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2018最新勞動法賠償條例

2018最新勞動法賠償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6-21 18:04:23

勞動法辭退賠償2018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回資的標准向勞答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⑵ 2018新勞動法辭退補償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版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權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⑶ 新勞動法怎樣規定對做錯事的員工進行罰款的

勞動法對於員復工罰款的規定是,如果制勞動者給用人單位造成了經濟損失,可以要求勞動者賠償,但是每個月扣除工資不能超過20%。

也就是說,照價賠償,可以分多次扣工資,但是每個月限額20%。

另外,勞動法是2018年修正的。

⑷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2018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第五條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第六條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第七條勞動者有權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

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第八條勞動者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第九條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勞動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工作。第二章促進就業第十條國家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就業條件,擴大就業機會。

國家鼓勵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范圍內興辦產業或者拓展經營,增加就業。

國家支持勞動者自願組織起來就業和從事個體經營實現就業。第十一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發展多種類型的職業介紹機構,提供就業服務。第十二條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第十三條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就業權利。在錄用職工時,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准。第十四條殘疾人、少數民族人員、退出現役的軍人的就業,法律、法規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十五條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

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並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第三章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第十六條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第十七條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第十八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

(二)採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

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確認勞動合同部分無效的,如果不影響其餘部分的效力,其餘部分仍然有效。

勞動合同的無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並具備以下條款:

(一)勞動合同期限;

(二)工作內容;

(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四)勞動報酬;

(五)勞動紀律;

(六)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

(七)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當事人可以協商約定其他內容。第二十條勞動合同的期限分為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為期限。

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以上,當事人雙方同意續延勞動合同的,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第二十一條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⑸ 新勞動法裁員滿10年的員工,應得到多少補償!

如果僱主對已工作10年的雇員進行合法解僱,他應支付雇員10個月的月薪作為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一款第一款:下列情形之一,需要減少人數超過二十人或少於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的百分之十以上,用人單位向工會解釋情況三十天內,全體員工或全體職工在聽取工會或職工意見後,指示勞動人事減免計劃。勞動行政部門報告人員減少。

(1)依照《企業破產法》的規定進行重組;

(二)生產經營中的嚴重困難;

(三)企業轉讓,重大技術革新或經營方式的調整,以及變更勞動合同後人員減少的需要;

(四)基於勞動合同訂立的其他客觀經濟狀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未能履行。

第四十六項,第四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法第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第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金按照勞動者在單位中的勞動年限和年滿一個月的工資支付給勞動者。不滿一年以上六個月以上的,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將支付給勞動者一年或者六個月以下。

勞動者的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市級工資,市轄區人民政府公布了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經濟補償金標准為:職工每月工資平均為十二倍,經濟補償最高年限額不超過1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合同終止或終止前十二個月內勞動者的平均工資。

拓展資料

如果僱主對已工作10年的雇員進行合法解僱,他應支付雇員10個月的月薪作為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一款第一款:下列情形之一,需要減少人數超過二十人或少於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的百分之十以上,用人單位向工會解釋情況三十天內,全體員工或全體職工在聽取工會或職工意見後,指示勞動人事減免計劃。勞動行政部門報告人員減少。

(1)依照《企業破產法》的規定進行重組;

(二)生產經營中的嚴重困難;

(三)企業轉讓,重大技術革新或經營方式的調整,以及變更勞動合同後人員減少的需要;

(四)基於勞動合同訂立的其他客觀經濟狀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未能履行。

第四十六項,第四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法第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第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金按照勞動者在單位中的勞動年限和年滿一個月的工資支付給勞動者。不滿一年以上六個月以上的,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將支付給勞動者一年或者六個月以下。

勞動者的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市級工資,市轄區人民政府公布了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經濟補償金標准為:職工每月工資平均為十二倍,經濟補償最高年限額不超過1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合同終止或終止前十二個月內勞動者的平均工資。

⑹ 2018新勞動法辭退賠償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用人單位按照上述第36條、第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版關系的權,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就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賠償金。

⑺ 辭退患有重大疾病員工,補償標准2018

對因勞動者患病、非工負傷或不能勝任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對患重病和絕症者,用人單位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50%,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100%。

經濟補償金計算標准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的計算】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補償金中工資計算標准

關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准問題,按照《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第11條規定:「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而對於上述條款中的「工資」的范圍,按照《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3條的規定:

「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予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在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准這一問題上,最容易引發混淆和糾紛的地方常見於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是否包括加班加點勞動報酬的問題。根據上述規定,企業在正常生產情況下,支付給職工的加班加點勞動報酬屬於工資的組成部分,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准應包括加班加點的勞動報酬。

(7)2018最新勞動法賠償條例擴展閱讀

員工工作期間如果忽然患病,工資的計算方法:

根據《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三條: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3個月到24個月的醫療期。

其中,實際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為3個月。醫療期期間,企業應按平時工資的70%進行發放。

3個月醫療期期間,單位是不能和員工解除勞動合同的。醫療期滿後,若員工所患的病確實無法繼續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話,單位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但必須提前30天通知員工,並且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補償標准: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患重病和絕症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50%,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100%。

⑻ 2018勞動法辭退賠償

在合同有效期內,用人單位因經營不善,資金斷流,員工不能勝任某項工作或者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等情形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需要根據員工的工齡進行補償。滿一年以上的員工,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6個月以下的需支付半個月的工資,這里的工資標准按照員工合同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計算。工齡在6~12個月的員工按照一年計算,需支付一個月的工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熱點內容
法官讀經典 發布:2025-05-26 02:03:17 瀏覽:999
岳心法官 發布:2025-05-26 01:58:21 瀏覽:983
衛生法律法規知識點 發布:2025-05-26 01:57:47 瀏覽:621
證券法律法規課件下載 發布:2025-05-26 01:57:18 瀏覽:597
湘農工法院 發布:2025-05-26 01:56:36 瀏覽:228
侵權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26 01:48:06 瀏覽:437
2015年公司法全文 發布:2025-05-26 01:40:26 瀏覽:416
房屋建築設施設備使用安全管理政策法規 發布:2025-05-26 01:38:01 瀏覽:771
世界海商法的發展 發布:2025-05-26 01:30:47 瀏覽:224
民法概念筆記 發布:2025-05-26 01:04:54 瀏覽: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