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對誹謗罪自訴條款

刑事訴訟法對誹謗罪自訴條款

發布時間: 2022-05-18 07:41:36

㈠ 誹謗罪自訴

法律分析:誹謗罪屬於自訴案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已規定自訴人起訴必須提供有能證明被告人犯罪事實的證據,這一規定已經明確:證明被告人犯罪的責任在自訴人一方,而不是由法院查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㈡ 造謠誹謗罪怎麼處罰

網路造謠誹謗罪需要被害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訴。提起自訴應當提交刑事自訴狀;同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應當提交刑事附帶民事自訴狀。自訴是指法律規定的自訴案件的被害人或監護人,為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直接向法院提起的刑事訴訟。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對於自訴案件,被害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訴。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㈢ 刑法自訴條款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八條規定了自訴成立的條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八十八條 被害人對於自訴案件有權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訴;

2.有明確的被告人和具體的訴訟請求;

3.案件屬於法定的自訴案件的范圍;

4.被害人有能夠證明被告人犯有被指控的犯罪事實的證據;

5.受訴人民法院在地域上有管轄權。

㈣ 誹謗罪怎麼告

告誹謗罪的方式:准備好相關證據和材料,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即可。因為誹謗罪是自訴案件,被害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訴。自訴案件,公訴案件的對稱。即自訴人提起訴訟的案件。中國的自訴案件是告訴才處理的以及其他不需要進行偵查的輕微刑事案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對於自訴案件,被害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訴。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第二百一十條
自訴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㈤ 別人誹謗我名譽起訴書怎麼寫

刑法》規定的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某些虛構的事實,足以破壞他人名譽,損害他人人格,情節嚴重的行為。按此罪的犯罪構成要件,對此罪的主體、主觀方面、客體要件規定得都很明確,對客觀方面要件中的內容也作了規定:

一、要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必須是捏造和虛構的。即要求「被散布的內容必須不是客觀存在」,如果散布的內容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於他人的人格,也不構成本罪,而是名譽侵權行為。

二、要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

三、誹謗行為是針對特定人所進行的。由於誹謗涉及的內容通常是不公開的,隱秘的,往往不為人所知,在審判實踐中對該內容是否屬「虛構」的認定往往比較困難。其中如男女關系,按通常理解,非婚姻的男女之間交往密切尚不能指責他們有男女關系,只有在他們之間存在不正當性關系時,才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男女關系。但證實這種男女關系,除了有人證實親眼所見、或用照相、錄相、錄音等手段固定證據、或對所生子女進行DNA鑒定等來認定外,其他諸如風言風語的傳聞、人們感覺中的想像等都不能成為法律上的事實。而要證實男女關系是否存在卻是比較困難的;指控方一般很少能拿到確鑿的證據,而另一方似乎也難能證實自己的清白,因為證實自己清白的方式只是自己及被指為男女關系的另一方都聲明自己是清白的,但自己本身作為利害關系人的辯白,所具有的證明效力又有限;針對那些沒有指明具體時間、地點等細節的誹謗,無法通過其他旁證用排除法來證明,法院無法採信。如本案就屬這種情況,按辯護人提供的十幾個人的證言,都只是證明說知道黃某有這種事,但沒有一個證實是親眼所見或直接證實的。

民事訴訟的原則是按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來分配舉證責任的,由法院按照證據,來認定案件的法律事實,而不是客觀真實。對於某些判斷不清的事實,負有舉證責任的一方如舉證不能,則只能承擔敗訴的後果。刑事訴訟中證明被告人犯罪的責任在控訴方,而誹謗罪構成要件中要求誹謗的內容必須為「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由此則引出這樣的命題:對這一事實是客觀存在的還是虛構的,由誰負責舉證?還是由法院查證?

誹謗罪屬於自訴案件,《刑事訴訟法》己規定自訴人起訴必須提供有能證明被告人犯罪事實的證據,這一規定已經明確:證明被告人犯罪的責任在自訴人一方,而不是由法院查證。

對於證明誹謗內容是真實還是虛構的舉證責任分配,存在以下幾種觀點:觀點一、認為應由自訴人承擔舉證責任。理由是:
1、《刑事訴訟法》條文中己包含了自訴案件由自訴人舉證的原則精神,被告人不應自證其罪,證明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應由自訴人承擔。
2、自訴人舉證責任的范圍不應只局限於證明被告人有誹謗行為,同時應能證明達到誹謗罪構成要件中的內容,即「誹謗內容是虛構、捏造的,而不是客觀存在」,因為誹謗行為與誹謗內容是一個整體,這兩者的結合才符合誹謗罪構成要件的客觀方面;如果自訴人的證明程度不能充分證明誹謗內容為假、或對該內容是真是假不能確定,則對被告人犯誹謗罪的指控不能成立。
觀點二、認為應由被告人承擔舉證責任。理由是:被告人如認為自己言行不構成誹謗罪,其應該對自己所散布言論負責,舉證說明其真實性,應言責自負;其散布內容是否真實,不應由相對方來反證其是不真實的。被告人如不能證明所散布的內容是客觀存在的,就應承擔誹謗罪責任。
觀點三、認為證明散布行為是被告人所為的舉證責任在自訴人,證明散布內容是否真實的舉證責任在被告人。

筆者贊同上述第二觀點。理由是:

1、自訴案件證明被告人實施了犯罪行為的舉證責任由控訴方承擔,這是刑事訴訟的一般原理,對這點在法學界是普遍認同的;同時也是《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告人不承擔證明自己犯罪的責任,不應自證其罪。

2、對於誹謗行為(捏造、虛構、散布)和誹謗內容(所散布的虛假事實)兩者的結合組成誹謗罪構成要件的客觀方面的觀點,筆者表示同意;但認可兩者均是該犯罪構成的客觀方面,並不等同於認可這兩者都應由控訴方承擔舉證責任。對於刑事誹謗罪中所散布事實的真實與否的舉證責任,我國法律及司法解釋未作規定。按照法理上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在法律要件事實存否不明的情形下,如該法律要件事實屬於權利發生法律要件事實(作為誹謗罪來講,就是控訴方要求追究誹謗罪權利形成所須具備的該罪構成要件事實;所須要件齊備,追究權形成),由主張權利存在的人負舉證責任。而當該法律要件事實屬於權利妨害、權利受制(如被告人主張自訴人追究誹謗罪的權利不成立,就屬於妨害、制約追究權成立的情況)或權利消失的法律事實時,則由主張權利不存在的人負舉證責任。被告人把真實作為對其誹謗指控的抗辯理由,被告人主張對其指控的誹謗罪不成立,其就應證明所散布的事實是客觀存在的。民事上的誹謗侵權行為與誹謗罪的區別,是由於「情節嚴重」這個量的指標發生變化而引起民與刑性質的變化。但兩者都是誹謗行為,若要進行民事訴訟,對應由散布者來舉證證明其散布內容真實,從而否認是誹謗;這樣分配舉證責任符合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當然,即使所散布內容為真實,公布他人隱私仍是侵權。無論民事還是刑事,被告人應對自己散布的言論負責,對散布事實的真實性負舉證責任。請求人民法院判令:

1、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名譽權的行為。

2、被告當面向原告賠禮道歉,並通過在本市報紙刊登道歉信的方式為原告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3、被告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0元。

4、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事實與理由

原被告雙方於*年*月結婚,並於*年*月*日生育一子*。然而被告一直懷疑孩子與其不存在親子關系,系原告與他人偷情所生。故被告一直以各種方式對原告進行誹謗、誣陷,並在原告親戚朋友之間進行散布謠言,有時候甚至毆打原告。雖經原告再三制止,但被告置之不理,致使原告的社會評價急劇下降,給原告的名譽權受到嚴重損害。

同時,由於被告多次誣陷,造成夫妻之間的感情出現裂痕、原本和睦的家庭變得四分五裂,使得原告身心疲憊、精神遭受極大痛苦。此後被告竟然起訴離婚,雖然原告還抱有雙方之間重歸於好的想法而不同意離婚,但是被告一意孤行。離婚後,被告依舊我行我素,不但沒有收斂自己侮辱誹謗的行為,反而變本加厲,並於*年*月*日起訴,稱其有充分的理由認為孩子與其不存在親子關系,訴請法院判令其終止向孩子支付撫養費。原告忍無可忍,同意委託司法鑒定所對原被告和孩子之間是否存在親緣關系進行鑒定,司法鑒定所出具鑒定結論,支持原告與被告系孩子的母親和父親,從而證實自始至終完全是被告捏造事實,誹謗侮辱原告。

為保護自身的合法利益,現根據《民法通則》第101、120條以及《民事訴訟法》以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請求法院判如所請!

㈥ 《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6款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這與刑法的規定相呼應,目的是為了嚴格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不認為是犯罪的即不構成犯罪,當然不能追究刑事責任。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刑法》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如果20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在追訴期限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特赦是一種恩赦制度,是國家針對特殊的罪犯赦免其刑罰的制度,特赦令具有特別法的效力。經特赦令免除了刑罰的人,不再因同一犯罪事實而再次受到追究。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我國刑法規定,侮辱罪、誹謗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罪,告訴才處理,不告不理。被害人有權利決定對這幾類犯罪行為是否追訴,國家不主動追訴。如果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沒有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能主動進行審判,公安機關也不能主動進行偵查取證;如果自訴人在人民法院判決宣告前撤回告訴的,應當允許。即對此類犯罪,公安司法機關不得主動追究。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刑事訴訟追訴的對象,是刑事訴訟中最為重要的一類訴訟參與人。由於我國實行「罪責自負、罪不株連」的刑法原則,一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訴訟即告終止。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免予追究刑事責任即一個人的行為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已構成了犯罪,但由於具有某些情節或者特殊情況,其他法律規定免除刑事責任的,也不予追究。

因此,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原則,在訴訟過程中是一個處處決定案件進程的標准和尺度。在立案審查時,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如果認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以上六種情形之一的,就應作出不立案的決定;在偵查階段發現的,偵查機關就應撤銷案件;在審查起訴階段發現的,檢察機關就應作出不起訴決定;在審判階段,人民法院如果認定屬第一種情形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屬於其他五種情形的,應裁定終止審理,宣告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在司法實踐中,實行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原則,可以保證國家追訴權統一、正確地實施,防止對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人錯誤地進行追究,從而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同時也可以節約司法資源,提高訴訟效率。

㈦ 什麼是自訴案件誹謗罪是自訴案件嗎

根據《刑法》第246條規定,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16周歲以上)、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單位不能構成犯罪主體。

誹謗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誹謗罪,一般屬於自訴案件,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這里所謂「告訴的才處理」,是指犯誹謗罪,被害人自訴告發的,法院才受理,否則不受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誹謗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當地群眾公憤的;誹謗外國人影響國際關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訴或不能告訴,人民檢察院應提起公訴。

構成誹謗罪的誹謗行為,必須是情節嚴重的,而違反治安行政法規的誹謗行為,必須局限於尚不夠刑事處罰的。民事性質的名譽侵權行為,不僅在違法程度上輕於誹謗犯罪行為以及違反治安行政法規的誹謗行為,而且還具有以下不同:

(一)、誹謗罪散布的必須是捏造的虛假的事實。如果散布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有損於他人人格、名譽,但不構成誹謗罪。而名譽侵權行為,即使所述的內容是真實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開宣揚的,公開了將有損於他人人格、名譽,也可以構成名譽侵權。甚至敘述的事實愈真實,愈會加重侵權的程度。

(二)、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而在名譽侵權行為中,法人、團體、組織可以成為受害者。

(三)、主觀過錯要求不同。誹謗犯罪行為的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而名譽侵權的主觀過錯包括過失行為。此外,即使善意的檢舉、揭發、批評中有不實成分的,也不應以誹謗罪論處。

㈧ 造謠誹謗罪怎麼量刑

網路造謠誹謗罪,應當由被害人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訴。因為誹謗罪屬於自訴案件,是告訴才處理的以及其他不需要進行偵查的輕微刑事案件。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於自訴案件,被害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訴。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四條對於自訴案件,被害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訴。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第二百一十條自訴案件包括下列案件:(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㈨ 侮辱,誹謗罪在刑事訴訟法多少條

1、刑法第246條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回人格,破壞他答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犯本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2、刑法第246條侮辱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節嚴重的行為 。犯侮辱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熱點內容
法學要學數學嗎 發布:2024-05-05 18:54:41 瀏覽:855
徐珊琴律師 發布:2024-05-05 17:44:57 瀏覽:380
什麼樣的調解書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05-05 15:03:16 瀏覽:185
贊成難民法 發布:2024-05-05 14:46:28 瀏覽:740
公司違反勞動法怎麼寫辭職書 發布:2024-05-05 13:30:10 瀏覽:550
刑法71條和69 發布:2024-05-05 11:18:48 瀏覽:650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法律碩士 發布:2024-05-05 10:11:50 瀏覽:381
代繳社保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05-05 05:02:59 瀏覽:523
經濟法抵押人和抵押權人是什麼 發布:2024-05-05 02:06:04 瀏覽:816
法律援助農民工存在問題 發布:2024-05-05 01:13:58 瀏覽: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