××市公安局予以刑事拘留。同年9月17日××市人民檢察院分院以涉嫌故意殺人罪批准逮捕,現羈押於××市公安局看守所。
經本局偵查終結,證實犯罪嫌疑人孫××有下列犯罪事實:
犯罪嫌疑人孫××迷信「人肉好吃、可以治病、小孩肉最好、小孩最好哄」的罪惡思想,於2001年9月4日下午6時許,以買糖為誘餌,將當時正與其他小孩一起在××電影院前沙灘上玩耍的章××引向××電影院大門右側,然後抱起來轉向西菜市,從西菜市東頭一個巷子又經過××路到附近的××路一個食品門市部,買了一個燒餅給章××吃。一直在郊外拖延到深夜1時左右,孫××才把章××抱回自己的住處。在進門時,孫××用雙手將章××掐死,然後把章××的屍體抱到樓上自己的房間,藏在床下。9月5日中午,孫××從其母親的住處取來小刀一把,並用灰磚磨了這把刀。9月5日下午兩點多鍾,孫××趁同住人都外出之際將章××屍體拖出,放在一個白色長方形瓷盆(43×63厘米)上面予以肢解。當夜,孫××騎自行車分兩次將各屍段拋入河中。9月6日早晨,孫××買了細鹽,把從屍體上剝離的肌肉腌了起來,並於6日中午和7日晚上先後兩次煮食。9月10日,孫××去××縣城××家中過中秋節,12日返回,13日即被捕獲歸案。
綜上所述,犯罪嫌疑人孫××的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犯罪嫌疑人孫××的行為涉嫌故意殺人罪。根據《中華人能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條的規定,特將本案移送你院審查起訴。
此致
××縣人民檢察院
局長×××
2001年9月20日
起訴意見書
復習資料
犯罪嫌疑人朱××,男,1983年2月5日出生,漢族,出生地:××縣××鄉××村,系××中學高三學生。是被害人徐××的侄子,1997年前隨在××學校讀書時就不學正道,經常耍流氓。1997年下半年到××中學後,惡習仍然不改。2001年4月10日因涉嫌故意殺人罪(未遂)被刑事拘留。現羈押於××市公安局看守所。
違法犯罪經歷:
4 月10日晚,朱某本想隨他姐姐去看電影,但他姐姐不肯帶他,他就躲在徐××家的屋後,想等他姐姐走後,再到電影場。正在屋後等的時候,聽到陳××喊徐××端洗澡水,這時他靈機一動,惡性發作,動了壞腦筋,就從屋後偷偷出來,掩到徐××家大門邊的上堆旁,乘徐××外出到陳家端洗澡水之機,竄人其家,隱蔽在灶間內,想偷看徐××洗澡,但徐××將水端回後沒有洗澡,只有用水擦了身子,以後就坐在堂屋靠灶間門口織毛衣。這時,朱犯見她沒有洗澡,非常掃興,同時因潛伏時間較長,肚子又痛,急於大便,無法出去,就產生行凶的惡念,於是在徐家盛糠的缸蓋上摸到一把菜刀,悄悄竄到徐的背後吹熄了煤油燈,對其行凶,舞刀亂砍,受害者越是呼救,朱某越是逞凶,直到鄰居聽到呼救聲趕到門口,朱某才畏罪撥開後門閂,穿過小河上的壩頭逃跑。
從朱××交出的衣服、襪子上發現幾處點滴血跡,經技術化驗,與受害人血型及現場菜刀和地面上的血跡相符。經比對,朱××指紋與現場指印亦相同。
綜上所述,犯罪嫌疑人朱××的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七條之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之規定,涉嫌故意殺人罪。特將本案移送審查,依法起訴。
鳳凰縣人民檢察院
(公安局印)
2006年9月10日
註:1.犯罪嫌疑人朱××現押於鳳凰縣看守所。
2.附本案預審卷宗共壹卷玖拾頁。
3.作案工具詳見物品清單。
×××市人民檢察院
起 訴 書1
檢刑訴[2001]第××號
被告人孫××,男,28歲,1973年2月25日出生於××省××市一個工人家庭,本人為××市××工廠工人,小學文化,漢族,住××市××路××號,孫××小學逃學被學校除名。此後終日在社會上游盪。1989年3月,因盜竊犯罪被××市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1999年8月經親戚介紹到××廠做工,但經常不上班。2001年9月13日現因涉嫌故意殺人罪,
2001年9月13日被××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同年9月17日經本院批准被××市公安局逮捕, 現羈押於××市公安局看守所。
被害人章××,女,住××市××路××號,1994年9月13日出生。委託代理人×××。
本案由××市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孫××涉嫌故意殺人一案,於2001年9月20日以第20號起訴意見書預審卷宗3卷10冊,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後,於2001年9月21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
於2001年9月21日已告知被害人的訴訟代理人×××及其父母,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害人的訴訟代理人×××和被告人的辯證護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
經依法審查查明,被告人孫××於2001年9月4日下午6時許,在其住處樓下看見章××和其他小孩玩,頓起邪念。當章××在電影院沙堆玩時,以糖為誘餌,將章××引向電影院大門右側然後抱起來到菜市場東頭一個食品門市場,買了一個燒餅給章××吃,一直拖延到夜,10時左右,孫××才把章××抱向自己的住處,在進門時,孫××用雙手將章××掐死然後把章××抱到樓上自己的房間,藏在床下,9月5日中午,孫××到其母親的住處取來一把菜刀,還找了一塊磚磨了這把刀,下午兩點鍾當同住樓上的母親、姐姐、妹妹等人上班和上學去之後,孫××將屍體拖出,放在一個白色長放形瓷盆上面分解肢體,當夜,孫××騎自行車分兩次將屍體拋入河中。9月6日,早晨,孫××買了細鹽,把從屍體上剝離的肌肉腌了起來。6日中午、7日早晨、8日、9日,孫××先後幾次燒煮腌過的人肉吃,後因人肉臭了,就用舊的白色塑料雨衣將其包起來掛在牆上。在殺人分屍之前,孫××曾向好友李××誘惑「人肉很嫩,味道很鮮,多活二十年,五六歲小孩更好等」。「小孩最好哄,搞幾個小糖就來了」,「一掐就死」等等。孫還不止一次地對著行人指指點點說:「這人好吃,那個不好吃」等等。孫××是在上述罪惡思想驅使下,對被害人章××下此毒手。
上述事實的論據如下:1、從河中打撈被害人章××屍體上,取毛發肌肉作血型檢驗,為「 AB」型,孫××的血型為「O」型,孫××的妹妹血型為「A」型。2、孫××供認後,偵查人員對肢解屍體用的搪瓷盆,裝四肢和頭的黑提包進行檢查,血跡亦為「AB」型。3、從河中打撈裝屍體、軀乾的藤條提包以及包口的帶子。經孫××母親、姐姐、妹妹辨認,肯定是他們家的,放在孫××住處。4、據孫××供認,在孫××住處搜查時提取的小刀為肢體屍體的凶器,是從其母親那裡拿來,拿來後還磨過。孫××的妹妹、弟弟證明是實。5、孫××供認,9月6日買細鹽一斤,腌人肉用去一部分。搜查時,查獲細鹽三兩左右,經提取浸泡人肉的「福爾馬林」水裡沉澱物,用光譜儀鑒定結果證明人肉確用鹽腌過,用量最少四兩,與孫××供認相符。6、孫××供認,抱走被害人時,發現章××口袋內有一把削鉛筆的小刀。經被害家屬和當天下午與章××一起玩的孩子們回憶。章××當天確帶有小刀。7、經法醫鑒定,孫××精神狀態正常,沒有精神病。
上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被告人孫××為滿足自己的變態需求,故意將他人殺害,並肢解、煮食屍體,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且犯罪手段和情節極其殘忍、惡劣,社會危害性極大,必須予以嚴懲。被告人孫××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應追究孫××故意殺人罪的刑事責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一條之規定,本院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市人民法院
檢察員:×××
書記員:×××
2004年10月5日
(院印)
附: 1、被告人孫××現羈押於××市公安局看守所。
2、證據目錄一份
3、主要證據復印件一冊
二、請根據下列材料擬寫一份第一審刑事判決書(50分)
刑 事 判 決 書
[2001]會刑初字第員31號
公訴機關會同縣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劉軍,男,1983年2月5日出生,漢族,出生地:湖南省同方縣人,系油菜中學高三學生。劉軍初中畢業後務農三年,後經人介紹於1997年4月到三陽市建築公司當一名工人,住該公司宿舍平房3排13號。
辯護人高×××,×××律師事務所律師
××人民檢察院以×檢訴字(2001)122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朱××犯故意殺人罪,於2001年5月10日向本院提出公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於2001年5月25日公開開庭審理此案。×××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余××出庭支持公訴,被害人徐××及其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被告人朱××及其辯護人高××,證人×××,鑒定人×××等到庭參加訴訟。現已審理終結。
××人民檢察指控,2001年4月10日晚上,被告人朱××躲在徐××家的屋後,乘徐××外出到鄰居陳家端洗澡水之機,竄入其家,隱蔽在灶堂內,想偷看徐××洗澡,被告人朱××見她沒有洗澡,非常掃興,同時因急於大便,無法出去,就產生行凶的惡念。於是在徐家的缸蓋上摸到一把菜刀。悄悄竄到徐的背後吹熄了煤油燈,對其行凶,舞刀亂砍,受害者越是呼救,被告人朱××越是逞凶,直到鄰居聽到呼救聲趕到門口,被告人朱××才畏罪逃跑。法醫和醫生檢查證實,徐××面部被砍四刀(共縫了11針,留下明顯疤痕),牙齒被砍掉兩顆;頭後部被砍三刀,許多頭發被砍掉,並從一刀口中取出二片碎骨。左手的良、環、小三指被砍斷,屬徐××被砍時用手護頭所致。從被告人朱××交出的衣服、襪子上發現了幾處點滴血跡,經技術化驗,與受害人血型及現場菜刀和地面上血跡相符。經比對,被告人朱××指紋與現場指印亦相同。
××人民檢察指控,被告人朱××的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確實,被告人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之規定,構成故意殺人罪。被告人朱××殺人未致人死亡是殺人未遂。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三條之規定,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減輕處罰。附有被害人徐××、證人××的證言證人及告人朱××在偵查階段的供述,法醫鑒定書等主要證據復印件及證據目錄和證人名單。
被告人朱××辯稱,對被指控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辯護人高××提出的辯護意見是「朱××其行為屬於犯罪未遂應當從輕處罰。」
經審理查明,被告人朱××是被害人徐××的侄子,2001年4月10日晚,被告人朱××本想隨他姐姐去看電影,但他姐姐不肯帶他,他就躲在徐××家的屋後,想等他姐姐走後,再到電影場。正在屋後等的時候,聽到陳××喊徐××端洗澡水,這時他靈機一動,惡性發作,動了壞腦筋,就從屋後偷偷出來,到徐××家的大門邊的土堆旁,乘徐××外出到陳家端洗澡水之機,竄入其家,隱蔽在灶堂內,想偷看徐××洗澡,但徐××將水端回後沒有洗澡,只是用水擦了身子,以後就坐在堂屋灶門口織毛衣。這時,被告人朱××見她沒有洗澡,非常掃興,同時因潛伏時間較長,肚子又痛,急於大便,無法出去,就產生行凶的惡念。於是在徐家的缸蓋上摸到一把菜刀。悄悄竄到徐的背後吹熄了煤油燈,對其行凶,舞刀亂砍,受害者越是呼救,犯罪分子越是逞凶,直到鄰居聽到呼救聲趕到門口,犯罪人才畏罪撥開後門閂,穿過小河上的壩頭逃跑。徐××當即昏倒在地。
上述事實,合議庭主持,控辯雙方當庭舉證、質證,有被告人朱××的供述,及法醫鑒定和醫生檢查結果,對朱××指紋的鑒定,還有被告人交出的衣服、襪子和菜刀。印證了被告人朱××犯故意殺人罪的事實。
被告人朱××犯故意殺人罪,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確實。
本院認為根據朱××犯罪事實,公訴機關指控的被告人朱××故意殺人罪成立,因被告人朱××的行為屬於殺人犯罪未遂,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被告人朱××的辯護人高××對事實的辯解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採納。為了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不受侵犯,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十三條規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朱××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刑期自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1年5月2日起至2009年5月1日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按到判決書的第2日起10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當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份。
審判長:×××
審判員:×××
審判員:×××
2001年5月25日
(院印)
本件與原本核對無異
書記員:×××
法律文書形成性考核冊 2
刑事裁定書
(2001)X刑終字第X號
原公訴機關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秦X浩,男,1978年月日出生,初中畢業,漢族,住市街樓號。因搶劫、強奸於2001年7月20日XX被公安機關拘留,同年7月22日經XX人民檢察院批准被逮捕,現押於X看守所。
辯護人葉XX,XX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魯X成,。。。。。。
辯護人王XX,XX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人李X,。。。。。。
XX人民法院審理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秦浩、魯成、李犯搶劫、強奸罪一案,於2001年8月29日作出(2001)刑初字第87號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秦浩、魯成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不公開審理了本案。市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劉出庭,秦的辯護人葉,魯的辯護人王也出庭參加了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原判決認定,上訴人魯成於2001年月日間,得知王家中有假幣,即勾結秦浩、李多次密謀行搶,意欲搶後進行違法交易。2001年6月10日下午2時許,秦、李趁王不在家,手持刮刀、改錐闖入王家,對王妻威脅恫嚇,並四處翻找,未找到假幣,卻找到現金1000元,秦將錢裝入自己錢包(後與魯、李平分),爾後,秦將王妻捆綁、堵嘴、蒙頭,指使李搶走日本產的照相機一台,秦又強行姦汙了王妻。作案後,秦、李按約定向魯報信,並將照相機交給魯。案發後,魯畏罪逃走。原判決認為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判決上訴人秦浩,犯搶劫罪、強奸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上訴人魯成犯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13年;原審被告人李犯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6年。
上訴人秦浩、魯成上訴提出,原判決量刑過重,要求重新審理。
經審理查明,(簡述犯罪事實)
上述犯罪事實的證據。。。。。。
本院認為,上訴人魯成勾結秦、李,入室搶劫,在搶劫過程中,秦將受害人強奸,情節惡劣,秦的行為構成搶劫罪強奸罪,魯、李構成搶劫罪。原審法院對三原告的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准確,適用法律和量刑適當。上訴人秦、魯的上訴意見不能成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九條第一項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XX條之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判長吳XX
審判員張XX
XX年XX月XX日
書記員XXX
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
(2001)民初字第25號
原告孫傑,。。。。。。(身份事項略)
被告孫林,。。。。。。(身份事項略)
原告孫傑與被告孫林解除收養關系一案,本院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於2001年X月X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孫傑、被告孫林均到庭參加訴訟,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孫傑訴稱,。。。。。。(概括起訴事實)
被告孫林辯稱,。。。。。。(概括答辯事實)
經審理查明,。。。。。。(詳細敘述雙方糾紛的事實及有關證據)
本院認為,雙方在形成了養父子關系後曾和睦相處了三年,其間,孫林將工資交給孫傑是盡人子之情,而孫傑負責全家生活開支,還給孫林零花錢,為孫林購買衣服,也盡了為父之責。後因雙方在被告的婚姻問題上發生分歧而出現矛盾,但被告採取搬走原告電視機的行動激化了矛盾,以致引起訴訟,顯屬被告的錯誤。但被告曾為原告養子,盡了一定的義務,原告在被告結婚時給予一定的資助也在情理之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XX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第XX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 原告孫傑與被告孫林解除養父子關系;
二、 孫林將電視機退還給原告孫傑,孫傑付給孫林3000元作為對孫林結婚成家的資助。
案件的訴訟費600元,原告負擔300元,被告負擔3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是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並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於人民法院。
合議庭成員署名電大專科形考作業答案|電大本科形考作業答案|07年電大作業答案|電大形考作業答案|免費電大歷屆試題答案|免費電大復習資料:
二00一年十二月三日
書記員XXX
Ⅶ 電大 實用法律基礎學習知道及形成性考試作業答案
一、如何進一步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意識?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全社會范圍內開展了 「五五普法」,普及法律知識,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公民的法律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群眾掌握了一些法律知識,對如何依法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等有關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開始有了依法辦事、依法治理的覺悟,人們的法制觀念初步形成。但是與現代法治國家的要求仍有相當的差距,因此,如何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仍是一個具有時代意義的課題。
一、國現階段公民意識欠缺的原因
公民意識在建構法治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在現實生活中國公民的公民意識還不是很強,還存在一些影響公民意識形成的消極因素,究其根源主要有:
(一)臣民意識的影響
君主專制,維護皇帝的權力、地位和尊嚴,樹立皇帝至高無上的獨尊地位,乃是中國古代社會一切法律制度的出發點,這種封建專制制度培育出的是適應封建政治文化發展的臣民意識。改革開放後,人們的思想得到了較大的解放,但由於缺乏系統的公民教育和法制教育,家長制、特權思想、臣民意識在一部分人的大腦中仍然根深蒂固。
(二)權利意識的淡薄
權利意識是公民意識的核心,但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國民眾的權利意識極其淡薄。由於儒家思想的影響,強調義務本位,權利、自由、平等等觀念無法正常發育與成長。
(三)公民教育的滯後
現代化的市場經濟實踐要求有現代法治觀念和倫理精神的支撐,需要有與之相應的思想教育理念和運作體系。
(四)社會轉型期制度的不完善
當前我國正處於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進程中,在制度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但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二、提高法律意識的途徑及方法
培養和提高國公民社會主義法律意識,是時代的呼喚和歷史的責任,也是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我認為公民法律意識的提高,應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創造適宜於社會主義法律意識形成和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
(二)深入持久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三)國家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都必須嚴格依法治國、嚴格執法
(四)重視法學教育,開展法學研究
(五)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合理表達訴求
人們的法律意識狀態是受其物質生活條件和其他社會意識制約和影響的。社會生活的變化必然引起法律意識的變化。當前,我國正處在一個大變革時代,人們的法律意識尤其顯得復雜。因此,從實踐需要出發,深入到社會生活中,調查、了解、把握不同階層、不同群體和個體法律意識的狀況,分析、總結帶有規律性的東西,提出各種有益的看法、主張,對於培養和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推進現階段國民主與法制建設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如何理解公民權利義務的一致性
我國公民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既要求公民增強權利觀念,依法行使權利,又要求公民增強義務觀念,依法履行義務。那種只想享受權利,不願履行義務的觀點和行為是錯誤的。我國憲法33條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所謂權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權益,它表現為享有權利的公民有權做出一定的行為和要求他人做出相應的行為。所謂義務,是指公民依法應當履行的職責,它表現為負有義務的公民必須做出一定的行為或禁止做出一定的行為。對這一原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從法律關繫上講,二者是同時產生的,是相對應的一對范疇。沒有權利,就沒有義務,沒有義務,也就沒有權利。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也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2)從法律關系的主體來說,一方面,公民既是權利的享有者,又是義務的承擔者。既沒有脫離義務單獨存在的權利,也沒有可以摒棄權利而單獨履行的義務。所以說,權利和義務是法律規定中不可缺少的兩個方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
另一方面,權利的實現要求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要求權利的實現。也就是說,公民享有權利需要條件,這個條件的實現依靠義務來創造,如果不履行義務,那麼權利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公民能夠享有什麼樣的權利,就根據公民所盡的義務確定;同樣,公民的義務,也是根據它所享有的權利確定的。
(3)從我國來說,社會主義制度下,公民得權利和義務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公民權利的充分實現,可以激發人民群眾的主人翁責任感,調動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地承擔對國家和社會地責任,盡自己的義務。隨著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又反過來為公民權利的實現提供和創造了條件。
(4)對公民的要求來說,在我國,任何公民都必須用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性原則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既要認真行使自己的權利,又要自覺地履行自己的義務,在行使權利時,要履行對國家、對社會和他人權利的義務。
三、論述行政合法性原則
行政合法性原則,又稱依法行政原則或行政法治原則。就是說所有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都必須嚴格遵守並執行行政法律的規定,一切行政活動都必須以法律為依據,任何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不得享有法外特權,越權行為是無效行為,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行為應導致相應的法律後果,一切行政違法主體必須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行政合法性原則是行政法治原則的核心內容。它是指行政權力的設立、行使、運用必須依據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與法律相抵觸。行政主體必須嚴格遵守行政法律規范,不得享有行政法規范以外的特權。違法行政行為依法應予以追究,違法行政主體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行政合法性原則包括實體合法和程序合法兩方面的內容。
行政合法性原則的具體要求包括:1.任何行政職權都必須基於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任何行政主體都不得自己設立行政權力,也不得超越自己的職權范圍行事。 2.任何行政職權的行使都應依據法律、遵守法律,不得與法律相抵觸。不僅要遵守實體法規范,而且要遵守程序法規范。 3.任何行政職權的授予和委託及其運用都必須具有法律依據,符合法律宗旨。
社會的發展從政府上經歷了「夜景國家時代」,政府相當於「守夜人」,一般維持治安,只有出現混亂不能解決時政府出面;而現在是「福利時代」,政府必須積極投入社會中,更有力、更大程度地為人民的權利提供更大的方便,所以政府的權力越來越大,但政府的權力過大,人民的權利就可能受到遏制,所以需要行政程序。
總之,採取行政程序既要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限制行政機關的權力,又要保護行政管理的效率。如果行政程序過多、過廣、過濫則行政機關的管理無法有效進行,從根本上也會損害公民的合法權益。
第四章至第六章作業
一、案情
原告:方新良,男,37歲,幹部
被告:周士明,男,56歲,工人
答案:本案是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原告以500元人民幣購買被告的房屋,並已經辦理了登記過戶手續,但在房屋交付時間上附有條件:「待單位分配給被告房屋居住後,被告即馬上騰房」。半年後,被告單位分配給被告房屋,原被告約定的交房條件成就,被告應當按約定履行交付房屋的義務。
二、案情
原告徐巧娣
被告趙偉成
答案:
1、趙偉成應以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的身份取得遺產。《繼承法》第十條規定「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配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2、本案處理:1)、原告徐巧娣是徐國柱、趙雪文夫婦合法的養子女,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徐國柱、趙雪文的遺產。趙偉成與徐國柱、趙雪文的收養關系不合法,不能以養子女的身份參加繼承。可以以《繼承法》第十四條的規定,以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的身份取得遺產。2)、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如果法院判決,原告徐巧娣分得的遺產應多於趙偉成分得的遺產。
三、案情(略)
答案:
1、D公司股東人數符合《公司法》規定。《公司法》第二十四條規定, 有限責任公司由五十個以下股東出資設立。
2、公司章程中可以對注冊資本作出規定,但必須符合《公司法》對注冊資本的最低要求。D公司章程中規定注冊資本60萬元是合法的。《公司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三萬元。法律、行政法規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有較高規定的,從其規定。
3、A、B、C的出資形式合法。《公司法》第二十七條規定, 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
A、B、C的出資過程不合法。已存入賬戶的貨幣出資10萬元沒有達到注冊資本的30%,即60萬元*30%等於18萬元。《公司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全體股東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於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三十。
4、在認繳出資額方面,A沒有按公司章程中規定按期足額繳納所認繳的出資額。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第七章至第十章作業
一、答案:
1、該企業解除與何某、劉某的勞動合同不合理。
何某因身體不適且有醫院證明,要求調換工作崗位,是正常的合理要求。何某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企業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劉某還在試用期內,其與同事打架的行為與錄用當時的條件無關,企業以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為由解除勞動合同,是不合理的。
2、本案勞動仲裁委員會應當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調解不成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本案應依法認定企業與何某、劉某勞動合同關系沒有解除。
二、答案:
1、葉某的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葉某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已經預見,但卻輕信能夠避免這種結果的發生。
2、葉某行為時的心理態度應當認定為過於自信的過失。過於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已經預見,但卻輕信能夠避免這種結果的發生。
3、葉小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本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三、答案:
人民法院應當受理蔣某的起訴。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二條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鄉政府的《關於籌資安裝自來水管道的決定》是針對特定當事人----鄉政府所在地的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兩村村民-----的不能反復適用的具體行政行為,且鄉政府通知蔣某限期10內交納30元集資款的行為也是是具體行政行為,據此規定,蔣某有訴權。
綜合作業
一、 單項選擇
1D , 2A, 3A, 4D, 5C, 6D
二、 多項選擇
1ABCD, 2BC, 3ACD, 4ABC, 5AC
三、 名詞解釋
1、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了法定義務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組織形式,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3、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作出的能夠產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
4、民事法律行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目的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法民事行為。
5、贍養:主要是指子女在經濟上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費用的行為,即承擔一定的經濟責任,提供必要的經濟幫助,給予物質上的幫助。
6、消費者權利:是指消費者在消費領域中,即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中所享有的權利。
7、勞動法律關系:勞動法律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依據勞動法律規范,在實現社會勞動過程中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
8、土地所有權:土地所有權是國家或農民集體依法對歸其所有的土地所享有的具有支配性和絕對性的權利。
9、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在我國,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責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隨傳隨到的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
10、訴訟法:指的是規定訴訟程序的法律的總稱,是訴訟過程中所應遵循的行為規范。訴訟法是典型的法律程序法。在中國有三大訴訟法,分別是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
四、 簡答題
1、 簡述行政訴訟法的特有原則
答:我國行政訴訟法的特有原則主要有:(1) 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原則。(2) 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3) 辯論原則。(4) 不適用調解原則。
2、 簡述合同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
答: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概括為違約行為、損害事實、違約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的過錯等四個方面。
3、 簡述勞動法的調整對象
答: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和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五、論述題
試論述我國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特點
我國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有以下的特點
一、公民權利和自由的廣泛性
我國公民享有權利和自由的廣泛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享有權利的主體非常廣泛。在現階段,我國權利主體包括佔全國絕大多數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就是被剝奪政治權利的公民也有與他們身份相適應的某些公民權利。
(二)憲法確認並保障的公民權利和自由的范圍也十分廣泛。包括公民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宗教信仰上等等權利,還有社會生活上的、婚姻家庭上的、以及個人財產權上的權利。
二、公民權利義務的平等性
(一)公民在享有權利和使用法律上都一律平等,也就是:①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和職位高低,都一律平等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也一律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②國家機關在適用法律時對公民也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正當權利和合法利益,都平等地予以保護。③國家不允許任何組織或個人享有憲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權。人人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之內活動。
(二)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權利和義務,不可以只享有權利而不履行義務,也不可以只履行義務而不享有權利。
三、公民權利和義務的現實性
(一)憲法在確認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時,總是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考慮到現階段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實際水平,來確認權利自由的范圍、內容以及物質保障問題。具體表現在:
1、客觀上十分需要,而又非確認不可的就堅決寫進憲法。2、能夠做到的,或者經過創造條件可以實現的,就根據能夠做到的程度,做出實事求是的規定。3、從實際來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能做到的,憲法就不予確認。
(二)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具有法律保障和物質上的保障。法律保障有立法上的、司法上的、執法上的各種保障。物質保障主要是國家和社會提供物質幫助。
四、公民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
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是指互相依存、互相促進、互為條件的辯證統一關系。具體表現在:
(一)憲法要求公民既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又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允許只享有權利而不履行義務,或只履行義務不享有權利的現象存在。
(二)公民的某些權利和義務相互結合,如享有勞動權、受教育權,它們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
(三)權利和義務相互促進。國家為公民行使權利和自由提供越來越多的保障,就越有利激發公民的政治熱情和生產積極性,更加促使他們對義務的履行,而履行義務的自覺性越高,國家就越能向前發展,就會富強昌盛,公民的權利和自由越能得到保障。
六、 案例
答案:
1、甲、丙均應按搶劫罪論處。甲在2000年10月18日作案被抓獲時已滿十五周歲,根據《刑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乙不按犯罪論處。在2000年10月18日作案被抓獲時,雖滿十三周歲,但未滿十四周歲。
3、丙是教唆犯,應當按按搶劫罪論處。根據《刑法》第二十九條規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丙教唆甲搶劫,與甲構成搶劫罪的共犯。
Ⅷ 電大法學專科 刑事訴訟法 案例分析題 希望高人解答一下,不勝感激。 新手
修改前的刑事訴抄訟法第二百條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的,應當由高級人民法院復核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級人民法院不同意判處死刑的,可以提審或者發回重新審判。
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的,應當由高級人民法院復核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級人民法院不同意判處死刑的,可以提審或者發回重新審判。
所以省高院(不是中院啊)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審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