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知情權

勞動法知情權

發布時間: 2020-12-24 11:30:20

A. 勞動法中員工家屬有員工的工資狀況的知情權嗎

根據你描述的這種情況,首先勞動法中沒有規定員工對家屬是不是能夠知道,員工工資狀況的,因為企業對,員工開工資只有員工知道就可以了。

B. 勞動法規定的知情權

知情權是指知悉、獲取信息的自由與權利,包括從官方或非官方知悉、獲取相關信息。狹義知情權僅指知悉、獲取官方信息的自由與權利。隨著知情權外延的不斷擴展,知情權既有公法權利的屬性,也有民事權利的屬性,特別是對個人信息的知情權,是公民作為民事主體所必須享有的人格權的一部分。

知情權的法律是根據憲法,也就是說,知情權是公民的憲法性的權利。

(一)在憲法中明確規定這一權利的是1949年實施的聯邦德國基本法,該法第5條規定,人人享有語言、文字和自由發表傳播其言論的權利並無阻礙的依通常途徑了解的信息的權利。北歐諸國對於知情權的保護也是分完善,比如,瑞典的在構成其憲法一部分的《關於出版自由的法律》第二章「政府文件的公共性質」中就詳細的規定了公民獲取政府文件的權利。世界上雖然有很多國家沒有在憲法中明確寫明這一權利,但人們一般都認為從憲法的有關規定中完全可以找到知情權存在的根據。

(二) 從國民主權的角度講,一國的公民當然應當享有知情權,或者說是保障知情權也是國民主權理念的必要因素。現代憲政國家都承認主權在民的觀念,設計各種制度保障國民有效的參與民主決策的過程。國民作為主權通過自選出的代表管理國家,就必須充分獲取與國家管理有關的情況。否則國民便無法監督國家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管理活動,無法對國家事物發表意見進而對其施加影響,國民主權的原則也就無異與空中樓閣。國民享有知情權是國民主權原則的必然前提,只有國民充分的獲取有關的信息,才能有效的參與民主政治,否則民主主義國家便無從成立。正如同麥迪遜所說:「不與民眾信息或不與其或取信息之手段,則所謂民眾之政府或滑稽劇之序幕,不,亦為此兩者。知識無須支配無知,而且意欲相當統治者的國民必須以知識所給予的力量武裝自己。

(三)知情權還可以從憲法所規定的表現自由中推倒出來。憲法中規定的對於自由的保障,一直被任為是保障公民從國家對表達的思想、意見等行為的限制中解放出來。但是,表明自由真正實現需要信息傳達者接受者的相互作用,他不單單表達的自由,更包含有對於傳達者那裡傳來的思想、意見、信息等予以首領知悉的自由。《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就將「表現自由」規定為:「人人有權享有主張和發表意見的自由,此項權利包括有主張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過任何媒介和不論國界尋求、接受和傳遞消息和思想的自由。」也就是說:「表現自由」是包括尋求、傳達、接受的信息的權利,即自由的交流信息的權利。表現自由從信息傳遞的角度上講,是傳達信息的權利,從信息接受者的角度上講,是尋求接受信息的權利,沒有接受者的參加,表現自由便會失去存在的價值。憲法對公民表現自由予以保障的目的在於形成和保障自由並且豐富的信息交流。而在國家只能不斷的增加、國家掌握的信息大量聚集的情況下,如果公民不能有效的獲取和利用國家掌握的信息,就無法形成自身的思想與意見,那麼,對於表現自由的思想就難以實現。所以,必然認可公民有權盡可能地獲取信息。相信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信息可以順暢自由的流通。

(四)另外,知情權也是公民的生存權、發展權的問題中之意。個人需要盡可能夠的信息來增長知識,形成和發展個人的人格,這些都是作為人所必須所具有的最本質的要求。有其再現代社會中,信息已成為每個人活動的基礎和動力,每個人都需要大量的信息來判斷自身的處境做出各中選擇,信息決定每個人發展與進步的重要因素,離開了信息每個人必將落後於時代而無從發展。同時,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大量與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信息,諸如自然環境、社會治安、政府決策等等的許多信息,直接影響甚至威脅著個人的生存與發展。只有充分的了解這方面的信息,公民個人才能採取各種手段予以應對,趨利避害。比如,人們在准備購房時當然需要了解該地近期有無拆遷的計劃,環境污染是否嚴重、治安狀況是否良好的信息。而「公民享有知情權的另一層法律意義是通過政府提供的信息,公民可以更好的實現憲法法律所規定的權利。」

C. 員工對於企業規定的工資分配方案,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是哪條法律

這是勞動合同法、工會法所規定的。

D. 勞動法有沒有明確規定知情權和隱私權

首先,勞動合同法中沒有直接的這方面的規定。但是依據民法通則就有了,個人享有隱私版權,其他權人(包括單位)不得非法披露。
你說的遭到威脅,我就不知道是什麼狀態了。如果真的侵犯了你的隱私,你可以向法院主張你的榮譽權(註:我國民法還沒有規定侵犯隱私權的,按侵犯榮譽權處理),要求工廠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但是你不能要求解除勞動合同。

熱點內容
定興縣律師 發布:2025-05-16 23:56:04 瀏覽:798
民法典發放 發布:2025-05-16 23:52:29 瀏覽:569
王竹梅2015一建法規 發布:2025-05-16 23:44:55 瀏覽:678
法院個人剖析材料 發布:2025-05-16 23:44:52 瀏覽:313
行政法訴訟受理范圍 發布:2025-05-16 23:40:07 瀏覽:775
法官兩學一做演講稿 發布:2025-05-16 23:34:47 瀏覽:765
結婚後女方沒有養孩子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6 23:21:31 瀏覽:865
丹陽市法院朱 發布:2025-05-16 23:20:27 瀏覽:347
中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 發布:2025-05-16 23:20:15 瀏覽:411
貨代公司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16 23:19:11 瀏覽: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