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公休假國家規定勞動法

公休假國家規定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5-07-09 01:56:00

❶ 公休假國家規定

法律分析:公休假國家規定是:公休假日又稱「公休日和公共假日」。是指國家法律明文規定的帶薪休假制度。公休日。法律規定或者依法訂立的協議規定的每工作一定時間必須休息的時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三條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四十五條 第一款 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第四十五條 第二款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❷ 事業單位公休假最新規定

公務員實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休假。公務員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應當給予相應的補休。
公休假天數依據工齡確定。
1、參加工作滿一年不滿五年的員工,帶拿鍵每年休假5天。
2、參加工作滿五年不滿十五年的員工,每年休假10天。
3、參加工作滿十五年不滿二十五年的員工,每年休假15天。
4、參加工作滿二十五年以上員工,每年休假20天。
以上年休假均不包括公休日和法定節假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敏卜四十條,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蠢巧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❸ 勞動法關於公休假的規定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國家公休假規定是什麼?
國家公休假規定是什麼?
公休假是法律為維護勞動者權益而規定的帶薪休假制度。比如每周有兩天不用上班的周末就是公休假,還有五一勞動節、國慶節、元旦節、春節等這些能帶薪休假的假期也是公休假。那麼國家公休假規定是什麼呢?律圖小編為您找到了關於公休假的國家最新規定。
(1)《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一條為了維護職工休息休假權利,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根據《勞動法》和《公務員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第三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胡攜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敬局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第五條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勞動保障部門應當依據職權對單位執行本條例的情況主動進行監督檢查。
工會組織依法維護職工的年休假權利。
第七條單位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條例規定給予年休假工資報酬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或者勞動保障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除責令該單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外,單位還應當按照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額向職工加付賠償金;對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賠償金的,屬於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所在單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屬於其他單位的,由勞動保障部門、人事部門或者職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八條職工與單位因年休假發生的爭議,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理。
第九條國務院人事部門、國務院勞動保障部門依據職權,分別制定本條例的實施辦法。
第十條本條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公務員年休假的相關規定
《關於落實國家公務員(機關工作人員)年休假工作的通知》規定:
年休假假期,根據工作人員的工作年限分別確定。
(一)參加工作時間滿1年不滿5年的,每年休假3天;
(二)參加工作時間滿5年不滿10年的,每年休假7天;
(三)參加工作時間滿10年不滿20年的,每年休假10天;
(四)參加工作時間滿20年不滿30年的,每年休假15天;
(五)參加工作時間滿30年及以上的,每年休假20天;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公休假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褲稿伏,因為公休假使人們能在緊張勞累的工作之後放鬆身心。從社會的角度來說,公休假也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對國家經濟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法律依據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二、什麼情況下,職工沒有年休假
如下情況下,職工沒有年休假:
1、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沒有年休假;
2、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沒有年休假;
3、職工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沒有年休假;
4、職工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沒有年休假;
5、職工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沒有年休假。

❹ 勞動法關於公休假的規定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享有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享有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享有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和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國家公休假規定旨在保障勞動者的帶薪休假權益,並通過調休制度激發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具體規定如下:
1.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職工有權享受帶薪年休假。單位應確保職工享有年休假,並且在年休假期間,職工應獲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2. 職工的工作年限不同,年休假的天數也有所區別。工作滿1年不滿5年的職工,每年享有3天年休假;工作滿5年不滿10年的職工,每年享有7天年休假;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每年享有10天年休假;工作滿20年不滿30年的職工,每年享有15天年休假;工作滿30年及以上的職工,每年享有20天年休假。
3. 以下情況職工將無法享受當年的年休假:(1)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2)職工請事假累計超過20天,且單位未按規定扣工資;(3)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超過2個月;(4)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超過3個月;(5)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超過4個月。
4. 單位應根據生產和工作的實際情況,以及職工的意願,統籌安排年休假。年休假可以在1個年度內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確因生產、工作特點需要跨年度安排的,可以跨1個年度。如果單位因工作原因無法安排職工年休假的,須經職工同意,方可不安排。對於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需按照職工日工資的300%支付工資報酬。
5. 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和勞動保障部門負責監督檢查單位執行年休假條例的情況。工會組織依法保護職工的年休假權益。
6. 若單位不安排職工年休假或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將受到人事部門或勞動保障部門的責令改正,並可能被要求支付賠償金。對於拒不支付的單位,職工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7. 職工與單位在年休假方面產生的爭議,應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處理。
8. 國務院人事部門和勞動保障部門負責制定年休假條例的實施辦法。
9. 年休假條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公務員的年休假規定則明確如下:
1. 公務員的年休假天數根據工作年限確定:(1)工作滿1年不滿5年的,每年休假3天;(2)工作滿5年不滿10年的,每年休假7天;(3)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每年休假10天;(4)工作滿20年不滿30年的,每年休假15天;(5)工作滿30年及以上的,每年休假20天。
公休假不僅使個人能在工作後得到休息和放鬆,同時也推動了旅遊業的發展,對國家經濟產生了積極影響。

熱點內容
勞動法不保障 發布:2025-07-09 06:58:48 瀏覽:664
道德雲創系 發布:2025-07-09 06:54:08 瀏覽:921
海商法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試卷 發布:2025-07-09 06:45:40 瀏覽:144
上海司法考試報名條件 發布:2025-07-09 06:30:28 瀏覽:705
葯事法律責任名解 發布:2025-07-09 06:26:06 瀏覽:613
邵陽黑法官 發布:2025-07-09 06:21:46 瀏覽:852
驚雷和道德經 發布:2025-07-09 06:21:44 瀏覽:513
2016最新婚姻法房產分配 發布:2025-07-09 06:20:14 瀏覽:581
准則條例講話稿 發布:2025-07-09 06:20:12 瀏覽:937
平羅法院 發布:2025-07-09 06:10:52 瀏覽:951